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来自平行时空
繁体版

72、失恋上映

    江一帆返回国内已经是快11月份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杀青后他又去了美国做剪辑,还要进行《明日边缘》的筹备。

    跟华纳的团队多次沟通后,《明日边缘》的拍摄地最终还是选择了英国的李维斯登片厂。

    《明日边缘》需要搭建的场景太多,而青岛现在也才只有三个建成的摄影棚,还都是江一帆拍《盗梦》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自己花钱建的小棚。

    旺达计划投资500亿的摄影基地,这个时候还正在设计中,还没开工建设呢。

    而《明日边缘》计划使用的摄影棚足足有27个,而且其中几个还是大型摄影棚。另外搭建场景需要用到的道具、材料、技术人员,国内现在真满足不了。

    电影工业化不是嘴上说说,砸下钱就能马上见到成效的,人才、技术都需要慢慢培养积累,江一帆即使有再多想法,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华纳的石原总裁愿意支持他都没用!

    不过,江一帆为国内几家公司争取到了派人学习的机会,就像拍《地心引力》的时候,中航的人可以到片场指导一样,可以不受限制的在片场出入。

    想靠节省场景、道具和人工的费用来降低预算是不可能了,江一帆就只能在演员片酬上想办法降低电影的预算。

    像小李子那种开口就要2000万美刀还要票房分成的大咖就别想了,至于记忆里的男主角阿汤哥?呵呵,他比小李子还贵还难伺候。

    而且若是邀请他出演男主,片酬和分成先不说,制片人导演的权力都会受到影响,到时选角、拍摄都得跟他商量着来,江一帆可不打算给自己找麻烦!

    再说了,阿汤哥这些年除了《碟中谍》系列,就没拍过什么赚钱的电影,票房号召力真不咋地。所以,阿汤哥第一时间就被江一帆Pass了。

    江一帆给男主的片酬定在1000万美金以下,而且没分成,华纳只能按这个标准去筛选。女主是柳亦非,他倒是很大方的把她的片酬提到了400万美元,算是正式迈入好莱坞二线女星行列。

    《源代码》在中国获得超预期收益后,她在好莱坞制片人眼中值这个价。

    而他自己的片酬依然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持平,还是500万美金,但分成却是从3%票房分成改成了10%的利润分成,不过这个利润包含票房利润以外的其他收益利润。

    最后算下来,《明日边缘》的制作预算是1.5亿美金,比平行记忆的1.8亿美金少了3000万,这样江一帆才有点信心不亏损。

    至于为了做成合拍片,分给中方的30%投资额,15%自然是青鸟传媒的,另外15%还正在跟国内几家影视公司接洽。光线率先拿到了5%,中影要了5%,剩余5%未定。

    一回到上海,江一帆第一件事就是过问《失恋33天》的上映准备情况。

    江一帆已经看过成片,质量比记忆里滕华涛拍摄的那版高了不少,但是那扎的演技确实比原女主差了些,少了点普通女孩的倔强,多了点都市傻白甜的味道。不过,总体也还算能看的过去。

    有轻松幽默剧情和纹章的演技撑着,再加上江一帆按照记忆给出的宣传策划方案,他觉得薛晓璐这一版也能达到原版的票房成绩。

    再说还有美团电影票务部门的全力配合,若实在不行,江一帆不介意提前两年把票部这个大杀器搞出来!

    美团电影票务部门在线选座功能已经测试完成,跟一二线城市大部分影院也都建立了联系,等《失恋33天》上映的时候,就会正式上线。

    综上各种条件,江一帆有信心保证这部成本只有900万的电影达到平行记忆里的票房成绩,让业内同行小小震撼一下。

    或者按老马的讲法,他要颠覆行业认知!

