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写给儿子的历史书
繁体版

说说刘邦和项羽吧

    战国末年,楚国有一个项氏家族,他们家人世世代代都在楚国军队中做将领,功绩大被楚王分封到了项城,所以族人就以“项”做了姓氏。秦国侵略各个诸侯国时,唯一受到的阻力就是来自楚国,项燕带领的军队给秦国致命的一击。但积重难返,楚国最终被秦国占领,项家也因此受到牵连被秦国迫害。项燕的儿子项梁就带着侄子项羽逃到了江东的会稽郡避难,所以知道项羽所谓的无颜见江东父老就是这个原因。

    在楚国旧地,项家受到当地人的尊重,连当地官员都很器重项梁,征兵劳役啊,都是项梁一手操办,就连秦始皇出巡到当地,征发百姓服务的事也是项梁在做。当看到秦始皇豪华、壮观的出巡队伍时,项羽便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取而代之。

    项羽这孩子从小就不爱学习文化课,但对于兵法比较感兴趣,项梁看他是可塑之才,也就时常教他。

    当年陈胜吴广起义时,楚地也纷纷响应,太守便找来项梁想让他帮忙造反。这边也在谋划造反的项梁,一听太守都找他,便欣然前往,目的是杀了太守,以此来响应造反。就这样佣兵八千。

    陈胜派手下到处寻找各诸侯国的军队,听说项梁控制了江东,这股势力必然要使用,召平就假传陈胜旨意,让项梁渡江抗秦。

    项梁带着项羽和八千子弟兵就参与起了反秦的斗争,别说,收效很好,江对面的东阳郡此时也杀了太守,拥立了令史陈婴为领袖,有二万人的武装,听说项梁的举动,自然要投奔项梁,这样一算,项梁的军队数量也是不容小觑了。

    项梁渡江,已被控制了九江郡、庐江郡的首领英布和蒲将军也找到项梁,听其指挥,这样四个郡的兵力六七万人都在项梁麾下。

    来吧,开干吧!项梁打着陈胜的旗号,先把拒绝接受陈胜领导的秦嘉剿灭了,一路前行,纷纷将对方攻破。最终到薛城会师,各路武装力量的头目都在此,此时项梁也第一次见到刘邦。

    刚会师,就传来噩耗,陈胜战死,范增便提议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因为楚人怀念楚怀王,于是熊心还叫楚怀王。陈婴为最高行政长官。新的政权就这样建立起来。

    薛城建立政权后,项梁一路向西,与秦军主力章邯相遇,此时的秦军根本不是项梁的对手,几次交战都失败了,连李由都被斩杀。

    可正当项梁骄傲,自信心膨胀的时候,秦军收获匈奴的王离带着三十万秦军杀了回来,项梁一下子就不是对手了,战死,楚军全军覆没。正当楚怀王把所有势力调动来,秦军去打赵国了。

    赵国请求楚帮忙,宋义自然不愿意,想坐观其成,但项羽看清了时局,便觐见,宋义一直都轻视项梁身边的小弟项羽,根本不听他的意见。项羽也不是吃素的,便借着宋义将子女送到齐国的事,大做文章,宋义在军中不体恤下属,再就失去了威信,项羽这一提,大家全都支持项羽,杀了宋义,项羽便率领楚军渡河救赵。

    等项羽杀到函谷关,才发现函谷关城门紧闭,刘邦已经提前入驻了,项羽没考虑刘邦,光想着财宝被刘邦瓜分了,但看到刘邦丝毫未动,才放下心来。可对于刘邦这个劲敌,谋士提醒项羽杀掉,但项羽只想到财宝了,没把刘邦放在眼里。

    项羽进入咸阳后,跟刘邦大相径庭,刘邦是约法三章,得民心,可项羽呢!一顿烧杀抢掠,虽然满足了内心的报仇雪恨的心理,但却失了民心。

    在这里,项羽开始分封,以盟主的身份,将所得天下分作十八个国家,厚待跟他一路打江山的兄弟,但陈胜之前分封的诸侯,由于跟项羽没有关系,便受到了排挤。

    当初楚怀王曾经说过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先入关中,理应做秦王,但项羽不想让刘邦拥有这么大的土地,便玩起文字游戏,说巴蜀也属于关中,就封刘邦为汉王。为了防止刘邦再来秦地,把当年秦的旧将全都分到了秦地,占据关中,堵住了刘邦返回中原的道路。项羽自己呢,留下了九个郡,楚怀王被项羽架空,把其迁到彬县,路上还暗杀了楚怀王,自己封为西楚霸王,确实实现了当年的梦想。

