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星灿的平凡人生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坚守信念

    在恩施州国税局的档案室里,存放着一份施星灿l953年11月写的《入党志愿书》。他在志愿书上写道:“我参加共产党是为了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无论在任何复杂、危险的情况下,我都会站稳党的立场,决不动摇,绝不退缩……我愿意把我的一生贡献给党的事业,永远忠实于祖国和人民。”“我决心让自己的私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即党的利益。无论什么时候,绝不闹个人名利。”施星灿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他都严格按《党章》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在他的家里,保存着多本新旧不一却保存得很好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上面有他学习时做的记号和简短的心得体会。

    1985年党员登记时,施星灿总结了自己参加革命尤其是入学以来的思想,认为自己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工作,没有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他再次表明心迹:“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奋斗终生是我32年前入党时的誓言,我对党的伟大纲领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一定对照党章努力实践,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决不给党抹黑。”那一丝不苟的字迹,那发自肺腑的语言,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经历过才会感动,体会后才知珍惜,86年是施星灿老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存的时间长度,不可预估的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生存价值,他的骨子里时刻充盈着的,是党员的本色和军人的传统,他的心底里时刻坚定着的,是无悔的信念和终身的信仰。施星灿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几十年来,无论是残酷的战争岁月,还是经济贫困的奋斗年代,亦或是离休后的耄耋晚年,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崇高信仰,践行着自己铁一般的诺言,默默地植根于贫困山区的财税事业,用自己的全部身心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不懈追求,顽强地塑造着一个基层普通税务工作者的感人形象。

    在利川市国税局一栋老砖墙职工宿舍楼,二楼就是施星灿的家。施星灿老人的家很好找,在门卫室一问,房子是老房子,已经修了30年了,还是早期的设计,客厅非常小,沙发和火炉几乎占完了客厅的地面。整个房子只有70多个平方米,装潢其实就是用仿瓷涂料刷了一下,预制板的印痕都还能看得见。在柜子的玻璃后面,放着多本新旧不一却保存完好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还有多枚解放纪念章和战斗勋章。

    见到这样的私人客厅,就像见到一个党史陈列馆、一个党员活动室、一个革命教育基地!环视施星灿70平方米的家,家具屈指可数,大都是老家具,稍微有点时代气息的是他女儿的。这不是阔绰的家庭,甚至有些暴碜,可是,的确是这个清寒家的主人施星灿老人为国家,为党一次次慷慨解囊!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对比!同事们叫他“施老革命”,真是名副其实,他的信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尽管他已有85岁高龄,其内心依然涌动着满腔赤诚和热情,时刻在感受着党的温馨!每天他都在用心与党进行交流,进行一种内心的对话!他的回答一定是干脆而又自豪的:我没有褪色,我的心中红旗飞扬!他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离休晚年的施星灿生活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充实,除为社会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读书是他的最爱。他一直坚持读书看报,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总会把国家、地方的发展变化、新闻大事记在本子上。施星灿对总是同事们说:“学习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是一种需要。人必须要坚持学习,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会褪色!”

    利川市财政局职工田茂绪曾做了13年门卫,很熟悉施老的生活规律。“施老就住在我们单位后院,他每天都要来门卫室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风雨无阻。他性格温和,话语不多,每次只问‘小田,今天的报纸来了没有?’若来了,就只顾着读报,不再说话。”田茂绪说。

    自1987年离休以来,施老一直没有放松过学习。看书读报、看新闻、散步成了老人每天生活必做的三件大事。施老每年都要自费上千元订阅《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恩施日报》、《求是》、《民主与法制》等报刊,成摞的书报整整齐齐地放了半间屋。在施老的书桌上,堆放着他各个时代的笔记本。军事科目学习笔记、哲学笔记、税务知识笔记、党员先进性教育等笔记,一本一本的笔记,书写工整,笔迹清秀,记录着一个共产党员成长的痕迹。他还有个习惯,就是雷打不动地收看《新闻联播》,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施老常说:“人退休了,可思想不能退休,退休干部也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在2005年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利川市国税局机关党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只要身体允许,施老每次都准时到会,像学生一样,认真地听报告,做笔记,谈体会。要求必读的四个读本和一个讲话,施老都逐字逐句地进行了通读,还做了10000多字的读书笔记,那股认真劲头毫不逊色于在职的党员同志。有人劝他,您这么大年纪了,又是离休老干部,思想够先进的了,还学啥呢?施老说:“我人虽然退休了,可思想不能退休,退休干部也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在都亭国税分局当过门卫的廖政权说,老人每天要来门卫室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施星灿老人到了门口,轻声问一句:“小廖,今天的报纸到了没有。”廖政权就拿来报刊给他,老人就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读着。读书、学习是了解天下大事的方式,虽然知识不断更新,但施星灿老人的信念却越来越坚定。

    施星灿的家里保留着几本《革命日记》,上面那工工整整、一丝不苟的笔画,全是他亲手写下的。在那最长已经保留了半个多世纪、纸页泛黄的日记中,有老人参军时教士兵练习射击的讲义,有不断学习的政治笔记,最新的一则日记的时间则是2011年7月27日,记载着《经济日报》关于江苏当年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和一般财政收入的数据。老人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定要坚持学习,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时俱进,绝不能让思想退步。当然,也透出他对家乡的深深眷念!