    早在电影筹备期间,江一帆就让人到处采访失恋情侣,收集情侣间失恋物品,拍成“失恋物语”视频,在电影杀青关机时就放出了视频,提前数月落地互动,渲染“失恋”氛围。

    很不幸,对于见多识广的媒体记者来讲,这个招数没有引起多大关注。在记者们看来,这不过是一次营销的噱头,它本质上跟其他电影的映前落地活动并没有多少差别,唯一的不同,是“物语”听起来比较小清新一点,但这,在寸土寸金的常规新闻稿中自然不会纳入。

    不过江一帆依然坚持让宣传部门做着一系列与失恋有关的落地追踪,继续收集各个城市的失恋物语、失恋纪念品,普通响应者众多,如同某个哭得稀里哗啦的经纪人对记者说的那样,谁没有失过恋呢?这个推广活动的效果显而易见,一个月后,“失恋物语”的线上视频点击率超过400万。大受鼓励的他们,又进行了第二轮的拍摄。

    因此,到了电影官网启动这个落地活动开展的时候,继续沿走小清新路线,做“失恋博物馆”开馆活动,就显得底气十足了。

    前后连贯的主题,令“失恋”话题深入群众,“失恋物语”系列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播放量超过两千万,百度指数从13万被拉高到17万。与之对比,百度新闻搜索量只有1600篇,而媒体记者的关注点依然在主演文章跟马伊琍的婚姻是否如传说中不靠谱。

    很难得地,电影在映前实现了终端与中间环节的逆向脱节——媒体兴奋度远小于普通观众的期待值。

    除了提前渲染失恋氛围,江一帆还把目光放在了电影周边上,他按照记忆让人设计制作了虚拟角色“猫小贱”布偶,率先出场卖萌卖乖赢取前期好感。

    “猫小贱”布偶在80后、90后群体里确实引起共鸣。所谓“女性专用抱枕”,贱且温馨,十分符合网络贩售的特点。而它的第一次亮相是在“失恋博物馆”开馆仪式上,影片还没与观众正式见面,虚拟角色便率先出场,抢在了山寨厂家的前面。

    此外,网络上还有大量以猫小贱为主角的漫画、视频同期传播,比如每日发布猫小贱漫画系列、失恋自愈手册、互动话题等,同样被大量转载,使得猫小贱不再是单纯牟利的电影周边,而变得活灵活现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及生存意义。

    再就是江一帆给电影做了精准的宣传定位,绕开了对传统媒体的大力宣传投放,借助微博和人人网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直接发布有效信息,直接与目标人群进行互动。又由于明确了这部片子的目标消费者是大学生、办公室白领,试图通过系列创意和策划,让片子在新媒体平台上形成“教室话题”和“办公室话题”。

    江一帆还让人为片子开发了基于塞班、安卓和苹果系统的App,整合了豆瓣影评、百度贴吧、微博等互动信息,这也是华语电影首次拥有自己的App信息平台。

    影院开始也不看好这么小一个片子,但《失恋33天》的宣传严重影响了目标人群,而他们购票(包括预售)就影响到院线经理了。

    11月9日上映首日是周一,《失恋33天》排片接近10000场,票房1800万,次日持平,而光棍节11月11日当天是周五,排片率高达40%,票房突破5000万!

    而在整个如此欢腾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几乎完全晾在了一边!此片的意外之火让人大跌眼镜,而对新媒体的日益主流化,他们也很可能有一种无力感。

    而业内同行除了无力感,那就是深深的震撼和无穷疑惑了。

    《失恋33天》制作成本不到1000万,前后有《铁甲钢拳》《惊天战神》等五部好莱坞电影夹击,其中还包括柳亦非饰演女主角、海外口碑票房双收的《猩球崛起》和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动画电影《丁丁历险记》,怎么就爆了?

