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住梅花不许谢
繁体版

14现在机会多

    秋雨秋风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昨夜晚的雨淅淅沥沥的一直下到天亮,北方的炎热在初秋的早晚已经明显消退。安静的小院里,父母依旧忙碌着,树上的石榴偶尔坠落,砸在地上碎成一坨。

    “坏石榴,昨晚下雨落了好几个。”母亲一边收拾着院子一边念叨。

    “墒情大,石榴容易僵。”父亲应和了一声就进了厨房。

    吃了早饭,我在卧室里翻出行李包,掏出来记账单和一堆票据,我准备理一理账目。

    从24日出发到27日返回,四天三夜的行程,除了住宿费,交通餐饮各类其他消费合计是2962多元,余款大约38元,这自然没有包含垃圾主任和我返回的火车票费用,打车的发票一共784.3元,还有3000元的额外发票。

    上午,闲暇之余我接到了戴维的电话。

    “流川,在哪儿呢?忙不忙?”戴维今天说话异常的客气,隔着听筒都能看到他微笑的脸庞。

    “你好,戴老师,我在老家呢,家里有些事情还没有处理完。”

    “哦哦,在老家啊,想问你个事情,你现在方便吗?”

    “可以的,你请讲戴老师。”

    “是这样啊,刚才刘主任给我打电话说,这次你们去上京出差有些发票是不是在你手上?”

    “对的,在呢”

    “哦哦,是这样子,刘主任让我把费用算一算,说是开学让我去报销”

    “恩,戴老师,我记的有明细,过几天回江城了给你可以吗?”

    “那再好不过了,不是特别着急,你到了江城再给我就好,开学还有几天呢”

    “戴老师,费用还有些结余,我是给你吗还是给刘广全?”

    “哦这样啊,你给我吧,所有材料都给我好了。呵呵呵在上京还是辛苦了。”不知道为何戴维呵呵的笑了几声。

    “还好了,没有想象的劳累。”

    “恩,那我们回头见面聊?”

    “哦,戴老师,可以问下学校什么时候开学吗?”

    “你没接到通知吗?9月3日学校要开大会,5日开始上班。”

    “哦,这样啊,可能我没看到通知,谢谢你哈”

    “那好的,我们见面说。”

    “再见”

    和戴维挂了电话,我内心反而踏实了许多,任何事情或者困难,在有了明确的结论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有问题积极解决,有困难努力去克服,反而是一切悬而未决的等待让人心烦意乱。

    生活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切看似正常的外表,其实都内涵着太多的也许或者可能,甚至是万一。

    那一日我们是在吃了晚饭后去的大姨家,其实并不是很远,我们住在街的东头,大姨家住在街的西头,新老城区交界的地方,小的时候那里还是郊区,父母暑假回家收庄稼时候,我和弟弟就会住在那里,大姐对我们也和亲兄弟一般,可以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我们在路边买了水果,听说大姨夫退休在家,身体越来越不好,于是又给他买了点营养品,父亲骑着脚蹬三轮车,我和母亲坐在后面,沿着拥挤杂乱的解放路向西而行。

    一路上经过了县城的大医院、潮影院、汽车家属院和第二小学。以及汽车西站,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一切都还是以前的记忆,但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抹去了我记忆力所有的冷清,街道上的车辆也多了许多,甚至有些街口开始堵车。

    县城的变化很大,尤其是新县城这边,原本大片的农田已经被临街的楼房都遮盖住了,甚至无法辨认它原本的样貌,过来汽车西站,我的记忆已经完全没有了痕迹,原本荒凉的街西头,现在也是店铺林立,灯光闪烁间透漏着人间的烟火。

    我们一行转进大姨家的胡同里,看见大门紧闭着。

    “家里没人吗?”母亲问了句

    “不会,刚七点多,不会出去的。”父亲说

    我上前拍了拍大门,

    “大姨,在家吗?大姨”

    也许是屋里也关着门,我连续拍了几声才看见有人从屋里走出来。

    来开门的正是大姐。

    “哎呀,二姨来了,快进了。”

    “你妈呢,出去了?”

