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高保真音箱开始
繁体版

第六章:你这是投机倒把

    邹正道像哄小孩一样对着邹正礼竖起了大拇指。

    在邹正道和邹正礼聊闲话期间,大哥邹正鸿单臂提着两份饭一份粥走了进来。

    是的,邹正鸿是没有左手的残疾人。

    说起来很神奇。

    大哥邹正鸿是残疾人,自己脸上有胎记,老三先天心脏病,老四是父母在战争中牺牲。

    自己兄弟四个是被邹父收养的。

    但多年相处下来,早已和真正亲人一样了。

    “二弟来啦”

    邹正鸿那被风吹日晒变得暗黄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爹今天回去了,临走前叫我跟你说不用太着急了,总有出路的。”

    “我知道。”

    “大哥,你白天就别去工地去砸墙拆楼房了,那活又辛苦又危险。”

    “哈哈,那不是白天闲着也是闲着,想找事干嘛。”

    邹正鸿笑的有些憨厚,不过又突然想到了什么,严肃起来说道。

    “你放心,这不影响我照顾三弟的。”

    看着大哥认真的样子,邹正道既心疼又心酸。

    拆楼房是个磨人的活,工作就是拿铁锤砸墙,虽然工资一天一百块,但大哥才做不到两天,胳膊抡锤子抡肿了。

    邹正道是理解大哥的。

    大哥邹正鸿这样做是因为家里的积蓄一下在经过了三弟的溶栓治疗后一下子见了底。

    想着能多挣点是一点,能缓解一下家庭的压力。

    更何况,接下来三弟的休养,各种药物,都不便宜。

    抗血小板的药如阿司匹林、治疗胆固醇降低的他汀类药物、血压类药物如ACE抑制剂、ARB或β阻滞剂,还有缓解心绞痛症状的硝酸盐。

    除非放弃治疗,不然资金就是一个小黑洞。

    邹父回去也不仅是因为家里还有一个需要照顾的老四。

    也是在捡起因老大邹正鸿前往羊城医院照顾老三而丢掉的销售渠道,用以补贴家用。

    “大哥别去了。”

    看着大哥的单臂胳膊红肿着,邹正道有些动容。

    但不想大哥、三弟看到自己的狼狈样,邹正道控制住逐渐湿润的眼角,咧起嘴说道。

    “我在外面做了笔生意,赚了一大笔钱。”

    邹正道还故意将兜里的银行票据拿出来晃了晃。

    邹正鸿将信将疑的接过邹正道手中的票据。

    一下子就看到了票据中显眼的50400$,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弟,我知道你从小鬼主意多,但我们家再困难,你也不能去骗钱呀。”

    邹正鸿看不太懂票据上密密麻麻的洋文,毕竟自己只是初中毕业的水平。

    就看到了上面的50400,以为邹正道在哪里骗了五万多人民币。

    得亏邹正鸿以为上面的$符号是人民币,不然,让他知道人民币符号是¥,$是美元的符号,那乐子更大。

    邹正鸿转手就拉起了邹正道的手,往门外走去。

    “这钱我们可不能拿,别人得急死。”

    声音说的急促大声,将门外走廊的几人眼光都吸引了过来。

    邹正道眼看大事不妙,急忙拦住了大哥邹正鸿。

    “大哥,没有,你不相信我,你也要相信我不会害了三弟呀。”

    听到三弟,邹正鸿也稍稍的冷静了下来。

    不义之财是留不住的,邹正鸿认为邹正道应该知道这个道理的人。

    为了三弟,也不会行那不易之举。

    看到大哥冷静了下来,邹正道连忙将病房门关上。

    吓死宝宝了,如果事情传了出去,自己怕不得凉凉。

    “这两天我不是去广交会当自愿者了吗?”

    邹正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我看那会场冷冷清清的,就建议弄一套音响来热闹热闹,活跃一下气氛。”

    “所以你把你自己弄来玩的东西放上去了?”

    邹正鸿是见过那一套音响的,在家里经济刚好转不久,邹正道就一直说着无聊无聊,便琢磨起自己做一套音响。

    在制作音响的过程中还闹出了不少的笑话,甚至有一次电路直接就冒黑烟了,吓得邹父直接将音响丢到阳台上。

    不过有一说一,在邹正道的不断调试下,音响的声音越来越好听了。

    二弟还说过他这个叫HIFI音响,国内都见不到。

    说实话,国内这么多人都弄不出来,就邹正道弄出来了,邹正鸿表示深切的怀疑。

    但音响都摆在那,又让邹正鸿不得不信。

    “就你那一台高保真音响就值五万呀?谁眼瞎呀。”

    邹正鸿又提出了另外一个质疑。

    “一台音响当然不值五万,但我卖出去了1000台,加起来就有了。”

    邹正道假装淡定的回答。

    “啥?”

    邹正鸿跳了起来。

    “1000台?”

    邹正道又补了一句。

    “三个月交货!”

    邹正鸿张大了嘴巴,震惊爬满了他整张乌漆嘛黑的脸。

    “你疯了!!!”

    邹正鸿又一把拉着邹正道的手往门外走去。

    “大哥,你别激动,1000台是有办法的。”

    也许是真想听听,又或者是邹正道的阻拦,邹正鸿减缓了脚步。

    “啥办法能三个月变出1000台,你当初弄这个音响就弄了半年。”

    “就算你已经弄会,熟悉了怎么制作。”

    “一天也做不了一台吧。”

    “就算我帮你,速度只会比你更慢,这东西我都不懂。”

    邹正鸿气呼呼的看着邹正道。

    “把钱退了吧,我们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邹正道等邹正鸿把气泄的差不多,说道。

    “一个人一天做不来一台,那就招10个人,招100个人。”

    “问题总能解决的。”

    听到了邹正道的话,邹正鸿突然停住了自己只差一步就迈出房门的脚步。

    “这是走资路线,是投机倒把。”

    “哥,已经改革开放啦!再说,我们从珠三角运东西回老家卖,按你的想法不一样是投机倒把。现在不也没事。”

    邹正道连忙解释道。

    “国家是支持我们做经济的,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邹正鸿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几乎是抢着说道。

    “我们只是将东西运回去,投什么机倒什么吧。”

    “但雇工超过10人的话,就会被盯上的。报纸上不是有报道过个体户“傻子瓜子”吗,就进去了。”

    社会上一直流行着,马祖在《资本论》中做出的那个著名论断:“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主经济,是剥削。”

    可以说是时代的一股逆流了。

    看出了邹正鸿内心的挣扎,邹正道决定再加一把火。

    “不一样的,而且人家现在也好好的呀,你别多想。想想这可是有上面政策的呀,天塌了,也不会先压到我们身上。”

    “就说你今天去买饭的那一家餐饮店,早就超过10个人了吧。”

    气氛沉默了好一阵。

    邹正鸿看了看躺在床上的邹正礼,咬了咬牙。

    “那就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