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快跑,女妖来追我了!
繁体版

第10章 鸡兔同笼假设法

    “第一题:(算数题十分)帝国有老农,养鸡兔一百,足有二百七十六,问鸡有多少?兔有多少?”

    “第二题:(写词题二十分)假如你是李华,中秋佳节将至,请你给远方的亲人写一篇词,述说心中的情感。”

    “第三题:(写诗题二十分)假如你是李华,你此次科举未中,在京都浑浑噩噩,花甲之年在郊区草屋,回望自己的一生,作何感想?”

    “第四题:(策论一百分)请以下九流中的一个身份代入,假如你要造反,如何推翻乾龙帝国?”

    ......

    傻眼了,不止是许浪傻眼了,其他考生也是如此。

    此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几万之众。

    不过最近科举考试的题目都是如此,一个数算题,一首诗,一首词,和一篇论述作文题。

    “哎,这个题目还要考一天一夜,放在我老家,最多给你两个半小时。”

    许浪估计,自己做完,下午都不需要吃饭,就可以交卷。

    不过话说提前交卷,会不会被考官认为自己蔑视科举,把自己的考卷胡乱涂抹之类的。

    没有过多考虑,每一道题目下面都有大量空白之地,留着答题。

    许浪拿起笔就开始写,什么草稿,思考之类的,完全不存在。

    “古代科举考试,不用写解,不然许多考生都会被扣分。”

    第一题,第一种做法,假设鸡有x只,兔有y只。

    那么x+y=100。

    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

    所有2x+4y=276。

    用第一个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以2,然后用下面的减去上面的可得2y=76。

    所以y等于38,x等于100减去38等于62。

    “一分钟不到,我就口算出来了,不过乾龙帝国还没有引入阿拉伯数字。也没有学过二元一次方程组,更不知道等式的性质,加减消元法。”

    许浪思考片刻,决定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口算,第二种才是二元一次方程。

    随后用帝国读书人的写法开始写在试卷上。

    “解法一:鸡兔共一百只。假设全部是鸡,那么就应该有两百只腿。”

    “但是现在有脚二百七十六,也就是多了七十六只。”

    “这七十六只就是兔子的兔了,而兔子的脚已经被算过两只脚,因此七十六取一半。”

    “综上所述:兔子取一半,七十六的一半,可得三十八只。一百只里兔得三十八只,故而鸡得六十二只。”

    许浪写完这几段话,嘴角微微上扬,轻轻的吹了一下宣纸上的文字,让它尽快变干。

    没办法,这个题太简单了,不多整几种解法,都对不起我这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随后又在旁边继续写道。

    “解法二:现在地上有足二百七十六,我让鸡兔全部抬起两条腿,如果它不抬,我一棒子打下去,鸡就飞起来了。兔子两只后兔着地,不抬也没有关系,可以假设它抬了。”

    “那么一百只鸡兔,每一只抬了两足,一共抬了二百足。二百七十六足,就只有七十六了。”

    “七十六足,就是兔子的前面两只小短腿,取一半,即是兔子的数量。”

    “综上所求:可以不用管它抬不抬腿,兔子三十八只,鸡六十二只。”

    许浪思考再三,还是决定不写方程组了。

    主要是那些符号和字母,阅卷老师不认识,那可就完蛋了。

    “解法三:二元一次方程组。假设鸡有甲只,兔有乙只。则甲加乙等于一百只。

    二乘以甲,加上四乘以乙可得二百七十六。

    经过一些复杂的计算(我是口算的)后,可得甲,也就是鸡有六十二。兔有三十八。”

    哎,没办法,从小被数学摧残,现在好不容易遇到如此简单的题目,那还不得疯狂的表现啊。

    在这里,以后可没有二次函数,正余弦函数,以及空间几何,微积分了。

    唯独在做数学题和背古诗词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我是一个长在春风里,生在红旗下的人。

    “第一题,结束,必须满分,第二题,看看唐诗宋词里面有哪些符合题目,又显得格调非常高的词。”

    许浪心里默默的回想,曾经被语文老师的皮鞭,呸,教鞭支配的恐惧。

    没办法,谁让他小学,初中和高中遇到的都是女老师。

    “假如我是李华,我还想给远在大洋彼岸的笔友写一封邀请函嘞。”

    “谁想的这个名字?太缺德了,不知道初高中六年时间,我最不想见到的就是英语试卷的作文题吗?十篇作文,九篇都是假如你叫李华。”

    许浪眉头一皱,开始回想曾经背过的唐诗宋词。

    作为蓝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搬运工,就必须大胆的承认。

    “有了。”

    几十个呼吸,就出来了。

    毫无疑问,唯有宋代的苏大家的《水调歌头》。

    这首词的威力之大,不亚于宋词里面的原子弹。

    不仅可以当成词,还可以唱成歌嘞。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唐宋八大家。

    苏轼为了在中秋节,怀念他的弟弟,苏辙。

    融入自己的情感,许浪也是稍有几分怀念。

    上辈子的蓝星,他有自己的父母,有自己的事业。

    父母在,不远游。

    “哎。”

    一时之间,思绪有些飘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许浪写完这首词。

    静静的发呆,此词一出,折煞千古中秋词人。

    这首词的地位,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