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下的尘星
繁体版

第6章 《无脑人传说》南极乌云(下篇)

    3…

    2…

    1…

    引爆!

    南极洲的一处海平面上出现了一个光点,它很快成长为一个灼目的大光团,紧接着滔天的海啸夹杂着浮冰被推向四周,一朵巨型蘑菇云从爆点徐徐升起,那惊天的场面让远处观察的人都不寒而栗,他们庆幸这次没有在地表或者海底引爆这颗聚变核心,因为它的威力已经远超常规的原子能武器,它是真正的太阳!

    “动静太大了,但愿他们能在天际环把保密工作做好。”数百公里外的观测员们担忧道。

    “天际环所有对地观测点已经全部关闭,连窗户都封了,不会有人看到的。”另一个人说。

    大迁徙时代才刚刚结束,如果这场在南极发生的类似核试验的爆破行动被公之于众,联合政府会承受不小的舆论风波。

    “这次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总能轰开那扇门了。”辛钦说道,他就在观测队伍里。

    此时南极检查站聚集了联合政府的各国政要,在场所有人都目睹了聚变核心作为武器时的威力,不少人的心里也打起了算盘。

    “足以供给一座太空城两年的能耗就这么用了,如果这次也失败就表明人类的科技太落后了,乌云计划也该考虑是否终止。”一位青年军官说,他反对将人类未来的命运赌在这么一个不确定的物体上,而是更期望人们依靠自身的智慧解决这场危机,可他的话并没有得到在场其他人的重视。

    “年轻人,你思考的方向错了。”亚伯拉罕·迈尔斯对他说,青年军官下意识地敬了军礼,迈尔斯继续说道:

    “这次如果失败,其实更能增加这艘飞船的价值,人类的能源还能支撑三百多年,如果在这之前我们能找到比聚变核心更强大的武器,等炸开这艘飞船得到它的所有科技时,能源危机就可能瞬间化解,而在那么多计划中,其实只有乌云计划消耗的资源最少。”

    “报告,放置在机体表面的信标已被融毁,刚刚的冲击使机体的位移远远超出我们的预定范围,如果没有天际环的神眼系统协助,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找到。”有观测员报告说。

    “严密封锁附近那片海域,所有空中和海上部队按位移方向地毯式搜寻,一天之内务必要找到。”克里斯蒂·查理安上将下达了指令,他是联合政府授命乌云计划的最高指挥。

    于二十世纪初在南极圈中心地带发现了一艘地外文明的飞船,导致那里成为了外界民众熟知的‘生命禁区’,第一所南极点考察站建立之后,为了阻止更多国家发现这个秘密,他们将这艘飞船推到了斯科特岛上暗中研究,冷战期间,为了得到外星飞船的科技以称霸全世界,他们甚至使用了原子弹,却连舱门都没能炸开,之后这个秘密就被无限期搁置。直到第二次大洪水,为了应对这场空前的危机,世界各国一同建立了联合政府,在能源危机初显时他们终于揭开了这个隐匿了数百年的秘密,于是乌云计划开始实施,直到今天,他们决定使用聚变核心作为武器以实施精准爆破,而它爆发的巨大冲击力将飞船推离了南极圈直至太平洋。

    聚变爆发的闪光远在千里之外的人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调头,快调头!是核试验!不是陨石!不是陨石!”科沃维奇·希瓦格向甲板上的人群喊道,强烈的闪光和冲天的水汽是先兆,紧随其后的是大海啸,他想向船长说明情况,可甲板上人头攒动,船员们都想往船舱里跑,场面一时混乱起来。

    “妈的,居然不通知在这片海域的船只。”徐副船长装模作样地喊着,旧上海建设至今一直从事海运就是为了等今天这个任务,他和老船长早就得到辛钦的消息,外星飞船会被爆炸反推到这一片海域,而旧上海今天起航了所有的远洋货轮,已经在这片海域提前形成了一张大网。

