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武之极数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有感而发

    这几天作者有一些经历和感想,就借着这里抒发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若是触犯到了一些读者大大的利益或者让读者大大们感到不快,在这里给诸位读者先道个歉。若是不想看我说这些日常琐事,大可直接阅读下一章。本章跟正文内容无关,只是有一些事情想让诸位有孩子的成年人重视吧。

    就这两天,作者去到了西安的一些学府里做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托了一些关系要到了他们的校服假装学生进去访问。在中午吃饭的时候,这种感觉可以说是尤为强烈。

    作者是地地道道的西安人,虽学历并不高,但还是有着一颗热爱学习的心。这次西安众多学校的游历参观,一部分原因也算是弥补之前没有好好学习的遗憾。

    怀着工费出去学习的心态,我第一站就是一所咱们中国整个西北都非常有名的高校,虽然每一年没有收多少学生,但是各个都是精英,有说法是只要考上这所高中,就算是半只脚踏进了一本大学的大门。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里面的学生都是学习非常好的孩子,高考分数高的像我们这些普通人怕是想都不敢想。我在初中的时候,曾经梦想进这个学校学习,可惜我天资不足,吭哧吭哧努力了三年中考还是没有考上。如今真的走进来了,心中可以说是感慨万千。

    他们的校园前一段时间才重新装修完毕,整个学校给人的感觉可以说是科技感满满,不仅气派,而且教学资料也是一流的,那大屏幕少说也需要作者一两个月的稿费才能盘下来一张,让我不得不感慨他们的财大气粗。学校里的老师们水平也都是一等一的高,大多都是国内985大学的研究生以上,应当是经过千挑万选才出圈的。走进他们的教室,那种属于高等院校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在教师里面旁听了一节语文课,只感觉神清气爽,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也都得到了解决。如此好的教学环境,如果我当时在这里学习,恐怕如今也不会为了饭钱在这里写小说了吧。

    中午十二点的时候,中午的铃声响起,楼道里顿时充斥着奔跑下楼的声音,我当时刚刚拜访完方才讲课的语文老师正在下楼,差点被身后冲下来的学生从楼梯上撞下去。我当时不得不感慨,觉得年轻就是好,活力满满,就连下楼抢饭吃都这么急切。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喜欢找认识的人帮他们“占位置”,一般这种帮忙“占位置”的学生就可以白嫖一顿饭钱。至于没有让人帮忙“占位置”的同学,就只能尽量排队排在前面,否则自己的队伍可能就会越来越长,半个小时打不上饭都是常有的事情。每每到了中午,餐厅都座无虚席,在打饭的几个窗口外,饥肠辘辘的学生排队排的很长,吵吵闹闹,推推搡搡,充满了年轻的朝气和活力。

    我按部就班地站在了队伍的最后面,面前应该有十三四个人吧。等跑到餐厅里的学生各个都已经站好自己的位置了以后,剩下的学生才有说有笑的走进了食堂。期初我看打饭的队伍前进的那么慢还在诧异,既然打饭速度这么慢,而这个学校留给吃饭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左右,为什么这些后面的学生不愿意赶紧下楼。不过,这一点,我很快就有了答案。过了十几分钟,我发现自己还没有靠近打饭的窗口,由于并不是很饿,我便脱离队伍向前走了几步,不数不知道,我前面不知何时已经有了将近三十个人,而且这个数目仍然在增多,因为到现在还有陆陆续续走进来的学生们。

    见打饭无望,我索性不吃了,来到食堂门口吹吹风。这里我可以看到食堂里面的各种动静,大概在十二点半的时候,大多学生已经吃完了,他们你争我抢地倾倒着盘中食物,那洁白的校服上因为不小心沾满了各种各样的油渍,让我对这个学校干净整洁的形象第一次提出了质疑。我见以为女同学将自己打的满满一盘子饭菜尽数倒掉,于心不忍,便上前询问:“同学,你既然吃不了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倒掉呢?这么做很浪费啊。”

    谁知那女生是这么回答我的:“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爱多管闲事啊?我花钱买的饭为什么要我必须要吃完啊?不就是二十多块钱吗,我有的是钱,我怎么对待我自己花钱买的饭你没资格管吧。”

    我有点气不过,在我长大的年龄,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就算是现在,也常常会出现一天只能吃两顿饭的情况。倒不是因为我减肥,而是工资跟开销比起来实在是杯水车薪。我便辩驳了几句,毕竟在我的价值观里,浪费食物这种事情,我是死都不会做的。

