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清者,帝之
繁体版

第121章 裴敖的表态

    自从裴敖入京,接连发生发生的诸多事件,无一不牵动着京城诸公和百姓的神经。

    先是登莱巡抚曹樱的一封辞官奏疏,掀起了京城关于裴敖的议论,而后就在如此风口浪尖之时,裴敖公然接受了外戚田弘的示好,将陈圆圆收入房中,没有丝毫将皇帝和世人的议论放在心中。

    至于京城官驿中以武人身份直面诸公,面对阁臣和部堂大佬们的步步紧逼,毫不退让,甚至以势压人,让陈演等阁臣颜面大失,更是令人膛目结舌,成祖之后,文人把持天下已久,哪里听闻那个武官,有如此跋扈的威势?

    而且,对于很多文官来说,武人跋扈,则是乱世之始......

    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因为陈新甲私通满清的事情,整个京城的舆论,如今翻涌不定的湖水,浪涌近乎席卷而出,但是又因为崇祯模棱两可的态度,好似仍然被围在大堤里面,但是舆论仍然在发酵,看似平静的水面,地下已经是暗流涌动,稍不注意,便是滔天巨浪,吞噬所有牵连之人,到时候,崇祯若是选择自保,也大半个朝廷都要被掀翻了。

    而尴尬的是,现在最重要的,是来自辽东的那位年轻将官的态度。

    “现在,不论是皇帝还是朝廷,都在等待裴敖表态。”

    某一私人府邸后花园,原本已经削职归乡的钱谦益赫然在坐,而其对面坐着的则是司礼监大佬曹化淳,两人为故日,曹化淳还曾搭救过钱谦益。

    “以曹某人对那裴兄弟的了解,他会出手的,”曹化淳端起酒杯,细细品味。

    “曹公公,为何如此笃定?”钱谦益咂了咂嘴,好似对北京城的茶水有些不适,眉头都微微皱起。

    “现在,裴敖的目标便是在登莱,辽南发展势力,除非有人主动招惹,不然不会贸然出手树敌,而现在,不论是皇帝,还是朝廷,亦或者陈新甲,都对裴敖几乎是翘首以待......”曹化淳拨弄着手中的茶盏,神色灼灼。

    “你觉得,此子,是个可以交好的对象?”钱谦益好似明白过来,曹化淳想要说什么。

    “嘿,嘿嘿嘿,”曹化淳只是嘿嘿直笑,没有回话。

    而钱谦益则是扫视一圈,身侧伺候老仆明白过来,一挥手,一旁的丫鬟和随从皆躬身退走。

    不多时,整个后花园中,便是只剩下曹化淳和钱谦益两人。

    “现在,可以说了吧,”钱谦益端正坐好。

    “皇帝南迁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曹化淳的声音低沉:“太子不日就要出京南下,代替皇帝南巡,现在这个时候,天下的局势已经不允许我们再观望了......”

    紧紧抿着嘴唇,钱谦益默默听着曹化淳的话,半晌没有做声,低垂着眼眸,不知道在想什么。

    “若是皇帝南下,一旦成行,则天下势力骤然而变,”曹化淳的身子微微前倾,唇齿开合间,神色更加肃穆:“我的意思,南京城的势力已经是铁板一块,没有我们这些人的生存空间了,而北方,看似危机四伏,实则机缘滔天!”

    “嗯?”钱谦益没有开口阻拦,示意曹化淳自己说下去。

    “而到时候,佣兵在辽的裴敖,便是所有人招揽的对象。”曹化淳铺垫了半天,终于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洪乘畴非不老病,不能重用。

    曹变蛟猛将无谋,非所托之人。

    到时候,放眼辽东,竟无一人能和裴敖相提并论。

    听完曹化淳的话,钱谦益咂咂嘴,竟也有一丝意动。

    是啊,一旦皇帝南迁成行,朝廷必然要扶持一个可以维持稳定的人选。

    那么崛起于辽东,没有家族势力和外戚影响的裴敖,将是绝佳人选。

    “你觉得,裴敖能够揣摩到这层意思吗?”钱谦益思考半晌,觉得应该主动出击,给裴敖提个醒。

    顺便,表达一下善意。

    “我已经让田弘前往拜见,想必现在已经在路上了,”曹化淳言罢,露出一个一切尽在我掌握之中的表情。

    “好,那老夫也就坐看云起,看那裴敖能够在这北京城,翻出什么浪花来!”钱谦益轻抚长须,眸中精光一闪而过。

    田弘这几天,几乎两天就来京城馆驿一趟。

    每次都给裴敖带上好酒好菜,银子更是不计其数的往外撒。

    不仅仅是为了在裴敖的面前显露实力,更是展现自己的诚意。

    毕竟,整个天下,能让皇帝低头的人,可不多见了。

    说起来,田弘也算是裴敖的天使投资人了。

    “落轿!”

    随着帘子被掀开,田弘微微弯腰,便走出轿子,往驿站而去。

    “嗯,怎么回事,围了这么多人?”田弘抬眼看到驿站门口,已经被看热闹的百姓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当即心头便是一惊:“赶快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没有让田弘等待太久时间,亲随便已经打听清楚,折返回来。

    “老爷,是嘉定侯亲至,来给裴大人赔礼道歉的!”

    裴敖的手下薛镇,当初在周奎名下赌档被人下套,裴敖亲自到场,直接掏了数万两银子,将薛镇带出来。

    虽然第二天周奎便让手下将银子还回来。

    但是裴敖始终没有露面,也拒绝收回银子,只让人传话:“银子乃是身外之物,无人在意,如此送回来,徒增笑柄罢了。”

    其后数日,周奎虽然每天都派人来,但是收效甚微。

    今日,没有想到崇祯的岳父,周皇后的父亲,竟然亲自登门,前来致歉。

    故而,引起众人围观。

    “走,赶紧去看看!”田弘闻言心中一急,他可不想被人中途摘了桃子!

    田弘急匆匆刚走到门口,便看到裴敖和周奎联袂而出。

    “朝廷有裴大人如此俊杰,当是我大明之幸!是皇帝之幸!”只见周奎站在台阶上,对着裴敖深深一礼。

    “辽东事,全赖圣上筹谋,我和朝廷诸公,不过是谨遵旨意而为罢了,谈不上什么功勋,侯爷过誉了。”

    裴敖就站在台阶上,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但是话从口出,立刻让四周围观者的惊疑声轰然而起。

    裴敖此语,等于是变相承认了辽东诸事,是崇祯皇帝在后筹谋,而陈新甲的通敌之事,也是变成了迷惑敌人的障眼法。

    如此一来,整个朝廷都好似承了裴敖的恩情。

    “为大明贺,为圣上贺,为裴将军贺!”田弘破开人群,直接拱手道贺:“此情此景,当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