    2005年,施星灿告诉女儿,要把书捐出去。女儿问他:你几十年来都坚持看书学习,把这些书当宝贝放着,为什么要捐呀。施星灿说,我老了,说不准哪天就撒手而去,可不能让这些书成为废纸,要让它们发挥作用,去继续教育群众,教育下一代。就这样,施星灿就写信给他当年下乡的车罗,把1500多本曾经珍爱一生的书籍全部捐给了学校,为了不给学校添负担,连运费,施老都坚持自己掏腰包。

    2010年利川市国税局召开党员大会时,施星灿老人在会上发言说:“从入党那天起,我就选择了永远跟党走,这么多年我的理想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大家也要反思,看看自己的信仰还坚定吗?”他还建议支部要经常组织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剖析自己,反省自己的信念是否动摇。利川市国税局局长欧阳旗说,面对施老革命,我们内心感到很惭愧。老局长彭代富说,共产主义的信仰在施星灿脑海中坚如磐石,他不仅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坚守了终身的信仰。即使是离休20多年后,在身体需要心脏起搏器支撑的情况下,他也坚持不错过任何一次党员集中学习讨论的机会,很多次,他都是别人搀扶着来到单位参加学习。

    在2012年2月27日第五十个“学雷锋日”来临之际,利川市国税局办税服务大厅的7名党支部成员来到施星灿老人家人,请老人家为他们上一堂党课。施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阐述了优质服务的重大意义。“先进是什么?先进就是在工作中处处带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60多分钟的时间里,施老的党课打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阀门。听完党课后,党支部的成员纷纷表示,“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条件,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在工作中雷厉风行,把国税系统的精神展现出来。”“施老的精神不能丢,我们都要努力做施老这样的人。”“作为纳税大厅党员,我要认真学习税务知识,依法征税,细心工作,不让纳税事项在我手中拖延,不让工作差错在我身上发生,不让纳税人在我面前受屈,不让国税形象因我受损。”

    他一生都在捐献。他把最宝贵的青春捐给了战场,献给了人民;他把用以维持生计的工资捐给了灾区,献给了国家;他把视为至宝的书籍捐给了孩子,献给了社会。如果不是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赤诚大爱,他怎么会有如此慷慨的举动。施星灿,用行动实践着自己当初在党旗下的誓言!无时无刻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维护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他在自己的一份整党材料里这样写道:“党比我的生命还重要,看到党内一些违法乱纪的现象,我感到脸红,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来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唱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赞歌。”透过那些语句,让人看到一种源自内心的忠诚信仰!那是一个在党旗下面掷地有声的汉子!很多人都庄严地在党旗下举起手宣过誓,对比施老,心中该有何感想?

    无私的奉献,坚定的信仰,已同施星灿老人的生命连成一体。84岁的施星灿老人,是众多离退休老人中的一员,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他立足在自己的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的做实事、做好事、做难事,舍利益、舍小家、舍自我,这是何等的大情怀、大境界!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就是夜空中一颗灿烂的星星,用行动诠释情操和意志,用生命点燃忠诚和信仰,永远将微弱的星光洒向大地。施星灿,与中国共产党几乎同龄的离休老人,用60年的真诚奉献和坚定的信仰,将生命铸成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指引着迷惑的目光,迟疑的脚步,无限的希望!有一首题为《信念》的诗这样写道:

    巍巍齐岳山,铸成一道道钢铁长城;悠悠清江水,绘出一幅幅绿色画卷。

    在利川这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有一位耄耋老人,他的事迹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他高尚的品格像天上闪烁的星星,平凡而又伟大。

    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施星灿,他从枪林弹雨中走来,他从血雨腥风中走来。

    抗美援朝,有他冲锋陷阵的身影;平凡岗位,有他默默无私的奉献。

    他只是利川市国税局一名普通的离休干部。

    他,恪尽职守工作,毫无怨言。

    有谁相信?在三十八年中,他从来不要福利,也从来不要补助款。

    又有谁相信?他一条裤子,穿了四十七载;一件衣服,穿了六十年。

    六十年啊!多么漫长的岁月。也许有人会问,他家里很穷吗?不是的,他穷了个人,却将大爱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无数需要的人们。

    每当国家、人民有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鼎力相助。

    长江特大洪水,有他深情的倾注;淮河特大涝灾,有他爱心的播撒;汶川八级地震,有他无声的行动;玉树强烈地震,有他爱的奉献;建党九十周年,他一次性缴纳特殊党费一万元;十八大前夕,他又一次性缴纳特殊党费一万元。

    他用一颗诚挚的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他贯彻党的方针,坚守党的信念,他把党的思想,写进了生命的乐章!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铁骨铮铮的誓言,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坚守着一颗平凡的心。

    是春风,一定吹拂华夏神州;是雨露,一定滋润大地山川;是流星,一定会划破沉寂的夜空;是蜡烛,一定会照亮漫长的黑暗。

    他——施星灿,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来做施星灿精神的传承者吧!这是时代的需要!这是社会的需要!这更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展的需要!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祖国的繁荣,为民族的昌盛,为神州屹立世界的东方,共同奋斗吧!

    有一首题为《望汉月·施星灿记》的词也写道:

    东篱淡风渐远。卷轴人生装缀。惜教戎马问秋天,叹将士不曾留名。家国新雨霁。离京畿,远赴贫山。崎岖险途视平地,愿此生、为国聚税。

    黄菊数丛临碑。遥梦频祈幼龄。难救汶川数生灵,绢绢细水润桃李。闻玉树地裂。休辞责,再尽绵力。别就华桐锦衣食,清欢久、彩云归去。

    这首诗和词是对一位有着6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生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爱国为民、忘我工作、不计得失名利的高度概括和诠释,是对施星灿传奇旅程的真实写照,让我们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一股奋发进取的无穷力量。

    著名作家丁玲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够忍受,什么环境都能够适应。这种信念,这种追求,施星灿同志做到了,他用他一生的信念和追求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人生的价值,什么才是一个人生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