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下的尘星
繁体版

第五章 031号避难所

    待在家的这几天里,杨鑫感觉自己和父母的隔阂忽然消失了,她向父母坦白了假期工作的事情,虽然他们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从心里已经认可了杨鑫的成长,这那一刻起,父母不再把她看做一个孩子,这一家人也有了更多的话题。

    与他们在校门口分别的时候,杨鑫回头看了好多次,她知道自己能陪伴父母的时间更少了,这似乎是每个开始长大的孩子都要面对的,她不会永远躺在父母的翅膀下,也不会永远呆在家这个避风港里。

    这是地表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其材料学院是该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杨鑫是该系院的一名新生。第一堂课是由一位老教授给系院的全体新生上的,在讲桌上放有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箱,老教授对新生们说:

    “各位同学们,我很开心大家愿意学习材料这门枯燥的科学,不知道材料这个词在大家心中是怎样定义的,材料的通俗定义是组成整体的一个个基本单位,而在材料科学中,我们称万物皆是材料,这么说可能同学们会有疑问,凭什么万物皆是材料,难道人类自己也算是材料,我会说,都算,都算材料,三五个人组成了家庭,百万家庭组成了国家,数百个国家组成了文明,无数个文明形成了宇宙。”

    礼堂响起热烈的掌声,老教授示意同学们停下,他继续说:

    “同样的道理,基本粒子组成原子,原子组成各种元素,元素组成了万物,所以我会说,万物皆是材料。大家可能发现了,从微观到宏观这一材料阶梯中,材料的性质和特征发生了质的跳跃,物质所具有的很多基本性质都通过微观粒子在宏观世界呈现了出来,就比如最简单的氢气与构成它的氢原子都具有还原性。如果组成更复杂的物质,在性质上还有很大的可拓展性,就比如我自己,我出生时也是个复杂的基本材料,如果我想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就要博览群书,让书本上的知识成为我蜕变成学者的基本框架,但是只读死书会让我的内心很空洞,我会成为人们口中的书呆子,所以我必须要深入社会,观察社会,让那些最直观的感受充实自己,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样,学者的整体构架才算完成,我才会成为脚踏实地办实事的学者,而不是整日夸夸其谈的笑柄。”

    礼堂现场又爆发出极为热烈的掌声,这是学生发自肺腑的表达,老教授在开学就给他们上了一堂人生的启发课。

    老教授手拿一块金属样的方块朝新生们晃了晃扔到了台下,与地板碰撞后发出了金属特有清脆响声,随后他弯腰又捡了起来:

    “大家看我手中的这块超排列材料,这是天际环框架的基本原料。”老教授说着就把那块金属放到水中,在学生们目瞪口呆的表情中,那块金属漂浮在水面上。

    “这是目前人类材料科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它确实是一块复合金属,虽然内部原子排列稀疏,但原子的排列方式全部按照最优抗压抗拉力学结构排布,在建筑性能上比普通复合金属更高的情况下,其重量还要轻了三十多倍!但同样的,成本也极其高昂,未来的材料科学研究方向是以更低成本研究出类似这种超排列材料甚至更高性能材料为目标,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能搏其学,尽其能,成为人类文明的栋梁之材。”

    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开学典礼结束了,杨鑫的大学生活也正式开始了。

    与多数人一样,大学生活是枯燥的,除去每天的必修课,空闲时间她总会泡在图书馆里翻阅典籍学习化学合成,杨鑫仍打算用类似气球的方式取代挂钩来提高打捞效率,她需要一种韧性极高,延展性极强,耐腐蚀的材料,橡胶是最合适的,但其各项性能欠佳,必须改善材料性质,经过一段时间后她认识到基础的化学合成很难大幅度改善某种材料的性能,于是她又想到了开学典礼上老教授说到的超排列材料,或许这种方式可行。

    一次实验课上,老教授来给他们的班级授课,杨鑫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便在下课的时候向老教授请教了超排列材料的相关知识。

    “改变橡胶的分子排列是可行的,但仅仅有化学合成的知识还不够,还需要空间几何学,分子力学和其它非常杂的知识,你现在才大一不用这么着急提升自己,这些都是博士生要求掌握的,你要先成为你自己。”老教授向杨鑫说道。