    突如其来的闪光晃的船员们一阵阵眩晕,希瓦格是多年的老水手,他观察到闪光的中心远在海平线另一头,经过水汽的散射依然可以看到那团乳白色的汽云,而且规模之大在如此远的距离也能看得清楚,此时海面上很可能有一场超大范围的海啸正朝他们奔袭而来,希瓦格眼看驾驶室无人,他果断上前转舵调头返航。

    姗姗来迟的徐副船长见此并没有多说什么。

    货轮已经在闪光区域的反方向上行驶了八十多海里,老船长还在甲板上拿着望远镜紧张地看着后方。

    “船长,天际环的所有通讯全都断了,我们无法探明后方的情况。”希瓦格副手说道。

    “已经这么远了,我们应该逃过一劫了。”希瓦格想了想又补充道。

    老船长没有回话,只是在看着后方,希瓦格看着船长凝重的表情也开始思考起来,后者也望着那个方向想了一会儿,突然惊呼道:

    “这绝不是一般的核爆!闪光出现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而声波还没有到达,说明爆炸发生在极远的地方。”

    他抬起手指向南方惊恐地说:

    “是南极!是南极!居然在那里进行核试验,他们疯了吗!”

    话音刚落,一道爆鸣声震碎了海浪,甲板上的人顿时陷入了耳鸣,很长时间后,众人才缓慢恢复过来,但人们仍然很紧张,都知道后面那个大家伙才是最危险的。

    “海啸过来了。”老船长很平静地说,额头上冒出了些微细汗,随后他转过头对徐副船长说:

    “放弃任务。”

    后者明显没有听懂老船长在说什么,而是回答道:

    “我们正在返航。”

    “我是说,放弃那个该死的任务!”老船长罕见地动怒了。

    海平线夹杂着粼粼的碎光在缓缓蠕动,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从细线的宽度涨到了手指大小,一条漫无边际的水幕正朝这里奔涌而来。有经验的水手们都会知道如果遥远的海平线出现水线意味着什么,那可能是高达一二十米的五级大海啸,这已经是灾难性的,而出现手指粗细的水幕则是他们这辈子想都不会去想的事情,因为那已经不在海啸级表的记载内,或许史前曾出现过。

    而此时正出现在他们面前——波幅超过七十米的史前大海啸!

    “全速返航!全速返航!”

    “希瓦格副手,叫上所有舵手将货轮调整到与海啸波垂直,必须要完全垂直。”老船长立即下达了任务,随后开启广播向所有船员说明了即将面临的海啸。

    “务必抓牢附近的固定物,随时准备迎接冲击。”

    没过多久,用肉眼也能看到那张水幕了。

    “船长,是他妈的冰海啸,我们完了!”希瓦格副手绝望地喊着,他一直在观察那条闪着碎光的水幕,最后发现那些碎光居然是汽车大小的冰块。

    “先不要慌!逃生艇检查过没有。”老船长嘶哑地喊着,海啸声越来越近,甚至能听到冰块碰撞碎裂的声音。

    “检查过,八艘能用。”希瓦格有气无力地回答,他已经不抱有生还希望了。

    “让船员尽量聚集在船头的舱室!”老船长下命令说,货轮吨位为五十万吨级,这史前海啸看着虽然哄人,但它主要是对沿海地区有强大的破坏性,而对于这艘巨型远洋货轮来说,如果应对得当其实是有生还可能的,老船长更担心货轮能不能抗住冰块的冲击。

    “海啸波高七十二米三二,准备迎接冲击!”