    刘邦说起他,有些不堪,家中的独子,出身低微,连个名字都认真起过,大家叫什么就叫什么了。而且他从小不爱劳作,整日游手好闲,四处赌博欠债,无人待见的人物。

    那他有没有优点呢!有,就是好交际,你说他这么穷,但跟小官吏们关系特别好,还混了个泗水亭长的小官,跟今天的派出所所长相当。他总去大哥家蹭饭,一个人去就罢了,还带着朋友,当时大家都不怎么富裕,所以嫂子真是特别不给他面子。所以刘邦后来封侯时,就没封大哥的儿子,还是父亲劝说,这是封了个“羹颉侯”,什么意思,剩饭侯,你看这么记仇的人。

    为人特别冲动,夏侯婴来看他,俩人话不投机,刘邦就能拔剑砍伤了夏侯婴。

    沛县县令请客,来的人太多了,坐不下啊,主吏萧何就找了个理由,说交礼金不满一千的外面坐,你看,刘邦虽然没钱,但脸皮厚啊,仍然坐在里面,坦然地跟宾客来来往往,觥筹交错。这是多么强大的内心啊,连县令的好友吕公看到刘邦这样,竟毫不在意,还说他面相不凡,将来一定能有前途,把女儿居然许配给了刘邦,吕夫人知道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啊,但吕公坚信自己的眼光,现在看,还是对的,这就是后来的吕后,而且吕家差点就拥有了天下。

    刘邦的工作是押送刑徒赴咸阳服役,当时秦朝不得人心啊,刚出沛县,结合就跑了一半,刘邦一看,跑了这么多,自己的小命也不保啊,那就一不做二不休,放了都跑吧,自己也跑,结果他的仗义,哎,使得好几个刑犯不跑,居然跟随了他。

    当陈胜、吴广起义时,沛县令也想起义,可他本来就是秦人,郡县制,县令都是秦人,你想啊,秦人上哪有说服力去。这会便想到了刘邦,让他回来,刘邦带着自己的武装力量回来了,这一回来不要紧,县令一看刘邦有这么多人,怎么能他的呢,便关了城门,萧何、曹参一看事态不好,马上出城来投奔刘邦。刘邦把沛县包围了,号召父老乡亲一起反秦。

    刘邦进城后,百姓都拥护他,刘邦自己还挺有自知之明的,觉得自己官位小,不应做首领,但萧何、曹参也怕最后起义失败受牵连,所以都拥立刘邦。就这样,刘邦组织起了一个两千余人的队伍,开启了反秦的道路。

    你看刘邦的成长到这跟项羽的就完全不同了,他先受到泗川郡守的镇压,但刘邦攻破。他想到薛郡去发展,便把同乡雍齿留在了丰邑,结果还没走多远呢,人家雍齿就投奔了魏国。刘邦又回来解决丰邑。这时秦嘉控制了泗水、东海两郡,刘邦就投奔了秦嘉,这时秦军来攻打秦嘉,刘邦奉命去抵抗秦军,攻下了砀县,收了五千余人的军队。结果秦嘉就因为不听陈胜的被项梁给消灭了。

    各路武装集会,刘邦也去了,项梁还给他了五千人,这样加吧加吧,凑了一万人,这返回丰邑,雍齿才跑了。

    项梁进入梁地后,刘邦和项羽作为两个重要分支也进到梁地,但项梁战死,楚怀王就把刘邦和项羽全部调回,护卫彭城。

    这时间秦人去攻打赵,楚怀王兵分两路,一路项羽、宋义去救赵,一路刘邦趁秦空虚,直奔关中。这两路人马的选择,楚怀王很是用心,俩人性格完全不同,项羽活埋秦军,屠城,所以才让宅心仁厚的刘邦去征讨秦地。这就是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原因。

