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泪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武斗之一

    见西秦使团没有继续反驳,陆为开始宣布第二场比赛的内容及规则,他面向三国使团,声如洪钟道:

    “接下来,比骑射,考察各位皇子的射术。

    御马场中共有三十个箭靶,这些箭靶分布在御马场边缘,距离跑道有十丈远,十个固定靶在前,十个有迹可循的移动靶居中,十个无迹可寻的移动靶在后。

    三位皇子需要骑着战马在场中跑一圈,在这里,老夫提醒三位皇子,在前面尽量让马跑得快一些,这样才能赶上后面无迹可寻的移动靶。

    箭靶一共有三环,射中第一环红心记10分,射中第二环计5分,射中第三环计2分,脱靶计0分。

    最后得分最多的皇子获得本次比试的胜利。

    出场比赛顺序西秦太子第一,南越太子第二,大宋四皇子第三。”

    “又给我们排在第一。”西秦礼部尚书曹源抱怨道。

    “抱怨这些有什么用,权力掌握在谁手里,规则就由谁定,这还需要我提醒你吗!”赵长明沉声道,语气中带有责备之色。

    对于这个安排,他也很不爽,所以只能将心中的愤懑发泄在曹源头上。

    虽然他对自己的射术很有信心,但这一场比试的胜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进入第三轮比试。

    所以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胜负。

    虽然这次排位靠前相较于第一场比试排位靠前的劣势小了不少,但排在后面的还是能够占得一些天时地利,能够对后面无迹可寻的移动靶进行观察,找到其中可能蕴含的规律。

    赵长明站起身,整理好仪容,收拾好心情,向安和国皇上、皇后行了个礼,然后走下高台,向为他准备好的战马走去。

    他脚踩马镫,翻身上马,看起来非常轻巧、灵便,和他的体型完全不符。

    他清点了一下皮套中的箭矢,正好三十支,然后将皮套紧紧绑在肩上,手握弓箭,双腿拍打马肚,向起跑线走去。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赵长明示意安和国指令官可以开始。

    得到开始的指令之后,赵长明松开缰绳,拍打马肚,策马飞奔。

    他取箭、搭箭、上弦、拉弓、放箭,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很快他就射出了十支箭,箭箭命中靶心。

    这意味着,他在固定箭靶区积了100分。

    接着,他来到有迹可循的移动箭靶区,这些箭靶要么是左右移动,要么是上下移动,比固定箭靶要难上不少。

    但在赵长明看来,这和固定靶没有什么区别。

    他迅速策马通过有迹可循的移动靶区,射出了十支箭,同样,箭箭命中靶心。

    这让西秦使团的三位大臣激动不已。

    “全中靶心,200分了。”

    “这次太子殿下一定能够拿下这场比试!”

    “把我们太子排在第一又怎样,实力摆在那里,不惧任何不利的规则。”

    赵长明继续策马前行,来到无迹可寻移动靶区,这里没有一个箭靶,所有箭靶由机器随机发出。

    他搭弓上箭,拉满弦等待第一个箭靶。

    突然,从御马场边缘飞出一个箭靶。

    赵长明瞄准红心,推测它接下来的飞行轨迹。

    “中!”

    一箭射出,正中靶心。

    接下来的五个箭靶,同样是箭箭命中靶心,这让西秦使团的三位大臣兴奋不已,都认为他们的太子殿下能够赢得这场比试。

    赵长明也是这样认为,在他看来,无迹可寻的移动箭靶也不过如此。

    直到第七个箭靶和第八个箭靶同时飞出时,他才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他迅速稳定心神,瞄准箭靶红心。

    一箭射出,正中靶心。

    但当他搭上箭准备射另一个箭靶时,箭靶已经落在地上,此靶宣布脱靶,计0分。

    有了这次教训,剩下的两个箭靶,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必须提高射箭速度,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射出两箭。

