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战略仓库回大明
繁体版

第15章参观

    朱柏回头看去,发现原本定在下午来参观的朱元璋等人现在就来到了现场。

    “大哥,你们咋来的这么早,不说好了上午么?提前过来咋不跟我说一声。”朱柏凑到朱标身边小声问道。

    “是父皇非要现在来,我下朝以后刚跟父皇说完这件事。父皇带着母后马不停蹄的就赶过来了。”朱标弯腰跟朱柏小声解释。

    朱柏还想说什么,不过在后面站着的朱元璋却等不及了,直接把朱柏拎到自己身边指着机器问道。

    “到底啥情况,怎么突然停下来了?是你机器出问题了还是怎么了。”

    “机器制作的有点小问题,我当时没考虑到女工推不动机器的情况。导致纺织机最重要的那个拉杆和压杆太沉了,女工只用了十分钟就没力气了。爹,能把我放下来么?”

    朱柏仿佛一只被卡住后脖颈的小猫一样,两条腿在空中晃悠着。

    得到确切消息的朱元璋这才将朱柏放了下来。落地的朱柏二话不说就跑到了马皇后身后,只露了一个小脑袋看着朱元璋。

    “父皇你要是想看具体效率的话只需要安排四名侍卫跟着女工的指挥推动那根拉杆和压杆就可以让机器动起来。”

    朱元璋闻言,直接指着身后的几名侍卫上前帮忙。随着几名侍卫的加入,纺纱工也从体力劳动中摆脱了出来。指着着侍卫按照固定的节奏推动拉杆。

    只见侧面的大飞轮被传动装置带动了起来,纺纱机内部三百个小飞轮也开始跟随旋转。而后侍卫的一推一拉,纺好的棉纱便被拉了出来。

    马皇后也借此看到了整个机器的全貌,低头对朱柏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这台机器好像只是把你在宫里制作的那台机器给放大了?”

    “是的,那台纺纱机已经是人力纺纱机的极限了。我这台本来是不准备使用人力的,只不过因为资金不足所以临时改成了人力驱动。”朱柏指着刚完成换班的如同磨盘一样的存在。

    “只要把那个装置拆掉换成一个水车,放到河边吗,就能完成半自动纺纱。如果在能保证水流稳定的情况下在那里加一个差速齿轮就可以完全全自动化。只需要安排一个人在机器旁边负责加料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制作棉纱。”

    说到此处的朱柏叹了一口气,一脸幽怨的看着朱元璋。

    “如果不是父皇将我赶出宫,等我过两年长大了。我完全可以先将土改执行下去,然后同步推动这些机器。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土改中从土地中脱离出来的农民扔进这些工厂。制作出来的商品卖给那些富户,亦或者是其他国家。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源源不断的钱收进国库。”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但是你考虑过我大明现在是什么状态么?别的不说,说说你这段时间的感受吧。”朱元璋没好气的看着朱柏。

    他那天确实是一时气急了把朱柏赶了出去,但是根源还是在朱柏身上。朱元璋不否认朱柏发现的那些问题确实是大明的痛点。但是朱柏提出的那些解决方案看似天衣无缝,只需要安排人直接执行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就是因为太过完美导致整个计划完全脱离了大明的实际国情。外加上朱柏的思想太过惊世骇俗。让朱元璋不得不忍痛将朱柏赶出去,至少在民间呆几年,把民间的实际情况摸清楚了再说。这也是第二天朱元璋为何跟朱标说等朱标上位了以后再将朱柏的封号还回来。

    如果说朱元璋他自己是小时候的经历导致眼界太小了,导致制定的政策出现了偏差。那么朱柏就是站的太高了,起点太高加上太过聪明。还没等朱元璋安排老师教他知识,他就自学的差不多了。

    “等你什么时候把你那比天高的心放下来”朱元璋板着脸训斥了朱柏一句。然而朱元璋刚想继续说什么,那些去帮忙的侍卫就拿着一捆纺好的纱线走了过来。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自己看,而是直接放到了马皇后手里。马皇后直接顺着纱线的头抻出来一截,看着粗细均匀的纱线,马皇后点了点头。

    “你不是还有一个织布机么?一起来看看?”马皇后将纱线放了回去后,伸手摸了摸朱柏的头。

    “母后,那台机器就是织布机。”朱柏指着与纺纱机并排纺织的机器。

    马皇后看着足足十米宽的机器有些奇怪:“柏儿,你不会弄了一个六七米多宽的布吧?”

    马皇后心里有点怀疑朱柏的生活常识,她真怕朱柏搞了一个六七米宽的布出来。

    “织布机跟纺纱机不一样,这里面是可以加零件手动调节布匹的尺寸的。通过调节这些东西可以调节布匹的宽度和品质。如果不需要这么多棉纱织布可以直接将这些接口拆下来。”朱柏直接走到机器里面将其中的零件拆了下来给几人展示了一下。

    等朱柏出来以后,便指挥着他手下的工人开始调整布匹的宽度和密度。

    不多时,几人就将市面上常见的布匹宽度都调整好了。然后男工搬原料,女工穿纱线。和之前的纺纱机不同,六名女工一同坐在机器面前操控着机器。

    只见女工手拽了一根线一下,一根细小的飞梭就完成了一次折返。虽然飞梭的穿行速度很快,但因为织布机乃是第一次启动,所以坐在机器前的女工明显有些不适应机器的速度。导致众人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第一个女工才捧着一个六米长的棉布从织布机上走了下来。

    朱柏摇了摇头:“慢了,如果他们手法熟练的话六米长的布完全不需要这么久。正常来说四个小时一匹布才是正常水平。”

    朱元璋在旁边无力吐槽,在他看来,这织布机已经很快了。如果是老式的织布机现在怕是一米还没织出来呢,这边六米的棉布已经做好了。

    “因为没有提前准备,所以我们织出来的都是白色的棉布,诸位勿怪。”朱柏在旁边小声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