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道:圣人必可学而至
繁体版

第五十六章 叛乱

    正德十三年六月十三日,这天是朱宸濠的生辰,他邀请诸司齐聚宁王府。正在把酒言欢之时,突然听说朝廷派出了敕使要来不利于他,不由得心中一惊。待到寿宴结束,秘密召集李自然、李士实、刘养正等人商议对策。刘养正最先说道:“朝廷当日就是用这个方法让刘瑾服罪的,如今怕是也要来对付殿下了。不如明日诸司谢酒的时候,威胁他们就范。”李自然也说道:“殿下,我等筹备了十年,不就是等着这一天吗,不要再犹豫了,时不我待呀!”李士实仍然有些犹豫:“不如等朝廷敕使来了之后,我们了解下朝廷的意思。反正到了我们这里,我们说了算。”不等朱宸濠说话,李自然接口说道:“不可,不管敕使带来什么消息都不会有利于我们。况且,十年间,我们早已准备充分。此时不动,更待何时?今日,各地官员又齐聚在此,正是我们动手的好机会,若是明日之后,岂不是放虎归山。”朱宸濠越想越有理,越想越正确,便下定了举兵谋反的决心。

    当天夜里,召集士卒做好准备。第二天一早,众官员聚集一堂,向朱宸濠参拜。待众官施礼毕,朱宸濠正襟威坐在露台上,对众官员高声宣道:“你们可知道天下大义之所在?”下面有一位巡抚都御史名叫孙燧,高声答道:“不知。”朱宸濠目光一冷,瞅了孙燧一眼:“昔日孝宗皇帝抱养民间之子,本不是我朱家血脉,如今已窃据帝位十四年了。我奉太后密旨,决定发兵讨伐,与尔等共伸大义,你们知道了吧?”孙燧一步迈出:“既然有太后密旨,请拿出一观。”朱宸濠怒斥道:“太后密旨岂能轻易视人。我今日便举兵往南京去,你愿保驾么?”孙燧答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大义?”朱宸濠大怒,挥手说道:“你一边保举我的孝行,一边又向朝廷密报我图谋不轨,如此反复小人,岂能知晓大义?来人,将此人给我绑了。”从旁边窜出几名力士,将孙燧五花大绑。按察副使许逵大叫道:“孙都御史是钦差大臣,你怎么敢私自杀害?朱宸濠,你个反贼。待天兵到日,必诛灭尔等九族。”“将他绑了,将二人拖到惠民门外,斩首示众!”朱宸濠下令将二人处死,转而向台下众人大喝:“顺我者生,逆我者死。”大多数人都屈服于淫威之下,少数几人因未屈从,被朱宸濠夺走官印,押入大牢,其中的大多数最后也都被迫跟从朱宸濠,方才允许被释放。只有马思聪和黄宏两人宁死不屈,最后绝食七天而死。

    解决了众多官员之后,朱宸濠马上称帝,任命各级官属,还设立了御前太监,尊李士实为太师,封刘养正为国师,李自然为钦天监。加封文官武将,发布推翻武宗的檄文,将年号从正德改为顺德,派遣娄伯将、王春等四处募集兵马,招揽四方贼匪四万多人,凑齐七万余众,举兵反叛。李士实、刘养正建议朱宸濠立刻出兵直捣BJ,如果进军不利的话,就转战南京,在南京建立根据地。但此时,王阳明故意放出的官员所携带的公文被截获。公文上写明天子的大军已经从BJ出发向南昌而来,朱宸濠想起成祖朱棣稳守BJ而后夺取天下的事,便怎么也不肯离开南昌,决定一味坚守。李士实见朱宸濠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便又献策道:“朝廷即使发兵,怎么可能几日就到达的?这肯定是王阳明的奸计。殿下已经担负了反叛的名声,如果不能迅速出击,反而困守在一隅之地,等到四方讨伐的兵马到了,我们就必败无疑了。殿下若不想出动大军,可以分兵一支去攻打九江府,若能得到九江,再攻打南康。得到二郡,然后亲率大军直捣南京,先正大位,天下有识之士必来归附,大业便指日可待了。”然而朱宸濠还是很犹豫,始终也无法下定决心。不过,听从了李士实最后的建议,派闵廿四、吴十三等各自统兵万人,掠夺官民船只,顺流而下,一举拿下南康、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