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驿望平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 无奈的现实

    紧挨着“瑞蚨祥”的是“职工电影院”,是一个在冯立记忆里充满着玄幻色彩的地方。

    当他穷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回忆时,也只能勉强记得一些自己随父母进这家电影院的碎片情况,可究竟自己坐在里面看的是什么电影,他是一点都记不起来了。

    甚至针对这样的情况,冯立严重怀疑自己在看电影的时候是睡着的。

    要不然他怎么在自己的记忆里,会找不到一点在“职工电影院”里看电影的情节内容呢?

    冯立对于自己的记忆是有着自信的,可涉及到“职工电影院”后,就不自主地动摇了。

    这一切跟电影院本身或许是有些关系的。

    原因是怎样,却又无法说清。

    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不得其解的冯立觉得用“玄幻”做解释的理由,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能确定的是,自己跟着父母在这里看过电影。

    不过至于次数是有多少,他已不能明确了。

    这点在他跟母亲求证时,也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

    高金香对于这种过去已是久远的事情,无法给出明确的说法,冯立是理解的。

    那既然这样了,冯立也不再做强求,只是确定自己是有过这个经历,也就很知足了。

    现在,冯立望着如今已物是人非的“职工电影院”旧址,心里是有着诸多感慨的。

    母亲曾不止一次地对他讲过,每一次厂里有可以领取电影票的通知时,到厂工会做第一批登记申请的人里,总会有她的身影。

    源于自己母亲的这种积极表现,冯立和姐姐从小在看电影的事情上,是不用担心自己会错过新上映的影片的。

    高金香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对自己的一双儿女进行着关于艺术修养的培养。

    毕竟在冯立姐弟俩还是孩童的时候,社会上可以让他们学习艺术的地方,是稀少到凤毛麟角的。

    艺术所涵盖的各个门类,在当年远没有像现在这样的亲民,与普通人之间是存在着距离的。

    具体情况虽达不到天上地下的差距地步,但有道不小的鸿沟拦在那里,毫无家世背景的人想要单凭着自己对于艺术的一腔热爱,就可以逾越所有的障碍顺利迈入艺术的殿堂,绝对不是件容易实现的事情。

    由于可争取的机会乏善可陈,所以在很多的的情况下,即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也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

    自己跟丈夫只是普通的工人,组建的也是典型的工薪家庭,无多少有背景的人脉和实力的社会关系。

    两家的祖父辈和兄弟姐妹亲戚,根本就是与艺术这个职业绝缘的人。

    遍寻自己熟识的能说上话的朋友,其中也没有能对自己的孩子走艺术之路提供及时且有力帮助的人。

    以上这些都是高金香和冯浩钦夫妇对于自己家庭情况的实际考虑,知道以这样的情况让自己的一双儿女走上专业的艺术道路,无疑是异常艰难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现实,是根本不能跟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类艺术培训机构的情况相提并论的。

    那么在有限的条件下,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最大的感悟和接触艺术的机会,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为此达成了一致意见的高金香和冯浩钦夫妇,就十分关注各自单位安排和组织的,那些跟艺术有关的通知和活动。

    只要允许家属参加或是参与的机会,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积极争取,不会轻易放弃。

    基于这样的夫妻共识,做事比较内敛低调的冯浩钦还好,会注意争取合适机会时的方式方法,不会给单位的有关部门和处室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而性格不会怎么压抑自己,做事向来果决的高金香,在面对需要跟人竞争才能获得的机会时,表现的就跟自己的丈夫是完全不同的了。

    正因如此,高金香每次出现在厂工会办公室的时候,总会让工会的办事人员头疼不已。

    因为高金香要的是自己一家四口能一起去看电影的机会,这当然会挤占厂工会本就审批不多的电影票份额,能不令他们在对待高金香的时候,为之犯难发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