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火药与告死鸦
繁体版

262、快如闪电!

    “你好像一点儿都不生气。”

    “从揽下松博特半岛的事务开始,就不难预料到这种发展方向。”

    “哪怕是为他人做嫁衣?”

    亚当撇了撇嘴。

    “如果地联真的能帮政府军赢下这场战争,萨森讷王国对半岛的影响力将一口气拔高,甚至在直布罗陀地区的权益也将大大提升。凭这份功绩,您未必没有机会成为近年来最年轻的将级军官。”

    “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好处占尽的便宜事,不肯付出代价的人注定什么事儿都办不成。”

    对于亚当描绘的美好蓝图,盖文只是摆了摆手,并没有放在心上。

    “又何况以现实情况看,自离开国防部之后我本身就处于被‘流放’的状态,白厅的高官们想来是不愿意短时间内再次提拔我的。”

    上校说这话的时候虽然依然绷着脸,但言语中却明显带着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这样也好,比起那些无关紧要的官衔,我其实更看重肉眼可见的军事力量储备。

    从准备到实战,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搭起了新军的骨架,从我们的对手身上收集到了宝贵的战斗数据...这些收获远比一个‘将军’的空名头更加重要。”

    “好吧,既然您本人都不在意。”

    亚当耸了耸肩,轻轻叹了口气。

    他现在多少有点儿理解史密斯主任当时对上校的评价了——从狭义的角度看,这种把个人得失与国家命运完全脱钩的高尚情操的确称得上是“真正的爱国者”。

    不过既然说起数据收集,亚当又很自然的联想到有关国民军新式防空兵器的话题。

    尽管按照盖文上校刚才的分析,向南分兵的策略被证明并不可取,但对于国民军使用的新兵器他们也不该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不论是地联自己装备的魔力指示器,又或者目前尚未亲眼见识过的凡賽雷鸟自行火炮,亚当很清楚这种由技术迭代带来的战场初见杀,到底能够造成多么巨大的破坏!因此自然不想重蹈那些背景板的覆辙…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建议上尉出面与当局交涉,派遣卡斯蒂利亚本土的魔法师趟一趟雷,但这个想法随即就因为可行性实在太低被上尉自己在心里快速否决。

    ——此次行动本身就是个颇具危险性的任务,当局现在连普通的地面部队都难以调动,实在很难想象会在侦察机遭遇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再派出珍贵的魔法师部队去往前线助阵。

    而与此同时,坐在对面的盖文上校一如往常那样及时发动了“看穿”技能,在亚当束手无策之际给出了标准答案。

    “上尉,你不妨先打开任务书看一眼。”

    “...?”

    亚当面露疑惑,但手上的动作并无丝毫迟缓。

    他解开档案袋的封口,很快从用回形针夹好的诸多纪要、地图中翻出了一幅模样古怪的照片。

    …照片的清晰度不高,只能隐约分辨出是四根前粗后细的联装式武器。

    按照拍摄者事后进行的标注,这种圆柱状的武器尖端类似弹头的部分大概占整支武器总长度的六分之一,加上尾秆整长则在1.5米左右。

    头部锥形弹药的直径大约20cm,但并不像传统轻型火炮那样采用后装设计,反而一反常态的选择了前端装药的结构。

    这其中无疑透着古怪…

    事实上随着栗色火药的出现和气密性问题的解决,后装炮基本已经全面取代前装炮成为现代火炮的绝对主流。

    除去部分小口径迫击炮由于发射原理的限制仍采用炮口装填的做法之外,现役部队中已经很难找到发射口装药的武器。

    在没有见到实物的情况下,光靠一张照片亚当自然不可能想明白采用这种设计的理由,但从他与盖文对话的上下文分析,这怪模怪样的玩意儿多半就是让大家心心念念的帝国新武器!

