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奉天靖难,我开局造反
繁体版

第23章 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众官员纷纷侧目,敢情后面还站着一位呢?

    杨士奇的官职实在太低,排在所有人身后,都快站到殿外去了。

    在他身侧,只有两名手持八棱金瓜的大汉将军。

    若不知情的,还以为此人犯了什么事,被当场逮捕。

    朱允炆眯着眼看去,却看不清是谁,只好问道:“殿下何人奏事?”

    “启禀陛下,微臣吴王府审理副杨士奇。”

    杨士奇低着头,众人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朱允炆寻思了好半天,这才说道:“朕想起来了,你不是在翰林院吗,今日上殿有什么事?”

    毕竟只是个七品的王府审理副,按照规定,无特殊事由不得参加朝会。

    杨荣见状,说道:“启禀陛下,杨审理已在数日之前从翰林院请辞,如今在吴王府当值。”

    朱允炆更加疑惑,问道:“为何请辞?”

    杨荣却未答话,而是回头看向杨士奇,眼中尽是鄙夷之色。

    杨士奇说道:“微臣……”

    “卿家上前回话!”

    朱允炆实在受不了,站那么靠后做什么,我竖着耳朵都听不清!

    “是!”

    杨士奇走上前,停在杨荣身旁,然后说道:“微臣今日上殿,乃是受吴王殿下所托,代奏南城之事。”

    朱允炆脸色略显迟疑,我刚刚不是问你为何请辞吗?

    算了,不重要!

    “朕来问你,刚刚有人弹劾吴王纵容手下欺凌百姓,可有此事?”

    杨士奇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明鉴,绝无此事!”

    杨荣闻言,立刻质问道:“杨士奇,你可要想清楚再说!”

    杨士奇转过头,不满道:“这几日我就在南城,发生了什么,我自然一清二楚!”

    “那你还敢颠倒黑白?”

    “我说的是实话!”

    “我劝你想好了再说,殿前欺君可是大罪!”

    “句句属实,绝无妄言!”

    听着两人争吵,朱允炆显得有些不耐烦,冲着身边的刘安使了个眼色。

    刘安会意,赶忙说道:“两位,陛下问话呢!”

    杨士奇便不再与杨荣纠缠,正色道:“启禀陛下,吴王殿下在南城严查奸细,对于普通商贾和百姓而言,并无大碍。”

    朱允炆又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杨士奇回道:“江北战事吃紧,殿下担心京城中有燕军的细作,便下令严查奸细,南城兵马司全体出动,加强街面巡逻,对于进出城的百姓商贾一律严查!”

    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吴王有心了,燕逆猖獗,说不定真的在京城安插了细作,是该好好查一查!”

    这下子,杨荣的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

    “启奏陛下,臣听闻吴王以查奸细为名,指使属下在街上收取保护费,恶劣至极。”

    朱允炆疑惑道:“吴王还上街收保护费?此事当真?”

    “臣景清启奏,吴王指使南城兵马司上街收取保护费,惹得民怨沸腾,还请陛下明察!”

    “臣解缙启奏,南城兵马司于昨日查封了一家妓馆,只因妓馆拒绝缴纳保护费,如今整个南城人心惶惶,百姓苦不堪言!”

    班列之中,不停有人站出来弹劾吴王,朱允炆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诸位卿家所言,果真如此?”

    “回陛下,此事千真万确,臣可以作证!”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之人竟是曹国公李景隆。

    朱允炆问道:“曹国公也知晓此事?”

    李景隆回道:“方才诸位同僚所言句句为真,现如今整个南城兵马司沆瀣一气,只因为吴王给众兵丁涨了三成薪俸,对了,听说还额外发了一笔钱……”

    朱允炆皱起眉头,问道:“杨士奇,吴王究竟在搞什么?”

    杨士奇不紧不慢地说道:“吴王殿下念及兵马司众将士辛劳,便以陛下的名义,给每人发了两贯钱的犒劳。”

    “这些钱……等一下,你刚说什么?以朕的名义?”

    “回陛下,正是!”

    “钱从哪来?”

    “吴王府。”

    “刚刚诸位卿家提及的保护费,又是怎么回事?”

    “回陛下,南城兵马司确实在收治安费,并非保护费,也非强行征收,商户可自行选择交不与交,全凭自愿。”

    “自愿的?不交会如何?”

    “回陛下,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朱允炆不禁笑道:“既如此,人家为何要交这笔钱?”

    杨士奇说道:“为了提高众将士的积极性,吴王殿下发出悬赏,若能抓到奸细,赏钱十贯,提供线索也能赏钱一贯。”

    “这些和治安费有什么关系?”

    “陛下明鉴,南城兵马司没有这笔额外的经费,吴王殿下便号召南城商贩捐纳治安费,这也是给南城商贾一个为了朝廷效力的机会。”

    杨士奇说这些话的时候,一直低着头。

    因为他亲眼看到吴王收了好多钱,治安费也是加征,根本不合理。

    睁着眼说瞎话,着实心中有愧……

    杨荣忍不住质问道:“你倒说说看,查封妓馆又是怎么回事?”

    众人纷纷向杨士奇看去,没想到,杨士奇压根不予理会,依然低着头。

    杨荣再次问道:“问你话呢,你聋了吗?”

    杨士奇白了他一眼,说道:“你问我,我就要说?”

    “你……若非心虚,为何不说?”

    “因为跟你说不着!”

    眼见两人再次争吵起来,刘安赶忙道:“肃静,肃静,有事奏事,不得喧哗!”

    李景隆沉着脸,说道:“启奏陛下,五城兵马司的军饷由户部统一调配,即便是吴王,也没有权力擅自更改发饷标准,更不得随意寻商贩索取治安费,否则,其他衙门纷纷效仿,岂不是要乱套?”

    朱允炆闻言,沉吟道:“卿家言之有理,吴王做事不能坏了规矩,魏国公!”

    徐辉祖再次上前:“臣在!”

    “卿家代朕巡视南城,告诉吴王,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胡来!”

    “遵旨!”

    这时候,杨士奇突然大声道:“启禀陛下,臣有事奏!”

    朱允炆有些不耐烦,问道:“你还有什么事?”

    “微臣杨士奇,代吴王启奏陛下,南城兵马司全员出动,终见成效,抓获细作一名!”

    “什么?”

    朱允炆腾地站起来,脸色十分凝重。

    大殿之上,所有人都沉默了,紧紧盯着杨士奇。

    如果吴王真的抓到奸细,就算他把南城翻个底朝天,也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杨荣脸色煞白,惶恐不安。

    糟了,自己刚刚是不是弹劾吴王了?

    景清和解缙对视一眼,然后偷偷瞥向站在最前排的李景隆。

    李景隆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焦灼的光芒,但是一闪而过,立刻恢复了正常。

    朱允炆神情十分激动:“杨士奇,你再说一遍!”

    杨士奇神色平静,说道:“吴王殿下已经抓到细作,并截获密信一份!”

    “快,拿来!”

    朱允炆顿时又惊又喜,几乎要伸手去抢。

    杨士奇从怀里取出密信,双手呈上。

    太监刘安赶忙迈着碎步走过来,依然是双手托着,转呈御前。

    朱允炆缓缓打开,只看了一眼,脸色突然变得阴沉。

    “杨士奇,你告诉朕,这封信是什么时候截获的?”

    “回陛下,三日之前!”

    “为何今天才拿过来?”

    “若非如此,唯恐走漏了风声!”

    杨士奇缓缓看向李景隆,因为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