    当第九个箭靶和第十个箭靶同时飞出时,他比刚才更加沉着冷静,连射两箭。

    两箭都射中箭靶,都是二环,各计5分。

    最后,赵长明累计得分280分。

    虽然没有拿到满分,但赵长明对自己的成绩还是很满意,他认为,其他两位皇子很难超越他的分数。

    赵长明下马走向高台,再次收到热烈的掌声,对于这类礼节性鼓掌,赵长明做出了礼貌的回应。

    “280分,还不错,算个高分,但很可惜,你被淘汰了。”李子意在心里暗道。

    随后,南越太子王梓文整理仪容,向安和国皇上皇后行了个礼,走下高台,骑上战马,干净利落地来到起跑线。

    通过刚才的观察,他发现前面十个固定靶和十个有迹可循的移动靶都没有难度,无迹可寻的移动靶虽然难点,但应该问题也不大。

    唯一的难点在后面四个箭靶上,他经过评估,他无法在短时间内,同时命中两个箭靶的红心。

    如果前面的26个箭靶全中红心,他决定在后面四个箭靶上,直接放弃两个,只需要射中另外两个箭靶的红心即可。

    这样,他也可以积280分,和赵长明同分,共同成为这场比试的胜利者。

    由于他还是第一场比试的胜利者,所以,他将直接成为联姻竞争的胜利者。

    至于李子意,他不做考虑。

    在他看来,一个在山上待了十八年,刚下山一个月的人,即便会骑马,也只能俯下身抱着马脖子骑,想要完成高难度的骑射动作,他肯定办不到。

    当然,他也想到过,如果前面26个箭靶没有拿到满分,那他必须在最后四个箭靶上放手一搏。

    制定好行动策略,打定主意后,他示意指令官开始,在得到开始的指令之后,他策马飞奔来到固定箭靶区。

    十发十中,箭箭命中靶心,积100分。

    随后,他继续策马前行,来到有迹可循的移动靶区。

    同样,十箭都命中靶心,积100分。

    王梓文的表现让赵长明不由得担心起来,他感觉王梓文的射术和他不相伯仲。

    对于王梓文的射术,李子意也快速做了评估,他知道凭王梓文的射术还拿不到满分。

    只要他不拿满分,李子意就能赢。

    当然,即便王梓文的射术能够拿到满分,李子意也不会让他如愿以偿,他的鬼点子早就为王梓文准备好了,奈何王梓文的实力还轮不到他动手。

    御马场上,王梓文继续策马前行,来到无迹可寻的移动箭靶区。

    一切都如他所愿,非常顺利,前面六个箭靶全中红心。

    当第七个箭靶和第八个箭靶同时飞出来之时,他果断放弃第八个箭靶,瞄准第七个箭靶的红心,并最终命中箭靶。

    第九个箭靶和第十个箭靶,他同样如此,最终命中第九个箭靶的红心。

    最后,王梓文累计得分280分。

    南越使团见状,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若不是考虑到这是外交场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站起来为王梓文欢声喝彩。

    反观西秦使团,三位大臣个个沮丧。

    他们心里十分清楚,不论李子意的结果如何,西秦使团已被宣布淘汰。

    赵长明脸上也出现了一丝不悦之色,他本想通过娶安和国公主为妻,让西秦和安和国实现联姻,进而提升他在朝中的势力,提高在他父皇心中的权重。

    现在这个计划宣告失败,他必须找其他机会压二皇子和六皇子一头。

    当然,如果能直接杀掉他们更好。

    在赵长明陷入沉思之际,李子意站起身,给安和国皇上皇后行了个礼,也对安和国文武百官示了个好。

    随后,便走下高台,骑上战马。

    “大朋友,你一定要赢啊,我家公主的幸福就全靠你了。”思音两手托腮,透过窗帘看着李子意,喃喃道。

    “你紧张啦?”若雪微微一笑,“别紧张,没事,他比这个就跟玩一样,必定百发百中。”