    想通了这一层,亚当对于照片上的东西产生了其他疑问。

    “您是怎么弄到这些情报的?甚至还拍了照片…”

    “这自然得多谢军情局同事们的辛勤工作。”

    盖文上校说这话时甚至带上了一些微笑。

    “尽管你和MR.D的交往在政治层面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不得不说,他在情报战线上确实很有天赋。”

    “...是嘛,我确实也没想到他会这么能干。”

    在得知这些情报可能出自小记者之手的瞬间,亚当的确有那么一丢丢意外…

    虽说包括亚当本人在内,内战的所有参与者都在半岛的残酷厮杀中发生了不少改变,但即使在此类人中,迭戈人物形象的转变也明显幅度更大。

    从初见时冲动莽撞,常怀一腔热血的爱国进步青年,到后来初历战场后一度陷入迷茫的幸存者,再到游走于几大势力之间,熟练操控情报流向的多面间谍。

    小记者短短一年时间里所做的跨界简直比大多数人庸庸碌碌的一生还要精彩!

    也因如此,亚当对他的态度也从最早的“利用”,慢慢变成后来的“施救”…到现在,甚至已经可以把他直接放在合作者的位置。

    ——上尉不再劝说他置身事外,更不会将其视作与战争无关的普通人,一心想找机会,帮他“脱离苦海”。

    事实证明,经过小记者自己的努力,D先生已经逐渐成为地联乃至整个王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情报来源!从某种程度上看,他就和亚当本人一样,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这时候撂挑子走人,才是对所有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就已此次窃取新武器情报的事情为例。

    若不是有迭戈这个直通赫米斯奥格高层的特殊人才存在,相信军情局也不可能如此迅速的掌握到这种新兵器的详细资料。

    “说起来,这玩意儿到底叫什么名字?”

    “具体的武器编号暂且还没有查清,但据说负责押运新兵器一应后勤弹药补给的赫默阿军官一直叫它‘维特’。”

    “这名字...似乎倒是不难理解。”

    亚当随口调侃了一句,接着很快又把话题拉回新武器本身。

    “以照片上的结构看,这么大的块头不太可能让空降兵携带它进行空中作战。

    也就是说,它和凡赛研发的雷鸟自行火炮一样属于地面武器…难道赫默阿帝国的研究部门同样选择了魔力接驳装置作为研发重点?”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谁把拥有飞行能力的传统魔法师锁在地面上执行炮手的任务。因此,亚当依据现有的情报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但这一次,盖文上校却并没有完全认同上尉的判断。

    “魔能应用扩大化一直是西大陆各国的主流诉求,从这个角度看,你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但从照片上的武器外形上看,似乎又不太像多人联合催动的大型兵器,而且这也无法解释为何要采用前端装药的特殊结构…”

    “或许赫默阿的新武器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这只是从某项大型机械上拆卸下来的攻击性组建之一?”

    根据亚当前世的留下的印象,信息时代的武器装备往往采取各功能模块相独立的设计思路。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最大限度的节约损管的时间成本,也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配置。

    因此上校的话刚一出口,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逻辑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而对此,盖文却仍是轻轻摇头。

    “也许有这种可能…但根据海上和空中的侦查,帝国这段时间似乎还没来及往松博特半岛大面积增兵——即使照片上的东西真是拆解后的模块化产物好了,赫默阿总得派遣足够数量的操作人员。可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类似的迹象。”

    “那还有什么其他可能呢…”

    亚当捏着照片,不经意间陷入长考之中。

    好在盖文上校再次开口,及时打断了他的沉思。

    “我们掌握的信息有限,一切还很难说。与其坐着干想浪费时间,倒不如等军情局那边下一步的动作——D先生已经投入到后续调查之中,相信很快就会有其他成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必要冒险派兵直接与帝国的新兵器发生正面冲突,第1第2大队现在需要的是专注于眼前即将开始的冬季攻势。”

    “好吧,您说的对…”

