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宋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七章 造反的理由

    赵九龙撤出德州的消息,如飓风刮遍河北等地。

    有人欢喜有人愁。

    有一州的老大,高高兴兴派人去德州占便宜,上奏临安请功。

    这些事都与赵九龙无关,他也不想下这样的决定。为大局,不得不放弃。

    河北是抗金前线,赵九龙不怕冲锋在前。

    四周的友军全不配合,要是赵九龙再这样下去,说不定赵构会让那些人,配合金军围殴他。

    这次赵九龙已打定主意,回到京东那边就单干,不再顾及临安那些人。

    他还差一个单干的理由,等不得德州撤军,赵九龙来到滨州。

    滨州因无战乱,百姓安宁,大家的小日子过得不错。

    这天,滨州刺史钱谦,正在府上休息。

    “大人,有钦差大人来传旨了。”

    “快快有请,”钱谦搞慌神,拖着鞋就跑出大厅,一看吓了大跳。

    一个身穿太监服的年轻人,英俊得女人见了也妒忌。

    拿着一卷圣旨,带着五十个士兵进入刺史府。

    这年头兵荒马乱,带五十个士兵保护情有可原。

    只是这些人的眼神,颇不友好。

    “这位公公是?”

    “咱家姓徐,”徐蕾第一次扮公公,稍有点紧张,轻咳一声:

    “将你一家人全招来大厅,其它闲杂人等,一律不能在场。”

    钱谦呆住,他接过几道圣旨,还从未听说过这样的要求?

    钱谦大手一挥,管家递上一大包银袋。

    “徐公公,这次的旨意是?”

    “好事,”徐蕾不好意思接贿银,扮士兵的赵九龙大方收下。

    “这次的封赏,和钱大人全家有关。”

    钱谦大喜,照徐蕾吩咐。将下人侍卫全遣走,将全家全招到大厅。

    一大家人跪在徐蕾等人面前,已在想全家能得到什么封赏。

    “来人,将钱谦夫妇拿来。”

    全惊呆,钱谦和几个老婆,被如狼似虎的士兵控制住。

    “徐公公,皇上为何要拿我?”

    徐蕾冷哼一声:

    “非是临安那边要拿你,太上皇有旨,你听信妖言,不支持赵州,致德州复而又失,其罪当斩。”

    “太上皇?”钱谦如梦初醒:

    “你们是赵州那边的人?”

    “不错,”徐蕾佩服了赵九龙一眼。

    她现在才知道,什么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对付一州老大,只需区区一道圣旨即可。

    钱谦气得脸红脖子粗,他想都没想过,有人敢假传圣旨。

    真要照赵九龙这样搞,所有官员,全都能轻松搞定:

    “你们这些反贼,竟敢假传圣旨,全都得诛灭九族。”

    赵九龙笑道:

    “太上皇的难道不是圣旨?钱大人只认赵构的旨?”

    竟敢直呼赵构的名字?钱谦不敢再逞凶:

    “赶快放了我们,我就当这事没发生过。至于你们要的粮食?我也可以给你们。”

    赵宣和知道赵构下旨的事,也被气得够呛,说什么也要来见见心服:

    “我们已不需要粮食,赵构的圣旨在哪里?将它交出来。”

    钱谦装傻:“我没接到什么圣旨?”

    赵九龙扫了眼钱家人:

    “不支援粮草的圣旨。我不想废话,交出来,我们不伤害任何人。不交,你钱家现在就得灭门。”

    钱谦再不敢废话。

    赵构写的并非圣旨,是道手谕,给赵九龙也不认识赵构笔迹。

    赵宣和一看,怒眼大瞪:

    “这个不成才的狗东西,他真为一己之私,干出如此荒唐之事。”

    钱谦大惊:

    “不关我的事,我也是奉旨行事。圣旨已给你们,你们得放了我们。”

    赵九龙要单干,得找个理由。赵构这道圣旨,就是最好的理由。

    “麻烦钱大人陪我们出城。出城后,自当放了你。”

    ……

    赵州的百姓,纷纷赶到赵州城。

    城中到处都是百姓,刺史府,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前方,张孝礼带着一大群文人乡绅,不舍看着门口的赵九龙等人。

    “九爷,为何要离开这里?”

    赵九龙也不想,济南那边的条件,远比这里好。

    他们的兵力,两头无法兼顾,只能舍去这边。

    “多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不得不走。这道手谕,你们看看。”

    房老接过手谕一看、老泪一涌而出。

    “天下竟有如此昏的人?为何会如此?老天,为何要如此待我大宋?”

    谁也没听懂房老的意思,张孝礼看完,同样没好,含着泪愤声道:

    “国已如此,为何如此不顾大局?要做出如此自毁长城之事?”

    众人一一看完,无一不愤恨悲叹。

    这和杀岳飞已没什么两样,都是自毁长城的极品典故。

    此事造成的影响之大,赵九龙也没想到。

    赵九龙也有些受不了:

    “大家放心,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再来此地。到时,一定不会再离开。”

    房老劝道:

    “九爷,你们别离你。其它地方,我们去劝说如何?”

    赵九龙叹声:

    “他们不会违背圣旨,只有换了这片天,才能得清明。”

    薛神医带着一家人跑来:

    “九爷,我们愿随军一道。”

    赵九龙大喜,他在赵州,已组建一支军医队伍,名为军医局。

    请薛神医为特聘教授,教大家医术。

    薛神医连看病都没时间,一心放在这里上,分文未取。

    赵九龙要走,不好意思再去打扰薛家。

    “薛老,你们可想好?”

    薛神医点点头:

    “军医局的许多人尚未出师,我不放心。”

    “多谢薛老。”

    张孝礼几人一番商量,请赵九龙到里面一叙。

    “九爷,有些话我们本不该问。你这次去京东那边,可是要拥立太上皇为帝?”

    这事,赵九龙非常发愁,他连赵佶的面都未见过,实在想不到好办法。

    在从滨州回来的路上,和赵宣和商量:

    “干脆我们也弄个假皇子出来,拥立他为帝算了。”

    怕人分辨出真假,赵九龙已想好:

    “越小越好,过去这么久,小孩有变化正常。”

    赵宣和狠狠白了赵九龙几眼:

    “就立赵佶为帝。”

    赵九龙有点担心:

    “赵佶那么老,能变哪里去?万一被人认出来?”

    “我来装扮赵佶,”赵宣和给赵九龙打气:

    “你的易容术,我已青出于蓝,不会被认出来。”

    两人一拍即合,将这事定下来。

    “不错,我们收复汴京后,就会请太上皇登基。”

    “好好,”没人不支持。现在除了赵构为帝,谁为帝大家都不反对。

    “我们也在这里准备,说服其它州府官员,支持太上皇。”

    赵九龙向众人一礼:

    “这里的事,就交给各位了。如果各位感觉有什么危险,随时去我们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