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来自平行时空
繁体版

13、困难重重

    2008年,对全世界来说都是难以或忘的一年。从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难以计数的公司、个人甚至国家因此破产。

    而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却好像没什么影响,经济依然飞速增长,奥运会带来了亲所未有的国际影响力。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盛世气象,除了那场让无数国人泪目的大地震。

    地震发生后,江一帆也捐款100万美元。这笔钱不算多,但相比国内娱乐圈人士的捐款数额来说也不算少,在国内给他带来了些许曝光度,算是他从今年初奥斯卡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后第二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除却这些不谈,在艾伦的努力争取下,探照灯影业改变在一个美国小电影节上映《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计划,改为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在那天开诚布公的谈过之后,艾伦暂时接受了江一帆的说法,两者今后将以互助共赢而不是以某方为主导的方式合作。这次艾伦答应江一帆的请求,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助《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威尼斯首映并获得入围主竞赛单元的资格,就是他们以平等身份展开合作的开始。

    而作为回报,江一帆将接受某个机构的赞助,在他那部大制作里加入RB元素并用一个RB演员作为主要演员之一。江一帆很痛快的答应了这样的要求,也没有细究那个机构的背景,在好莱坞有无数的利益纠葛,他很难理清这些纠葛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利益交换。更何况,记忆里那部电影本来就有相当一部分RB元素,江一帆只需要把那份已经被他修改过的剧本重新还原就好。

    不过,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艾伦虽然答应挂名这部大制作电影的制片人,却不能保证能拉到足够的投资,起码福克斯就委婉的表示了拒绝投资只愿意以票房7%的价格参与发行,连宣传费用都得青鸟影业自己承担,所以江一帆需要自筹大部分资金。

    从《朱诺》在北美获得成功砍下1.4亿美金票房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后,这部电影就已经成功在其他国家上映,最终全球票房达到了2亿美金,除去税金、院线分账、探照灯25%的分成以及归还南加大电影扶持基金会的500万美元等,江一帆的青鸟影业公司获得了6000万美金的收益,收益比达到了1:12。

    另外电影下映后电视版权、DVD版权销售情况也不错。按照好莱坞电影票房外版权销售额略低于票房的平均收益预期,如果能耐心等个三五年,除去发行成本和探照灯的发行代理费用,青鸟影业还能再入账将近1亿美金。

    除了《朱诺》,交给探照灯影业代理发行的《彗星来的那一夜》《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鬼影实录》三部电影的电视、DVD等版权收益也在江一帆拿奖后有了明显的增加,而且在评分网站上的评分都7分以上。随着良好口碑发酵,销量有增无减堪称火爆,尤其是后两者,到目前为止都收入1亿美金以上,除去成本和给探照灯的分成,三部电影已经给青鸟影业贡献了将近1亿美金的收入。

    也就是说,青鸟影业现在的现金足有1.5亿美金,足以自己支撑起一个超A级项目。

    但像青鸟影业这种独立电影公司,想要在好莱坞生存下去却不能做到完全的独立,大多会以拉拢投资的方式绑定发行方以获取足够好的发行资源。除非有足够的实力自己做发行,比如出品过无数优质作品敢跟院线叫板的韦恩斯坦影业,或者老板是银行家背后有资本支持的狮门影业。

    因此江一帆现在缺的不是钱,而是缺一个有实力的且愿意投钱的发行方。

    此时金融危机已经全面爆发,华尔街一片惨嚎,这些冤大头们也无意掺和高风险的电影行业。而好莱坞有足够发行实力的电影公司现在也非常谨慎,除了那些已经成功的系列片或者有成名导演和大明星参与的作品,他们极少会出手。

    江一帆这样的非著名新人导演,虽然有《朱诺》的票房成功,却不足以赢得好莱坞大电影公司的信任,此时他想启动超A级项目确实有些不切实际。这大概也是艾伦不再阻拦他的原因,希望看到他四处碰壁,然后头破血流的回来老老实实的继续做一个棋子。

    没有艾伦的全力帮助,江一帆最近这段时间确实有些有心无力。

    艾伦只是答应挂名制作人,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做了甩手掌柜,只提供建议却不参与具体事务。所以寻找发行方的事情只能由江一帆自己去联系,除了迪士尼、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派拉蒙、华纳、索尼哥伦比亚这好莱坞六大,他还接触过其他一些有发行能力的电影公司,可惜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没有一家愿意冒险投资一个新人导演的超A级项目。

    江一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绝不会头脑发热连发行也自己干了,作为一个没资本支持又没强大背景的亚裔,想要甩开六大获得院线的支持那是痴人说梦。

    此时,他只能做些前期筹备工作,打磨剧本、画制更加精细的分镜脚本,然后就是组建摄制团队。幸运的是,金融危机给他带来了麻烦,也带来了机遇。

    在全行业风声鹤唳、收缩保守的状态下,大批电影公司开始裁员甚至直接倒闭,这就方便了青鸟影业趁机招募了以前重金难得的电影人才。

    《朱诺》剧组是全靠探照灯影业的支持才能顺利组建,等电影拍摄完成,那些剧组人员也自然纷纷回归探照灯,愿意留在青鸟影业的人几乎没有。而现在成功聘用了这些专业人才后,有了自己的摄制班底,青鸟影业才算的上是一家正规的电影公司。

    青鸟影业靠这个超A级项目吸引了人才加入,同样也招徕了同行及媒体的嘲讽鄙视。一家新生的电影公司在金融危机的当下,居然还敢启动这样大的项目,而且还是在没有找到发行方的情况,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白痴行为。而随着这些媒体的报道,青鸟影业的这个超A级项目突然就成了当下最热议的话题之一,而这部正在筹备中的电影的信息也逐渐被业内打听的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