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尊是三清
繁体版

第二十章 鉴宝

    在武子阳妥善处理完与张老的相关事务后,张老满意地提出了进一步的合作意向:“子阳,我有几个老朋友,他们和我一样,都是热衷于古董的收藏爱好者。等过些时日,我会抽出时间联系你。到时我们再约个时间,我想请你帮我的这些老友们鉴别一下他们藏品的真伪。我对你的能力很有信心,相信你的加入会使你的未来道路更加宽广。”

    在张老的安排下,武子阳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帮助张老老朋友的机会,更是一个扩展自己人脉、提升事业平台的绝佳机遇。

    武子阳感激地回应道:“张老,您的信任是我最大的荣幸,我会准备好,随时等待您的安排。”

    几个月后,随着“冰原”品牌的发展日益顺利,武子阳接到了张老的电话。

    张老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显得格外亲切:“子阳,这个周末你有空吗?我的几位老朋友想要见见你,他们在古董界都有一定的地位,对你的能力很感兴趣。”

    武子阳立即答应了,他知道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他开始准备这次会面,思考着如何展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准备了一些关于“冰原”品牌发展的资料,以便与张老的老朋友分享。

    周末到来时,武子阳穿着得体的西装,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来到了约定的地点——一家风格古朴的茶艺馆。这里环境宁静,古色古香,是商谈古董和品味人生的好地方。

    张老已经在那里等候,旁边坐着几位气度不凡的老者。他们或端坐品茶,或低声交谈,气氛和谐而充满智慧的气息。

    张老看到武子阳到来,便站起身来,向众人介绍道:“这位就是我之前跟你们提过的武子阳,年轻有为,才华横溢。”

    武子阳逐一与张老的老朋友握手问好,他的谦逊礼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他们围坐在一起,开始了关于古董和艺术的深入交流。武子阳不仅回答了他们关于古董鉴定的问题,还分享了自己对艺术品市场的见解。

    会后,张老的一位老朋友,名叫李老先生,对武子阳赞赏有加。他对张老说道:“张老,你带来的这位年轻人确实不错,他对古董的理解深刻,见解独到,而且他的品牌‘冰原’也很有意思,我很想进一步了解。”

    随着张老的介绍,武子阳面前的木盒被轻轻打开,露出了里面的宝物。林老是张老的老朋友之一,他对古董有着深厚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现在,林老带着期待和一丝考验的眼神,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武子阳。

    武子阳心中明白,这不仅是一次鉴定的机会,更是一次展现自己实力的考验。他礼貌地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挑战。然后,他仔细观察起木盒中的宝贝。

    木盒内躺着的是一枚古玉,玉质温润,色泽深沉,上面刻有精致的纹饰。

    武子阳细致地观察了玉器的质地、光泽、雕工以及岁月留下的痕迹,他的眉头紧锁,全神贯注于眼前的古玉。

    过了一会儿,武子阳缓缓抬起头来,他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他对林老说:“林老,这枚古玉的确是一件难得的好宝贝。从玉质来看,它应该是出自和田的优质玉石,纹饰的风格也符合唐代的特点。不过,我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它的包浆和沁色,才能给出最终的判断。”

    林老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将古玉递给武子阳,示意他继续鉴定。武子阳接过古玉,仔细地检查了它的每一个细节,甚至还轻轻地敲击,聆听它发出的声音。

    最终,武子阳放下古玉,对林老说道:“经过仔细鉴定,我可以确定这枚古玉是真品。它的包浆自然,沁色深入,且与历史记载的唐玉特征相符。林老,您这件宝贝确实是物有所值。”

    林老听到武子阳的鉴定结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看向张老,点头称赞道:“张老,你推荐的这位小友确实不错,眼光独到,心思缜密,是个可造之材。”

    张老也笑了,他对武子阳的表现非常满意。他知道,武子阳不仅通过了这次考验,还在在场的所有人中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就在武子阳与张老及其朋友们深入探讨关于玉蝉真伪的话题时,茶艺馆内的宁静被一道突兀的声音打破。这声音带着一丝急切,穿透了周围的低声交谈,引起了在场众人的注意。

    “李叔,您在吗?”声音再次响起,这次众人都能听出是一个年轻男子的呼唤。

    在座的一位老者,姓李,听到有人叫他,便转头朝声音来源的方向望去。他看到一位年轻人急匆匆地走进茶艺馆,四处寻找着。

    李老先生站起身,对武子阳和其他人示意了一下,表示自己暂时离开一下。他走向那位年轻人,问道:“我就是李叔,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年轻人一见李老先生,脸上露出了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忙上前说道:“李叔,您终于在这儿了。我是小赵,我爸爸让我来找您的,说是有件紧急的事情需要您帮忙鉴定一下。”

    李老先生点了点头,示意小赵稍等,然后转身对张老和其他人说:“各位,不好意思,我有些私事需要处理一下,请你们继续。”

    张老和其他人都表示理解,示意李老先生不必担心,他们会自己继续交流。

    李老先生跟随小赵走出了茶艺馆,步履匆匆,显然事情颇为紧急。武子阳目送他们离去,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奇。

    李老先生作为古董界的资深人士,平日里鉴定的宝贝无数,如今这番景象,必是非同小可的物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场的其他人也对李老先生的突然离开感到诧异,张老微微颔首,似乎对这种突发事件见怪不怪。他转向武子阳,微笑着说:“子阳,你今天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我这些老朋友都是各领域的行家,他们的赞许可不是轻易能得到的。”

    武子阳谦虚地回应:“张老过奖了,能有机会与诸位前辈交流,是我的荣幸。今天学到了不少,也希望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我的‘冰原’品牌中。”

    张老点了点头,他知道武子阳不仅仅是在客套,这个年轻人的确有着将学问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他相信,武子阳的未来一定光明无限。

    就在这时,李老先生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门口,他的脸上带着几分激动的神色。他快步走回雅间,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用绸布包裹的长方形物体。

    “各位,刚才确实是有一件非常珍贵的古董需要我紧急鉴定。”李老先生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这件宝贝,我一人之力难以定夺,所以回来请大家一起鉴赏。”

    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在李老先生手中的绸布上,武子阳的心跳也不由加快了几分。他知道,接下来他将见证可能是一件稀世珍宝的揭幕,这样的机遇对于他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随着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老先生手中的绸布包裹上,他缓缓地将其放在桌上,细心地解开了绑着的丝带。绸布下露出的是一幅古朴的卷轴,其上沉淀着岁月的痕迹,似乎每一寸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

    “这是一幅唐代古画,据说是近年来在一位私人收藏家手中传出来的。”李老先生的声音中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尊重与期待,“我初步鉴定,这幅画作很有可能是失传多年的名家之作。”

    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李老先生话语中的严肃,他们知道这样的发现若被证实,将是古董界的一大盛事。张老作为资深鉴赏家,第一个走上前,戴上了专用的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展开卷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