    当两者近在咫尺的时候,那咆哮的水声仿佛有千军万马在船前叫阵。

    躲在舱室的船员们只感觉到一下猛烈的颠簸,海水就疯狂的从甲板上往舱室内灌,接着船体像遭受轰炸那样开始剧烈晃动起来,并发出沉闷的巨响,眼看着船体上越来越多的弹坑,逐渐有船员承受不住要往甲板上跑,但水压的作用下他们根本无法打开舱门,而此时船尾已经被炮弹一样的冰块轰的不成样子,很快就破一个大洞,破碎的冰块像子弹一样在里面乱窜,好在船尾没有人。浮冰无休止地轰击船体,破口也越来越多,船尾的五号舱室早已被冰块轰烂,四号舱室也抗不了太久,可波峰才刚到一半,眼看浮冰的冲击力太强,而四号舱室那边传来的闷响像丧钟一样,让呆在三号舱室的早已精神紧绷的船员们发狂了,有的人甚至想上甲板,可同样打不开门,他们都被困在这里。丧钟忽然间断了两秒,因为四号舱室已彻底被毁,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三号与四号两道舱室之间的隔墙上突然发生了一处夸张的形变,紧贴隔墙的一个人直接被凸起的形变戳穿了,人群一下子恐慌起来,紧接着是第二处,第三处,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死亡一步步靠近,三号舱室很快就扛不住了,冰块子弹般朝他们砸去,舱室内的海水转瞬间变成了暗红色。

    整艘货轮像被海浪卷起的鱼儿一样挣扎着,任由无数冰块轰击着它。

    “四号舱室破损!”

    “三号舱室破损!”

    “三号舱室全毁了!所有人都被冲走了,船长!”希瓦格歇斯底里地喊着,但通讯设备早已经损坏。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货轮内的呼喊声都消失了,它没有完全沉没,它抗住了这场冰海啸。

    所有人都走出舱室,甲板上一片狼藉,货物集装箱也所剩无几,船身向后严重倾斜,后方的船体消失了一大半,引擎和涡轮早已不见踪影,整艘货轮随时有倾覆的可能。

    老船长憔悴不堪,向船员们宣布:

    “货轮失去动力,放下逃生艇,所有人,弃船!”他痛苦地喊着,好像有把刀子插在心口上。

    老船长站在船舷维持秩序,还能动的人互相搀扶着那些失去行动力的人一排排走上逃生艇,开始朝着澳洲方向驶进。

    “大卫船长,天际环的通讯系统还在离线状态,我们始终联系不上,这样下去不出一天我们就会被洋流带偏方向。”希瓦格说道。

    “别管这些!快让其他队伍调转方向,冰山要撞上我们了!”徐副船长喊道,希瓦格这才放下手上的工作扭头看去,只见十几座冰山跟在逃生艇队伍后方十几海里的地方。这些冰山经过长距离的减速缓冲已经脱离了海啸,但它造成的冲击绝对不是逃生艇可以承受的。

    “快调转方向!没听明白吗!”希瓦格向周围的驾驶员们大喊,可他们还没有从刚刚的经历中恢复,很多人都处在惊愕中,这突如其来的冰山群直接让他们绝望了。

    希瓦格副手拿起旁边的重物砸向一艘救生艇的驾驶员,可距离太远没有砸到。

    “快调转方向!”希瓦格副手又拿起一样工具砸向另一人,这次砸到了。

    “来不及了。”这位驾驶员闭上了眼睛,他的这艘救生艇已经处在冰山下的阴影里了,他放弃了自己,连同放弃了将生命托付于他的船员们。

    两者相撞,整艘救生艇被掀翻,掉落海中的人立即被漩涡吸入到冰山底部,连呼喊声都被海水吞没了,有人企图攀附到冰山上换取生机,但冰山速度太快,这些人直接被撞晕随即被卷入海底,无可生还。

    大卫船长乘坐的逃生艇也被冰山移动造成的漩涡吸附并发生了碰撞,只有一部分水性好的人浮到海面上获救。

    绝望的呼唤声在海面上传播着。

    突然,远处的一声巨响盖过了在海面上呼救的声音,原本已严重倾斜的货轮被一座冰山从背部撞成了碎片,好在撤离前大卫和徐副船长已经关闭了锅炉这才没有发生二次爆炸。

    冰山群已经飘远了,海面上能动的救生艇只剩三艘,本来可以是七艘,可等那些驾驶员有所行动时已经太迟了。现在这三艘救生艇再也装不下一个人,海面上到处是人,有的人抱着一小块浮冰,有的游向货轮残骸那边,但更多的是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引发了争执,有一艘救生艇已经被无数双手扒拉地快要倾覆了,大卫船长也无能为力,眼看场面就要失控。

