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被梁山好汉绑票
繁体版

第22章 行家一出手

    只见那老人手里拿根弯弯扭扭的木拐杖,轻轻拨开面前士兵的一排钢刀,缓缓走了出来。

    奇怪的是,那些士兵手里的钢刀只要一接触到老人拐杖,便再也把持不住,叮叮当当地全都掉到地上。

    士兵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又惊又怕,没人敢阻拦老人一步。

    只见老人走到王焕面前,作了揖,慢条斯理地道:“这位王军官,你认错人了,老儿不是什么张教头。这女娃是我孙女,也不是什么林夫人。”

    又指向鲁智深:“这胖汉自然也不是什么花和尚,他是老儿的侄子,姓周,名忠。”

    时云飞一开始见这老头出来,既疑惑又紧张,此刻听到他出言为鲁智深庇护,心里长松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他的来头,但看样子是自己人。”

    “张教头,不要以为玩几招把戏,就能吓得倒我王焕。”王焕道,“你这招我见得多了,你那拐杖里多半镶着磁石吧?”

    “老儿说了,我不是张教头,我姓周,你怎就不信呢?”

    王焕怒目道:“老夫可没时间跟你在这儿消遣,再不滚开,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王军官,老儿真的姓周,不姓张。”

    “都是禁军的老兄弟,本想给你留几分面子,这可是你自找的!”

    王焕被这老头气得哇哇乱叫,举起那根桌腿,劈头便朝着老头砸了过来。

    那桌腿势大力沉,眼看就要劈到老头脑袋上,老头却随手把手中拐杖一抬,轻飘飘就格挡住了那根桌腿。

    接着,老头又将拐杖往前一戳,这招看似平平无奇,王焕却毫无招架之力,被一棍子戳得向后踉跄了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

    王焕感觉胸口一阵剧痛,气息极为滞塞,低头一看,胸口的鱼鳞甲上穿片的牛皮带,居然被老头轻描淡写的一戳,给戳断了两根,周围的甲片也凹陷下去了。

    老头再次上前一步,拐杖指在王焕的喉咙上。

    王焕惊惧万分,他这一辈子戎马倥偬,也算见过不少武艺高强之人,可从来没有人能用一根木拐杖,在三招之内便将自己制服。

    “跟你说了,老儿姓周,不姓张。你现在可清楚了?”

    王焕听到老头这话,仿佛恍然大悟,惊道:“足下可是当年的关西大侠,铁臂膀周侗?”

    老头点了点头道:“王焕,三十年前在西北,我们曾见过一面,在我的印象里,记得你也算是条好汉,杀了不少羌贼,可为何你年纪大了,却老糊涂了,甘当那高俅爪牙,为虎作伥?”

    王焕道:“我乃大宋军人,一生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敢不服上命?”

    周侗道:“那皇帝若是个明君也罢,既是昏君,你也甘当一条忠犬,任凭驱使,从无怨言吗?”

    王焕想说什么,但却如鲠在喉,更无法反驳,只好沉默。

    “你既犹豫了,说明你还算良心未泯。”周侗道,“你走吧,我今天不杀你。回去跟高俅说,他儿子是我周侗所杀,教他来寻我报仇吧。”

    王焕依旧没有说话,向周侗俯身一拜,便带着手下士兵,灰溜溜地离开了。

    时云飞简直惊喜万分,没想到竟在这里遇到了传说中的周大侠。

    他急忙叫上锦儿和鲁智深,上前几步,恭敬拜道:“晚辈时云飞,见过周大侠。”

    周侗换上一副慈祥的面孔,笑着摆了摆手道:“我不过是一个半截入土的老朽而已,小英雄不必多礼。”

    时云飞不好意思地道:“晚辈哪里敢当英雄二字,前辈谬赞了!”

    周侗道:“敢在东京城杀掉那高俅的螟蛉之子,还不配当英雄吗?”

    时云飞惊道:“此事一直都是我等暗中密谋,周大侠怎知此事?”

    周侗笑了笑,指着身边的小姑娘道:“是我孙女红英告诉我的。老夫年纪大了,想收个关门弟子,便遣红英去河南帮我物色。她回来说,好的习武苗子没看到,但大英雄却见到几个,其中尤其有个俊俏少年……”

    “爷爷!你又瞎说!”周红英急忙走上前来,伸手堵住周侗的嘴,却已经是羞红了脸。

    周侗呵呵大笑,无意间瞥了时云飞身边的小娘一眼,那目光却似要吃人一般,赶紧打圆场道:“别看红英一个女子,她的轻功天下无人能敌,你们在东京谋划的事,她早就一清二楚,好像还暗中帮你们料理了一点麻烦,说起来你们还得感谢她呢。”

    “不用谢我。”周红英颇为神气地道,“我还得感谢你们,杀了高衙内那淫贼,为东京无数被他欺负玷污的女子报了仇。”

    锦儿听到周红英的话,也有些触动,说道:“没错,那恶贼恶贯满盈,死不足惜,姐姐既帮了我们,便也是我家的恩人!”说着便要躬身拜谢。

    周红英急忙扶住锦儿,笑道:“什么恩不恩人的,大家都是朋友,自当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以后相处的日子还长着呢,妹妹可千万别再说这些生分的话。”

    周侗看着孙女,心中不免吐槽:“这话教她说的,怎么这么有‘大妇风范’,真是女大不中留啊,八字还没一撇呢,胳膊肘就往外拐了。”

    时云飞道:“周大侠,周姑娘,此地不可久留,我们赶紧走吧,有什么话路上再说。你们要去哪里么?”

    周侗道:“我方才一时兴起,把你们杀高衙内的事揽到自己头上了,他必会派人来寻我,这地方肯定是不能待了。你们是要回山东吧,家里可有多的碗筷,便给我爷孙二人留两副可好?”

    时云飞欢喜道:“周大侠若去我家,自当扫榻欢迎,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周红英则在一旁偷笑,知道爷爷根本不是害怕什么高俅,而是在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考虑呢。

    周侗又道:“对了,去之前,我还需先去一趟汤阴县,就离这边不远,不耽误多少时间。前不久我在那里收了个小徒弟,脾气挺倔,但根骨奇佳,是个练武的好材料。这趟去山东,我得把他带上。孩子正是打根基的好年纪,可不能被老儿我给耽误了。”

    时云飞一惊,心中笑道:“我去,这孩子可了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