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宋
繁体版

第三十九章 麻烦不断

    自从赵九龙出城后,赵宣和就搬到外面去。也不知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赵九龙回来后,满大街找,没能找到。

    快报官寻人时,一衙役跑来:

    “赵将军,有个叫赵宣和的老头,说是你的亲戚,在我开封府大牢。”

    赵九龙看着黑牢中的赵宣和,已不知说什么好。

    赵宣和蓬头垢面,活像个乞丐。

    都不用化妆了,绝没人认出他来。

    “你没事去皇宫干什么?要去,我随时可以带你去。”

    这次赵宣和还好,说是赵九龙的亲戚,没被折磨。

    “我闲来没事,想去看看。那帮混蛋说我意图不轨,非要抓我来开封府大牢。”

    赵九龙摇摇头:“你等着,我去捞你出来。”

    “等等,”赵宣和指了指脸:

    “你的易容膏快给我些,我的用完了。”

    赵九龙没想到,他上辈子美容的手艺,在这个世界帮了大忙。

    为易容,他自制几种易容膏。易容的手艺,已被赵宣和学得七七八八。

    不是很熟悉之人,很难看出相貌。

    在监狱招呼都没打。

    赵九龙以为他脚踏两只船,很轻松就能将赵宣和捞出来。

    找到开封府尹韦琪,对方一脸为难:

    “这事吕将军打过招呼,此人意图刺杀皇上,不能轻放。”

    “吕成虎?”赵九龙有点头痛。

    吕成虎和他也很不感冒,对方可能想利用这事,大做文章。

    赵九龙准备去找吕成虎,朝堂上,吕成虎已先参了他一本。

    “赵九龙二叔,带武器私自混入皇宫,意图行刺皇上,请皇上秉公处置。”

    “请皇上秉公处置。”

    赵九龙很惊讶,这事唐恪一党附合的人不少。

    唐恪几个高层虽没附合。若非他授权,下面的人绝不会如此。

    哪里出了问题?赵九龙没想通。

    唐恪已明明很信任他了,为何来闹这一出?

    张邦昌想也不想:

    “赵将军二叔,怎么可能进宫行刺我?放人。”

    梁敬最激动:

    “国有法不依,君有律不守,何人会信服?只恐此事传出,汴京必将大乱。”

    这帮人想用此事大做文章,张邦昌头痛了,看向赵九龙。

    赵九龙看向唐恪:

    “唐相以为如何处理?”

    唐恪毫不迟疑:

    “我相信赵将军,不会做行刺皇上之事。”

    “我也相信赵将军,”唐卫平也站出来。

    大家都看不懂了,唐家兄弟站出来相信赵九龙。

    唐党的人仍不肯放过。

    “此事人赃并获,证据确凿。皇上若不依法而断,我等绝对不服。”

    还好,孟太后出面帮赵九龙。

    看在孟太后面上,保宋党全站出来帮忙。

    朝堂上一阵争吵后,此事便没了下文。

    只是人也没救出来。

    后宫大殿,张邦昌叹道:

    “此事分明是唐恪授意,要救你二叔,只怕不会轻松。”

    赵九龙仍未想通:“唐恪为何要如此做?”

    张邦昌难得当一回赵九龙的老师。

    “孙六那事,你虽赢了,他们心里,留有污点。他们不放心你领军,借此搞你下去。如此,就能放心让你当其幕僚。”

    赵九龙恍然大悟,官场这套,他不如张邦昌。

    “难怪他们唱白脸黑脸的都有,张将军是殿前军指挥使,可否能相助一二?”

    张邦昌二子张业苦笑:

    “吕成虎虽是殿前军副指挥使,他掌握七八成的人。那天是他的人发现,我插手也无济于事。”

    张家父子都是奇葩,一个皇帝一个指挥使,屁用都没有。

    “如此说,此事要想翻过来,必须得吕成虎改口才行。”

    张业以为赵九龙不知道:

    “吕成虎是唐恪的心腹,要他改口?千难万难。”

    不能通过正常手段,赵九龙只要打歪主意。

    一老头匆匆赶来:

    “皇上,金国派使臣来了。”

    ……

    金国使臣来,伪楚上下忙成一团,居然重新开朝迎接。

    赵九龙还在心里鄙视,两个进来,其中一个还是熟人。

    “朱茂?莫非人是金国使臣?”

    朱茂身穿金国官服,已无丧父之痛。

    像大爷似的来到殿前,仅向张邦昌弯了个腰。

    张邦昌比朱茂两人更热情:

    “来人,为两位上使看坐。”

    另一金使乞禄尔扫了眼众官员:

    “楚帝,听说你手下一个叫赵三的官员,写了首满江红?吾皇很想认识下此人才,特让我来带他去上京。”

    赵九龙惊呆,他只顾着鲜花和掌声,将砍脑袋的事给忘了。

    在伪楚的地盘上写满江红?这和在金国的地盘上写有何区别?

    现在人家找来,伪楚能保下他?

    张邦昌也被惊呆,擦了把汗水:

    “乞大人,这是个误会,此词并非赵三所写,他也是抄袭别人的。”

    赵九龙没说的实话,张邦昌替他说出。

    朱茂虽是降官,毫不知耻:

    “此词在我大金,传得十分广,连十岁小孩也能吟咏。这么一首词,我很好奇,抄袭的谁?”

    “此人名岳飞,字鹏举,乃大宋将军。”

    赵九龙不得不站出来,与其给别人添金,还不如拿给原作者,想来岳飞不会介意。

    可能有点熟悉,朱茂看了赵九龙几眼,还好,没能认出。

    “你就是赵三?”

    赵九龙没否认:

    “两位金使大人,抄袭别人的词,没罪吧?”

    “胡说八道,”朱茂话未说完,愣了片刻,脸色更怒。

    乞禄尔没反应过来,其它一些反应过来的官兵,很是崇拜看着赵九龙。

    金使这称呼更没罪,只是看听的人如何去理解。

    “岳飞真有如此之才,我们怎会不认识?别以为你乱编个人出来,就能交差。”

    “岳飞我认识,并非乱编。”一中年将领站出来:

    “他是相州汤阴人,现在宋官黄潜善部下为将。”

    赵九龙很感激中年将领,此人名刘并,是唐恪军中的高级将领。

    刘并发话后,另有两官员也站出来证实,还说了些岳飞的故事。

    乞禄尔没管这些,指着赵三:

    “无论是不是抄袭,此人我们都得带走。”

    张邦昌大火:

    “乞大人,都已说是抄袭了,为何还不肯罢休?”

    “抄袭只是你们一面之词。”

    就算有人证实有岳飞这人,朱茂也不信是抄袭。

    这首词在金国的地盘上,也流传得特别广。

    朱茂没说错,许多小孩都能吟咏。

    “这样的词,如果是别人所写,为何没传出来?”

    唐恪站出来:

    “此事我们改日再议如何?两位大人一路辛苦,我们去为两位大人洗尘。”

    赵九龙没想到,唐恪会站出来帮他?

    唐恪的面子比张邦昌更大,乞禄尔瞪了眼张邦昌:

    “不管如何议,此事我大金绝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