    “看那里。”一个在海水中冻哆嗦的人用仅剩的力气喊到。

    在他指向的不远处,一艘乌黑的飞船停在货轮残骸附近,那些还浮在海面的人看到后兴奋地朝那边游过去,有一个人的手刚接触到飞船表面,手掌立刻被严重灼伤,骨肉外翻,可因为身体的冰冷让感官变得迟缓,等那人发觉手掌的异常要跳下飞船时,他的双手和大腿膝盖处都已经被完全烧焦,他惨叫一声后栽到了海里,眼看是没救了。

    “飞船的温度太高了,大家用海水给它降温。”徐副船长喊道。

    这艘飞船或许可以容纳那些还在海面的人,为了阻止骚乱,徐副船长带头跳下救生艇用手捧起海水给飞船降温,海水碰到船体发出滋滋声,冒着蒸汽,有了一人带头,其他人也开始朝船体泼海水,救生艇上的人轮流下海替换那些身体冻僵的人,很快飞船四周就被升腾的蒸汽包裹。

    “够了,可以了,大家停下。”大卫船长喊道。

    徐副船长带头爬进飞船,仍然感到烫手,但已经不至于烫伤,飞船内部十分闷热,他顺着入口往里边走,其他人在后边跟着。

    除了舱门被毁坏,机舱内部完好无损,希瓦格摸着通道内壁向徐副船长说:

    “这架飞船机体温度高的不正常,而且无论外观和材质我都从未见过。”

    “它是顺着海啸过来的,却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你看它的机体表面,完全没有任何痕迹,就像一整块完美无瑕的墨水晶,或许这是联合政府新研发的飞船。”徐副船长向跟在后边的众人说道。

    一行人走到了控制室,这里已经没有了先前在通道时的燥热,控制室的陈设和货轮有些相似,它只有几张座椅和一个控制台,至于其它设备徐副船长就没有见过了。

    “大家不要乱碰,就坐在原地等待外界救援。”徐副船长向众人说道,偌大的控制室此时坐满了人,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冻的牙齿打颤。

    徐副船长仍没有忘记此行的重要任务,他开始在飞船内寻找有研究价值的物体。

    乌云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得到外星飞船内的全部科技,以期解决能源危机。尽管这个计划是在联合政府成立之后才被提出的,但当时东西两方的国家群体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人类并不会因为一场灾难就真的团结一致,而飞船又是被西方国家掌握,另一方的国家能直接接触飞船的机会很少,为了打破垄断局面,东方的国家群体共同建立了旧上海,期望在爆破飞船后能得到第一手的资料。

    飞船的控制室内并没有任何可操作的物体,甚至连方向杆都没有,而且这里人员太多,为了不引人注目,徐敬虎副船长就一直待在来时的通道里,他认为这么大的飞船内不可能只有一间控制室。他很随意地在通道墙壁上摸索着,期望找到开关类的按钮,可是墙壁平如镜面,没有一处凹凸点,但他却在通道的拐角处找到了一块通体黝黑的金属碎片,应该是舱门的碎片。

    “希瓦格,还没联系上天际环吗?”大卫船长问道。

    “没有,这很奇怪,天际环绝不会中断通讯这么长时间,极有可能是配合联合政府在南极的大动作,而且这艘特殊飞船是顺着海啸来的,外表又有极高的温度,与核试验肯定也有关联。”希瓦格推测说,竟然已十分接近真相。

    “现在想这些也没用,让救生艇上的人都上来,晚上降温他们扛不住,大家在这里挤挤还能暖和点。”