    刘邦西征不是很顺利,到处遇到秦人的顽强抵抗。攻打到洛阳的时候,那就是没法再打了,敌人太凶猛了,这时有人建议刘邦避实击虚,绕开函谷关大道,经南阳郡从武关入关中。调整了战略后,哎,南阳郡、宛城,都利用谈判的手段,轻松地解决了。这个主要是一方面秦人也觉得自己失败是大势所趋,不想打了。另一方面也看到章邯这些主力部队被项羽消灭,没有什么希望了。

    就这样,刘邦轻松地进入了咸阳城。这就有了前面说的子婴投降,刘邦害怕项羽,丝毫未动咸阳城,驻守坝上,等待项羽的到来。

    你一定觉得刘邦确实怕项羽,其实他也想取代,当有人提到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就是秦王的意思,所以楚怀王的先入关为王,项羽肯定不能做,不如趁项羽没入关,派兵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进入关中。刘邦真听进去了,还派一支部队去了,但你想那不是以卵击石嘛,还好萧何、张良责怪了刘邦,这才有了项羽想与刘邦做战,杀了他,以致出现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等的一系列故事,这个初中语文课文讲的特别详细,我就不啰嗦了。

    刘邦封到了巴蜀,虽然不开心,但他深知实力不允许,所以还是前往了。从秦岭中的栈道穿行,刘邦担心项羽反悔,就把栈道烧了。一方面防止敌人追击,另一方面迷惑敌人,我刘邦不会再去中原了。

    但他到了巴蜀却对部队进行改编,因为部队人特别杂,几次收编的,总有矛盾,所以统一改编,使用秦式军制,封地的政治制度也采用秦制,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刘邦结合了自己的特别改编了一些秦制,很多改革措施,直到后来汉帝国建立以后也在使用和调整。

    刘邦还重用人才,这里面要提到的是韩信,这是有着大将之才的人,可是一直没有得到刘邦重要,只当了个粮食总管,于是弃官逃跑了,萧何知道了,深夜骑马去追,这时刘邦很多的关中军,都想家逃跑了,刘邦一听萧何也跑了,特别失望,但后来萧何回来了,说明了原因,刘邦兴奋不已,也正是萧何夜追韩信,才引起了刘邦的重视,于是年轻的将军就这样诞生了。

    韩信做了将军,第一件事就是鼓动刘邦出兵关中,理由是军中很多都是关中子弟,想回家。而且秦地的诸侯是当年投奔了项羽,导致了二十万大军被坑死的惨剧,大家觉得秦将领是有责任的,所以当地秦国人都恨死他们三个了。这样刘邦当年入咸阳,与百姓约法三章,自然就赢得了民心。所以这样一看,刘邦杀回关中是有适宜的条件。

    刘邦决定了,回去怎么回,韩信又出主意了,派少量队伍去修当年烧的栈道迷惑敌人,主力部队从嘉陵江河谷偷偷翻越秦岭。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来历。

    秦地的三个诸侯章邯、司马欣、董翦哪知这里面的门道,还嘲笑刘邦呢。正当他们嘲笑时,人家刘邦都来到了陈仓。刘邦再返回关中这第二次距离第一次才四个月。

    打吧,项羽也来助阵,可秦地的三个将领,由于秦地百姓不买账,投奔汉军,根本无法打赢。刘邦还去攻打南阳郡,这地方曾经受到过刘邦的优待,一听就直接兴高采烈地投降了。南阳郡与项羽的淮阳郡挨着,俩人就要正面交锋了。

    此时的项羽也是分身乏术,正跟齐国交战,楚国怎么又跟齐国打一起了,原来当年反秦时,齐国人田儋自立齐王,出力了,后来章邯攻打魏国,田儋也率兵救援,但被章邯击败而死。齐人听说后就又自立新王。田儋的弟弟田荣非常生气,觉得齐人背信弃义,便起兵反对,另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假齐王田假就投奔项梁,当项梁与章邯作战时,需要诸侯出力,田荣同意出兵的条件就是交出田假,项梁不同意,这样田荣就没有出力,项梁不是战死了嘛,哎,这就牵扯到了齐国。等项羽分封诸侯时,就没给田荣分,还让他辅佐田市去做胶东王。田荣控制的整个齐国被拆分成了三个,自然要动武力解决。于是就上演了项羽与田荣的大战。

