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永世
繁体版

第十五章 灌江口

    “话说两界山大战,你们可是知道吧?”奎爷反问道。

    众小兵都是一脸热情,如小鸡啄米的点头。

    这谁没有听过啊,现在国内正在大宣特宣两界山大战,以示国威,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达官显贵,皆是知晓,温、武二圣之名天下尽知。

    奎爷接着道:“那温圣大人一出手,引动圣人言,可比这带劲多了,兄弟们只觉得个个身子骨带劲,砍杀妖蛮如切菜一般…”

    一小兵突然插嘴道:“这么说,书院老师能让俺们刀枪不入,犹如神仙护体?”

    那奎爷瞄了他一眼,撇撇嘴道:“迷信,哪里来的什么神仙啊,你们都是受过教育的,比我这没有读过书的还迷信。”

    那小兵羞愧低头,小声道:“俺没有读过几年书,就辍了学,娘说是让弟弟妹妹去学,让俺来当兵吃饷,也能为国家出力不是?”

    “嘿,”奎爷乐呵道:“你娘亲觉悟还挺高!”

    惹的一众周遭兵士哄堂大笑,许是动静闹的有些太大,田羽生正策马向上,忽见此,眉头微皱。

    他策马扬鞭,只听见空中传来炸雷声的闷响,众人皆是沉默了下来,田羽生双眼微眯扫视众人。

    那目光极具威严与穿透力,他冷声道:“加快赶路,莫要聒噪,暂且先记你们一次。”

    言罢,田羽生策马而去,众军士目送他远去,都紧闭嘴不敢多言。

    浩浩荡荡的大军,有了圣言的加持,行军速度快了许多,他们纪律严明,步伐齐整,一路上只闻得兵戈声,马蹄声~

    如一条黑色长龙,映着月光,凿开被冰雪覆盖的道路。

    炎国虽实行小学六年、中学三年的义务教育,都由国家出钱,可并不代表自己不付钱,只是说大头由国家出了,孩子们的书本费,饭食费和一些杂项,都得自己出钱。

    钱虽不多,却亦有很多百姓付不出这钱,究其根本,却是国情所致。

    炎国地理位置极好,四季分明,粮食作物,一年三熟,物产丰富,金、银、铜、铁等矿物亦是分布广泛。

    算得上是富饶的大国,可国富而武弱饶是大罪,君子怀其玉,必遭小人记挂,何况一国乎~

    炎国四周强国林立,无不窥探这富饶的土地,边境多年以来是大战不犯,小战却是不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催生了兵役制度。

    年满十八周岁,大考结束后,便需入营为兵,如在大考期间便需延后,大考结束后再行入营,两年后可自行选择去留,是在军营深造,亦或是大学就读。

    而在这个世界上当兵,基本都是要上边境作战的,新兵伤亡率极大,百姓们无法,不能让血脉断续~

    便常出现一家人带三个孩子、五个孩子、甚至七八个孩子的常态出现,也演发出许多问题。

    炎国富饶,肯劳作,大抵是饿不死人的,可也演发出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场景出现。

    或许,大都希望后代中出现有出息孩子吧。

    可,毕竟衣锦还乡多是少数,平平无奇才是常态。

    这也催生出许多年龄不够的少年兵出现,只要身子骨壮实,当地官吏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是可以凑合的。

    ……

    两界山,说是一座山,或者说是一个隘口,却是大扺都说不上那么准确,准确的来说他是一条自东向西的巨型山脉。

    道路难行至极,牛马皆不能过,因山脉上空气旋翻滚,修行不够的飞禽也是难以横渡,只得在隘口加以通行,而这样的隘口两界山却有三座。

    分别是、止戈洞、夹门峡,灌江囗,由两界山三大家族,冯、王、赵三家派出大修士与一众小家族修士领兵镇守。

    两界山隘口,云雾环绕,高大的山石东一块西一块的洒落在地平线上,那是大修士们在隘口交手所至。

    隘口处高大的城楼依山而建,城上匾额高挂,上写“灌江口”三字,城楼上精壮干练的士卒在城楼上下巡视,一股子萧杀之气,飘荡全城。

    看军容,便是战场上趟过多几多次血的老兵了,与关外的城池的驻兵力量与品质来说,简直高上了好几个档次。

    而“灌江口”作为两界山的三大隘口之一,必有修为高深的大将镇守,这将领是老牌高手,赵家赵长虹,镇守“灌江口”多年。

    而“灌江口”之所以叫“灌江口”是因为此处之其特,如果从上空俯瞰风景,便能看到蜿蜒曲折的官道,却是前头大,中间宽而尾窄的造行。

    巜两界山纪》中记载的是,传闻说,是有一日掌控天地伟力的水之神魔来到此处,欲开辟,邃乃行,顷刻水至,而山地分,大水冲百日,效甚微,乃止。

    当然,也有人说是后天高手打退了这位神魔,当然也有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儿,当然,当然,当然,所以这个地方就叫了“灌江口”!

