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不做天才很难收场
繁体版

140 演讲

    戴召不在京都,大事小事都要赵澄亲自操办,整个十月份,他除了上课,都没时间呆在学校里。

    除了和严洪他们聚会,什么班级活动都没参加过,和同班同学也不熟悉。

    开学两个月了,抛出他的舍友,也就班长冯颖、团支书左旭加了他的QQ,时不时发个资料。

    赵澄平日里行事也很低调,韩金生他们三个都算是半个宅男,不咋爱出门,偶尔有人来串寝,也没人透露出赵澄的行踪。

    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只是一个有点儿小帅,上课总爱睡觉、不思进取的同学。

    听说还总不在学校里住,没准儿哪天就被退学了。

    这个印象直到十月底才被打破。

    金口碑和北华的合作达成,赞助的奖学金的项目落地,正式通知到学生。

    一年几十万,这种体量的奖学金对北华来说并不算什么,给优秀校友打打电话的事儿。

    分分钟就能搞出来。

    但是已经毕业的校友和赵澄又有不小的区别。

    他毕竟是以在校生的身份创业,不仅兼顾学业,创业成功,还能在大一就给学校赞助奖学金。

    饶是北华这样天才辈出的学校,像他这样大方又有实力的学生并不多。

    这至少一个典型的宣传案例是跑不了了。

    由于赵澄就是经济学院的,所以给自己学院的名额最多。

    当天晚上,经济学院就在礼堂主办晚会,学院全部大一的学生都被拉过来当观众。

    赵澄作为作为赞助人上台演讲。

    上台刚刚进行到自我介绍的环节。

    台下的大部分同学都炸窝了,尤其是赵澄的同班同学。

    大家根本就没有心思听他讲什么。

    发通知时,告诉他们是北华的校友捐款。

    许多同学接到通知之后还暗暗吐槽,什么校友就这点儿实力。

    几十万还要大费周章的办讲座。

    能来北华经院的。

    就算谦虚的说,从小到大在学业上拿的都是主角剧本,个个都是天之骄子。

    就算是看上去憨厚的小胖子严洪在他们当地,别人也只有崇拜的份儿。

    刚上大学的这段时间,正是他们自信心最膨胀的时候,都在幻想自己毕业就开始大杀四方。

    回母校捐款,没个千把万的,怎么拿得出手?

    扣扣嗖嗖的还不如根本不提这茬。

    人都坐到礼堂了,才知道,赞助人竟然就是自己同一届的同学。

    一下子,几十万的分量可就重了太多了。

    毕业多年的积蓄和上学时就成功创业完全是两个概念。

    特别是金融一班的同学,对此更是难以接受。

    你以为的废柴同学竟然在外面悄悄创业?

    还弄得有声有色的。

    甚至自己在不知道的时候还使用过?

    这对于很多自尊心强的同学来说,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

    人最怕的就是身边的人忽然甩开自己一大截。

    礼堂里,金融一班所在的位置,嘀嘀咕咕的声音不绝于耳。

    严洪他们前后几排的人都支着脑袋打听赵澄的消息。

    班长冯颖用手戳了戳韩金生的后脑勺,探着头问道:“你们之前听说过他在外边儿创业吗?”

    韩金生听到冯颖和他说话,马上飞速的回答道:“知道一点儿。”

    他知道赵澄的性格,也没有往外多透露。

    “那他有女朋友吗?”

    “有,感情好着呢,你可别打什么歪主意啊。”

    “哪儿能,我这不就关心一下同学吗?”冯颖讪讪的补了一句,理了理头发,坐直了身体,不再和他说话。

    金融一班的女生本来就少,只有两个宿舍。

    此时全坐在一排,分享着冯颖刚带回来的八卦。

    “原来还没注意到,现在乍一看,赵澄还挺帅的。”坐在冯颖旁边的一个瓜子脸儿的女生率先说道。

    “可拉倒吧,你是看他帅啊,还是看他的钱帅啊。”另一个女生不屑的挤兑了她一句。

    金融一班区域里最前边的一排,坐的是另外两个寝室的男生。

    左旭坐在最中间,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时不时还领着大家一起鼓掌。

    心里却暗暗惋惜。

    怎么开始错过了结交赵澄的机会?

    开始收班里同学家庭情况表的时候,左旭就仔细研究了一遍。

    圈出了其中家庭背景很硬的几位,小心经营着关系。

    当时的表,赵澄瞎填了一气,填的都是父母务农在家。

    平日里在宿舍楼里见不到赵澄,都以为他是出去上网去了。

    这年头,小县城里来的学生经不住诱惑,成天逃课上网的有的是。

    左旭也没有过多在意。

    结果到现在才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是个隐形富豪。

    他是一个很入世的人,从上学第一天就在积极为日后铺路,错过班里最大的一条鱼。

    整个人的心情都不太好了。

    知道人家身份之后再贴过去,其中的情谊的价值就得打折。

    左旭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慢慢和赵澄接触。

    打过折的同窗情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赵澄的演讲稿都是秘书写的,临上台之前才背熟。

    好在讲课多年,这段时间也没少给员工开会,他倒是不怯场。

    滔滔不绝的在台上说了十来分钟,看着差不多了,掐掉稿子的一段收尾,把时间留给后面的领导,回到座位上缓一口气。

    赵澄下台时,只和他的三个舍友有眼神的交流,随后就坐下休息了,并没有注意到严洪他们旁边儿传过来的那些探究的目光。

    就算注意到,他也顾不过来。

    他的座位在第一排的领导的旁边,和金融一班并不挨着,还要应付着和旁边儿的书记聊天儿,根本无暇回应。

    赵澄忙的脚不沾地儿。

    这茬晚会办完了,他还要赶回公司和营销部研究澄辅导的推广。

    澄辅导上线也有半个月了。

    全国性的广告也做了。

    名师也请了。

    公益性的课程也没少往外放。

    钱没少花,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却远远低于赵澄的预期。

    除了免费的课程。

    其他的课程订阅的人寥寥无几。

    这段时间的收益还不如暑假时他们在津海开的补习班赚的多。

    周泽被业绩打击的成天唉声叹气的,都没什么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