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刷成就
繁体版

第41章 收获的喜悦

    林子轩回到了林家店镇,帮着爸妈磨完镰刀,收拾了第二天要用的东西,便早早休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什么,反正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卧底,急什么?

    林家总共10亩地,今年种了4亩冬麦和2亩春麦,5分地的玉米,1亩5的胡麻,2亩的土豆。

    这几天的任务就是冬麦和春麦。

    6亩啊,杨玉芹这个主力加上2个农活废物儿子,也要收2-3天。

    这个也看天气,割麦子的时候可以有露水,但是不能下雨,阴天最好,不晒,只要有体力,3个人可以忙12个小时。

    如果是大太阳天,那早上6点到11点、下午4点到晚上8点,总共才9个小时。

    中午不行,容易中暑,麦穗太干太脆,一不小心,麦穗掉地里了还要花时间捡起来,折腾。

    早上5点多吃完早饭,林崇义骑着摩托车载着杨玉芹先去地里,再回店里开门做生意。

    林子轩骑着永久牌自行车带着林子赫走小路,骑了不到一半,就让给想表现的林子赫带着他。

    只留下林筱箐还在床上睡懒觉,如果中途醒来,肯定要哭,这事只能交给林崇义。

    林子赫不爱学习,天天就知道打篮球,没考上县一中。

    林崇义找了关系还花了钱买了名额,给他送进了县一中。

    现在才高一,每周六下午就骑自行车回家,周日下午拿着生活费和几天的锅盔回学校。

    所以他对地里的作物比较熟悉,至少比一直在市一中上学的林子轩熟悉。

    顺顺利利的到地里,杨玉芹已经割了两件了。

    割麦子前,首先割一把(握住麦秸恰好让食指和中指相碰)等分为两份,在麦子靠近麦穗四分之一处打结,将之后割的麦子放在上面,捆绑起来为一件,方便装车拉回自己家场里。

    林子轩和林子赫2人,戴好杨玉芹准备好的草帽防晒,一开始气势十足,觉着眼前的麦子都是他们刀下亡魂,杀呀!

    割了一半件,就觉着腰酸背痛,手酸的握不住镰刀,特别是林子赫,嚷嚷着要休息。

    林子轩也一屁股坐在刚割的那件麦子上,因为来成就了。

    “叮咚。”

    “恭喜您收割了第一件麦子,获得成就,奖励银质宝箱1个,请查收。”

    打开,获得泰坦合剂1个,全属性+5%。

    林子轩马上使用,顿时神清气爽,看着眼前金黄的麦子,全是自己的成就宝箱。

    三个人并排,每人一块区域,杨玉芹还是靠墙那边比较短小、侧卧的麦子,等林子轩赶上妈妈的进度时,回头看了一眼老弟,还在十步之外!

    林子轩撑着腰擦汗,真TM累啊,加了属性还是一样累。

    农活啊,有时候就靠的是坚持和毅力,谁不累?

    即使干了一辈子农活的老农,他们收割麦子可以坚持很长时间,但是那不是不累,是习惯了。

    “叮咚。”

    “恭喜您收割了第十件麦子,获得成就,奖励银质宝箱1个,请查收。”

    林子轩期待的打开宝箱,结果就TM金条100g。

    顿时大感失望,虽然这根金条就要比6亩地的收获还要贵。

    毕竟不是属性啊!!!

    到11点了,林子轩总共割了20来件。

    林子轩中间还要耍小聪明,每件麦子少绑点,被老妈骂了,老妈专门拆开3件绑成了2件!

    杨玉芹割了30来件。

    林子赫割了不到10件。

    两个傻儿子手上还起了水泡,一碰生痛。

    期待明后天的100件的奖励,大太阳,收工。

    林子轩学着杨玉芹,将5件麦子头对屁股挨个摞起来,中间用绳子绑紧,再来一摞,用扁担扎进麦子中间,跳起来到路边的架子车旁。

    来回几趟,终于把60来件麦子全部挑到架子车旁。

    开始装车,装车是又很有讲究的,反正林子轩不会,杨玉芹也不让他装车,怕半路塌了。

    这60件得跑2趟,装好一车,林子轩和林子赫扛着车把手慢慢往山下溜。

    两个大儿子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不需要1米6几的杨玉芹,杨玉芹就在地里捡拾麦穗。

    因为山区,路不好走,路上的水渠错综复杂,一不小心翻车,那这车麦子就废了一半。

    人力是没法将装满的车翻过来的,要重新卸车装车,别说麦穗甚至小麦掉一地。

    辛苦一年的劳作,结果粮食掉地上了,多心疼。

    花了半个小时下山到村里,卸车就简单了,撤掉绑绳,推倒即可。

    上山又是苦活,家里现在是没有驴子的,林子轩背着背绳连拉带拽,林子赫在后面推。

    上山十几分钟,两人都累了。

    农民手中的农活,那真的是辛苦劳作,不是向往的生活。

    花半个小时装车、拉下山用时半个小时,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12点钟。

    俩废物已经筋疲力尽,虽然都是苦力,农活也需要技术。

    老妈杨玉芹热了下凌晨准备的焖饭,俩废物大口吞咽,吃的一干二净,饭后切个瓜,啃完就躺在炕上午睡。

    西瓜不贵,一块钱3斤,为了这次农忙,林崇义买了2袋本地沙地瓜,香甜软糯,好吃的一匹。

    下午三点半,杨玉芹叫起了俩大傻儿子,喝茶吃锅盔,吃饱喝足,继续干活。

    林子轩下午比上午还弱,不到20件,林子赫也不及上午。

    将麦子拉到场里,还不能休息。

    为预防下雨,要把麦子码起来,底下8件头对头、脚分开并排而立,顶上套上两件麦子作为雨披,即使下雨了也只需要晒作为雨披的两件。

    还好林崇义今天收工的早,骑着摩托车带着林筱箐,后面绑着镇上买了只烧鸡来到老家,帮着码麦子,老妈去做饭。

    杨玉芹在用家里的柴火灶做了一锅大盘鸡,煮了一锅白皮面,上面加上大盘鸡中的鸡肉、土豆、粉条,浇上汤汁,味道非常好吃。

    吃完晚饭已经接近11点了,孩子们简单洗漱一下,就休息。

    林崇义本来要带着妹妹回镇上,林筱箐也困了,死活不去。

    镇上修理铺院子大,但是周围没任何防护,门口停着要修的三轮车,林崇义不放心,自己骑着车回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