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宋
繁体版

第八十四章 众人支援

    天荡山的人,一大早吃个早餐,也要抱两坛酒来。

    这次赵九龙说什么也不喝了,他连徐蕾也不敢正眼看。

    照林香的说法,赵九龙昨晚不知做了多少丧心病狂之事。

    不知如何向徐蕾解释。

    “九爷身份之事,外面已传开,组建义军之事得抓紧了。”

    赵九龙也在担心此事,刘豫会不会拿此大做文章?

    金军知道后,会有什么反应?

    “首领这边也派人到各势力去说,我们定在下月初七,在白风寨举行英雄大会。”

    “好,”只是大会的名头,就让杨越兴奋不已。

    “到时不只是英雄大会,还是大家的入伙大会。人也不限于只是济南府……”

    ……

    济南府衙,刘豫正在含恨为赵九龙准备粮食。

    刘麟在赵九龙手中。他宁可放弃官位,也无法放弃刘麟这个儿子。

    “大人,陶庸到处在为那帮反贼奔走,为赵五正名。”

    “陶庸那老匹夫,”刘豫大恨,却又没任何办法。

    陶庸名气太大,刘豫要是动了,临安那边也有人收拾他。

    “你们也多派人去劝说,绝不能便宜赵五。”

    负责这事的官员说:

    “目前来看,投我们的人不比他们少。只是有不少拖家带口,他们那些家人没什么用。”

    刘豫也遇到赵九龙那样的问题,投他们的多数是本地人。

    都是为混生活,很少有一个人去投。

    对这些人的安排,两人也差不多。

    “不能白养她们,将她们安排在田地里干农活。”

    徐文从外面进来,脸上的惊喜,将刘豫吸引到:

    “发生什么事了?”

    “大喜事,那赵五就是杀完颜宗望的赵九龙。”

    刘豫和许多人一样、没敢相信。

    ”这消息从何而来?”

    “外面已传开,应该错不了。”徐文说话间,双眼也在放光:

    “难怪他们会有太上皇的信?太上皇如此信任他?他们在汴京时,太上皇就跟着。说不定,就是赵九龙救了太上皇。”

    这个可能很存在,赵九龙连完颜宗望都能杀,救出赵佶并非不可能。

    刘豫更焦急:

    “这可如何是好?麟儿落到他手里,如何能救出来?”

    以前徐文还不好劝说,赵九龙太吸引人。

    “大人,如果我们抓住赵九龙,送到金国。大人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金王爷,比张邦昌那样的皇帝还好得多。”

    刘豫惊呆:“你让我叛宋投金?”

    “投金,才是大人最好的出路。”

    现在赵构虽在南边建立政权,全是些残兵败将。从定都就能看出,那帮君臣有多怕金军。

    一些人建议定都建康,那里不但是数朝古都,位置也非常重要。

    随时能厉兵栗马,收复北边失地。

    更多人建议定都临安,那里“山外青山楼外楼”,风景美,还远离战火。

    结果赵构决定定都临安,新建立的政权,出现裂痕。

    主战派、主和派,还有一个中立派。三个畸形派系继北宋后再次诞生。

    “现在朝廷主战的越来越少,反倒是主和派渐渐占得上风?这样的朝廷,能收复失地?”

    刘豫有了些动摇,徐文这些话,绝非空穴来风。

    “麟儿在他们手里?我如此做,岂非害了麟儿?”

    徐文摇摇头,刘豫还是放不下:

    “欲成大事,绝不可受任何事所累。我们可再想办法试试,若不行,大人万不可再犹豫。”

    ”不用再说,”刘豫第一次听人劝他投金,心乱如麻:

    “我现在只想救回麟儿,投金之事,绝不能再提。”

    ……

    赵九龙回到白风寨,他的春天到来。

    陶庸为他忽悠到不少人来投,更难得的是,陶庸还拉到许多大户。

    “我济南众乡绅,为义军筹集到三万八千四百多两银,充当军饷。”

    赵九龙直接以弟子之礼,给了陶庸一个大礼:

    ”陶老大恩,我等万难报答,请受我等一拜。”

    “赵大人快快请起,”陶庸被赵九龙这一拜,一身的疲惫也消散不少。

    “我做这些算什么?大人为我大宋所做之事,才称得在大恩大义。大人能来济南,是我等之幸。”

    赵九龙很自责,早知道,他一来就去拜访陶庸,哪会被刘豫拉走那么多人?

    现在他总算有钱发工资了,粮食渔水湾也运来。

    要是再差?相信那些大户不可能坐视不管。

    “有些事,正要和陶老你们商量。”

    赵九龙将他下月初七,在这里开英雄大会之事说出。

    先招济南这边的人,再逐渐向外扩张。将济南府,打造成抗金根据地。

    没人不赞成:

    “太上皇什么时候来?”

    赵九龙万分为难,这话是其它人问的还好骗。

    “陶老,太上皇现在有事,暂时可能不会来了。”

    陶庸虽有失望,并不大。

    “有大人在此主持也一样,抗金不能局限于义军,官兵同样可以抗金。大人能不能和刘大人和解?”

    赵九龙从未想过这事,他被刘豫阴过一次,不相信对方。陶庸问到,不好拒绝:

    “只要刘大人愿意力主抗金,我愿和刘大人捐弃前嫌。”

    陶庸大喜:

    “刘豫说了,他愿与大人和解,亲自送粮食来。他还愿捐一万两银,以弥补以前之错。”

    陶庸先赵九龙来白风寨,和赵宣和谈得很来,赵宣和也帮腔:

    “要能将济南府的官兵拉过来,大事可成。”

    赵九龙自然也想如此,最主要给陶庸面子。

    “陶老放心,我非不顾大局之人。待他到来,定和他好好谈谈。”

    这次来的人,不是捐款的就是来投的,有些还是来观望之人。

    赵九龙不好让他们空来一趟。

    “诸位既然来了,看看我军演练如何?”

    操场上,一千几百将士,列队站成一个大方阵。

    这群人中,还有一群特殊的士兵。

    两百骑兵俘虏,本就已被那些战友说心动,已有些人投过来。

    听说赵五竟然就是赵九龙?压垮他们最后的忠心。

    只剩下二十几人不愿投。

    赵九龙还未来,关胜等人人商量,已为赵九龙组建好一支骑兵。

    现在赵九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骑、刀、枪、箭、盾兵皆有。

    在关胜几人苦练之下,大家的阵型,已不比正式官兵差多少。

    知道赵五就是赵九龙后,士气更不在官兵之下。

    看得众人惊奇不已。

    “真不敢相信赵大哥这些将士,竟然多数出身于草莽之间。”

    赵九龙将徐蕾也拐来,两人虽没捅破最后层纸,已不用林香再担心了。

    “我闲来没事,可以当弓箭兵教头。”

    赵九龙以前的愿望实现,徐蕾自动提出训练弓箭兵,他没反对。

    一番操练下来,所有人都满意。陶庸赞道:

    “假以时日,这支队伍绝不在正规军之下。赵大人若能主掌济南军,定能将他们训练成一支精锐。”

    赵九龙暗自苦笑,就算这次和刘豫谈好,刘豫也不一定答应交出军权。

    他只希望大家能和平相处,万一金军打来,能齐心协力共同对敌。

    两天后,刘豫押送大量钱粮,来到白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