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高保真音箱开始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在补,今天已更6000+

    以下是旧内容:

    “音响上,更加看重的是设计和音质。当然品牌也是有很大的影响。但相比于小家电市场上的群魔乱舞,音响无疑在竞争上要小的多。”

    马钱来慵懒地拍了拍自己渐渐肥胖地肚子。

    “那为何不去找一些大牌的音响来试水,偏偏选了一个一点名声也没有的品牌的产品。”

    马运来追问道。

    “我的弟弟呀,你要记住一件事,品牌是因为产品才出名的,而不是产品就能靠品牌一直长胜不衰的。”

    马钱来对于这个弟弟有些无奈,父母对于这个比自己小的多的弟弟保护的太好了。

    如果人人都知道这东西赚钱,那人人都会抢着去做,哪里轮得到我们。

    如果大家都知道这东西赚钱,却没有跟风去做,那只能证明有更大的风险或者阻碍。

    想起会展上遇到的哪个叫邹正道的小子,年纪轻轻就敢在会展上借机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又能知晓市场上的规律。

    对比起自己的弟弟,真是很铁不成钢呀。

    第二天,邹正道一早就早早的等候在学校的东门。

    学校的东门并不是学校的主大门,学校北门才是。

    所以学校的东门平日里并没有什么人影。

    邹正道去到哪里的时候还未到八点半,校门口一个理所当然的更显荒凉。

    邹正道有点失望。

    每个人都期待一早就发生自己期待的事情,但很多事情的结果都要时间给出经过一系列博弈的答案。

    尽管心理年龄已经非常成熟,遇到自己期待的事情时,却不能波澜不惊的面对世事。

    邹正道调整了一下心情。

    邹正道想先找个角落呆着,等待王承的到来。

    邹正道找到一个转角,刚想坐下,就看到了眼前这个昨晚才认识的熟悉的陌生人。

    眼前的王承一手拿着几个馒头,一手拿着一本统计分析的专业书,在这里蹲着边吃馒头边看书。

    “王承同学,早。”

    邹正道走过来的动静惊动了王承,见到王承看向自己,邹正道随即打了个招呼。

    “邹同志,你好。”

    王承并不知道邹正道是学生,邹正道昨晚也没有告诉他。

    “来的这么快,有些迫不及待了吧。走吧,我们一起坐车去公司哪里。”

    邹正道笑着,将蹲着的王承拉了起来。

    王承捏了捏有些涨麻的双腿,缓解了一下疼痛。

    “邹同志,你吃了早餐了吗?如果没有,先吃个我的填填肚子先。”

    王承将手中的馒头举到了邹正道的眼前。

    “没呢,谢了。”

    邹正道顺势接过馒头。

    “就叫我正道吧,邹同志、邹同志的,太生分了。”

    邹正道乘机拉近两人的距离。

    “行。”

    王承一口答应了下来。

    两人一路走到了学校的门口大路上,搭上了班车。

    车上面的环境依旧糟糕,经过两人小时的摇晃、熏臭等等琢磨,两人终于到了萝岗村村旁。

    一路下来,邹正道觉得自己又在地狱走了一遍。

    甚至连自己打算问清楚包车往来接送的情况都没能来得及问。

    但王承还是面色如常,可能早已适应了这个时代班车那氛围、摇晃和味道了吧。

    只是对于邹正道带他来这么偏僻的地方有些怯怯。

    心里暗暗嘀咕道。

    昨天正道也没跟我说过他的公司这么偏呀。

    该不会把我给卖了吧。

    邹正道在路旁休息了会,抗住并缓解了身体因晕车带来的不适。

    期间,邹正道并没有留意到王承的迟疑,在身体稍微恢复了些许,就尽职带着王承向学校走去。

    走到昨天的小学学校的院子门口,邹正道远远的看到几个陌生的人影。

    近处一瞧。

    原来是邹正鸿已经安排了几个陌生的村民开始打扫院子。

    拔草的拔草,扫地的扫地,清洗座椅板凳的清洗,一副井井有条的模样。

    邹正道在教室里找到了和村民一起打扫的邹正鸿。

    “大哥,干的很不错。”

    邹正道对大哥竖起了大拇指。

    邹正鸿憨厚的笑了笑。

    “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学校里面的高材生,王承。”

    邹正道指了指王承那青涩的身影。

    “同志你好,我是理院数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王承,请多指教。”

    王承屏住内心因为陌生环境的而产生的紧张,用尽可能礼貌的表情回应。

    “我们还在忙着清理场地,整理环境,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邹正鸿看了看眼前这个斯斯文文的年轻男生,也学着邹正道平常的样子跟王承打着招呼。

    “我们昨天才租的场地,但是订单又比较紧急,我们都在争分夺秒的干活。”

    邹正道补充到。

    看到王承有些皱起的眉头,应该是厂房的初印象对于王承来说并不友好。

    邹正道连忙打断王承的思绪。

    “哥,我的音响你拿过来了没?”

    面对邹正道的询问,邹正鸿边扫地边对邹正道说道。

    “你的音响呀,我带来了,就在刚清理好的二楼。”

    邹正鸿说道。

    “那二楼的插排能用吗?”

    邹正道又问。

    “能用,二楼我们都搞好了,你的音响、CD播放机和我昨晚连夜买的剪刀、钳子、螺丝刀、多用电表等工具放在一起。”

    邹正鸿边说边擦了一把汗。

    “焊接枪、焊锡、助焊剂我在一个批发市场上找了一套,没多买,先试试看。”

    邹正鸿仿佛对于这套工具并不满意,下意识地皱了皱眉。

    “已经是我昨晚能找到的最好的了,老板答应我让我们先使用一周,如果不满意可以退。”

    邹正道点了点头。

    “先试试吧,毕竟国产的工具现在和国外的还是有一些差距的。等我们逐渐增长,话语权增大,自然会倒逼一些国内企业改进自己的产品的。”

    邹正道看了看邹正鸿,又看了看王承,若有所指地说道。

    “我们争取要当市场上的那条鲇鱼呀。”

    邹正鸿没有多想,只当邹正道是开玩笑,在他的心里,自己和邹正道就是做完邹正道在广交会接的哪一单就撤的。

    到时候,自己就又会回到家乡,安安心心地做他之前一年做的好好的地摊。

    邹正鸿甚至想是不是到时候在家乡买下一个店铺,把自己的店铺搞得红红火火,让老邹也能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