开局怂恿宋徽宗造自己的反
繁体版

第八章 担忧

    “而且这一年间,官家也不像以前沉迷于书画,反而勤于正事,明察事理,颇显明君之相,让众位臣子激动不已。”

    “如果不阻止今日之事,只会让大家对官家失望,影响到大宋的未来。”

    “若是能阻止官家犯错,臣章惇,这宰相一职不要也罢!”

    看到章惇犯起了驴脾气,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都压上了,赵佶很高兴,他思索片刻,从图纸中小心翼翼的抽出六分仪的部分,递给章惇,小声说道。

    “章惇,先别说话,看看这份图纸。”

    章惇看到赵佶如此小心翼翼的对待一张图纸,心中极为好奇,便伸手接过了图纸,仔细的看了起来。

    章惇可不是死读书的人,他博学多才,对于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涉猎,熟知农田、水利、军事,也在民间做出了不少实事,要不然也不会清楚的知道新法带来的好处,从而成为新法的主要推动者。

    赵佶提供的这份图纸是自己从赵括那份自己复刻的,同样很详细,虽然有些名词章惇看不懂,但是凭借上面的注释,加上章惇自己的推导判断,他很快认识到六分仪这一航海神器的作用,它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大宋海贸的繁华局面,为大宋提供更多的商税收入。

    章惇高兴的刚要大声说话,发现对面的赵佶做了个小声的手势,

    刚想说话,没想到赵佶笑眯眯的抢先问道。

    “章惇大人,你还反对吗?”

    章惇对于赵佶的小心眼做法很是无奈,轻声说道。

    “我同意官家的做法。”

    然后章惇继续说道:“官家,这图纸的原件是从哪里得来的,内容如此详细新颖,令人佩服。”

    赵佶微笑的说道:“仙人赐予的。”

    章惇听到仙人两个字后,本能性的就要开口骂人,想知道是哪个混蛋居然敢在他的眼皮底下忽悠大宋的皇帝,但接着他就反应了过来,认为是赵佶在戏弄自己,面色通红的小声说道。

    “官家何必戏弄臣子,臣承认自己犯错,没有先了解事情的真相,就来冤枉官家,大不了,臣给官家磕个头,认认真真的道歉!”

    说着章惇就要在赵佶面前下跪,意思就是要给赵佶磕一个。

    赵佶哪敢让滚刀肉一样的章惇给他磕头,这一头磕下去,明天他就该被传为昏君了,自己急忙上前拉住他的双手,小声说道。

    “子厚,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你我君臣何必如此。”

    章惇也不会真把赵佶架在油锅上,顺势站起身来,拜了拜赵佶,转而说道。

    “官家,你先说你刚刚说的仙人是怎么回事吧,我是圣人弟子,可不相信什么鬼神的存在。”

    赵佶想了一下,十分严肃的将打造使用六分仪的原因告诉了章惇。

    “子厚,你相信有能亩产千斤,而且在南方地区,还能做到一年两季的粮食吗?”

    章惇听到后瞪大了眼睛,他可不是傻子,从来不相信这些没来由的消息,挥起拳头说道。

    “是谁在妖言惑众,当诛!”

    “就是提供给我们六分仪的人。”赵佶说道。

    章惇听到后,有些难以置信,他带着一丝激动却又不敢相信的语气,小声说道。

    “官家,像六分仪这种重要航海的仪器,如果单独献上,应该至少可以从朝廷这里获得一个县男的爵位把。”

    赵佶赞同的点了点头。

    不同于其他朝代,因为大宋特殊的国情,农民本身的生存环境就很艰难了,赵家不可能竭泽而渔,从他们身上获得更多来影响到自己的统治。

    所以为了维持王朝运转所需要的基本开销,赵家必须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大量的金钱,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商业。

    而大宋商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海贸。

    因此,能够更加精确指引航海方向的六分仪,在大宋中所占据的地位是很高的,值得一个世袭的爵位。

    章惇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毕竟这个消息太惊人了,他试探性的问道。

    “这么说来,就是因为亩产千斤的粮食真的存在,所以他才提供给官家六分仪,难道他没有索求任何东西吗?”

    “是的,不单如此,他还提供给我到达新大陆详细的海图,以及准确的航行时间和相关的准备事项。”赵佶说道。

    “对了,另外还有它们的手绘实物图。”

    章惇注意到它们两个字后,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愈加激动,急忙说道。

    “官家的意思是,亩产千斤的作物不止一种?”

    赵佶看到被震撼到的章惇,得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没错,除了两种可以在全大宋范围内种植,还有一种能够在北地抗寒的高产粮食,以及其他可能会改变大宋百姓生活的其他作物。”

    章惇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地心情,高兴的说道。

    “官家,为何不公开此事?”

    赵佶叹了口气,无奈的解释道。

    “此人对朝廷十分厌恶,而且藏有更多有利于大宋的东西,这些我也是凭借假身份才取得他的信任,一旦消息走漏,我的身份肯定会被猜出来,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失去他的信任。”

    “不如先让我放低身份,慢慢改变他对于朝廷的态度,最后在主动暴露身份,寻求他相助我大宋。”

    “官家圣明。”

    章惇赞同的点了点头,他觉得赵佶的处理方式还是比较合适的,若真能找亩产千斤的粮食,赵佶个人的一点牺牲是值得的。

    和这点微不足道的脸面相比,大宋的每一名百姓都能吃饱肚子更为重要。

    而提升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就能让大宋再次强盛起来,有机会重新恢复国力,收复失地,北望异族。

    赵佶继续说道:“另外,我之所以隐瞒消息悄悄行动的原因,很大程度来源于我大宋的朝廷。”

    赵佶冷笑着,想起了朝中藏在暗处的妖魔鬼怪。

    “朝廷之内有些人不愿意看到大宋强盛起来,他们只希望祖祖辈辈趴在大宋的身上,不断吮吸大宋的鲜血来养肥自己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