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仙颂
繁体版

0016章【谋】

    李斯呷了一口茶,眼中尚有一丝纠结,问道:“姜小友,你如今年岁几何?”

    “十九。”姜和道。

    “天符三百五十八年生。”李斯陷入了回忆,说道:“那一年,老夫正好迁授京兆府尹,入了白玉京,见到了我朝帝都的繁华景象,如今竟是已过去十九年了。”

    只是他口中的十九年对于大乾来说,不过沧海一粟。

    从天易到天符再到天狩,当今圣人在位已是四百四十七年。从开国武帝率八百悍卒揭竿而起,推翻前朝暴政,大乾雄踞中原十三洲至今,国祚已绵延两千余年。

    “小友祖籍哪里,老夫听你口音,倒是有些像京畿一带的。”

    “记不得了,自幼跟随师父在山中修行,如今家师仙逝,遵从遗命,下山历练,走着走着就到这里了。”

    茶盏中的倒影,浅浅地映出了李斯的斑白发丝,他感叹了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小友倒是让老夫好生羡慕。老夫如今已是半截入了黄土,想走也走不动咯。”

    姜和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公若想游赏十三洲的锦绣山河,何时都不算迟,只是敢问李公,舍得否?”

    “好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若是让唐尧那斯听了,定会与小友把酒言欢,引为知己。”李斯眼中光芒闪烁,问道:“姜小友还会作诗?”

    姜和坦诚相告:“道听途说罢了,并非是我所作。”

    李斯却以为是年轻人谦虚,于是笑道:“小友有所不知,几年前,白玉京出了一位‘三步成诗’的妖孽神童。”

    “三步成诗?”姜和表现得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

    “说起来,也是一桩妙闻,那年上元节,满城灯火不夜城,小神童醉酒夜宿清平乐坊凤翼阁,夜半口渴,凤翼阁主李如是下床掌灯为他取水,刚走三步便回头娇媚一笑,小神童顿时脱口而出。”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黛青描画眉,凝脂若雪肤。回眸一笑过,倾国倾人城。”

    李斯吟完诗,直接将目光放在姜和身上,他也好奇,一个不到十岁的稚子便爬上了帝都名伎李如是的闺床,做到了多少人想做却做不到的事,到底是有何奇特之处。

    姜和喝了一口茶,起身,道:“李公留我,不仅仅就是为了说这些吧?”

    李斯也站了起来,走至姜和身边,继续说道:“小友莫急,诗词并未小道尔,好的诗词可以传唱千百年,青史留名。传闻诗剑仙柯青莲八百年前独战北海十七位妖王,吟诗一百七十首,惊艳了整座天下。小友可愿意去太学院的诗词院精研一番?老夫与唐尧尚有几分交情,他定不会驳了老夫的面子。”

    “李公,此非我愿。三年之后,我便会离开白玉京。”

    “也罢,也罢,以小友之才,却是有更好的选择。姜小友,且坐。”

    李斯先是叹息一声,然后便拉着姜和一起落座,继续说道:“老夫有一逸闻轶事,小友愿听否?”

    “李公请便,我洗耳恭听。”姜和装作一脸无奈道。

    这老头东拉西扯半天,迟迟不肯进入主题,姜和都有些无语了。

    “四十五年前,南阳郡有个东方家族,家主名唤东方破晓,世代簪缨,乐善好施,颇受世人敬重。”

    “有一日,晨羲载曜,万物咸睹,东方府上空飘来了一朵瑞云,坠其后院,不久后便传出府上诞下了一名女婴。”

    “女婴口衔奇玉,遂取名东方芸钰。”

    “此女天生丽质,生性仁爱,怜悯慈爱,恭谨俭约,东方破晓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

    “待东方芸钰及笄后,其父东方破晓欲觅一良婿,然东方芸钰极却说‘非入我心者不嫁’,这可愁坏了东方破晓。”

    “直到五年后,南阳郡离淯山府君失了神智,入城虏掠百姓,吞而食之,此事惊动了帝都镇妖司,随后镇妖司总司姜道中首亲自出马,镇杀了离淯山府君,救下了被虏去的东方芸钰。”

    “东方芸钰从此芳心暗许,非姜道中不嫁,东方破晓见姜道中英俊神武,遂成就了一段佳缘。此后,夫妻二人情敦鹣鲽,不久后便相继诞下一子一女......”

    李斯娓娓道来,突然话锋一转,陡然问道:“姜小友,对于姜道中灭妻叛国之事,你如何看待?”

    姜和平静起身,道:“李公,故事听完了,天色也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我那徒儿胆小,我不在她身边,她睡不着觉的。”

    说完便大步流星离开。

    李斯怫然起身,沉声喝道:“姜中钰,难道你不想知道当年你父亲为何叛国吗?不想知道你母亲当年为何会死吗?不想知道你父亲如今去了何处吗?”

