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倚天:明尊无忌
繁体版

第8章 你们这是自寻死路

    见到空闻方丈不敢回答。张无忌继续厉声质问道:“不知道这些是不是佛门的经典!”

    面对这严厉的质问之声,空闻方丈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些胆怯。

    毕竟这话确实不好回答,倘若回答“是”的话,那佛门广大无不可渡之人,普渡众生乃是佛门善缘。而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少林本心里不想传功授法救下张无忌,但也没理由不救张无忌了。

    但若回答“不是”的话,那么他堂堂的少林方丈,自诩佛门正统的少林寺,竟然与佛门的理念相互违背。这若是传出去的话,那么岂不是贻笑天下?

    空闻方丈此时吞吞吐吐的说道:“是!自然是的!但......”

    空闻的话还没有说完,空智便拨弄着手中的佛珠抢先说道:“小施主所言确实是我佛门的经典。佛有慈悲心,但也只对善人。不过我佛除了慈悲之心,亦有金刚怒目。殊不闻地藏菩萨亦可斩杀妖魔!你母亲殷素素是天鹰教的妖女,她杀害龙门镖局满门,恶事做尽自然是罪有应得。你父亲张翠山虽是正道侠士,但受妖女魅惑,偏离正道,包庇恶贼谢逊。亦是罪有应得。你是那妖女所生的孽种!自然要承受这业债。”

    面对空智这有理有据的话,少林众人甚是得意。

    张三丰闻言也是在心底里叹了口气。

    都大锦虽然失了镖,致使俞岱岩遭遇了不测。但这失镖之罪,也罪不至死。按照江湖规矩,最多是龙门镖局自此摘牌子隐退。龙门镖局总镖头都大锦自此名声扫地,金盆洗手退出江湖。而殷素素则是因一时之怒灭了龙门镖局满门,这殃及池鱼确实过分了点。

    但是张翠山迎娶殷素素这件事,张三丰虽不太赞成,但也谈不上有多厌恶。只是尊重徒弟的意愿。

    而殷素素节烈为夫殉情,这一点张三丰倒是有些钦佩。

    至于谢逊的事情,谢逊杀人无数是他自己的事情。张翠山为了和谢逊的义兄弟之情,宁可身死名裂,也绝不出卖兄弟。

    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仁义”为立身之本。

    张翠山以自己之死,以绝悠悠众口,避免武当因自己成为武林公敌,此为忠。

    而选择在张三丰百岁生日之时归来祝寿,视为孝。

    以自己之死,以绝武当纷争,以免江湖血流成河,视为仁。

    甚至宁愿身死也不愿出卖结义兄弟,视为义。

    自己这个徒弟忠孝仁义俱全,倒是张三丰心里的骄傲。

    张无忌此时问道:“若照大师的话,即便我未曾为恶,就单凭我是我娘儿子这一点。我就该死?是也不是?”

    空智没有正面回答,他冷冷的说道:“生死有命,这是小施主你的业报。要怪就怪你的父母,未曾累下善举,这种下恶因自然就结恶果。这牵累于你,也是你自己的命数。倘若小施主若是肯苦海无涯,回头是岸,说出那金......”

    张无忌没有听他放完屁,便笑道:“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不知道为什么从张无忌的嘴中说出来后,就这般阴森。

    “好一个佛门广大无不可渡之人!”张无忌现在感觉这句话甚是讽刺,前世他为明教教主之时,少林召开屠狮大会。他将义父托付给少林的时候,少林便是以此话搪塞他。他那时甚至还感慨过佛门的心胸广大。愿意容留渡化义父。

    义父那么一个杀人无数的罪恶之人,他们可渡。而自己这个“只剩下半条命”没有做过任何恶事的孤儿却不可渡了。这当真是可笑的很。

    张无忌继续说道:“就一句‘业报’便可牵累毫无过错的家人。你们少林如今所做之事与我母亲灭龙门镖局又有何差别?既然无差别,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我的母亲?龙门镖局众人的命是命!难道我的命就不是命吗?同是芸芸众生,诸位‘大师’为何这般厚比薄此呢!这是佛祖口中的‘普度众生’吗?”

    张无忌字字珠玑,又让刚刚还在得意的众僧瞬间哑口。

    毕竟张翠山就张无忌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张翠山夫妇已死,张无忌看面相也是天不假年。张无忌若死,与灭了张翠山满门也是没什么差别了。

    空智此时也是有些气急败坏,他皱着眉头说道:“这完全是两件事,小施主当真胡搅蛮缠的很。”

    张无忌望着少林众僧平静的说道:“好了!废话少说!既然如此,老和尚!我问你们!你们三个当日纠结江湖众人齐上武当山逼死了我父母。我恨你们,来日我若杀你们,你们可有怨?”