    夜晚的海风顺着舱门的大洞往里面灌去,连地板都是湿的,船员们的衣服还在滴水,没有人睡的着,都期盼着有人来救援他们。

    徐敬虎悄悄坐到大卫船长身边,并向后者描述了他的发现。

    “这艘飞船的机身材料这么特殊,如果能够量产,战略价值不可想象啊。”徐敬虎的声音压的很低,可依然难掩他的兴奋。

    控制室内漆黑一片,许敬虎看不到大卫船长脸上的失望。

    “你认为旧上海这次出动的所有货轮上,能有几个人活着回去?”大卫的语气很冰冷。

    “很少。”许敬虎听出了大卫的意思,他又说,“至少任务完成了。”

    大卫船长重新躺在地板上,没再说什么。

    在众人迷迷糊糊中,飞船内部突然发出了声音!

    “检测到七十二位低体温症患者,检测到一位严重伤残者。”

    “第一协议生效,拒绝停机休眠指令,准备强制开机。”一道温柔的女声从控制室的某处响起,紧接着整艘飞船微微颤动了一下,好像有什么东西启动了,随后控制室柔和的灯光瞬间驱散了黑暗。

    “怎么回事?”一道暖意从周围发散开,未睡着的人们纷纷站起身。

    “机载智能被激活了,不知道联合政府在搞什么名堂。”希瓦格说,他以为这是人类新研发的飞船,因此没有在意飞船所发出的人类的语言,。

    那道女声又说道:

    “有一人的躯壳需要紧急修补。”

    光洁如镜的墙面忽然凹下一个槽,最初那位因为接触飞船而严重灼伤的人身下的地板像水流一样把他送到了凹槽里,然后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那人手掌和膝盖上的烂肉和骨头被一道光束剔除,新的肌肉组织像织毛衣那般一点点从切口处慢慢堆积出来,只几个呼吸的功夫,他身上的所有伤口就完全消失了。

    “我们现在有这种医疗技术吗?”希瓦格满脸不可思议地问大卫船长,后者摇摇头说不知道。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希瓦格外衣口袋里的通讯器突然发出了蜂鸣声。

    “来信号了,南边有数百个光点正朝我们这边快速移动,得救了!”希瓦格看着通讯器的屏幕兴奋地向周围的人喊道。

    闻言,徐敬虎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身上藏有碎片的地方。

    克里斯蒂·查理安上将坐在飞机上使用军用卫星的信号拨通了天际环通讯中心的电话:

    “我们找到了。”

    “停了整整七个小时的通讯,你们最好给我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要不然这主任我就不用当了。”

    “行了,知道你的难处,就说天际环在试验太阳系神眼系统,需要用到所有通讯中继设备。”

    “南极的光球呢?我他妈在上面都快要被闪瞎了。”

    “那边都能看到?看来保密工作还得继续,光球的事先应付一下,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说完他便挂断了电话。

    “长官,飞船周围有救生艇,有货轮在周围失事了。”坐在前排的观察员对查理安说道,围在四周的直升机的强光灯把这片海域照的通亮。

    “该死,我们下去。”

    很快,外星飞船周围的海域就被直升机和快艇完全封锁,海面下方还有三艘战略核潜艇随时待命。

    查理安一行人走了进去。

    “诸位,谁是船长?我们在周围发现了货轮残骸就立刻赶过来了。”查理安向诸人出示了证件。

    “我是大卫船长,负责南美洲与亚洲的金属贸易。”大卫和查理安互换证件确认无误后说道:

    “我们在麦哲伦海峡遭到了冰海啸的冲击,之后又遭到冰山撞击,全员四百二十人仅剩九十六人。”

    “对你们的遭遇,我深表歉意。”查理安向控制室的诸人深深鞠了一躬。

    “你们确实需要道歉,但还不够,你们擅自在南极搞核试验难道不怕洪水再来吗!”希瓦格副手站出来指着查理安的鼻子呵斥道。

    “南极的冰川已经所剩无几,不会再有洪水了,而且核实验是在南极洲外围的一个小岛上进行的,爆炸不会影响到其它冰川,哦,这艘飞船也是重要的实验品,我们得带走它。”查理安说的话半真半假,希瓦格根本分辨不出来。