    亚当调整了一下心态,将小记者拍摄的新武器照片拿开,继续查看档案袋后续的其他内容。

    ——由于此次冬季攻势的形式与以往的战例截然不同,所以盖文上校这次下发的指令内容也极为详细。

    除去各大队队长需要提前了解的攻击路线、攻击意图之外,档案袋里还根据叛军在北部的布防信息特意注明了我方部队进入敌人腹地之后可能遭遇的各种拦截力量…甚至就连备用线路都准备了好几条。

    这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做法与盖文一贯的风格大不相同,看得出来上校的确为这次的冬季攻势花足了心思。

    …这也难怪。

    毕竟比起以往袭击据点、破坏道路的特种作战风格,此次深入敌后的独立第1大队很可能要在没有外援协助的前提下仅凭自己的力量彻底歼灭,或至少改变叛军主力支援部队的前进路线!

    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以一个大队的规模和上万人的地面武装正面交火,其中的困难自然可想而知。

    …但这么做带来的收益也是难以估量的!

    且不提一旦新战术得到印证,将来王国部队在处理宽大阵线时将会得到一种全新的作战思路,仅是以眼前的局势而论,这种大纵深、长距离的作战模式也为北方军快速收回敌占区领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试想,当一只具备标准装甲师战力的快速机动部队在阵线后方来回穿插,那么不管是配合正面推进的友军形成包围,还是及时阻援策应对关键节点的强攻,都必将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

    与以往小打小闹,骚扰敌人后方运输线的行动相比,空降兵战力的不断升级让他们在战争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直到眼下,当年帝国魔法师在锡兰未竟的功业终于要由地联武装在松博特半岛补全!

    纵观盖文上校制定的计划,包括直属地联的第12旅在内,几乎所有地面部队都要围绕第1、第2两支空降兵大队行动。

    前沿发起的所有行动从本质上讲都只能算是佯攻,直到魔法师在敌后完成第一次奇袭开始,此次作战行动才算正式开始!

    具体来说,北方军将沿比利牛斯山南麓一路向西,做跳跃式进军!

    期间第2大队主要负责前期诱敌,及协助地面推进部队清除关隘据点。而亚当率领的独立第1大队则狂飙突进,充分发挥机动能力的优势绕行到敌人后方,击溃叛军可能组织起的一切支援行动,给地面推进的友军创造局部区域的兵力优势,快速消灭目标地区的一切敌对武装。

    从地图上看,这次的行动就像一柄雨刷。

    靠近底部铰链的部分就是北方军团的地面部队,主要用以正面突破防线;而末端的刷头则是地联空降兵,负责在前线攻击目标的过程中暂时截断一切来援之敌!

    之所以选择北侧靠近比利牛斯山南脉的行动线路,一是考虑到沿北方行动,可以用最快速度将比斯开湾的诸多港口孤立,确保延迟帝国物资、兵员登陆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是由于此次执行拦截任务的毕竟只有亚当率领的唯一一支空降兵大队(2大队协助正面破袭,弥补重火力不足,缺乏攻坚能力的弱点),为了尽量减少亚当等人的守备面积,故而依托险峻的比利牛斯山为屏障,利用地形优势提前排除掉来自北方的增援。

    如果一切顺利,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是将目前敌我对峙的战线从纳瓦拉一线推进到巴斯克西部,瘫痪叛军北部地区重要的古根海姆港口与机场。

    第二阶段的作战目标则是继续向西,趁坎塔布里亚守军不备,将北部沿海的主要铁路节点完全控制在北方军手中!

    至于第三阶段…则是从阿斯图里亚斯向南迂回,并尝试配合其他武装力量,顺着西北、东南走向的莫利斯山形成一个斜切莱昂地区的巨大包围圈,彻底消灭一切敢于顽抗之敌!

    …

    单从此次作战的意图来看,其战略重点就在于一个“快”字。

    如若真能取得成效,或许可以称为颠覆以往军事理念的一次闪电战!

    魔法火药与告死鸦最新章节地址:

    魔法火药与告死鸦全文阅读地址:

    魔法火药与告死鸦地址:

    魔法火药与告死鸦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