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高保真音箱开始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以下是旧内容:

    邹正道在心里面暗想。

    上次听周医生说,这个病越快进行心脏支架手术对三弟来说越快越好,自己还得尽快打探到相应的渠道才行。

    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有渠道的问题。

    现在第一桶金也有了,要想办法找找渠道才行。

    邹正道前世对于心脏支架手术也不是特别的了解,只是从周医生哪里听说,心脏支架对于三弟这个病有很好的帮助。

    但国内没有这个手术相应的器材,也没有能做这个手术的医生。

    周医生只是说欧美,特别是美国对于这个手术很有研究,还已经实施了不止一例的手术。

    邹正道将最后苹果削好后,便将剩下的一人一半。

    两人都各自吃了起来。

    砰!砰!

    门外有声音传来。

    “门怎么锁上了,医生,医生,来个人开门呀!门锁上了。”

    邹正道连忙将门打开,将邹正鸿引了进来。

    “正道正礼,你们都在呀?我还意味你们离开了呢,门都锁上了。”

    邹正鸿笑得有点憨。

    “正礼,你今天有没有感觉到好点?胸口还特别疼吗?”

    邹正鸿只是稍微得寒暄了一句,就没有再关注病房门口为什么关起来的问题了。

    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邹正礼的身上。

    “没事的,大哥,今天已经没昨天疼了,放心吧。”

    邹正礼的神色明显比起昨天要好上一些,苹果也能吃下两口了。

    看着邹正礼气色好转,邹正鸿也将一天的牵挂放下来了一些。

    转头看向了邹正道。

    “正道,医院与你学校之间的院子信息,我今天也去打探了,大概找到了七八个院子愿意处处给我们当厂房。”

    邹正鸿神情变得有些严肃。

    “我都已经跑过一趟了,亲自看过这些院子都已经通水通电了,交通也是颇为方便。”

    邹正鸿递过来了一章用铅笔涂涂改改的纸。

    上面一一表明了这些院子的地址,房间大小,院子大小,房子好坏等等信息。

    可以看得出邹正鸿在这件事情上非常用心。

    但邹正鸿还是板着一张国字脸。

    邹正道知道这是邹正鸿不顺心的表现。

    “但是他们都不愿意让我们挂村集体的名义,说什么必须是他们村自己人才能够挂他们村集体的名义。”

    邹正鸿顿了顿,还是有些不甘心,说。

    “还有几家态度很模糊,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也许可以争取争取。”

    果然,这就是一件麻烦事。

    为啥要成立一个假集体企业呢?

    有历史的原因。

    国内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以前的政策允许发展集体经济,限制个体私营的发展,还有一些经营范围不允许个体、私营经营,致使一些个人不得不寻找靠山,举办“假集体”企业。

    也有偏见的原因。

    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把个体、私营视为资本主义的东西。

    尽管国家的上面已经一再强调私营经济是国有经济的有效补充成分,但现在这个时候以私人的身份建立企业是非常的麻烦的。

    最关键的是,公司可以晚些成立,但订单一定要三个月内完成,不然就不说违约金,好不容易发展的一条出货渠道就泡汤了。

    “没关系,大不了先注册个体户,先把订单完成了,公司成立的事再想想办法。”

    邹正道安慰道。

    现在政策一年比一年宽松,也许再过一两年就彻底放开私人注册公司了呢。

    说到底,什么时候放开私人注册公司的,自己也忘了。

    只知道今年是第一次南巡,应该会快速放开才对,后世不是老是说1984年时中国民营企业的元年吗?

    “对了,我在探访途中也遇到了一个老人,他说他们村子愿意让我们挂靠。但我跟他沟通时了解到,他们村子非常的偏,而且也不在我们两个昨天商定的区域范围内,所以我没有具体去看。”

    邹正鸿突然想到了什么,忽然说道。

    “那你留下了地址了吗?”

    邹正道问道。

    “我记下了。”

    邹正鸿指了指邹正道手里纸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那行。”

    邹正道一个一个看着手中的凌乱字迹,小声地嘀咕道。

    “大哥,你该练一练字了。”

    “你说啥?”

    邹正道清了清嗓子。

    “没啥,我明天去实地看一看。”

    顿了顿。

    “你也跟着过来,我们两个一起去探访一下。”

    也许是觉得没啥说服力,又强调道。

    “这件事情不能拖了,我承诺了三个月交货,如果单纯选址就浪费了几天,那么交货将会越来越困难。”

    两人又约定了明天见面地点。

    与邹正鸿、邹正礼又聊了一会家常。

    邹正道便离开返回了学校。

    五山镇理工学院的06503教室里面,邹正道和周亮在教室角落的座位上交谈。

    “今天的效果怎样?”

    邹正道问道。

    “还行,我们今天已经把我们学院都走遍了,每一个班都分发了,同时在分发的过程中也不断的介绍了传单上的内容,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有意愿的人好像不多。”

    周亮心里有点忐忑。

    没想到当初看邹正道搭讪陌生人的时候那么轻松,自己这一群人实际去实施的时候总是畏首畏尾的。

    “没事,只要你们把每一个班级都分发到让他们都知道,我这边需要人手帮忙,而且能够给出比较高的兼职工资,还能验证所学就可以了。”

    周亮看到邹正道没有要毁约的样子,心中松了一口气。

    “那还好。”

    周亮坦然地多了。

    “今天就只有我们学院是吧?5个专业,4个年级总共20个班级都分发到了吗?”

    邹正道又关心地问道。

    “都分发到了,你放心。”

    周亮拍了拍胸口,仿佛恢复了以往地豪气。

    “那就行,你们还得努力,今天仅仅分发了20个班级。”

    邹正道一脸地鼓励。

    “你们今天是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一天才分发不到20个班级,显然不正常,又不是只有一个人发,那可是一群人,十来个呢?

    也就是说平均一个人才两个班级?

    如果后世是这个发传单的效率,老板不得亏死。

    “没有什么困难?就是找不到他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