    思音看向若雪,见她笑得那么自然,轻松,显得无比自信,就像她自己去比试一样,甜甜道:“殿下,要是大朋友有你的射术就好了,那他一定能百发百中,赢下比试。”

    “思音,你难道就没想过他的射术会比我更好吗?”若雪道,“昨天我和他比试了三场撞球,我发现他这人很有意思,给人一种深不可测,无懈可击的感觉。

    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射术如何,但我感觉他的射术一定不会差,可能比我还好。”

    “又是感觉。”思音看着若雪,在心里暗道,随后脸上露出一丝好奇,轻声问道:“殿下,你是不是喜欢上了大朋友。”

    若雪微微一笑,摸了摸思音的丸子头:“怎么可能,我早就给你说了,我这辈子都不会嫁人,我要修仙,我要踏遍离元大陆每一片山河,打败所有比我更强的人。”

    “殿下,你又摸我的丸子头。”思音哼了一声,“大朋友也是,动不动就摸我的丸子头,你俩在这上面还真一致。”

    若雪没有再说话,而是静静看着窗外。

    御马场上,李子意已经站在起跑线上,在收到指令官下达开始的指令后,他松开缰绳,拍打马肚,策马飞奔而去。

    取箭、搭箭、上弦、拉弓、放箭,五步合一,速度之快,普通人根本看不清他上弦拉弓,只能看到一支支离弦之箭飞向箭靶,射中靶心。

    “一箭!”

    “两箭!”

    ……

    “十箭!”

    箭箭命中靶心。

    “怎么可能!他刚下山一个月,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射术!”王梓文在心里震惊道。

    赵长明看着御马场上的李子意,也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他原本以为李子意将会步他的后尘,被淘汰出局。

    没想到李子意的射术比他还好,想到他才刚下山一个月,赵长明不由得在内心感叹道:“此子不可小觑啊!”

    大宋使团的三位大臣、安和国的文武百官,脸上同样写满了震惊,原本他们以为李子意会像第一场比试一样走走过场。

    没想到这一场比试给人眼前一亮,让他们再次对李子意燃起了希望。

    安和国皇上皇后也露出喜悦之情,感觉心仪的女婿又踏进了他们的心门。

    “大朋友,你是真厉害啊,看来我家殿下没有看错人。”思音眉开眼笑道。

    若雪微微一笑,没有说话,依然静静地看着御马场上的李子意。

    见他迅速通过了有迹可循移动箭靶区。

    十箭十中,箭箭命中靶心。

    李子意来到无迹可寻移动箭靶区,对于随机飞出的箭靶,他压根就没有瞄准红心那个动作。

    箭靶飞出之时,就是他的箭离弦之时,箭靶刚刚升空,就被他一箭射中靶心。

    见到这恐怖的射术,王梓文仅存的一丝希望被彻底击碎,刚才的喜悦之情已经荡然无存。

    大宋使团的三位大臣,安和国文武百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他们看来,李子意已经胜券在握。

    李子意也是这样认为,他轻松射中了前面八个箭靶的靶心,累计分数已和王梓文、赵长明持平,达到280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在策马奔向第九、第十个箭靶时,他所骑的战马一声嘶鸣,前蹄高高抬起。

    李子意夹紧马肚,正要去拉缰绳,却见第九、第十个箭靶同时飞出。

    此时,他还没有弯弓搭箭,射程也比之前远了一倍。

    他不再伸手去拉缰绳,任由身体向后倾倒,他从皮套里取出最后两支箭,将它们同时搭在弓上。

    拉弓、满弦、放箭。

    两支离弦之箭朝着箭靶呼啸而去。

    王梓文看到李子意所骑战马前蹄高高跃起,见李子意也即将从马背上摔下去,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心里暗喜道:“天助我也。”

    南越使团的三位大臣面露喜色,比看王梓文骑射还要激动。

    大宋使团的三位大臣和安和国的文武百官见状,不由得纷纷站了起来,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整个人仿佛被石化了一样,被定格在原地。

    突然,他们看见两支箭从马头两侧同时射出,眼神随着箭矢落在了箭靶之上。

    “咻!”“咻!”