    “没有,在屋里呢,刚吃了饭,看电视呢”

    “大姐好”

    “川川,来,快进屋,你还提什么东西啊”

    “经常他也不回来,我说来看看他姨夫。”我妈说。

    父亲把车子推进了大姨家的小院子里,我们一起随着大姐进了屋子。

    大姨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大姨夫歪在一旁的软榻上,手里拿着遥控器,电视里已经开始天气预报了。

    “川啥时候回来的?”大姨看见我起身给我们让座。

    “回来几天了,中间有事回去一趟,昨天又回来了”我笑着说。

    “恩,前几天单位说要去上京出差,才回来。”父亲也说

    “恩恩,上班了是要忙些”大姨夫呵呵的笑着说。

    大家都纷纷坐了下来,大姐也从外面的厨房端了果盘来,

    “二姨买的葡萄多好的,我洗了来吃”

    “哎哟,来就来玩,还买啥东西啊”大姨客气的说。

    “咦,这不是来看看他姨夫嘛”母亲应和着。

    “那这啥时候走啊,几号开学?”大姨问

    “还有几天了,这两天就准备看看车票”

    “恩,现在买票也方便,一会儿就到了”大姨夫在一旁看着天气预报,

    “这次下雨,片儿挺大啊,看我们周边,一圈都在下”

    “是,昨晚那一阵下的不小”父亲说、

    “流川是在学校里?”大姐吃着葡萄问了我一声。

    “恩,一个卫生学校”我还特别强调了一下,“中专”

    “中专呗!现在毕业学生多了,工作难找的很。”大姨在一旁附和着。

    “是啊,我也是说,工作蛮合适,就是离家远了点。”母亲淡淡的说了一声。

    “现在交通真么方便,江城到我们这里一会儿就到了。”大姨夫呵呵的笑了。

    “是啊,一会儿就到了。”父亲重复了一下,母亲也跟着笑了笑,我却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好了。

    “在学校教书最适合流川了,我就说,看性格流川当个老师多好,还有寒暑假”大姐在一旁确认了我的选择。

    “是啊,学校里还是比较单纯些。”我小声的念了一句。

    “什么时候转正说了没?”大姐关心的问。

    “哦,暑假前已经面试过了,还没有通知结果。”我红着脸说。

    “现在这种事都不好办”大姨诺有所思的说。

    “是啊,没有人,单位都不好进,有没有把握吗,你觉得”大姐又问

    “就那样吧,反正听说关系户家属比较多。”我胡乱应了一声。

    “是啊,咱们也没人,没关系,前几天找小丽还在说这个事。”母亲补充着。

    “小丽?她认识人吗”大姨疑惑的问。

    “她姑姑家儿子不是在卫生局当领导嘛,想让他问问情况。”母亲解释了一通,但是并没有打消大家的忧虑。

    “不是一个城市的,不好说,也只是问问而已。”大姨夫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是啊,现在每个地方都差不多,也只能等等消息。”大姐应和着。

    “也只能这样,所以说,前几天我们还说呢,现在只能两手打算,听说现在可以报名考试,到时候还是要试试”母亲说。

    “对,咱们这里有机会多关注些,网上、报纸上都有消息的,多看看政府网站”大姐也很认同这样的选择。

    “你平时有什么消息也多给流川透漏透漏”母亲希望大姐能够帮我一把。

    “那是肯定,省里、市里有消息了我肯定要告诉你们,就是咱们县里招聘还不是可以考。”

    那天父亲并没有太多的话,一直在和大姨夫在看电视,母亲也并没有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大姐承诺帮我物色合适的岗位推荐。

    “也可以先进去,占着手,有考试了再慢慢考,我们单位还不是有几个学生,去年都来上班了,现在还没转正,还没考试呢”大姐在省里大院上班,外面的信息自然掌握的要多一些。

    “现在国家让考试,比以前倒是好多了,但是肯定还是有关系户。”父亲也在说。

    “是啊,现在机会还是多,一定要报名”

    回到家里已经是八点多了,洗漱完我就躺在了床上,夜里我有些失眠,内心虽不是烦躁,但淡淡的忧伤萦绕心头。

    2005年底国家颁布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规定,地方上的话因为各种原因差异很大,所以实施的进度并不一样。

    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来想去,心中明白,即使9月3日开学,我也完全没有去办公室上班的必要了,但是眼下有没有合适的出路,我该如何是好呢?找工作、考研还是等待招聘考试?

    也许对于自己来说,当下比较合适的选择就是,下学期可以先在学校里代课,利用闲暇时间出去找找其他工作或者准备考试复习之类。一来手上有点收入,不必再往家里伸手要;二来等到有合适的去向了再告诉父母,省的家里担心;三来自己一人在外地,反而身边还清静些,不论做什么没有外人打搅。

    在明确了自己的选择后,我决定尽快买车票返回江城,开始新一阶段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