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自己活一回
繁体版

第33章、最后的安排

    雨天,又是一个雨天,晴天和雨天永远都是相对的。

    就仿佛是一面镜子,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

    俞老大的炕前站满了人。

    两男两女,大女儿俞美英、二女儿俞美玲,还有两个儿子俞贵和俞强。

    俞老大抬眼看着儿女们眼睛里显出万分的怜爱。

    他真的不舍得这些亲人,不舍得就这样把他们丢下,然而人生不就是如此吗?

    有谁能和命运搏斗呢?

    俞老大向儿子们招了招手,大儿子俞贵赶紧凑了上去道:“爸,您了想说啥?”

    俞老大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伸手在身后指了指。

    俞贵明白父亲的意思,父亲想要做起来。

    他赶忙向兄弟俞强招手道:“强,快把他老人家浮起来。”

    于是乎哥儿俩手忙脚乱的把父亲浮了起来。

    俞老大睁开无神的双眼向窗外望了望,此时的窗外依然在下雨,俞老大心里非常明白,他有很多放不下的事情。

    放不下兄弟俞老四;放不下眼睛不好的海明。

    但是他就要走了,永远的走了,这些放不下有谁能够知道呢?

    他毕竟是人,一个凡人,总要面临这一天,他无奈了,无奈自己就要离开这人世间了,无奈他就要撒手人寰了。

    他终于没有力气了,没有力气帮助他的兄弟,帮助他的侄子海明啦。

    他对自己的儿女们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因为他的儿女们过得还算不错,他也给他们打下基础了。

    至于说以后的日子怎么样那就全靠个人了。

    他想了很多,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媳妇,她的年龄还不算大,为自己守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又招了招手,俞贵哥儿俩赶紧把父亲浮着重新躺了下来。

    俞老大嘴唇动了动似乎要说什么话,俞贵、俞强、俞美英、俞美玲,赶忙凑到了父亲身边。

    俞贵道:“爸,我们都在,您了要说什么就说吧,我们都听着呢!”

    俞老大用微弱的声音道:“快、快叫你妈过来。”

    刘凤英赶紧把耳朵贴在丈夫的嘴上柔声道:“当家的,我在这里有啥你就交代吧。”

    俞老大缓了半天气这才一字字道:“我已经不行了,我死以后你也不要嫁他人,我知道你吃了不少的苦,一辈子也没有想过一天的福,真是难为你了。

    老二到了现在也没有成家,你不如就和他续亲吧!

    他这个人你是知道的,一辈子也没有和人争论过什么,你和他续亲以后孩子们也不会吃苦,你记住了吗?”

    刘凤英的眼泪早已模糊了双眼,她怎能不理解丈夫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她只有用力的点了点头。

    俞老大满意的笑了笑然后就再也没说一句话,这辈子的话他说够了,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鱼老大走了,这个俞家的顶梁柱走了,他领走还不放心兄弟,他知道俞老二这辈子很苦,到了现在也没有结婚。

    所以他什么都替兄弟想好了。

    你能不感叹这种伟大的精神吗?

    你能不佩服这样的兄长吗?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一种自私,对刘凤英的不公,可毕竟刘凤英自己也愿意了,这就是伟大。

    伟大并不是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才叫伟大,而是名不见经传的人和事情才叫伟大。

    俞老大在这个家庭当中敢于奉献这就是伟大。

    俞老大交代完所有的事情,这才含笑而走,终年五十八岁。

    这几天的俞老四都是无精打采的,是啊,他大哥走了,永远的走了,他俞老四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依靠了。

    现在他本来就处于六神无主的状态,然而命运仿佛并不想放过这个可怜而又朴实的农民。

    就在俞老大去世的四天头上俞母也是一病不起,这下彻底把整个儿俞家都带入了悲哀之中。

    不过几天,俞母的三个女儿都来了。

    俞母有些不解,俞母对大女儿俞袖珍道:“秀珍啊好几天没有见你大哥了,我想去看看。”

    俞袖珍听了母亲的话脸上顿时露出了不自然的表情。

    看来这个可怜的老人到如今还不知道大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了,二女儿俞秀莲赶忙接口道:“妈,您了别着急,我大哥现在比较忙,等他不忙了就来看您了。”

    说完这话俞秀莲在屋子里再也呆不住了推门走了出去。

    等她到了院子里再也难以忍受那悲伤的情绪了。

    眼泪再也控制不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这个仅次于俞老大的主事人,俞家的女强人,现在能不能挑起这副担子,没有人能够知道,不管她能不能,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她的眼泪不单单是为了大哥而流,也不单单是为了母亲病危而难过。

    她很清楚的知道大哥这么一走母亲看来十日也不会多了。

    如果让俞母知道老大不在了,那个打击老人怎能接受得了。

    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老四的日子又该如何,海明又将怎样生活?

    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部了,眼前还是先要办好大哥的丧事。

    就在这时候屋里突然传来俞母的呼唤声。

    俞秀莲赶忙擦干眼泪跑了进去。

    就见俞母正在逼问俞袖珍,就听俞母道:“秀珍啊这外边的吹鼓手是谁家的啊,咱村儿里谁又不在了?”

    俞袖珍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母亲,好半天她才道:“这个、那个、我刚来还不知道是谁不在啦。”

    正好俞母转头刚好看见俞秀莲她忙不迭的道:“二女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妈说说?”

    俞秀莲强忍着眼泪道:“妈,这和咱家没有关系您了就安心养病吧。”

    俞母一句话也没有再问,她不需要再问了,她知道大儿子肯定先自己一步走了。

    她心里很难受,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要降临在这个家呢?

    为什么所有的痛苦都要有我承受呢?

    老人在心里自己问自己。

    但,不管她如何悲伤,如何的难过,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实足够将这颗脆弱的心击垮了。

    晚上,俞佳瑶里也不知道是搞什么宁堂,全村停电,全瑶人都得靠蜡烛才能不被黑暗而吞没。

    蜡烛旁俞老四默默地坐着,他看着母亲和海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刚才俞贵给他拿过来一些饭菜,此刻他却没有心思吃。

    他给海明弄了一些,孩子吃饱以后他就吸着旱烟守着母亲泪水一个劲的在眼圈里打转儿。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经历这些,以后的日子到底该怎么办?

    此刻他真的想放声大哭,可是他决不能,他不能把不好的情绪带给病危的母亲,他叹了口气走上前打了打灯花。

    然后坐下时不时地和母亲说说话。

    这几天俞袖珍等人都在村南边忙活俞老大的丧事。

    因此整个儿屋子甚至是院子里就只剩下俞老四、海明、俞母祖孙三人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俞母突然大叫道:“哎呀你们这么多人这是要带我去哪里呀,我和你们走也得等我穿好衣服。”

    俞老四吃惊的回头看着母亲道:“妈,您了再说什么呀?”

    俞母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道:“快,把我的衣服拿来。”

    俞老四道:“浙大黑夜的您了要衣服干啥?”

    俞母向窗外指了指道:“你没看见外边有很多人在等我吗,你看,你爸还像我招手呢?”

    老俞已去世多年了,现在俞母突然这么一说小海明蜷缩在炕上一动也不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