    项羽抽不开身,正好给了刘邦机会,他带着投降的将领直接进驻楚国的都城彭城了。刘邦认为胜券在握呢,可惜项羽处理完齐国,直接就杀回来了,这边刘邦哪能知道,还在彭城吃喝庆祝呢!项羽直接给汉军弄得措手不及,四处逃窜。正当刘邦被楚军团团围住时,哎,天空居然帮了他,天色骤变,狂风大起,刘邦趁乱就逃了出来。一路西逃,到了丰邑老家时,想带着父母妻子,结合刚出丰邑就遇到楚军,刘邦只好自己先行逃脱了。

    刘邦达到下邑时,当时出来的六十万大军就被项羽的三万给消灭了,降将直接阵前就投靠了项羽。于是刘邦彻底没了希望,这会谋士成功说服了九江英王反对项羽,虽然打不过,但却为刘邦拖延了时间。

    刘邦返回关中重整队伍,再度出关时,在荥阳与项羽对峙,韩信去攻打魏豹。韩信这方面一直很顺利,一路北上,平定了魏国,又攻打了代国,又去攻打赵国,这些国家的将军都比较轻视韩信,甚至对于韩信的布阵,背水一战嘲笑不已,可最终韩信的伏兵让赵国见识了他的厉害。

    韩信越战越勇,同时也自视过高,开始有些有恃无恐了,先是申请封张耳为赵王镇抚赵地。等到韩信平定齐地时,自己就应该取代刘邦封自己为齐王,只不过是通知一声。此时的韩信对于刘邦平定天下确实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刘邦与项羽对峙时,那局面真是惨不忍睹,几次出击都失败了,被楚军围住,不能脱身。最终军粮短缺,才找人扮作自己,出东门诈降。当楚军看热闹时,得以逃脱。几次被项羽围住,都是通过金蝉脱壳才得以逃脱。最后收夺了韩信的精兵,让韩信去攻打齐国。

    此时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田广归附汉国了,但韩信按照刘邦要求去了,看到这种局面,感觉自己这样到处作战,奋勇杀敌,军功却被人抢了,所以不顾结果,攻入齐国,齐军毫无防备,直接被消灭,郦食其因此被齐王等人烹杀。当项羽来救援时,龙且大将军还用曾经的眼光看韩信,认为他担小,好了,直接轻敌了,中了韩信的圈套,十几万的楚军成了韩信的俘虏。

    项羽看到这种局面,劝说韩信反叛,脱离刘邦,三分天下。韩信感念刘邦当年的知遇之恩没有同意,才有了项羽和刘邦坐下来谈的可能。楚河汉界,象棋上面的标志,就是刘邦和项羽直接平分天下的界限。但当刘邦想返回时,张良和陈平纷纷劝阻,利用这个机会彻底消灭楚军。于是刘邦返回直接将项羽围困在阳夏。但刘邦还是打不开项羽,把韩信和彭越叫来增援,俩人来了却按兵不动。刘邦自然又赐予封地。才让二位出兵。终于把项羽打败到了垓下,将其团团围住。此时的项羽军已经无法脱身,带的食物也都消耗掉了,此时刘邦又在情感上给楚军一击,四面楚歌上演了,使项羽感到四面沦陷,突围。

    这突围看出了项羽的能力,自己八百骑兵,冲破汉军封锁线,等到刘邦发现项羽已经突围,命令追击时,项羽已经度过了淮水。但好巧不巧的,项羽居然遇到了沼泽,迷失方向,被汉军追上,身边只剩28人了,这时项羽还在分配兵力奋勇反击。突出东城时,到了长江边,乌江亭长在岸边等候上船。这就上演了项羽感叹自己当年带着八千会稽子弟过江反秦,自己返回,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于是决心战死,奋力反抗,可最后压倒他的竟然是自己的部下吕马童,他便对吕马童说,用自己的身体,让其换取列侯的地位吧,自刎乌江,他的身体最后五个人各抢到一块尸首,五人都被封为列侯。就这样楚汉相争刘邦胜利了,说到这,还是有些遗憾,我不喜欢刘邦,感觉他没什么能力,也许就是因着宅心仁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