    姜和转身,盯着李斯,淡淡的说道:“李公认错人了吧,我叫姜和,此外还有一个道号,正清散人。”

    李斯连迈三步,拦在姜和面前,说道:“姜中钰,你如今既然选择回来,就应该明白,要想查清楚当年的事,与老夫合作当是不贰之选。”

    “哦?李公何以见得?”

    “如今大乾,三教百家,道门独大,寻仙求长生,鲜理俗事,而那佛家,不过剩下两座寺庙罢了,准确来说,应该叫禅宗才对。佛教大乘真经皆在西域灵山,圣人有意让无相寺的无藏大法师去灵山求取真经,请西域佛僧出山海关镇压妖族,一旦西域佛僧再入大乾,镇妖司就会被迫裁撤,当年的真相便会永远尘封,成为历史。”

    圣人即位之初,以儒为尊,定年号天易,大开科举选才取士,大乾庠序如林。天易六十年,儒家出了位叛徒,陷入了十年内耗,道门乘虚而入,次年,圣人改年号为天符。

    十二年前,圣人再易年号为天狩,是为代天狩猎妖族,其意昭昭,欲平妖族之乱。

    只是八年前,姜道中突然叛变,镇妖司群龙无首,各地妖祸相继出现,彻底打乱了圣人谋划,如今不得不被迫前往西域灵山,请佛僧相助。

    姜和不再否认自己的身份,神秘一笑,说道:“我听闻韩老夫子有位师弟在帝都为官,想必就是李公吧。只是不知道,李公是代表朝廷呢?还是代表儒家呢?”

    “都说虎父无犬子,姜道中的儿子,果然没让老夫失望。”李斯哈哈笑道:“代表朝廷如何,代表儒家又如何。姜小友,只有你我精诚合作,方可破局。”

    “如果姜小友愿意加入镇妖司,相信以你的能力,迟早定能稳住局面。届时老夫自当倾力相助,查出当年是非曲直,还姜道中一个公道,还天下一个真相大白。”

    “我在桐叶巷有一间铺子。”

    “放心,你不必每日去点卯,若有事,老夫自会知会于你。”

    “我徒儿还缺个蒙学先生。”

    “李府自有族学,那小女娃子老夫也甚是喜爱,断不会让她受了委屈,亦可亲自为她开蒙。”

    姜和伸出手:“李公,合作愉快!”

    李斯微微一愣,不明所以。

    姜和迅速收手,转身离开,嘴角挂起一抹耐人寻味的笑意。

    出了李府,姜和加快了速度,很快进入了那条朝圣御街,御街的尽头有一台巨型十二阶五趾金龙铜漏,铜漏矗立在街左侧,由一个方圆十丈的九阶白玉台高高托起。

    若是遇到刮大风下雨等天气,刻画在高台上的符阵就会自动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挡风阻雨,颇为玄妙神异。

    就一日而言: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

    十二阶便是代表着一日十二时辰,每一阶则分别对应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每一个时辰。

    若是哪一阶的铜漏响起,便代表着到了相对应的时辰。每一声铜漏嘀嗒声都清晰入耳,仿佛能在空气中漾起微澜。

    闻着声音,此时已是戌时,暮色从东边逐渐延展,遮盖天穹。

    近来白玉京宵禁逐渐松弛,夜市开始繁盛,无论通衢委巷,星布珠悬,皎如白日,喧阗达旦。可谓是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姜和无暇赏景,路过卖糖葫芦的货郎时,买了两串用油纸包好。片刻后,他便回到了问心斋。

    月光隐匿,院中漆黑如墨,黑暗中却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闪烁着光芒。

    “师父,你回来了,想死小土豆啦。呜呜,我以为再也见不到师父了。”

    小土豆嗖地一下扑在师父怀中,声音逐渐哽咽。

    姜和一脸欣慰。

    环在姜和身后的小手手突然摸到一个长长的东西,滑滑的,小土豆顿时破涕为笑。

    “斯虎,窝要吃糖葫芦。”

    姜和嘴角一抽,感动不过三秒。

    姜和点了灯,烛光照亮了夜,也照亮了小土豆逐渐被黑暗吞噬的内心。

    她此刻赖在师父温暖的怀中,已是沉沉的睡了过去,手中却紧紧的攥着那串只咬了两口的糖葫芦。

    待小土豆熟睡过去,姜和将她小心的放在床上,拿走手中的糖葫芦,咬了一口,还真甜。

    关门出了屋,那头毛驴哒哒哒的走了过来,一口叼走他手中的糖葫芦,又哒哒哒的跑开了。

    毛驴将糖葫芦插在地上,先是添了一下,接着猛地啃了一口,真特么甜!

    姜和无奈一笑,徒弟和驴都要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