    此刻,天还未亮,城门楼子上火光照耀却宛如白昼一般。

    一士兵打了个哆嗦,呵呵积极的抱怨道:“这鬼冷的天气,真驴蛋的要冻死人,妖蛮怎的还不退呀,真该死!”

    另一士兵附和道:“是呀,照我说就该大军出征,杀妖蛮个人仰马翻,那多痛快呀!”

    “不知道上头咱想的呗,咱们老老实实听安排便是,上头有上头的考虑,”又一士兵打着哈欠的漫不经心的说着。

    随即他话峰一转,有些不耐道:“冯二蛋,你小子天天就是杀杀杀的,我看你是欠抽了!”

    他边说,目光一扫,撇向远方,像是看见了什么。

    那被称为冯二狗的老兵遭怼了一下,自是有些不服,心中暗自道:“狗腿子,也你修为比我高不然早抽你个崽种了!”

    不过冯二狗表面上却是未有表露出来,口中嘿嘿笑道:“我王哥说的好,这次小队长我必投我王哥一票。”

    他说完,见那王哥未理他,自觉无趣,尴尬一笑,但也毕竟也是老兵油子了,自不会把这当个事儿。

    冯二狗跟随他的目光向远处望去,依稀看见远处一道白影正向着这边移动,那白影越来越近,时不时的闪动着银白流光,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身形,极速向着城楼前进。

    冯二狗目光微动,他认得那道身影,那是冯家少家族的身形,整个两界山也只有冯世成才敢这么招摇还不被打死,反倒是越打越强,让人敬佩不已。

    不过离的还是稍远了些,冯二狗倒也不大敢确认,他虽然姓冯,可却是和冯家扯不到太大关系。

    每次都只能远远的撇着这些大人物们,只有在下面和同伴吹牛打屁时,才会不自觉的挺起脊背,道声:“我这个冯姓可是当年冯老太爷赐给我爷们的,也算是半个冯家人哩。”

    总是惹得一众老兵油子哄笑,不过他可不在乎,只是摸着头以笑声回应。

    念头一转,那人影却是纵马已至城前,那人身着白袍白甲,头戴白盔,脚穿白靴,腰间挂剑,跨下白马,可不是那冯世成吗!?

    这来人正是冯世成,他自磊石城一路狂奔,终是在天明前赶到隘口,他勒马停于城下,手中高举令牌大喝道:“我乃磊石城总兵冯世成,有紧急军情,速开城门!”

    城头自有巡检将领,那将领有后天巅峰修为,黑夜观物自不是什么难事,何况“灌江口”下火光通明,他略一关望便确认来人。

    当下说道:“开城门!”

    那厚重城门传来咔嚓作响声,正在缓缓开启。

    冯世成拉动马缰,那马儿在地面上来回踱步,似下一刻便要一跃而入。

    那王哥双目微眯,心里却是有些发怵,早些时辰他从上头收到消息,天明前若是有外城的兵勇要进口子,便以各种理由将其扣下,若是不服管教,格杀便是!

    他拍着胸脯向着上面保证道:“别说人,就是一只老鼠也别想在天明前入城,却是未想到是这煞星,这冯世成他可是不敢得罪,可是上头的人他也不敢得罪。

    他眼球溜溜转了几转,艰难的下了决定,咬牙道:“先去拖他一拖,到时上头怪罪下来,也有说辞,”旋即,他咕噜咕噜跑城楼去。

    那冯二狗见王哥跑下楼去,和同班兵士对视一眼,露出疑惑,那兵士耸了肩膀,露出同样疑惑的神色。

    冯二狗和同班兵士只得好好站岗,除非换班的人来了,否则不能随意走动,而王哥和他们不同。

    听说最近傍上了某个头头的大腿,内定了小队长的位置,近几日已经不消站岗了,只用抽时来巡查各个岗位的人员便可,城楼上下亦可随意走动。

    王哥一阵狂跑终是在门开时到了城下,混在值守将领中。

    冯世成纵马而入,在城门口迎上诸将,压住声音道:“妖蛮残部入侵磊石城已被打退,我料其余诸城亦被入侵,你等切勿声张,速将消息传给我“赵伯伯”!

    随即冯世成抱拳道:“我另有紧要事,告辞!”

    诸将会意,纷纷抱拳,让出道来,冯世成当即便要离去,这时那王哥不合时意的站了出来,抱拳道:“还请冯公子留步,与赵将军详谈后再行离去!”

    冯世成眉头一皱,双目微眯,牵着马缰扫过诸将,却见诸将并未动作。

    “呵呵!”

    冯世成轻笑道:“聒噪!”

    目露凶光,手中马鞭一抽,“撕拉!”只听得一声闷响,王哥便被抽飞出,摔的七荤八素,未有再有声响。

    冯世成仰着头,扫了一圈众人,指了指地上的王哥道:“他的汤药费我来出,你们写条子,我来批!”

    未等众将回应,冯世成一夹马腹,只听啪嗒,啪嗒的马蹄声回荡远去,少时便已不见人影。

    众将看了眼趟在地上不时抽动的王哥,讥讽道:“这煞星也敢惹,活够了!”

    当下便唤来兵士将人抬走,随后众将士便向城主府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