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不做天才很难收场
繁体版

095 轮番行动

    叶老爷子强拉几个人学生进门,郭民见目的达到了,也不再推辞。

    红门啪嗒一声又合上。

    带路大婶也没心思计较,愣愣的往家走。

    叶家周围几户都赶紧把门关上。

    对门儿的邻居王家离的最近,见证了全过程。

    “妈,你说上午停二胜叔家门口那辆大奔,不会是我叶子姐自个儿买的吧。”

    桌角坐着的一个剃着板寸的小男孩,初中年纪,笑嘻嘻的问道。

    他可是眼巴巴的羡慕一上午了。

    “去,小孩知道什么?”被点到的中年妇女下意识的呵斥道,自己心里也在打鼓。

    叶家老太太自己亲口说的啊,孙女儿找了一个只会读书的傻小子,追人都追到市里去了,还说天天往回倒腾上课,贴补那个小子......

    坐在小男孩旁边的王老太太给孙子夹了一大块红烧肉,眼皮都没抬:“甭犯嘀咕了,准是对门那老太太自己犯傻。”

    “她年轻的时候就是个傻的,净折腾自家人,看把日子过的。”

    “妈,您说这是不是人家有心闷声发大财呢。”中年妇女越想越觉得自己说的对。

    赚钱了不藏着掖着,这不是等着让人上门借钱吗?

    今天这几个小学生过来,可是给叶家戳破窗户纸,捅了大篓子喽。

    “肯定不少赚,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在叶子姐她们开的补习班呢。”

    “人家在市里讲400,在咱们县才收75。”小男孩故意说道。

    王老太太眼睛都亮了,嘱咐儿子:“明亮,你回头去对门问问,二丫头在县里还开不?把这臭小子也送过去。”

    甭管真相是什么,讲的好到被学生找到家里是实打实的。

    王老太太心里自有一把算盘。

    这近水楼台的...不利用多可惜。

    小男孩卖力的和家人安利上补习班的好处,生怕爸妈不同意。

    “这可是咱省状元开的,对我学习...”

    班上不少同学都一起去,他不去,早觉得不合群了,心里痒痒很久了。

    上次提,奶奶还觉得他浪费钱。

    就一顿饭的功夫,村里的狗都知道叶家的小孙女特别能赚钱,跑到市里是为了教学生。

    在津北,老师还是一份儿顶体面,受人尊敬的工作。

    都是能到市里当老师的人,这礼拜一直围绕叶静迎说三倒四的人全不敢再说下去了。

    谁家没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哪天要是落在人家手上...

    这也是赵澄刻意让郭民宣传叶静迎在津海当老师的原因。

    ......

    下午再路过叶家时。

    大部分人的眼神都从瞧热闹到羡慕,甚至掺杂着妒嫉。

    “喏,中午就在那儿,那小子一张嘴,吓的我筷子都掉了。”上午带路的婶子指了指叶家门口,声情并茂的和旁人学舌。

    “你呀,就是眼窝子太浅了,瞧瞧,这点儿钱就给你套住啦。“身边儿一个瘦竹竿似的女人紧跟着说道。

    “学的好不如嫁得好,再能赚钱有什么用啊,找了一个傻小子,不还得自个儿贴钱养他?”

    “读书都读傻了,一点儿也不活泛,看我们家莹莹,找的那可是山上浆场老板的儿子,以后指不定多享福呢。”瘦竹竿尖下巴一抬,得意的说道。

    中午带路的大婶努努嘴,没吭声。

    自家闺女也是这一届的学生,中午可是告诉了她不少消息。

    传闻中和叶静迎在一块儿的,就是前段时间县里传的沸沸扬扬的省状元呢。

    省状元,长得一表人才,以后赚的能比一个小浆厂少?

    这得罪人的话,她是不会当面说的,只是在心里默默看个乐子。

    周围眼热叶家的,不少人都佯捧着瘦竹竿。

    “还是莹莹有福气。”

    ......

    “澄哥,我这边儿都完事儿了,让鹏子去吧。”

    郭民刚走出南山村,立马给赵澄打电话报信。

    “谢了,今天你找过去的学生,晚上我请客吃饭。”

    “多大点儿事儿。”郭民连忙推辞,“澄哥你都免费让我听两期课了,还能占你这点儿便宜。”

    “不是怕露馅,下午我都去帮鹏子放炮去啦,我先回家了,有空聊。”

    挂断了电话,赵澄也给张鹏发去了消息。

    张鹏等了一个上午,等到了信儿,立马带着新买的炮竹往南山村去。

    南山村,叶家的菜地旁。

    叶二叔刚打完药,蹲着洗手。

    “二胜,家里又来人了,给你送炮竹,让你签收呢。”

    想着家里老人不识字,叶二叔放下手中的家伙,两口子往家去。

    “不年不节的,买什么炮竹啊?”相邻的几家地里,大家都觉得新鲜。

    可是人家两口子全急匆匆的走了,也没处问去。

    张鹏穿着出自赵澄恶趣味,一半黄一半蓝的工服,蹲在门口。

    “小伙子,这是我家的东西吗?我也没买啊?”叶昌也不在家待着,叶二叔拿不定主意。

    “是,我们老板赵澄给订的,您在这儿签字就行,试试那个更合适。”

    “回头正式开业时候咱们放。”

    开业什么的,叶二叔不知道,听见赵澄的名字,他就放心的签了字。

    对门的王家老太太坐在门口摇着蒲扇:“二胜,开什么业啊?你不种地了?”

    “姨,那是我啊,是我们家小迎的....同学,估计是要开店,让我们挑挑用哪种炮竹合适。”

    叶二叔老实,没等二婶拦住,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了。

    “哈哈,那是当老板娘了啊。”老太太笑呵呵的说道。

    “小伙子,这是要干什么的啊?”

    “奥,主要是外卖,要正式上线,就是在网上....”张鹏一顿解释。

    “哎呀,我以为赵澄以后还要跟着爸爸经营造纸厂呢。”

    “没想到才一个暑假的功夫,搞出这么多名堂,又是补习班,又开这么大一公司。”

    “唉,这孩子得多累啊,但是听静迎说,人愣是还倍儿精神,比她都白净。”二婶装作心疼的说道。

    “孩子,回头告诉你们老板,晚上家吃饭来呀,姨给炖只鸡补补。”

    好家伙。

    王老太太眼睛一眯。

    这跟前两天叶家那傻老太太瞎掰的,没一条能对上的。

    张鹏功成身退。

    晚上七点钟,天刚擦黑,奔驰车准时开回到叶家门口。

    到了这会儿,树根底下一起乘凉解闷的南山村老少都刻意不往叶家门口看。

    揶揄人的心思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可是炮声一声接一声的响。

    很难控制住自己不去看正在放炮的一对璧人。

    赵澄穿着刚买的黑色西装,站在石子儿路上,一丝不苟点燃烟花,与村里还光着膀子消暑的同龄人格格不入。

    这气质,出现在这儿,远比烟花稀有。

    怎么好事儿全让别人家赶上了。

    树下的人干坐着没劲,有的过来凑热闹,有的人直接回家了。

    “别说以后了,现在他们,全都只有羡慕你的份儿。”赵澄偷偷转身对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