    “好了各位,该回家了,运输机还在外面等你们。”

    船员们陆续被带走,查理安和大卫还在交谈:

    “大卫船长,我希望您能约束自己的船员保密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情,我可以做主给你们换一艘更大的货轮。”查理安不想把事情闹大,由于大卫没有问关于飞船的事情,查理安想当然的认为他们还没有察觉到飞船的特殊性,于是决定用钱解决问题。

    “我更希望你们能给死去的船员和他们的家属一个满意的交代。”

    “没有问题。”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飞船的机载智能又说话了:

    “患者机能已恢复,保密协议生效,各级协议锁定,即将停机。”

    “长官快出来,舱门在自主修复!”站在外边的士兵大喊道。

    由于控制室刚刚挤满了人,这时查理安才开始审视四周,看到飞船内部通亮,原来外星飞船已经被启动过了,现在在他看来飞船的秘密很可能已经被大卫他们知晓,这件事已经无法善了。

    “快走长官!”外边的士兵冲进来带走了查理安,大卫船长拉起还在凹槽里的青年,在舱门封闭的前一刻冲了出去。

    “把所有人带回去审讯!”查理安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然后下达了命令。

    “我们刚刚的约定!”大卫愤怒道。

    “取消了。”

    徐敬虎知道事情变的更复杂了,军方已经认为他们窃取了最高实验机密,他手中这块碎片很可能会被发现,在被士兵押解前,他向南极的内线发出了特殊的求救信号,他必须要把这块碎片送出去。

    士兵们给他们每人都披上一件厚大衣,随着体感温度越来越低,希瓦格他们知道自己应该被带到了南极。刚下飞机,凌冽的寒风夹杂着细雪,透过衣服的缝隙冲刷着他们的每一寸肌肤,他们站成一长列,在几个士兵的带领下走到一间堡垒内。徐敬虎瞅准机会,他站在队伍后边趁士兵开门的一瞬,把那块碗口大小的金属碎块扔到了堡垒墙下的雪堆里,它本来就像一块纯黑色的石头,根本没人在意它的存在。

    所有人都站成一排,士兵们挨个没收了他们的随身物品,之后被一个个叫到单独的房间接受审讯,问的主要是飞船内发生的所有细节。

    辛钦是多年前应召而来的地质学家,主要工作是在南极横贯山脉找到适宜居住点和帮助军方建立工事,因为处理飞船后续的事情导致人手不足,这次需要他协助审讯。

    “这样效率太低,我提议给每人一张纸,让他们分开自己写,我们最后再来对照。”辛钦对审讯官说,求救信号的信号源已经被没收,为了找出发出信号的人,他只好想出这个办法。

    徐敬虎和其他人隔了很大的距离,所有人都蹲在地上写,除了大卫船长外其他人都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只以为那是艘普通的实验用飞船,很可能会交代全部事情,他思虑再三,决定描述大部分事实,只隐瞒他带走飞船碎片这一点。

    辛钦和其他文职军官把收集好的供词比对了一次,里面的内容让他一惊,难怪那个人会发出最高求救信号,如果能完全解析飞船,生命科学将前进一大步,甚至能窥探到永生的奥秘,只可惜没有一份供词上有特殊的暗语,让他无法确定发出信号的人是谁,想来是那人没有及时收到他发出的回应。

    “查理安长官,这些人的口吻大致相同。”辛钦把那一沓纸页交给了查理安,后者又认真比对了一次。

    “很难不相信他们没有事先串通好,我们到达时他们至少在里面呆了三个小时,这些时间足够他们摸索了,绝对不会只有这些,吩咐下去,把所有人带到室外,有谁能说出更多情报就能得到食物和住所。”查理安转身向传令兵说道。

    徐敬虎等人被捆住手脚躺在雪地上,短短一会儿暴风雪就已经形成,刺骨寒风发出的嘶鸣让很多人都承受不住,他们一点点爬进去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后又被扔了回来。