    “是这样的,老师,我在假期打工时发现打捞行业是个很庞大的市场,而且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果能做出特种橡胶提高工作效率,就能完全改变这个行业。”杨鑫可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她知道面前的教授肯定是系院的领头人,不可能不知道改变一个行业能带来多大的收益。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这样吧,大二选方向的时候你如果是报的超排列材料就来找我,那时我考验你一些基本知识,如果合格你就可以先跟着我带的博士生团队实习。”

    得到老教授的联系方式后杨鑫立刻赶回图书馆,她在网络上检索超排列材料的相关文献大致了解了这门还不算成熟的头部项目,尽管成本很高,但是它的性能是所有材料中最好的,未来会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她心里暗下决心决定全身心投入到超排列材料。

    好几个月了,来往图书馆的学子们总会看到这样一位女同学坐在一楼靠窗的角落里不知疲倦的学习,她面前的书籍在桌子上堆成了一堵墙,没有谁见过她抬起头,也没有谁见过她何时去吃饭,何时回宿舍,更没有谁能比这个女孩在每天早上图书馆开门时先踏进门口,在同学们眼中,这女孩是个怪胎。

    放假时,她向学校申请了留校学习,其实只是想省一笔租房费,白天的时间她会跑到校外打零工,晚上再溜进来应付查寝,一连两个学期,她都是这样重复枯燥无味的生活。

    大二开学后,她毫不犹豫地填写了超排列材料方向。

    “你可要想清楚,虽然超排列材料的前景很大,但这个方向偏冷门,实验投入时间长,成本极高,也不容易出成果,现在热门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就业形式会稍好一些。”老教授语重心长道。

    “我已经想好了,这个方向是材料科学未来的主力,就业不会比其它方向差。”

    老教授见杨鑫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说什么,随即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试卷递给后者。

    “这是我平时给那些博士生的基础知识试题,给你一个小时,你要是能及格就可以去实验室实习。”

    杨鑫接过试卷坐在一旁开始答题,试卷上主要都是力学,几何学以及大型实验仪器的操作规范,并没有特别复杂的理论计算题,这让她作答地很顺利,她这一年学的东西甚至还多了一些。

    “很好,不比你的学长学姐们差多少。”老教授看完试卷后很满意,随手写了一封推荐信交给杨鑫。

    “张教授,实验室不在校内吗?”杨鑫看到信封上的实验室地址在距离主校区一百多里外的郊区。

    “大迁徙时代是人们对科技最恐惧的时代,各种高新技术产业都遭到过严厉的打压和破坏,高校的实验室自然也逃不过,如果不是学校老师和学生们提前转移了大部分最珍贵的仪器,那我们现在很多系院都要停办了。校内的实验室都是些小玩具,做做实验还行,做科研就不要想了,事情虽然过去这么久了,但看目前的形式,还是不容乐观,所以仪器就留在那了。”张教授似乎完全没把杨鑫当外人,这让后者很意外。

    “张教授,您说这些。”杨鑫下意识地问。

    “没什么,时间还早,你先去那边熟悉熟悉实验室吧。”张教授下了逐客令,可随后他又拨打了一通电话,如果杨鑫看到的话,她一定认识这一串号码,这是何北风的。

    “别谢我什么,这也是她自己努力争取的。”张教授说。

    两人又寒暄了许久,但何北风心里很清楚,在这个时代,一个刚入学的普通大学生想直接接触到博导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有必须这么做的理由。

    杨鑫坐了几个小时的公交,在城市边缘的郊区下了车,根据信封上的地址,她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才终于到达了实验室门口,可入口居然是一个装着铁门的山洞。门口有两所警卫岗,她出示了推荐信后被其中一个警卫带进了山洞,这里地势很高,山洞内壁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而且全被加固过,整座洞窟看上去应该是第二次大洪水时期的一个避难所,通道里灯光明亮没有想象中的昏暗,在走过两扇防爆门后,一座小城镇规模的建筑布局出现在这个洞窟内,之前带路的门卫已经返回,与之交接的是一位身材修长的男青年。

    “你好,我是许空云,你是杨鑫吧。”这位男青年的声音很温和,没有一丝侵略性。

    “许学长你好,你认识我?”

