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宋
繁体版

第一百零五章 只恐此去无故人

    钱启文到来,还带来一个宣旨太监。

    “封钱启文为京东东路安抚使,封赵九龙为济南守将……”

    这消息一出,所有人都呆住。

    他们以为,就算赵构不封赵九龙安抚使,至于也要任赵九龙为济南知府。

    钱启文有点不好意思:

    “我也不想这样,皇上说赵将军才入仕,封太大官反对的人多。”

    “赵将军不用担心,”太监陈朋接道:

    “陛下说了,将军是有大本事的人,他一定会重用。要是陛下知道你们打败金军,又会有嘉奖到来。”

    赵九龙倒没太失望,赵构还赏了他两千两金,值价两万两银。

    赵九龙打听过,赎许丽华要一万两银。

    当天赵九龙就给陈昌一千两金:

    “去将许小姐赎出来,她要去哪里都可以。”

    赵九龙得了好处,有些事情得做。陈朋找到他:

    “现金军已被打退,陛下非常仰慕将军,将军和我一块去临安一行如何?”

    这种事,赵九龙被刘豫阴过,已长了好几个智。

    “现在这里还未稳,待稳定后再去。”

    陈朋提醒:

    “一般新封的官员,都要进京谢恩。将军不去,恐落人口舌,说将军不忠不义?”

    谢恩的事赵九龙不知道,他找到赵宣和:

    “朝廷的确有这规矩,千万不能去。赵构卑鄙无耻,连他爹也要害。你去?不问出赵佶下落,绝难脱身。”

    赵九龙越想越觉得赵宣和说得有理。

    这次封官,连派的人都没提赵佶一句,很不正常。

    赵构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一定要问赵佶下落。

    提都没提?赵构在怕什么?怕打草惊蛇?还是怕赵九龙多想?

    赵九龙管赵构怎么想,打死不去临安。

    他甚至考虑,要不要找人将陈朋绑了,逼他说出实情?

    看在两千两黄金份上,赵九龙没乱来。赵宣和更狠:

    “你不说要保赵榛为帝吗?现在大权旁落,干脆我们在这里举旗,反了赵构。”

    赵九龙小吓了一跳:

    “四周都是他的人,我们在这里反?你是想不开了?”

    “那你说怎么办?”赵宣和很不爽:

    “我让钱启文招兵买马,他说没朝廷的命令,不能私自招兵,我看他也被赵构收买了。”

    钱启文有没有被收买,赵九龙不知道。他猜到赵构肯定想收买钱启文:

    “我去试试。”

    ……

    广招兵马,对赵九龙只有好处。他现在要有十万兵马,也不用看赵构的脸色。

    钱启文当上安抚使后,行事中规中矩,大家还算满意。

    “钱大人,现完颜阇母新败。我们何不组织京东东路兵马,去收复汴京等地。”

    “不可,”钱启文想也不想:

    “我军虽打了大胜仗,金军实力不容小视。要出兵,必须有朝廷命令。”

    赵九龙并非真是试探,钱启文如果答应,敢举一路兵马。

    赵九龙真敢去收复汴京。到时?他有把握能控制军队,由不得赵构。

    钱启文不敢出兵,说不定只是小心,赵九龙再试:

    “大人以为,我要不要去汴京谢恩?”

    “当然要,”这次钱启文也没想:

    “这里大捷的消息已上奏朝廷,临安想必即将有旨意来。为将军前程着想,一定要亲自去临安一趟。”

    这次赵九龙起疑了,仿佛提到钱启文最感兴趣的话题,一直在劝赵九龙去临安。

    “钱大人,皇上莫不是对我有什么误会,想诓我去临安收拾吧?”

    肉眼可见,钱启文脸上出现一抹惊色,很快恢复正常。

    “赵将军是难得的英雄,皇上怎么可能如此做?将军不用多想。”

    赵九龙没用在陈朋上的手段,准备用在钱启文身上。

    正在琢磨事情的可行性,可能老天也听到钱启文的劝说,赵构的圣旨又来。

    赵构先是大赞赵九龙,在这次济南保卫战中的不朽成绩。

    “赵爱卿乃国之栋梁,可惜朕事务在身,无法亲自来济南见爱卿。希望爱卿能来汴京一趟,朕另有重用。”

    继这道圣旨后,没过几天,连下数道圣旨。

    “封赵九龙为兵部尚书,总领抗金诸事……”

    这次直接封赵九龙为兵部尚书,相当于抗金的副元帅。

    钱启文第一个恭喜:

    “皇上如此重用将军,真乃社稷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将军何时去临安?我招集诸位同僚,为将军践行。”

    全都在恭喜赵九龙。只有赵九龙自己,感觉到背心发凉。

    这很像十二道金牌的节奏啊?连赵宣和都有点意动。

    再这样下去,等不到十二道金牌,赵九龙也会被忽悠到。

    被忽悠到的人很多,准岳父徐平:

    “皇上连下这么多道圣旨,可见对你的重视。你可去临安,若皇上能辅则辅,不能?再另辅它人。”

    要不是知道十二道金牌的故事,说不定赵九龙会按徐平所说。

    赵构最大的漏洞,就是一直没提赵佶。

    “临安不能去,去可能会当第一个岳飞。”

    徐蕾很担心:

    “已到这份上,你还是回信?只怕会落得口舌,赵构会对你不利?干脆,我们辞官不干了。”

    赵九龙也担心,赵构现在已算是仁至义尽。

    下一道圣旨,说不定就派禁卫来抓人。

    赵九龙在这里虽不怕被抓,好不容易在这里搞出些成绩,辞官他不甘心。

    直到又一封信送来,让他甘心。

    一壮年男拜访,扫了一圈大厅众人:

    “在下李二,受人所托,赵将军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就冲着这名字?赵九龙留下徐蕾和几个保镖:

    “李壮士受何人所托?”

    李二拿出一封信:

    “赵将军,我奉李相之令,给你带封信。”

    “李纲?”赵九龙有点惊讶,他和李纲没任何交往。

    赵宣和听赵九龙大吹李纲,想让赵九龙给李纲写信,将对方拉过来。

    赵九龙没浪费墨水。

    拉李纲保赵榛?现在连赵榛的信都是假的,如何让李纲相信?

    保赵佶更不靠谱,背负昏君之名,估计李纲也想弄死赵佶。

    赵九龙打开信,很佩服李纲,看了好几遍才明白李纲的意思。

    李纲在信上除大赞赵九龙,还写了一首原创诗:

    “北地雪梅自傲春,南方香樟污其身。游客莫道南方好,只恐此去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