    “不是我说你这人有病啊?真下头!”那女生明显不高兴了,“真可笑啊你这人,我就算买了十份饭全都倒掉了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住太平洋啊管的那么宽......”接下来的话我害怕被封号或者举报,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反正全都是不堪入耳的话语。我见其这么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也就没有再管了,毕竟我就是一个外人,不好插手人家学校的事情。

    等到午饭时间结束,我去泔水桶那边看了一眼,这个学校有两个出口,每个出口都有回收餐盘的地方。两千多人的学校,足足放满了六桶倒掉的食物。按照一桶食物八十升来换算,两千人要足足浪费掉四百八十升的食物。一升大米有将近一千克,而一个成年男子一天只需要摄入三千克大米就能饱腹,这么换算下来,这个高校的学生仅仅一顿午饭剩下的饭菜就可以养活一个成年男子一百八十天。由于很少有学生在食堂吃早饭晚饭,那么一天下来就算他六百升好了,一天倒掉的食物足够养活两百个壮年劳动力,确实不少了。我在校园里采访了很多倒掉食物的同学,他们认为并不需要节约粮食,毕竟他们都付过钱了。我问他们钱从哪里来的时候,他们也回答说父母给的,但是言语中感觉父母给他们钱让他们挥霍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一样,我在教师里转了一圈,感觉很多孩子一个文具盒就值我全部身家了,这一点让我吃惊不已。

    我虽知道现今社会吃穿不愁,而确实很多家庭都比较富裕。但是在我去这个高校访问的这一天里,我发现如今的下一代们仿佛不知道金钱来之不易一样,仿佛没有一点关于金钱的概念。二十块钱买的饭,倒掉了大约十五块钱的分量。要知道,快递小哥一件快递也只能挣三毛钱,若是他们也是这个花法,恐怕一天需要送两百多件才能养活自己,更不要说衣服、住宿和交通工具了。

    就这样,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咸阳的一个职中,那边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整个学校满打满算也就一千来人,都是一些没有考上高中却还想要学习一技之长养活自己的青年人。

    中午下课后,他们井井有条的从教室中走出,整整齐齐地走出教学楼,安静有序地在餐厅排着队,礼貌地跟窗口里面的店老板们打招呼。虽不像先前那所高校一样分流,但是根本不会发生相互挤或者帮忙“占位置”的情况出现,好像他们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精英阶层一样。当时我穿的是他们学校给我的教工服,学生们看到我都会亲切的称呼一声:“老师好,老师要不你先打饭吧,我们等一下没事的。”他们既不会把我当空气,也不会不听我说话,反而是侧耳倾听,脾气非常好,像是根本不会着急一样。我花了八块钱买了一小碗馄饨,找到了一个空位吃了起来。等我吃完后,见这学校的学生大多连汤汁都直接喝了,拿到回收碗筷的地方的时候,不论是碗还是盘子都空空如也。

    直到午餐时间结束,我才从餐厅里走了出来。可能是学校自己都认为不需要准备多少剩饭的桶,仅有的一个泔水桶里面只有少得可怜的剩饭剩菜,一个学校一千来人,剩饭剩菜恐怕就连老鼠来了都会嫌弃吧。职中的学生们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办法通过学习来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只能趁着还年轻,学习一技之长,避免以后不会饿死。可能是因为直到钱财来之不易,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想着如何省钱,从来不花一分一毫冤枉钱。可能因为知道自己一旦说错话就可能会失去工作,他们的口中没有一点难听的话,一个个温文尔雅,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哪个高校的尖子生来职中体验生活了。

    接连几天,我参观了能参观的各个学府,有一件事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们所谓的上好学校的文化人们,不但张口闭口不离双亲和植物之类,糟蹋粮食胡乱花钱而不觉得有任何不妥;反而是我们很多人不屑于为伍的职中技校的学生,勤劳肯干,节俭礼貌,而且还用最严格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

    我虽然只是一个十八线写手,难免会夹杂着一些个人情绪,但是我更是一个中国人,我因为幼时住的偏远,所以并没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教育,只能依靠各种零工维持生计,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有一颗希望祖国越来越好的心。将祖国的未来交给这些新时代冉冉升起的新星,我放心——至少我本来很放心。在这次游历过后,我一直在思考:难道说这就是我国正在成长的精英阶层吗?这些好学府虽然并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是应该也是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的,现在的孩子们,虽然学习比我们好,也比我们聪明,但是他们好像缺少了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品质,缺少了一些我认为必不可少的教育。若是无法吃得苦中苦,如何成为人上人?现今的家长们,是否太过溺爱自己的孩子?是否没有教给孩子一些很是浅显的道理?这些东西我都不得而知,只知道,如果我们不作出一些改变,国,危矣。

    作者这一篇文章不算作正文,如果时间充足的话,第二十六章应该今晚就可以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