    “教授通知我在这边等你,山洞的面积很大,其他大学的实验室也在这里,而且还有不少住所和超市,你完全可以把这里当做一个小型气泡城。”

    许空云和杨鑫两人穿过数个小集市才走到属于他们院校的区域,一个大型防爆门后面是一个不大的实验室,里面全是一排排的大型仪器,它们之间只是用几道幕布遮挡,这完全是战时的风格。

    “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表情。”许空云看着杨鑫别扭的表情微笑着说。

    “没事,不过是有点挤。”杨鑫勉强挤出笑容说道。

    这个实验室内还坐着不少人,许空云给杨鑫介绍了他们团队的成员和研究项目,还带着她实地练习了一些仪器的操作。

    “张教授让我们协助你开发特种橡胶,现在需要你绘制符合性能需求的分子空间排列图。”

    “可我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杨鑫现在才大二,只接触过一些最基础的物理实验,而眼前这种从外观看来就价格不菲的仪器她还从未用过,对于科研更是无从下手。

    “不难的,就像搭积木那样,你先找到最优力学结构,然后依据结构模型绘制橡胶分子的排列模型,有疑问可以随时问我们大家,出门左手边第五间的住所里有一位搞力学的学者,他也是我们学校的教授你都可以问。”其中一位学姐说道。

    “谢谢大家的关照。”杨鑫向几人道谢后便在实验室附近租了一间住所,这里的住所都是格子间,十五平米左右,足够放下她带来的那些资料。最主要的是她不用再上那些无聊的必修课了,张教授给她请了长假,一句‘聪明人不需要上课’就把教务处的人打发了。

    “这个学妹看起来不错嘛,要不要考虑一下。”杨鑫走后那位学姐向许空云打趣道。

    “回头再说吧,她能不能适应这里的环境还是一回事呢。”

    一连两天,演草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算式列了一堆,但显示屏上连一根线都没有画出来,杨鑫不好意思再去叨扰学长只好前去拜访那位力学教授。

    “原来您是方旭先生,那件小事真是抱歉了。”杨鑫说,这位力学教授是何北风曾提到的光耀事件谜团的小组的一员。

    “哦,我记起来了,你是杨鑫对吧,去年还开过一次会议专门讨论过你的事情,不过都翻篇了,毕竟参宿四距离太远,而且也没有多余的资源和时间来探究这件事。”张旭先生十分平静地说着,并没有在意他曾经为这件小事的真伪浪费了数年时间,也或许是解脱了,当初参宿四规律闪动的事情比光耀事件更让国家在意,它是能证明地外文明存在的直接证据,可惜只有一个目击证人根本没有说服力。

    “我记的您是天体力学的教授,您怎么现在看这些资料?”杨鑫问。

    书桌上都是分子力学和纳米技术的杂志论文,何北风说过方旭是个很固执的人,不会轻易改变主意,而且他在天体物理学上的造诣很高。

    “人类走不了那么远只能在太阳系内兜兜转转,现在天体物理学的知识已经够用了,等哪一天人们愿意探索未知星域再去发展基础理论也不迟。”

    杨鑫一个后辈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可她知道一个人放弃自己喜爱的东西绝对是痛苦的。

    “找我什么事?”方旭懒散地问。

    “嗯,是分子力学方面的,有好几处公式我没看懂。”

    “最近我刚好了解了一些,你写给我看看。”

    分子力学和天体力学都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范畴内,两者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尽管有的部分方旭还没有学习到,但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他很快找到解决办法帮助杨鑫解开了难题。

    “能再帮我演示一下这个绘图软件怎么使吗?”见到方旭先生如此热情专注,杨鑫不耻下问。

    方旭也不好拒绝,便手把手教了一些基本的操作,几个小时后,杨鑫大致可以使用这个软件了。

    “不用谢我,有其它疑问可以随时来找我,最近我都会呆在这。”方旭说。

    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后,杨鑫的电脑上总算出现了一条条的直线,计算和绘图熟练度也越来越高,但她偶尔还是会去拜访学长们和方旭先生。就这样过了整整一个学期后,特种橡胶的超分子空间排列图总算绘制完成,杨鑫决定这个假期要回家一趟,她已经一年半没有回过家了,期间父母打过很多电话问她的生活状况,杨鑫能听出来父母有多想念她,这次她必须要回去了。

    “你又浪费了一个好机会。”那位学姐对许空云说,当庆祝杨鑫完成排列图的时候,她就看出来杨鑫归心似箭,想让许空云趁着氛围表示心意,但许空云太过犹豫,以至于杨鑫坐车回家时还没下定决心。

    其实杨鑫这几个月对科研的投入就已经让许空云动心了,他喜欢对科研专注的女孩,他也认为这样的人更有进取心,期间他曾多次主动帮助杨鑫解难题,但碍于年龄关系迟迟没有表示心意,因为他大杨鑫七岁。

