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宋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 大战之前

    “金军要打来了。”

    这样的声音,在汴京疯传。

    一时间,汴京城如开了闸。源源不断的人,从四城门流出。

    上一次的惨痛经历,大家记忆犹新。

    赵九龙的计划只成功一半。

    现在梁敬的兵马,只有两千多点,少了大半。

    但逃出来的那些官兵,因为得到金军来的消息,很少有人去京城报道。

    不止民间,官方也如地震来临。

    皇宫大殿,一群人吵得不可开交。

    “我们只有一万余人,如何能与两倍的金军交战?我赞成在金军到来之前,放弃汴京。”

    “我也赞成放弃汴京,金军战力,远胜我军。若被他们围住,到时想突围都难。”

    赵九龙很无语,平时大家吼得凶,要与金军决一死战。

    全是些叶公。现在金军来了,有大半的人都赞成放弃汴京。

    就连张邦昌,也对守城前景堪忧。

    “我们去建康吧!宗泽将军在那里镇守,我们去那里与他汇合,人多力量大。”

    大家吵累,才看向赵九龙,赵九龙掏了掏发痒的耳朵。

    “愿去建康的,可以跟着孟太后一道离开。不愿去的,也将家人遣出城,去哪里都可以。”

    大家懵住,简直没敢相信,赵九龙会如此民主。

    “将军,你真放我们离开?”

    刘祥荣误会了:

    “莫非将军也要离开这里?”

    赵九龙白了刘祥荣一眼:

    “我身为留守,自然要守在这里。谁要离去,等会就可以离开,我派兵马保护。”

    有些人感动得两眼泪汪汪,就算上次闹得那么大,身为皇帝的赵桓,也没允许大家先逃。

    曹宏怕赵九龙不懂:

    “赵将军不可如此,若是官将都离开了,会严重影响军心,于战大不利。”

    “曹将军说得是,”一些主张死守的人纷纷附合,有些人恨得咬牙切齿。

    赵九龙一点没给大家面子:

    “现在不放人,临战投敌,那时更严重。就算不投敌,一副要死要活样,也比离开更影响军心,还不如让他们走。”

    吵着要离开的人,尴尬得在心里大骂赵九龙。

    张邦昌不愧是当过皇帝的人:

    “建康那边,也要人去打点。我等就先行一步,为赵将军你们打点好,随时恭候大驾。”

    “张大人说得是,听说那边的人更杂。不先去打点,只恐以后无我等容身之地。”

    废话说完,有六成的人,愿意先去建康打点。

    还好,剩下愿战的,几乎都是将领。

    赵九龙来到孟太后大殿:

    “太后,快收拾东西,我派人送你们去南边。”

    孟太后急问:“太上皇在哪里?”

    赵九龙没办法给她将赵佶找来:

    “太上皇已先行一步,去了南边。”

    孟太后念了句阿弥陀佛:

    “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哪里也不去。”

    赵九龙愣住,在孟太后面前,他没必要撒谎:

    “我军很难守住,太后不可留在此冒险,绝不可落到金军手里。”

    孟太后拿出一个小瓷瓶:

    “你放心,我绝不会活着落到金军手中。”

    ……

    满大街都是人和垃圾,如末世来临,让人刻骨铭心。

    赵九龙忙得不可开交,回来找赵宣和,对方没在。

    好不容易在城楼上找到赵宣和,他居然在这里写生。

    “你看,这幅汴京兵乱图如何?”

    赵九龙大火,差点没将画给撕了。

    “你还在这里发什么疯?快走,我派人送你去南方。”

    赵宣和问:“孟太后呢?”

    提起孟太后,赵九龙也不知说什么好。

    赵九龙浪费不少时间,对方仍不听。

    说上一次,太上皇他们都没逃。

    现在皇家只有孟太后一人,说什么也要留个人,守着祖宗的基业。

    还可以稳定军心。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她不愿离开。”

    赵九龙说完孟太后的事,赵宣和终于急了:

    “带我去皇宫,我去劝她。”

    赵宣和临走时,没忘记将他的画带走。

    赵九龙将赵宣和带到皇宫,没敢在此耽搁。

    还好,大家逃命都很积极。除孟太后,大家都已准备完毕。

    根本不用赵九龙催。

    “赵将军,不能再耽搁了,快走。”

    “再等等,”赵九龙也急,他已接到消息,金军已从郑州出发。

    他已吩咐,所有兵马参预战前准备。

    李春燕跑到赵九龙面前:

    “九爷,这里有曹将军他们守就够了,你和我们一块走吧!”

    赵九龙感激了李春燕一眼,这种话,只有赵宣和说过。

    赵宣和甚至说,他再写道任命,任命曹宏为汴京留守。

    “多谢夫人好意,我就算不是汴京留守,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痛杀金贼,乃人生幸事,何必要逃?”

    李春燕听得如痴如醉,拿出一个小玉佛吊坠:

    “九爷真乃天下第一英雄,这是我在福恩寺,为你求的金佛,它定能保佑你一生平安。”

    赵九龙更感动,这样的礼物,他还是第一次收到。

    张邦昌很够义气,将赵九龙拉到一旁:

    “将军虽智勇非凡,下面的兵马太差,绝对守不住,将军得早作打算。”

    赵九龙很不爽这些话,开始他还有点信心,被这帮人说得越来越没信心。

    “那点金军,岂能耐我何?张大人不如留下,跟我们一道守城?”

    张邦昌话都没接:

    “如果实在无法突围,可去我的御花园,假山中间,有一秘道……”

    赵九龙听得目瞪口呆。

    张邦昌吸取宋佶父子的教训,准备在御花园挖条秘道,直通外面。

    一弄下来,才知道这东西是个超大工程。

    又加之与唐恪不和,还得防着对方,不敢大动土木。

    挖的秘道,暂时只能通到城西。

    但里面吃的喝的他已准备好,赵九龙要是藏在那里,多的不说,藏大半年绝无问题。

    这事有好也有坏。一旦被金军发现那秘道?

    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或自尽。

    赵九龙再次来到孟太后大殿,终于松了口气。

    孟太后的宫人已收拾完毕,只是孟太后和赵宣和两人的样子很惨,不知流了多少泪水。

    “我随他们离开,赵将军,宣和就拜托你了。”

    “两人果然关系不一般,”都这时候,赵九龙还有心思八卦。

    “孟太后放心,他跟着我,绝对死不了。”

    赵宣和挥了挥手:

    “去吧!我在这里看着。”

    孟太后洒泪离去,赵宣和立马拿出化妆盒。

    “小赵,你的易容术不错,再给我好好易下容。”

    赵九龙直翻白眼:“你刚才不是说,要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