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战略仓库回大明
繁体版

第5章大明宝钞

    “你”朱元璋气急败坏的指着朱柏,最后只能颓然地将手放下:“咱的大明有你说的这么不堪么?”

    如果可以,朱元璋真不想承认朱柏说的话,但是就论现在朱柏指出的这几点,怕是朱柏说的全是事实。

    “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要慢,急不得。而爹你太急了,你这么一急下面的百姓跟着一起遭殃。我们要从宏观的角度上看一件事情对于百姓的利弊,不要以自身经历为主观依据。”

    朱柏心里大喊,教员牛逼。表面上继续慢慢说道:“我就拿户籍制度来举例,你把天下人分成了,匠户,农户,军户,乐户等等,看似拔高了农民的地位,其实却是将农民架了起来。

    哪个农民不会点木匠手艺,不会点编制手艺,就算农户家里的女性谁不会点纺织之类的,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卖?卖了按照你的规定他们是不是应该改成商户?你可能觉得这没啥,其他人看不见就不算,那有没有可能这件事会被那些士族乡绅抓住把柄,然后以此威胁那些农户将自己的儿女卖掉?”

    朱元璋怒吼:“他们敢!!!”手掌刚想拍桌子,就看到了站在椅子上的朱柏。

    朱柏丝毫不慌:“他们为什么不敢,这可是大明律上明文写的,我只是按规定办事。”

    朱标在旁边小声提醒道:“十二弟,差不多行了。”

    朱柏看着火候烧的差不多了,这才准备继续往下讲。他说这一番话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朱元璋,主要是历史上的朱元璋虽然总说自己是为了百姓,但其实明朝的百姓也就比元朝好一点,生活环境甚至可能还不如宋朝,更别提唐朝了。

    究其原因就是朱元璋太自负了,马皇后在的时候还好一点,至少还能劝一劝。自从马皇后走了以后,朱元璋的疑心病就愈发严重。但凡有人敢劝谏一句,轻则斩首,重则诛九族。就比如明初四大案,可能那些主犯确实罪有应得,但是那些被牵连进来的呢?那四次哪一次不涉及个几十万人,难道说着几十万人全部都是罪有应得或者享受到了利益的人么?

    朱柏甩了甩脑子里的胡思乱想,了一张纸和几个奏折,他先将纸均匀的撕成固定大小,用毛笔在每张纸上面都写了一个一贯,然后将奏折放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我先说结论吧,我们现在所用的钱换成经济学中的专业名词叫一般等价物。是用来衡量一个物品价值的存在,所以说钱并不是交易的必需品,而货物才是交易所需要的必须品。钱的存在意义是用来加速交易完成的,所以如果我们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来看,钱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意义。它可以是粮食,布匹,金属,盐等等。

    而铜币就是最终被推出来的一般等价物,它实际上并不值他所代表的价值,如果仔细观察你们可能会发现,很多铜钱在制作出来的时候并不是价值一文的,有很多可能价值五文,十文等等,但是一旦这个朝代结束了,那么它的价值就会重新变成一文。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要考虑到一个世间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东西,我管它叫国家信用。那些超出它本身实际价值的铜钱就是国家信用让它升了值。而一旦这个国家灭亡了,那么国家信用赋予他的价值就会迅速崩塌,回归到他原本的价值。

    而真正脱离了原本价值,只靠国家信誉来维持价格的第一款货币就是宋朝四川地区使用的交子。但是可惜的是,交子出现的时候并没有人意识到交子超发会导致崩盘这件事,好在宋朝有铜钱进行兜底,而且交子也只在云贵川地区流通,所以没有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而元朝在制作纸钱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弄了一个叫做准备金的东西,来为宝钞兜底。但很可惜,元朝后代皇帝并不怎么会管理国家,也不了解经济体系,所以历史八十几年宝钞系统崩溃了,而伴随宝钞系统的崩溃,大量失去财产的农民开始起义造反,最终……”朱柏并没有把话说完,而是拐到了下一个方向。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财政总量并不是你有多少铜钱银子,你就有多少钱,财政总量对应的是你市场上能够流通的粮食,布匹,金属,盐等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总量。而铜币只是用来衡量这些财富价值的东西。

    为什么唐朝的铜钱始终不够用?其实有两个原因,当时的世家大量的藏钱,以及来朝贡的小国带走的一部分。两个地方双管齐下让市场上能够流通的铜币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唐朝不停的印钱而市场上的钱却始终不够。”

    朱柏见情况差不多了,这才崭露出了他的真实目的:“而大明宝钞,在我看来就是最失败的作品。人家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大明宝钞却正好相反。”

    朱元璋听的稀里糊涂:“大明宝钞怎么了,这不是挺好的么?完全弥补了户部财政的空缺,这样一来我们完全可以控制每年的税收,将税收再降低一些。”

    朱柏失望的叹了一口气,只好看向了大哥朱标,结果发现朱标也是半懂半不懂。

    “算了,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吧。”朱柏拿出他早就准备好的道具:“我简单说一下规则,我代表中央,也就是朝堂;爹,你代表外面那些百姓,奏折代表粮食。你每年可以生产二十本奏折。”

    “第一年,你产出了二十本奏折,其中一本奏折要交税。”朱柏从奏折堆里拿出了二十本奏折,抽出一本,将剩下的放到朱元璋面前。

    “第一年,你们消耗掉了十本奏折。而我要打北元,手里的奏折不够,为了凑齐资金所以我准备印一些钱,这个时候我发现大明宝钞印刷起来省时省力。所以我根据今年的粮食产量印了二十贯钱。并用九贯钱换走了你剩下的九本奏折。”朱柏将朱元璋面前的奏折全部拿走,同时放下了九张一贯钱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