    “只能等下个学期了。”许空云无奈道。

    飞梭在真空管道内行驶地极快,从地表到气泡城只需要三四个小时,而距离却横跨了几乎半个亚洲。

    “我听你们学院院长说你一个学期没去上课,是去搞科研了,是真的吗?”杨鑫一回到家,母亲就关切地问道,有段时间她多次给杨鑫打电话都显示没有信号,于是就转拨到了院长那里,知道了女儿在搞科研项目还是和博士生团队一起,她心里是很开心的。

    “嗯,学长学姐们都待我很好,这张是我这一个学期画的图。”杨鑫向母亲展示着手机上的图片,她心里也很自豪和开心。

    “那些课程怎么办?你有时间学习吗?”母亲又问道。

    “没问题的,画图画烦的时候学那些必修课很快的,妈,别说这个了,我才刚回来,先吃饭吧,那些菜都要凉了。”

    “后天是周末,把你爸也叫回来,咱们一家去外面转转。”

    杨鑫一家这次把南半球的名胜转了一遍,甚至还在南极洲外围游玩了好几天,但南极圈内部不知道什么原因建设了很多军事驻地,而且明令禁止游客和探险队进入,她们只好作罢。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他们还打算去天际环看看,虽然在地表上每次抬起头都能看到那个巨大的轮廓,但他们还从未坐过天桥上去过,一家人约定好了下次一定要去外太空看看。

    离开家后,杨鑫一人乘着飞梭从海底城坐到了避难所所在的那座山脉附近,回到实验室后才发现学长学姐们都在,他们都没有回家过假期。

    “嗯,学妹回来了,我们这个学期就要博士毕业了所以没回家。”那位学姐看到杨鑫回来后立马说道。

    杨鑫和他们密切相处了半年也算有些感情,但直觉告诉她,学长学姐们似乎有事情瞒着她。

    许空云从另一间实验室出来把杨鑫拉了进去,里面只有他们两人。

    “学长?”杨鑫疑惑道。

    “没什么大事,我们团队研发的超排列材料在假期已经完成了,基本可以量产,现在这半个学期只需要写写论文和专利就行,我们商量了一下,希望能在上面加上你的名字,你不用多想,本来就有几十个人,多一个人不多。”许空云忐忑地对杨鑫说,后者很惊讶,她知道加上自己的名字意味着什么。

    “不行,学长,我什么忙都没帮到就白捡这么大便宜,这是对你们劳动成果的亵渎,而且这学期我也可以开始材料实验了,也许用不了多久我自己就能有一项发明,不用这样的。”

    杨鑫还是拒绝了,许空云虽然已经料想到这一幕,但还在犹豫要不要告诉她事实。

    “还是说吧。”许空云长吸一口气:

    “制作超排列材料的步骤很简单,只需要分子空间排列图和主分子坐标参数就可能批量生产,但是获取正确的分子坐标参数的过程极其复杂和漫长,这也是它的名字超排列的来源,因为我们操控微观粒子的技术还很原始,几乎需要把所有的坐标结点都实验一遍才能得到最优力学结构。在假期时我尝试着计算过你需要的特种橡胶的复杂度,它的主要坐标结点竟有三百多处,我这样说吧,就是用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昼夜不停地计算,也至少需要四十多年的时间才能验证全部分布列,难道你要在这上面耗四十年?”

    “如果有多台机器是不是能缩短时间?”杨鑫听到这个数字并没有太过惊讶,她之前就了解过用高分子材料为基础,制造超排列材料的时间成本非常巨大,但四十年的时间确实难以接受。

    “能缩短,但是整个亚洲就只有三台,虽然031号避难所独占两台,可还有很多学者在排队使用,这种造价数百亿的高算力机器很难借到。”许空云的意思已经很明了,一个本科生怎么可能借到这种仪器。

    听到这些,杨鑫的好心情荡然无存,可她还不想放弃,打捞行业的落后是巨大的机会,在工作日渐难找的现在,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思索一番后她还是决定走这一条路。

    许空云看到杨鑫不接受在论文上署名的建议就又想了一个注意:

    “我们毕业后这两台仪器就会被其他学者使用,你现在要抓紧时间写一篇论文,时间成本可以简写,但主要阐述一下特种橡胶能为学院产生多大的效益,否则学院方面很难给你使用权。”

    “谢谢你。”

    “先别说这些,趁仪器交接还有几周时间,我给你演示一下操作方法,这些天你先用着。”

