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临高台
繁体版

第二章 老宦

    没有上位者不喜欢忠臣的,更何况梁常侍已侍奉两朝,耿介刚直,既是堪用,也好显得皇帝宽仁。

    姐弟二人没想在宫里瞒住冯皇后的耳目,梁常侍也不愧是见惯了风浪,不是他当值的日子,索性称病不见。赵婧笑吟吟地使唤小黄门传话:“你就代本宫问问梁常侍,陛下长久不立太子,意欲何为?驱使朝臣裹挟皇子相斗,这难道就是稳固社稷的长久之计吗?”

    这问题太直白,唬得那小太监面如土色,就连梁常侍也不得不“抱病”拜迎。“老奴不敢妄自揣度圣意,还请公主慎言。”

    常侍一职,负责草拟文书传达诏令,原本谈不上要紧,却是天子近臣。于是此间公主低眉,皇子搀扶,也有从前救命的恩情在,确实情真意切。

    “我与阿姊来此,不是要梁阿叔为难的。”赵晏适时开口,作足了礼数。“这声‘阿叔’,是感念您从前不惜得罪冯氏,也要保全赵氏的血脉。如今这一问,不仅是为了我们姐弟的前程,更是为了燕朝的社稷安稳。”

    梁常侍长长叹息。良久,似是下定了决心,屏退了所有下人:“陛下确实重视制衡之术,要借二位皇子夺位之争,激起世家们之间的争斗。”

    “世家斗得越狠,陛下的决策就越重要。”

    所以我那好父皇,以为坐这帝位是如此的轻巧。赵婧心中讽刺:猛药去沉疴,治乱重典刑。一味激起朝臣相互攻讦,非但削不了世家,反而极易造成政令混乱。但既然梁常侍松了口,说明事有可为。

    赵婧敛容正跪,语气诚恳:“对阿叔,我无意迂回隐瞒。只是楚王赵昇其人,梁阿叔应该再熟悉不过,性格懦弱,毫无根基,又长于冯皇后之手,若来日身登大宝,大燕的江山就落到冯氏掌中了。”

    老宦终于缓缓抬头,神情不似平常的恭谨,目光深沉,审视着姐弟二人的表情:“老奴不知殿下所欲。”

    “要胜过楚王,唯有借萧氏的手,与冯氏一搏。”赵晏坦然开口,少年声线青涩微哑,语气却坚决:“驱虎吞狼,也借机摸清萧翊的人手。这天下,是赵氏的天下,容不得三姓世家酣睡于卧榻之侧。肃清朝堂,海晏河清,这便是赵晏的志向。”

    梁常侍的脸上闪过一丝动容。

    “求阿叔助我。”赵晏下拜行礼。

    梁常侍慌忙搀扶制止:“卑贱之人如何担得殿下大礼!快快起身,唉…大燕如今…殿下心怀大志,老奴自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争取到了梁常侍的支持,也算了却一桩大事。赵婧从皇宫出来,心中却有些沉重。这种没有来由的情绪,在如约看到萧翊等候的车架时翻涌得更加激烈。

    萧翊,她的萧郎,是年少暗自心许的夫婿,是羽都最耀眼的儿郎,可也极有可能是未来权利博弈的对手。赵婧内心一向不存无谓的侥幸,却仍要在面对萧翊时感到无解的焦灼。

    “公主?婧儿这是怎么了?”萧翊看到钻上马车的身影,注意到她神情郁郁。

    赵婧稳了稳心神,泪眼盈盈佯装委屈,挪开了遮面的手帕,露出茶水泼过的痕迹——不疼,再出来晚些,就快自己好了。“冯氏那个老妖妇……”

    萧翊只看她这模样,心中了然,又有些好笑:“…嗯,委屈了婧儿。只是冯皇后如今身居后宫,不好动她,婧儿往后暂且少进宫吧?”

    赵婧恼道:“人言嫁给萧郎是世上绝好的姻缘。可如今我受了委屈,你只要我躲着她!”

    故作小女儿的娇嗔姿态,说是伎俩,倒像调情。萧翊看得明白,却也受用,捧着赵婧如玉的面颊,好声好气地哄:“你啊…我分明是可怜婧儿受的苦。至于朝堂之事,为夫自有打算。我答应你,冯家翻不起真正的风浪。”轻飘飘的一句。

    赵婧索性扭头看向车外,不理他。

    萧翊失笑,伸手揽她回来:“公主不肯相信为夫吗?皇后色厉内荏,没多久张扬日子了。那些琐事,怎么值得你忧心半分?哎…这集市就这么好看吗,婧儿一眼不肯看我了。”

    赵婧终于没忍住笑,转过脸倚在他怀中。

    “婧儿,”萧翊轻轻抚着她如云的乌发,“还心烦吗?那去不去集市逛逛?”

    这番温声安抚,仿佛情深意重,好不动人。可赵婧分明瞧见外面有人对着萧家的马车望尘而拜。趋炎附势到了这般地步,而萧翊冷眼看惯,习以为常。

    “不去了,”赵婧倚在丈夫肩上,闷闷不乐,“妆都花了,我们回家吧。”

    萧翊低头瞧她神态,并未看出端倪,那只能握剑堪执笔、搅弄燕国朝堂风云的手,这会儿就与她十指交扣。“好,回萧府。”

    萧翊显然是有把握对付冯家的。可底牌是什么?她不能问,她人还在萧府,就在萧翊眼皮底下,更不能设法去找。潜龙勿用,眼下可做之事不多,不如留在萧翊身边,也显得安分。

    等吧,等一个让朝局失衡的变数,等到冯萧两姓按捺不住锋芒、虎吞下了狼…乱中夺利,已是赵氏唯一的出路。

    这一等,不知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