    张三丰闻言震惊的望着张无忌。

    不过如今的张无忌“面青肌瘦”,不像是有几年的活头。

    空智和尚看了看一旁的张三丰,他便回答道:“若是小施主自己动手的话,老僧无怨!”

    张无忌继续说道:“好!我恨你们入骨,因为你们三人的‘业报’,来日我牵连少林满门,毁了这千年古刹,让少林自此在这天下除名,你们可有怨?”

    面对张无忌的威胁,少林众僧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这个时候空智看向了方丈空闻。

    空闻细思后,感觉若是堂堂的少林寺,被一个黄口小儿三言两语便吓倒,这若传扬出去,少林也别在江湖上混了。

    于是空闻以方丈的身份说道:“小施主!若是小施主来日若想寻仇抱怨,只要是你亲自动手,无需借助外力。纵使灭我少林满门,老衲亦无怨!也无悔!”

    张无忌冷笑一声,随后看着空闻方丈说道:“兹事体大,老和尚此言当真?”

    空闻沉默半晌后坚定地说道:“老衲以少林方丈的名义对小施主承诺,自然是真的。”

    张无忌又是一声冷笑,他继续说道:“好!你们无怨无悔便好!”张无忌看向师公说道,“师公!既然少林执意除恶务尽,斩草除根,见死不救,那咱们便回去吧。”

    张三丰见状也只是回头望了少林寺众人一眼,随后便带着张无忌下山去了。

    张无忌可没心情跟这帮老和尚“盘道”。

    而他方才的话,其实是对师公说的。省的老师公日后再来阻止自己。

    这一次张无忌不会再心软。

    上一世,少林一派不讲信义,有苦不救,有难不渡,枉为佛门弟子。

    不过如果只是有门户之见不救自己也就罢了,更过分的是牵累死了周芷若。

    张无忌还记得上一世自己返回中原后,得知一切真相,本想上少林寻仇。但期间赵敏又闻讯捕鱼儿海之变,大元王室承受‘靖康之辱’一时急火攻心而吐血。她自责自己当初没能阻止这一切,自此郁郁寡欢身体每况愈下,那几年纵使张无忌使尽了浑身解数,依旧治不了她的心焦而死。

    赵敏死后,他下定决心,准备效法黄巢与方腊,重新集结明教,先灭少林,再杀朱元璋,从而拨乱反正,再造日月天。但却遭到了师公和诈死隐遁的刘青田的阻止。

    他们对张无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以天下大局为重。说天下刚刚统一,朝廷又六征漠北劳民伤财,再也经不起第二次动荡,天下百姓也经不起涂炭之苦。

    而刘青田这位开国诚意伯,也曾言:洪武帝出身贫贱,品性暴虐,自私,护短。十分珍惜得来不易的天下。因此眼睛里容不得半点对朱氏家天下有威胁的存在。对张无忌这个“先帝”也是倾尽所能的迫害,这是他的过。但他揽申、商之法术,使得天下贪官污吏皆是噤若寒蝉。轻徭役,兴水利,重农桑,与民休养,却也称得上是治国有功。屡次对漠北的征伐虽有劳民伤财之过,但也解除了边患,也算是将功折罪,功过相抵。

    他想让张无忌看在洪武帝还算为国为民这一点上,暂且放过他。

    张无忌闻言虽心中不忿,但追根溯源,这一切均是源于他当年弃神器,选择“闲云野鹤”生活的咎由自取。他也只好答应了师公和刘青田的话。

    不过他倒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时年秦王朱爽,秉性暴虐,作恶多端。他便来到了关中,出手杀了作恶多端的朱爽。

    朱元璋查明真相后,亦是不敢过多过问,而是把朱爽之死归结于妇人之手。并且直言其子死有余辜。为了昭明态度,还给朱爽上了一个“愍”的恶谥。

    朱元璋亲自写给朱爽的祭文则是:自尔之国,并无善称。昵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内,贻怒于天。屡尝教责,终不省悟,致殒厥身。尔虽死矣,余辜显然。

    而张无忌杀了朱爽后,便自此流落关中地界,终日以酒度日,浑浑噩噩于街角,直到被黄衫女主仆捡回终南山活死人墓,他死掉的心才再度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