    “我们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受苦的是我们?”希瓦格副手在雪地里浑身发抖,他不理解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明明他们才是受害者,他只好问身边同样被冻的发紫的大卫船长。

    货运船队的倾覆让大卫备受打击,他已经开始质疑这次的自杀性任务,为了一个不确定的东西死了这么多人,而且外星飞船又重新闭合,想要再次打开又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代价。

    耳边是呼啸着的寒风,落在脸颊上的是冰冷的飞雪,已经不需要再作心理斗争了,大卫恨透了这次计划,更后悔参与,他对希瓦格说出了他知道的一切,包括这次绝密任务。

    希瓦格听完后情绪并没有很大的波动,似乎外星人造访过地球这么绝密的信息对他而言不过是一个小故事,他甚至还笑了笑:

    “又能怎样呢。”

    “是啊,就算得到里面的一切又能怎样呢。”大卫同样叹息道。

    他们两人都是理想主义者,当世界各国为了应对大洪水摒弃前嫌,团结一致时两人都觉得一个永远充满和平与友善的世界终于要来了,尽管能源危机开始爆发,但他们相信团结起来的人类足以克服任何困难,可随着对联合政府的深入了解,他们发现各国虽然在表面上团结,但私下里都有各自的算盘,两人还企图说服自己,人类内部有些小矛盾是很正常的,可越来越多的事情逐渐击溃他们的心理防线。首先是联合政府主体部门的分散设置,本可以集中在天际环上,避开因为国土引发的矛盾,可联合政府逐渐拆分成多个小部门分散到了地表,而内部人员的配比几乎都是建设国和它的友好国家,联合政府正逐步瓦解,意味着人类原本团结的心也开始出现了嫌隙。其次是堤坝公约,其本意是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倡导勤俭节约,限制一些高能耗的产业,取代一些落后且污染高的产业,但现在几乎演变成了技术垄断,所有高新技术都被少数群体掌控,并巧立名目榨取百姓。直到这一次,所有国家都盯上了这块肥肉,早已忘记了乌云计划本身的意义。

    就算能得到里面的一切又能怎样呢,就算能彻底解决能源危机又如何呢,世界的格局不过是重新回到了二十一世纪,甚至更糟糕,因为人类早已拥有了可以轻易毁灭自己的武器。

    躺在风雪中的人已经被冻的没有一丝人样,可辛钦却看到查理安比他更加着急。

    “赶紧救他们进来。”就在辛钦要坐不住的时候,查理安对外面的士兵大喊,这让前者十分惊讶,可他也来不及多想,急忙让炊事班准备驱寒的食物,他自己也跑到医务室拿药品。

    “等他们身体恢复后就安排他们回去吧。”查理安对副官说。

    副官却说:“通过军用卫星我们发现这场事故是有预谋的,一共有二十三艘远洋货轮出现在事发海域,而且他们呈搜寻队形,很难不怀疑是某些国家的作为。”

    “这我都知道,让他们回家,这是命令!”

    克里斯蒂·查理安不能接受一颗聚变核心只得到那一丁点的情报,他只好用类似酷刑的方式让这些船员们尽量回忆起更多的细节,这是不人道的,他清楚,可这是最高效的办法。

    两周后,冰海啸事故中仅存的九十六人准备搭乘从南极大陆起飞的飞机返航,在登机前,查理安上将郑重地向他们作出了道歉,并解释他这么做的原因,当然,他没有说外星飞船的事情。

    “我向死于这场毫无意义的灾难中的人道歉。”查理安说,他虽然是总指挥,但很多事情并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决定的,就比如这场事故的源头——乌云计划的人员配比,最后他的目光看向一个年轻人,那人正是当夜被外星飞船救活的人。

    “需要用神眼系统监视他吗?”副官问道。

    “不用,那应该是偶然现象,不过仅凭飞船上的医疗技术,乌云计划就有继续进行下去的必要。”