    即使上映三周后,11月24日《失恋33天》的放映场次依然高居首位,当天最新上映的刘镇伟执导的《东成西就2011》屈居第二,且差距明显。

    而在接下来几天,市场上暂无贺岁大片上映。也就是说,《失恋33天》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照此推算,其总票房达到甚至超过詹姆斯·卡梅隆的爱情巨制《泰坦尼克号》在中国所创造的3.6亿,应该不是难事,而《泰坦尼克号》当年可是曾占据世界电影史票房头名的宝座。

    在此前,中国市场能打破《泰坦尼克号》票房纪录的都是《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等大投资作品,《失恋33天》这部小成本国产片能加入此行列,的确是以小博大。

    而到12月11日下映当天,《失恋33天》的票房依然有90万,总票房达到了3亿多!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失恋33天》都称得上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最大黑马,刷新了业界的投资回报率。

    有人列举了近年来上映电影的投资票房投资回报率:

    《失恋33天》900多万3亿以上1:33以上

    《孤岛惊魂》500万9000多万1:18以上

    《武林外传》1700万2亿出头1:12

    《将爱情进行到底》2000万2亿多1:10

    《观音山》1200万8000多万1:8

    《疯狂的石头》300万2300万近1:8

    另外还有一部是江一帆的《人在囧途》,投资1500万,票房2亿多,回报率是1:14,但是大家都下意识的没把这电影排进来,因为那是有江一帆的好莱坞导演身份加持。

    1:33的回报率让业内同行直呼疯狂,简直羡慕嫉妒恨。

    电影的主演纹章、那扎等人也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爆发,纹章本来就靠着《奋斗》《蜗居》等电视剧自有一群拥趸,现在凭借《失恋33天》成功进入电影圈,受到无数资本追捧。

    而获益最大的,莫过于那扎了。

    她之前一直在几部电影里饰演些配角打酱油,《人在囧途》的小三,《龙门飞甲》里出逃的宫女,这次她首次担任女主角,就得到了无数媒体的关注报道。尤其是江一帆在宣传过程中,重点宣传那扎,更是让她获得大量曝光。

    《失恋33天》女主这个角色又讨喜,因此那扎受到了办公室白领和大学生的追捧,她微博粉丝从上映前的小猫三两只,到上映后已经暴涨到了1000多万。

    虽然碍于电影的受众范围,她的粉丝增长数量远没有出演《宫锁心玉》后的杨蜜那么夸张,但是有一点优势是,那扎的粉丝大部分都是办公室白领和学生,是愿意绝对的优质粉丝!

    什么是优质粉丝?

    靠电视剧吸引的粉丝,龙蛇混杂什么人都有。这样的粉丝没事就爱在网上跟人撕逼,给偶像败路人缘,也就是俗称的脑残粉,而有事了又兜儿比脸干净,支持偶像代言的产品的能力有限,顶多是支持一下牛奶卫生棉洗发水之类的快消品。

    杨蜜以及后来那些靠偶像剧红起来的流量明星,就是这种情况。柳亦非一开始的情况也是类似,但是被江一帆有目的性几次洗粉后,她的粉丝画像已经好了很多。

    而且,随着她在电影圈逐渐登顶一线,吸引了大量优质粉丝,进一步优化了粉丝画像。

    柳亦非另外一个重要的粉丝来源就是微博。她是微博上线后主推的明星,吸引粉丝的数量自然是最多的。而微博刚开始运营的阶段,注册用户都是文化水平、教育素养相对较高的中青代知识阶层,他们属于国内中上消费能力的群体,算是绝对的高质量粉丝了。

    所以,柳亦非现在的代言几乎全是奢侈品、高端手机、汽车等价格高昂的商品,而杨蜜即使爆红,她的代言依然停留在快消品这个层次上。

    这也是杨蜜为什么拼命往电影圈扎的原因,愿意花钱进电影院的人比看免费电视的人更有消费欲望!能帮她拿更高层次的代言!

    (现实中,为什么柳亦非拍了十年的电影,拍一部扑一部,却依然受奢侈品的青睐?

    除了她本身特殊的星光魅力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管电影票房怎么样,依然愿意追随她、支持她电影的都是被她那些烂片洗剩下的优质粉丝。后来她不拍电影回到电视剧圈,又把那些已经被她的烂片洗走的优质粉丝吸引回去一部分,所以她依然拥有坚实的粉丝基础。

    别管某花某生有多少粉丝、上多少热搜,粉丝的消费能力才是明星拿代言的根本底气!

    有一种说法,时尚界和电影是双生子。从奢侈品大多愿意选择电影明星做代言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