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驿望平
繁体版

第十二章 金生子

    白事所代表的意义是全然不同于红事的。

    喜庆的红事,是在为一个家庭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体现的人情世故是一定与这个家庭今后同各方关系如何相处的实际需要有关的。

    能被需要的关系才是有价值的,所以红事从来都是受到主办人家的邀请才能去参与的事情,绝无不请自来之说的。

    而能否在一桩红事中接到及时的通知,则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是体现的很真实的。

    基于这样的情况,每一个家庭所办的红事从来是不用担心出现无客登门的尴尬情况的。

    毕竟“锦上添花易”,在别人的喜事庆典中,呈现一副笑容可掬的亲切面容,说些应景合适的恭贺之言,到底是费不了多少气力的事情。

    而人们也总是会乐意让自己的脸上多些笑容少些哭脸的,与其将自己置于忧伤愁苦里,不如让自己多处在欢喜愉悦之中,不是更好的利于自己的事情吗?

    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别人的好印象,给自己创造与之更好相处的机会,谁不愿意在这样的喜事中为自己沾上点喜气呢?

    有喜就有悲,处在红事对立面上的白事,与之相伴随的则是无尽的哀伤悲切之情,体现更多的是世态炎凉的薄寡。

    世间都道“雪中送炭难”,若非被社会无情地虐打过,对人性有着深深感触的人,是绝不会说出这样痛彻心扉的总结之言的。

    这不是关于做事难易程度的简单对比。

    短短的五个字道出的是无情的现实,人们都是吝啬自己对于弱者的给予,却可以在面对强者时能为了博君一笑而无脑地付出自己所谓的心血。

    曾几何时,“慕强”与“耻弱”成了社会人的标配想法,却不曾想,你在持这种想法为人处世的时候,自己实际就是那个被你自己瞧不起的弱者。

    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

    白事是可以将“慕强”的思想发挥到极致的事情。

    因此为一个人所办的葬礼,往往就是检验逝者一家人在十里八乡中的人际关系真实水平的时候。

    逝者往日里的为人是怎样的,直接就会体现在前来吊唁拜祭逝者之人的具体表现上。

    在对待逝去之人的方面,千百年来始终是以逝者为尊的思想占据社会主流观念的国度里,是没有人会在一个人的丧礼上弄虚作假的。

    人死如灯灭,万念俱成灰。

    那些或多或少的逝者在生前所积攒下的恩怨,都会随着他的最终离去而变得烟消云散。

    如果非要在这个时候跟逝者依旧是过意不去,那除非这个人是做事不计后果的“愣头青”或是以大逆不道为荣的悖逆之人,他大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管不顾。

    否则一个头脑正常的人是不会愚蠢到在一个受到世人瞩目的时间节点里,因为不理智的行为而使自己成为被众人所指摘评议,唯恐今后躲之不及的异类的。

    于是为逝者而举办的葬礼,就注定会成为人们对于逝者而有的那种复杂情绪的,合理合法范围内的最后宣泄机会。

    那些以前受到过逝者的恩惠而为此心生感激的,与逝者有睚眦嫌隙而生出怨恨的,甚至因为利益的纠葛和家族的恩怨而导致世仇对立的,都会在这个时候不加掩饰地表现出自己最表里如一的态度给世人去看。

    这种表现因为是难得一见的,故而是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的。

    只有这样认真审视了,才不至于说是浪费了天赐的机会。

    尤其是在一个家庭的当家立柱之人逝去,意味着这个家庭从此失去了“主心骨”的时候。

    冯立就从这样的经历中有了一个很好的发现,让他觉得人生在世活了这一辈子,到最后也不过是这样的尔尔了。

    与冯立父亲当年办的隆重却平顺未有波澜的葬礼不同,高德兴的丧事在同样被组织的隆重的情况下,进行的却是起伏不平的。

    在高德兴丧事举办期间所发生的一切,都显示出人们对于逝者所持的情绪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情绪因为一个丧事被相互交织在一起,对参与其中的人们就产生了或好或坏的影响。

    这对于已经离世的高德兴而言,也不知道是意味着好还是坏。

    总之让人是很难说清楚自己因此而有的具体感受的。

    两个跟冯立都有着密切关联的葬礼,让冯立对于自己的两位亲人是有着不同认识的。

    平淡无奇的葬礼,说明冯立父亲的一生不存在着怎样难以预料的变数,人们对于一生热忱于工作的冯工给出的评价是统一的。

    父亲整体略显简单的一生在自己的葬礼上被体现的很彻底,同冯立对于父亲一生的感悟也实现了完全一致。

    反观高德兴刚刚走完的这一生却充满了争议的气氛,人们对于他的那些不一而足的意见,其中有些根本就是完全对立的。

    这也就造成了,高德兴在享受自己生前的友人给予了他代表丧事礼仪最高水平的“二十四拜”荣耀的同时,也默默地承受了与他不和的对家故意闭门离村置他的葬礼于不顾的所谓羞辱。

    对于这两个极端的事例,出于对大舅的敬爱,冯立是给予了特别关注的。

    首先讲一下那个以“二十四拜”的祭拜大礼,深深震撼了整个高家村的人吧!

    冯立从母亲高金香那里只知道此人姓孔,大名却是不清楚的,只知道其小名是叫做“金生子”。

    若是论起根源来应该是可以将其归到冯立大妗子,也就是高德兴媳妇姥娘门的亲戚里的。

    因此这个“金生子”同高德兴多少是占点亲戚关系的。

    有着这样的关系做背书,只要两个人脾气性子接近,自然是很容易玩到一起的。

    但这并不足以让“金生子”在高德兴的葬礼上当众施行极为罕见,甚至是百年难遇的“二十四拜”大礼的。

    他们两个人之间肯定是有故事的,带着一探其中究竟的好奇心,冯立就找了个机会与自己第一次见到的这个长辈“金生子”攀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