    两箭射中箭靶!正中红心!

    “好!”“好!”“好!”

    不知道是哪些人,激动地大声叫好。

    随后,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回荡在高台之上,振奋着人心,刺痛着人心。

    看着两支正中红心的箭矢,王梓文犹如被箭矢射中胸口,久久缓不过气来。

    再看到安和国群臣截然不同的反应,就好像在他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正在拼命撕裂他的伤口。

    马车里,思音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快地小声叫道:“大朋友赢了,大朋友赢了。”

    若雪依然静静地看着御马场,看着站起身正在拍身上灰尘的李子意,脑海里再次浮现,他从马背上摔下去的那一幕。

    他全然不顾摔下马背的自己,眼睛死死地盯着箭靶,在落地前的最后一刻,他才松开手,放任两支箭离弦而去。

    而他则重重的摔在地上,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下意识的保护动作都没有。

    当大家为他命中箭靶欢声喝彩时,他若无其事地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像个没事人一样。

    不用想都知道,他的背上必然青一块紫一块,说不定此时正有鲜血从伤口中渗出。

    李子意拍完身上的灰尘,对着马车微微一笑,仿佛在说:“跟我合作,你放一百个心。”

    若雪微微一笑,算是对李子意做出回应,她知道李子意知道她在马车里,也知道她会对他笑。

    李子意捡起地上的马掌,原来是马掌脱落,让马突然感到不适,所以才高高抬起前蹄。

    他牵着马回到高台,安和国的文武百官再次送上热烈的掌声,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给了众人一个他不习惯的礼貌回应。

    等李子意落座,陆为再次走到高台中央,这次他的心情轻松了不少,他宣布了最终结果,铿锵有力地向众人宣布本场比赛的胜者是大宋四皇子。

    随后,他也遗憾地告诉西秦使团,他们在本次联姻比试中被淘汰出局。

    赵长明表现得很有风度,坦然接受了比试的失利,他心里十分清楚,即便是他第三位出场,也不可能百发百中,最后的胜者还是李子意。

    他深谙骑射之道,知道李子意的骑射有多恐怖,他向大家展示的实力仅仅是他实力的冰山一角。

    若不是受限于御马场箭靶的数量以及难度太低,他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实力会让人望尘莫及,远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280分和300分的差距。

    300分只是这场比试的满分,不是李子意的满分。

    他想,若不是李子意任性妄为,这场联姻比试到此就已经结束,可惜,可惜,现在还有悬念。

    陆为的声音再次在高台中央响起,他向大宋使团和南越使团宣布了第三场比试的内容和规则。

    “第三场比试也是武斗,考察皇子身边修士的实力,两位皇子各选一位修士参加比试,修士胜则皇子胜,修士败则皇子败。

    比试以一炷香为限,一炷香内若还未分出胜负,看两人受伤情况,受伤轻的获胜,重的失败。

    另外,比试中,如果双方的修士被另一方修士所杀,属于正常情况,希望两位皇子此事过后,不要追责。”

    听到第三场比试不是由皇子自己上场,李子意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但想到欧阳可寻,李子意便彻底放下心来。

    李子意没得选,也不用选,他只有欧阳可寻。

    而王梓文身后站着三个修士,两个老者和一个少年。

    少年身材健硕,长得英俊,俊美的脸上透出一阵阵寒意,眉心处有一道血色印记,配上他那透着无情的双眼,让人不寒而栗。

    他叫闻风,是一流修仙势力罗生门有史以来天赋最高的弟子,上个月刚满十八岁。

    他早就注意到了李子意身边的欧阳可寻,很想和她一较高下,他将想法告诉了王梓文。

    王梓文没有丝毫犹豫,同意让他去参加第三场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