    徐敬虎等人的随身物品也被归还,在飞机远离南极大陆的范围后,他立刻发出了密报,辛钦收到消息后在堡垒的墙边找到了一片碎石堆,哪怕他闭着眼睛也能找到这块完全异于南极地貌特征的黑色石头。

    位于南极大陆的乌云计划总调度室中,副官拿着刚刚得到的资料向查理安汇报:

    “在飞船所有路径下方的海底我们已经打捞了近一个月,可它的质量仍然缺少两千克。”副官欲言又止。

    查理安知道他的意思,说:

    “我们早已经向联合政府的所有成员国公布了乌云计划迄今为止的一切成果,可是有多少国家愿意相信呢?他们不亲眼看到是不会信的,还以为我们在隐藏什么,那就让他们在这些毫无意义的碎块上浪费时间吧。”

    审讯任务结束后,辛钦返回横断山脉继续他的工作,也是因为一个月前那场暴风雪的缘故,回去的一路很顺利,路上的尖石瓦砾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他看着怀中那块纯黑的石头,知道这个重担要担在自己肩上了。

    为了将这份材料带回去,他必须及早完成山脉内部驻地的建设,这块石头被他藏在床板下,他每天工作回来后都要查看一番,久而久之,他完全没有了安全感,他太害怕辜负国家的期望,他尝试过把那块石头砸开,一半在带在身上一半放到屋里,可他的所有工具都钝化了也砸不烂它。巨大的不安全感让他再没有办法专心工作,他得了被迫害妄想症——害怕工友的注视,他人的每一次对视都让他觉得那块石头的位置不安全,很快住所的每个角落他都藏了一遍,可他还是担心,这导致他每天都处在巨大的紧张和焦虑之中,建设部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只是减少了他的工作量,驻地建设完成之前他是无法轻易离开的。

    两个月后,突如其来的光耀事件吸引了外界的注意,知晓乌云计划的那些人愈发着急了,地外文明的存在极可能是一种比能源危机还要严重的威胁,查理安等支持乌云计划的一部分人迫切需要再使用一颗聚变核心来破开舱门,有了大卫等人的口供,他们有信心在舱门重新闭合前窃取一部分科技,可这项提议被联合政府的保守派一方全票否决,理由是这艘外星飞船的来历和目的不明,贸然用武器攻击极可能被对方误解为敌对信号,而且已经使用过一枚聚变核心但收获太少,只知道里面有一种类似组织再生的医疗科技,并且盗取技术的难度太大,即使再使用一枚也难以保证一定能够得到里面的技术。就在两方人为此争论不止时,辛钦借口工程即将完工和身体欠恙提前离开了南极,他先去了澳大利亚,并在那里居住了五年,来让他们的监视松懈,期间他曾使用过一些较为精密的小型仪器测定黑块的结构可是没有成功,终于回到亚洲后,他立刻联系了旧上海的市长王涣并在那里继续解析黑块的组成,但它的硬度超乎想象,甚至无法切下一小块样本,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得到的结果与大洪水时期之前,乌云计划的文档中对外星飞船几乎相同的描述:

    机身的主要材料是氢原子核,是利用强核力形成的致密结构,也只有此种材料组成的宏观光速飞船才能抵抗达到亚光速状态时的撕扯,由此也可以断定,星际空间中可能大量存在能量密度远超聚变能的能源,其中反物质和暗能量最有可能,因此漂洋计划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之后他们了解到这份文档的前半段是二十世纪冷战时期记录的内容,而鉴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辛钦和王涣主张继续解析黑块中氢原子核的排列结构。

    而冰海啸事件的责任归属问题也将联合政府各成员国重新拉到了谈判桌上,各方代表在是否继续乌云计划的争论上讨论了很久,最终仍然以外星飞船内部可能具有改变人类当前处境的科技为由,决定继续执行该计划,但条件是研究外星飞船的人员必须在各个成员国等量遴选。

    就这样,乌云计划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合约下继续它的使命,可平等真的会一直持续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