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教朱标造反,老朱乐疯了?
繁体版

第60章、两年半时间!

    而这边,听得朱元璋和刘伯温的询问。

    赵澈则是自顾的点了点头:“就先说说这卫所屯田吧,你屯田就屯田,还搞什么军户世袭,简直是不知所谓。”

    朱元璋有些急了,连忙道:“可是,这卫所屯田,不取百姓一粒粮,却为大明养得百万兵,巩固大明边防啊……”

    赵澈轻笑一声:“确实如你所言,这卫所屯田的确是在大明初期,为大明巩固了边防。”

    “但是,你说这朱屠夫为什么要实行军户世袭?”

    “这……”

    朱元璋犹豫片刻,才是小心翼翼道:“或许,他是为了减轻国家和百姓负担;而且如此不但可以预防边患;还能加强对军队的控制,预防日后有权臣掌控兵权?”

    “毕竟,在立国之后,大明庞大的军队,国家财政实在难以维袭;但若裁军,这些将士们都是昔日有功之臣,贸然裁撤,实在是对有功之臣不公,所以才有了这军户世袭……”

    然而,对于朱元璋所言,赵澈却是嗤之以鼻:“想得倒是挺多,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恰恰是害了那些普通的军户们!”

    “这……”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这如何能算是害了他们呢!?”

    赵澈直接冷笑一声:“军户也要纳税,但你想一想,这同样是军户,分到良田的军户自然是吃穿不愁,但是那些分到劣田甚至是荒地的军户该怎么办呢?活不下了,要不就只有逃亡,要不就只有向那些卫所军官投身为奴!啧啧,久而久之,你觉得会如何呢?”

    刘伯温和朱元璋的脸色彻底的变了。

    “久而久之……那些军户们名为大明军人,但实则……沦为卫所军官的家奴啊!逃亡成风、投身为奴。”

    “嘿嘿,将士们都活不下去了,又如何能不逃呢?单单是从洪武初年到洪武三年,逃兵便超过了四万人;而到了后世的正统年间,逃亡军户便超过了百万!”

    赵澈嬉笑着望向朱元璋几人:“到了这样的程度,你们说说,那所谓的卫所屯田制度,还维持得下去吗?”

    一番话后,这边的朱元璋三人,已经是浑身轻颤。

    他们几人都是聪明人,赵澈只是略微提点,便已经是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若真如赵澈所说的那样。

    逃亡百万军户,那所谓的卫所屯田制,自然是早就到了崩溃的地步。

    而产生如此之多的逃亡军户,也就是代表着,那卫所制度高层的那些军官们,必定已经是吃了个满头肥肠,成为大明大患。

    而在卫所制度崩溃之后,后世的大明朝廷,也就不得不再走上前面其他朝代的老路……

    朱元璋深呼一口气,胸膛都是在上下的起伏着:“若真是如此,朝廷就必须改卫所采取募兵,如此却必须下放兵权于将领,兵帅不再分离,尽为他人私军……”

    而那朱标和刘伯温两人,也已经是满脸苦涩。

    赵澈点了点头:“看来,你们都是明白了问题的关键了。”

    “到了嘉靖年间,嘉靖时期,边患严重,而卫所军户逃亡者已经是十之七八,大明急需兵力,不得不改采募兵制。整个大明的军制全盘崩坏,以往战斗力最为强盛的大明边军,却都成了一个个的空壳子。”

    “啧啧,哪些个将军们,借此大肆吃空饷,喝兵血……可怜大明朝廷,不管拨多少银子下去,都是没有用了;因为他们到不了普通军士的手中,如此的情况下,你说大明边军,还有战斗力可言吗?”

    “而正是他们,让本就是衰弱的大明,卸掉了最后一口气,坠入了无边的深渊。”

    仅仅是一句之后。

    这边朱元璋一个趔趄,险些一头栽倒在地。

    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

    他才明白了自己到底是错在了哪里。

    他一手为大明策划的边军,以为可以永久的解决大明的边患,却没有想到,最后这的他们,却是成为了大明的累赘。

    此刻的他,心中焦急如焚。

    恨不得现在就赶回应天,将原本制定好的卫所屯田制度,再重新的推翻制定。

    但是此刻。

    朱元璋可还是清晰的知道。

    除了卫所制度外,赵澈还清晰的说了开中法。

    莫非,这开中法最后,竟然也是和卫所制度一样,成了大明的祸患?

    带着忐忑的心情,朱元璋深呼一口气,重新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如此看来……这卫所制度确实是一大弊政!那以大人之言,这开中法……又有何弊端呢?”

    “开中法?”

    听得此言,赵澈的撇了撇嘴,一脸阴笑:“这就要提到,我和你们所说的普及、售卖、起势的步骤了。”

    “我跟你们说,这朱屠夫自以为他的开中法无比缜密,但其实啊……处处都是漏洞。”

    “伯父、老江,你们信不信,按咱这步骤来,最多两年半,咱们就可以掌控整个大明的盐业!”

    赵澈的话,直接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瞬间。

    在场其余三人皆是猛然抬头,脸上的表情惊骇中带着迷茫。

    朱元璋浑身上下,都是在轻颤着:“两年半时间,掌握大明盐业!?”

    “赵大人……你知道,你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吗!?”

    赵澈嘿嘿一笑,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伯父,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这有什么好激动的?两年半时间掌控大明盐业,很难么?”

    赵澈摊了摊手,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但是一旁,朱元璋等三人可都是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这不难吗!?”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再猛然摇头:“不,或者说,这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两年半时间,掌控一个辽阔数千里国家的盐业?

    怎么想,朱元璋都觉得根本是天方夜谭。

    越是当了皇帝之后,他才明白这天下的水到底是有多深。

    哪怕是以他堂堂大明天子的身份,想要掌控整个天下,尚还是千难万难。

    而赵澈竟然张口,就是要在两年半之内掌控整个大明的盐业?

    怎么想,朱元璋都觉得不可能。

    盐业可是大明财政的支柱之一,若真的像赵澈所说的那样,岂不是说赵澈可以在两年之间直接掌控大明财政!?

    若真的是如此的话,那他这个大明皇帝算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