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暴君
繁体版

026 生员议政,朕必须掌握舆论权

    崇祯放下水杯,缓步走近窗户饶有兴味的看热闹,见几名衣着华丽的书生,围攻一名衣着寒薄的书生,这名书生身材瘦弱,面有饥色,此刻正羞愧的坐在一边,面前木桌上放着一碟腌肉,一碗米饭。

    “李文墨,你也是太仓人士,太仓有二张,乃是大明朝的鸿儒名士,二人忧国忧民,创立复社,当年张溥一篇五人墓碑记,何等慷慨激昂?”

    “为何太仓会出你这种软脚虾,你知道何为文人风骨?”

    “呸,阉狗。”

    一名身穿白色儒袍,手里摇着折扇的风流哥儿忽的啐了一口,另外一名同伴,衣袍也是华丽,上前一步对着白色儒袍公子抱拳道:“钱兄,莫要为这种阉狗动怒,我等今日还要听您讲一讲朝局呢!”

    白色儒袍的公子哥刷的打开折扇,轻轻扇着,大冬天的也不嫌凉,故意做出一番风流姿态,偏偏旁边一些书生,以及食客纷纷投来赞赏的目光。

    “行,今日我钱嘉征便讲一讲太仓有二张,江南吴公子高。”

    “吴公子是谁?”

    一名食客好奇的问道,这名食客五短身材,眼神透着精光,脸却胖乎乎的,一脸的和气生财,身上穿着丝绸衣袍,袖口却有些磨损,看打扮,应该是一名中等商人,不富,有点小钱,日子也能过下去。

    “若说吴公子,咱们还得从神宗天子说起,当年神宗天子治理天下,身居九重深宫,天子爱民如子,奈何为小人蒙蔽,开了矿税。”

    崇祯知道,这帮人口里的神宗天子,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贪财皇帝万历,历史上也被黑成了煤球,但在当时的明朝,文人无论多么不待见他,也不敢当众骂,只能背后骂骂,或者骂万历身边的人,以达到间接黑皇帝的目的。

    此刻,这位虚伪的钱公子,也是躬身行礼口中道:“天子圣明,却为小人蒙蔽,轻开矿税,以至于江南民不聊生,哎。”

    “后来呢?”众食客追问。

    “后来有五位义士,不畏惧阉党权势,愤然打死了矿监,五名义士谈笑赴死,名士张溥感叹,写了一篇五人墓碑记。”

    “正所谓,五名义士野草之身,亦不忘国忧。”

    钱嘉征摇摇头,叹息一声。

    “钱公子,快讲,快讲,神宗天子时代的事情,和今朝有什么关系?”

    几名等不及的食客,纷纷催促。

    钱嘉征面露得意,却也不急,他慢悠悠喝了一口香茶,咽下去,润润喉咙,轻咳一声,又风流的摇着扇子道。

    “当今天子,亦是圣明,奈何,年轻,听信了魏忠贤谗言,意图重开商税,我听说以后咱老百姓挖煤,挖矿,开织机,贩卖茶叶,又得交税了,比神宗当年更甚。”

    此刻,崇祯脸黑的,他那天,下朝时候和温体仁提了提重开商税之事,却没有具体事宜,此刻,传到民间便成了比神宗当年更甚,潜台词不就是骂朕比万历皇帝还贪财吗?

    崇祯脸色不好看,魏忠贤脸色也没好到哪儿去,他嘴角扯出一抹冷笑,目光阴森森的望着钱嘉征,此人,魏忠贤记得,当日便是他写的十大罪状。

    “我等今日说的阉狗,便是九千岁魏忠贤门下的走狗,此人替阉党说话,不配当读书人,呸。”

    “世人皆惧怕魏忠贤滔天权势,我却不怕,我等当效法海青天,以死劝谏。”

    钱嘉征骂阉狗的时候,酒楼气氛还挺热闹的,看热闹的人很多,等魏忠贤三字一出口,众食客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有胆小的,赶紧低着头扒饭。

    也有胆大的,嘴上不敢说什么,却依旧望着钱嘉征,希望他多说几句。

    钱嘉征见众人反应,脸上得意之色更甚了,继续道:“言归正传,江南吴公子,便是江南大族子弟吴鹤年,他前段时间也效仿张溥写了一篇,劝皇帝陛下,莫要重开商税文。”

    “这篇文章,已经在士林中传开了,今日我钱某人,便读给大家听,好教你等白丁也明白天下大义。”

    钱嘉征说完后,旁边一名生员急忙递来一张宣纸,展开。

    “士农工商,天子当重农抑商,农乃国家根本,商乃末业,某区区布衣,不求闻达于天下,但求不敢忘国忧,天子圣明,当亲近君子,远离小人,朝廷复开商税,实与民争利,非圣人所为,魏阉害国,天下人无不敢怒不敢言,嗟呼!”

    此刻,楼上雅间的崇祯肺差点气炸了,猛地一拍窗户,冷冷道:“走,咱们下去会会他们。”

    “主子,您莫要下去,不过是一些生员妄议朝政,老奴记着了。”

    魏忠贤上前急忙挡着崇祯,从牙缝里挤出生员二字。

    “客官,您的菜来了,还有一坛子好酒,都是小店的招牌。”正在崇祯准备下楼的时候,店小二端着盘子,麻溜的布菜。

    “客官可是想要下去听?小的劝客官莫要生事,只需要听,可别开口,他们乃是国子监的生员老爷,有些事儿读书人能够说,咱这些普通人莫要议论。”

    “咱心里知道就行了。”

    崇祯平静道:“小二,你觉得他们说的对吗?”

    “读书人说的话,自然是大道理,嘿嘿。”

    小二憨憨一笑,却也不愿意多说了,崇祯感觉的出来,店小二赞同钱嘉征的话,早洗脑成功了,只是他害怕九千岁威名赫赫罢了。

    崇祯心中冰寒一片。

    民心,这便是所谓的民心吗?

    自古老百姓最容易被人忽悠,读书人掌握了话语权,老百姓天然相信读书人的话,读书人说啥,就是啥?

    必须开启民智,或者,朝廷必须掌握话语权,对了,报纸,崇祯忽的想起前世的舆论工具,网络他搞不出来,电视机也搞不出来,手机更是想都甭想,报纸这玩意儿还是可以搞出来的,朝廷务必要掌握舆论权。

    还有书籍,大明的出版乱七八糟,是个文人都能出版书籍,以后朕还要成立书籍管理部门,所有出版的书籍,必须朝廷审核,给书号,方能发行。

    还要什么集社,明末党政便是从各种集社开始,朕要把满清那一套学来,文人集社同谋反论。

    崇祯思忖片刻,冷笑一声,直接大踏步走下楼下,王承恩,魏忠贤,方正化,陈经纶,曹化淳等人急忙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