    左右两边隔了很远的距离各放置了一台超级计算机,许空云耐心地演示了一整套操作流程。

    “通过移动主分子的坐标来寻找分子整体的最优力学结构,从而得到拥有优良物理性质的超排列材料。关键在于移动上,大部分情况下,在一个很大的区间内改变主分子的位置都不会对分子的力学结构有直观影响,这称为无关区间,当坐标的微弱变化能让计算机虚拟合成的材料的物理性质出现巨大偏差时,才是到了有效区间,那时主分子的每一次坐标变化就会更加细微,几乎到了飞米的程度,而特种橡胶的分子量很高,所以主分子的数量也很多,这会导致时间成本大幅度增加。”许空云耐心讲解道。

    “最理想的分子力学结构藏在所有主分子的坐标序列中,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一次普通的调试偶然间碰到了这个理想坐标序列。”杨鑫问。

    许空云笑了笑说:

    “你这样想是很正常的,我们也曾这样想过,但这几乎不可能,因为主分子坐标全排列的数量级规模太大了,你说的偶然事件还不如中彩票头奖的概率。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天际环的基础材料就是院长很随意的一次调整参数就合成成功的,而原本这种材料的预期时间是八十年,那次偶然也让天际环的诞生整整提前了五十年,但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并不适合搞科研,因为这与守株待兔并没有区别。”

    许空云演示完后,杨鑫没有丝毫耽搁,她立刻上传了特种橡胶的分子空间排列图然后开始了实验。

    两周后,实验室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在忙着申辩和找工作,这个本就很大的实验室变得更冷清了,许空云因为要整理实验数据就留了下来。

    “你可以再找找其它的就业办法,时间成本太高了,或许那个时候打捞行业早就变了,甚至这个材料都可能过时了。”一年多的相处,许空云也了解了杨鑫的家庭条件,知道她想改善生活水平的想法。

    “或许吧,但我没有其它能力,这算是我找到的最好出路。”杨鑫在笔记上耐心地比对着每一条实验数据,头也没回的说。

    实验室的其他成员带回来一封院长的回信,那人情绪有些激动地说:

    “杨同学,真没想到院长居然同意把两台仪器都借给你用,还借了两年,当初我们团队写了好几篇论文而且申请了三四次才被学院批准,真是羡慕你,而且打捞行业这么赚钱,有两台仪器就能缩短到二十年,我都想加入了。”

    “只能用两年而已,算是给自己积累科研经验了。”杨鑫安慰自己说。

    她可不知道,就在刚刚材料学院院长室内的气氛已经冰到了零点。

    “张院长,你把超级计算机的使用权给你们系院的非博士生,这已经违反合约了,而且我们已经等了一年多。”坐在张教授前面的一位穿着皮夹克的男子面无表情地说道。

    “我会作出赔偿,而且其它地区也有同样的设备,我也可以帮你们联系。”张教授不紧不慢地说道。

    “031号避难所有两台超算,我只需要天河八号的使用权。”男子冷眼看着张教授,因为时间紧迫,他必须尽快使用到超算,这也是他的底线了。

    张教授想了一会儿,终于作出了决定,不是他不想帮何北风,而是他擅自转交超算的使用权已经引起校方和诸多学者的不满,这次他必须得妥协了。

    “可以,但是每天只能使用二分之一的时间,按照合约,剩余的使用费就不用支付了。”

    “我会向你们的校长说明这件事的。”男人很不乐意,但他还是同意了。

    “请便。”

    当天下午,实验室便来了一位全身穿着黑色衣服的陌生男人,他提着一个很大的行李箱,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径直走到最里面的精密仪器室,他发现里面有两人后便朝向其中一人说道:

    “你好,我是租借贵学院设备的学者,我叫辛钦,这是交接文件。”

    陌生男人着绅士样把文件递给了许空云,后者接过文件仔细翻阅起来,发现确如陌生人所说。

    “辛先生,这是操作说明请收好。”许空云按照学院实验室接待外来学者的规定给此人复印了一份使用说明。

    “谢谢,我此前使用过同类型的设备。”辛钦说完后就在天河八号超级计算机上调试着。

    “刚才怎么了?”杨鑫问道,她忙着比对数据没有注意到那边。

    “哦,有学者租用了另一台仪器,不用担心,他每天只能使用十二个小时。”许空云生怕杨鑫担忧时间不够,故意把‘十二个小时’说的很重。

    “没事,本来我都以为这个项目不会被批上,没想到院长还愿意给我两年时间,我应该算是抢了别人的机会,而且这一台仪器就够我忙了,另一台给人家也挺好。许学长,你未来的道路比我远,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杨鑫满不在乎地说道。

