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道:圣人必可学而至
繁体版

第十二章 结婚

    两人盘膝坐下,聊起了分别后各自的经历。王守仁只经过不足二十年,自然没有太多可说。倒是无为道人,将这一千三百年所发生的事情用2个时辰说了个大概。大部分事情,因为事不关己,王守仁对一些历史上的大事提不起多大兴趣,倒是有两件事让他听的格外认真。一个是当年两人费尽心力建造的桃源村,听无为道人说,桃源村直到五代十国后期才出世,因为两人留下的兵法和武艺使村中的百姓大都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将军,宋太祖赵匡胤就是桃源村的村民。盛极而衰,宋朝之后,桃源村村民的后代逐步消失在历史大潮中。另一个当然是如今的灵气为何如此匮乏?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解释。这世间的每一个生灵都是靠着巨大的灵力汇聚而生,所以世间的生灵越多,灵气当然越少。虽然普通人不懂得如何利用灵气,但体内却实实在在藏着庞大的灵气。这就是为什么当生灵多时,修仙之人就变得十分稀少的原因。

    明显王守仁对于灵气的问题更加感兴趣,问道:“那一直传说的鬼怪和妖魔吸收人的灵气是真的吗?”无为道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王守仁,不过嘴上却回答道:“其实,那些鬼怪和妖魔只是找一些特定的人才能吸取很少的一点灵气,比起自己修炼得来的,少的可怜。而且,一旦吸取他人灵气,便沾染了因果,将来必定要受到上天责罚的。所以,不会有人真愿意吸取他人灵气的。”“那灵气被吸走,是不是阳寿就减少了?”看到王守仁是真的完全不懂修炼,又想到师门专门交待一定不能传授他修炼灵气的法门,也就真正释怀了,耐心的答道:“首先,能被吸取灵气的都是一些大损阴德之人;其次,他们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例如生辰八字等;最后,能被吸取的都是极少极少的灵气,对生者本身是没有多大影响的,对阳寿的影响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听完无为道人的讲述,王守仁对于天地灵气才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还想再问一些问题时,无为道人打断他说道:“我还是先教你一些法门让你能调节一下这个身体。”王守仁却想让对方教自己一些修炼灵气法术的方法,无为道人却坚定的拒绝了。无为道人教了王守仁导引之术,虽然也是导引灵气入体,不过只是改善身体器官,无法修炼出法力。按照无为道人教授的方法,王守仁做了几遍,熟记心中。正当还要再讨教之时,发现无为道人已经消失不见,他刚才坐的地方留下了“二十年后再见于海上”的字。不久,诸养和带着家人找到了这里。想想也是,新婚女婿婚礼当天消失不见,谁家能不着急?不过,王守仁倒也没有受到责骂,只是受了些埋怨。走出铁柱宫时,已经是第二日的清晨,此时,王守仁才知道自己已经出来这么久了,婚礼当天就将新娘扔在家中,自己偷跑,也难怪岳父生气,自知理亏的王守仁一路上格外的听话。

    回到家中见到自己的新婚妻子,王守仁是羞愧难当,朝妻子一躬到地:“守仁做事鲁莽,慢待了夫人,向夫人赔礼!”诸氏也没想到自己的丈夫这么谦敬温和,一时之间呆愣当场。王守仁见对方一直没回话,以为还在生自己的气,吓得不敢抬头,腰弯得更低了。诸氏虽然回过神来,但毕竟是第一次与男子单独相处,羞红了脸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好半天见诸氏没有反应,王守仁忍不住抬头,当时脱口而出:“我靠,这也太美了!”诸氏没听清楚,一时着急,张口问道:“你说什么?”见对方询问,把王守仁弄了个大红脸,还好脸皮厚,忙开口说道:“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诸氏听到王守仁将杜甫的诗改成这样,一时气愤,但哪里气得起来,又羞又气,只说了句:“你个登徒子!”再看诸氏,生的肌肤赛雪,双目明澈若秋水寒潭,秀发如瀑倾斜而下,体态优雅若掌上飞燕,两腮嫣红像极了含苞待放的荷花,樱桃小口欲语含羞,正是一点朱唇谁人尝?看到眼前一幕,就是历经两世的王守仁也不禁心神荡漾:“登徒子就登徒子吧!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罢,也不等对方有什么反应,抱起诸氏就去了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