    在这之前许空云曾向她表明了心意,但被她明面上拒绝了,可前者仍打算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后者,他深以为感情可以慢慢培养。

    “只是顺手帮下你,答辩的东西我早就准备好了,闲着也是没事。”许空云坐在一旁帮杨鑫整理数据。

    辛钦在中间挂了一大扇幕布遮挡双方的视线,随后把行李箱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块通体黝黑的金属放在扫描仪上,海量的数据随即被上传到计算机里,开始解析金属的构成方法。

    近些天里,杨鑫在避难所市场上采购生活物资时总会发现街道路口站有很多无所事事的人交头接耳,这是很奇怪的,因为避难所内的居民大都是专家学者,很少有空闲的人。她开始留意这些人,很快发现他们在有意地调查学院实验室,甚至在闯入后还说自己走错了,但他们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杨鑫还要忙实验也无心分神,只向管理员通报了一声后也不再留意了。

    这些无所事事的人在那天闯入实验室后用微波探测器确定了一件事,其中一人匆忙离开避难所后立即通告了联合政府。

    杨鑫仍像往常一样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忽然实验室的门铃响了,她打开防爆门一看,瞬间惊呆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军官站在门口,从肩膀上的金星就能看出他是一位中将级别的将领,身后还站着几十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在他身旁不远处还站着十几号人物,她只认识其中一位,那人是何北风。

    “无关人员可以离开。”那位军官,亚伯拉罕·迈尔斯说。

    杨鑫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一个士兵从实验里拉了出来,还搜了身,确定没有他们想找的东西后才让她走了。

    站在一旁的何北风叫住了她,问:

    “你怎么也在这里?”

    “我在里面做一个项目,这些人是干嘛的?”

    “等会儿再说。”

    何北风让杨鑫在外面等他一会儿,随后他跟着那些军人一起进入了实验室。除了辛钦以外士兵们把其他无关人员都赶了出来,他们还在墙角下一个黑色塑料袋里找到了那块被辛钦慌乱藏起来的黑色金属块。

    迈尔斯瞥了一眼王涣,想看他有什么反应,王涣是旧上海的市长,他额头上的皱纹很深,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一丝浮动,只是眼神有些黯淡。

    国家在天际环的内线很早就告知过王涣,太阳系神眼系统一直在加大功率关注旧上海,而当时黑块的解析已经接近尾声,为了更快完成解析,王涣无视了内线的警告,但是仪器因为长时间超频工作发生了严重故障,解析工作不得不停止,于是他在国内找了一所拥有同等算力的实验室,可没想到转移黑块没多久就被联合政府发现了。

    “你们国家私藏飞船碎片的证据就在这里,还想说什么吗。”迈尔斯问。

    “谁能证明这是飞船的碎片?”辛钦说。

    迈尔斯笑了笑,继续说:

    “在首次爆破前我们就测定了它的质量,可直到现在它还少两千克,这

    块碎片也才几百克吧,我知道还有几个国家也私藏了一些,但这些都不重要,我会代表联合政府一一告诉这些国家,不要在无关紧要的地方浪费资源,所有国家应当有一致的目标,人类迫切需要的东西在飞船里,而不是它的外壳。”

    亚伯拉罕·迈尔斯的谈吐里甚至都没有带走那块碎片的意愿,这让王涣和辛钦两人几乎愣在原地。

    “它到底是什么?”王涣问迈尔斯。

    正准备离开的迈尔斯回过头:

    “它只告诉了我们,人类有多么无知。”

    等刚刚那伙军人都离开实验室后,杨鑫在实验室里面见到了何北风,后者正仔细端详着那块金属,她也被金属的色泽所吸引,用她自己的话说,它更像一块墨水晶的碎片。

    “刚刚那么多人过来都是因为它吗?”杨鑫问。

    “是啊,或许从这以后旧上海的使命就结束了。”

    “怎么回事?”

    “我们可能做了无用功,为这个碎块做了二十年的无用功。”何北风哭笑不得地说。

    “这块金属究竟是什么?”杨鑫这时才知道旧上海的绝密计划居然是为了这块黑色金属。

    “它是什么暂时还不知道,我只知道南极有着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