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村
繁体版

第五十四章:末代后裔

    唐生料到他不会轻易信任外人,于是靠近他,轻声说了几句话。

    “请相信我们。”唐生的目光诚挚,也坚韧。

    刘荣礼看着他,还有上官清,沉默半响,最终做出了决定,“你们一旦离开墨村,就要忘记我所说的。”

    “好。”唐生和上官清内心想着忘是忘不了的,先听对方怎么说再商量商量下一步计划,于是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刘荣礼这时候指了指他们三个人穿的汉服,“身上所穿是什么朝代的服饰,你们知道吗?”

    “宋制汉服,色系虽然素雅,倒也符合传统节日,鞋子也一样,讲究内外搭配。”上官清立刻给出了答案,“这些服饰非常还原,每一针一线都精致,我想我们要是再整理下发型,估计和当时的宋人气质完全一样了。”

    刘荣礼微微点头,“中元节这几日,墨村人穿的服饰一样为宋制,你们也逛过这座古城了,有看出什么吗?”

    唐生在脑海中构建出了古城的结构,想到了上官清对他说过的那幅《清明上河图》。古城房屋、桥梁、路道建构和传世名画中的描绘类似,所以综合一下已知的线索。。。

    在上官清想说话时,唐生已经脱口而出了,“这座城仿了宋代城池的建构,而且村民穿宋制汉服祭祖追思,你们刘家在墨村中的地位显然是最为尊贵的,村民基本都听从刘家,现在,你屋子里还有宋时的古画。。。所以墨村先祖和宋人有关?所以刘家是。。。”

    “南宋末皇室,墨王一族后裔。”刘荣礼幽幽地说道。

    皇族后裔。。。牛。说实话,唐生只猜测到墨村刘家的祖上是宋代的某个贵族或者什么大官的后代,没想到竟然是皇族后裔。

    他对宋朝这段历史并不十分了解,只记得南宋亡于公元1279年。当时亡国后,很多宋民随皇族跳江殉国,而刘荣礼说的皇室墨王一族,完全不知道。

    或许,她知道。

    唐生转过头,上官清正摸着下巴,表情除了惊讶,更多的是好奇。

    上官清也不知道墨王是谁,何许人也,难道是刘荣礼胡编的?

    。。不会,到这份上了,刘荣礼没必要撒谎。

    墨王,墨村,原来村名另有含义啊。“不好意思问下哈,谁是墨王?”上官清现在倒觉得刘荣礼周身的气质除了清冷书生风,还带点偏贵族风。

    额,不会概念代入后,看人的角度也有不同了?

    “这是个很长的故事。”刘荣礼的眼中有光亮,好像时间齿轮开始往回转动,他来到了那个时代,见到了从未谋面的人。

    “我们洗耳恭听。”唐生说道。

    上官清也点了点头,她最喜欢听故事。

    “好。”刘荣礼叹了一声,像一位老人在感慨世间沧桑,他慢慢说道,“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历史上的南宋开始了它一百多年的王朝延续,到公元1279年,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投河,当时有不少皇族贵胄和百姓意识到国已亡,也随了宋帝去了,但也有皇族墨王赵飞云一族不甘心失败,一路躲过元兵的追杀,之后隐姓埋名,带着这脉人以及无家可归的一些南宋百姓来到深山老林隐居下来,建立了一个独立于外界的小城,墨城。从亡国开始到之后的数十年间,墨村繁衍人丁,同时训练青壮男丁,暗制铁兵器,想报仇雪恨,东山再起。可惜天不随人愿,或许也是历史进程使然,有一年,墨王带领兵士离开山林,南上复仇,元人虽然刚立国不久,根基不稳,民心有乱,但军队善战,墨王和元军一支相遇在芒山一带,激战三天三夜,依然攻不破元军的核心,后来元军使计让报仇心切的墨王入了陷阱,数千名兵士惨遭杀害,可气势未倒,元军几次主攻都没完全拿下墨王军队,奈何元军还有外兵增援,人数太多,在对抗了两天后,墨王军队只剩下几十个人,墨王也负了重伤,在剩下的兵士的护卫下杀出一条血路,在退的路上还设了机关术,让元军追错了方向。后来,墨王赵飞云伤势过重,不幸殒命,护卫悲痛万分,带着他的遗体回到了墨城。墨王族人为赵飞云建了陵墓,让他入土为安,并且选了他身前的一些贴身物品以及部分金银珠宝、书画等作为随葬品。从此之后,墨城始终守着墨王陵,再没出去过。历经元、明、清三代,百年来也习惯了自成一体的生活,当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依然是宋人的日常。”

    唐生和上官清安静地听着,他讲了很长一段话,两个人就像在跟着他翻阅一本记载着某段历史的书卷一样,全神贯注。

    刘荣礼这时候的眼神里有一丝哀伤,“直到清朝末年,有一年,山林中暴雨数日,引发了一场规模很大的泥石流,冲毁了很多房屋,也死了很多百姓,墨王族人决定搬离原来的住地,来到现在墨村的位置安居下来。当时清末动乱,附近村居散落,很多人自顾不及,后来发现这里多了一个住人的村落,以为是附近或外地的流民聚集居住,所以也不奇怪。墨城也变成了墨村,慢慢融入外界,而山林中的古城保留了下来,也修筑了通往里面的通道,就是瀑布那边的那条通道。每年只有在中元节前中后这三天,墨村人再次聚在城里,着宋人服饰,追思先祖。我们刘家就是墨王赵飞云的后代,当时出山林来到墨村安顿下来后,我们便改了姓,从原来的赵姓,变为刘姓,其他村民以我们为尊,这是时代传下来的规矩。”他说到这,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往事如浮云,如今宋人早已淹没在历史进程中了,一代代更迭至今,所有的爱恨情仇在这百年间出现又消失,好像梦境幻境,可又真实存在。”

    原来如此。

    唐生和上官清认认真真地听完了。墨村处在青山绿水间,不像别的村落一样发展旅游业,是因为墨村是宋人后裔,刘家是南宋皇族中墨王赵飞云后代,古城在这里,墨王陵在这里,对于他们而言,这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单属于宋人的领地。

    上官清再次打量起眼前人,她知道他的身份了,“你过着古人的生活隐居在深山里,从外面到这,有设置了好几道机关,所以你是。。。”

    “守墓人。”唐生也猜到了。

    “也就是墨王赵飞云的陵墓就在这片山林里,陵墓里像你刚才说的,有随葬品。不管是墨王的贴身物品还是其他东西,过了千年了,全部是无价之宝,对于外人来说这些是宝藏,实打实的钱,而对于你们刘家来说,这是一个必须死守的秘密。”上官清彻底明白了。

    “外面这座城是南宋末年就有的,确实是座古城了。”唐生一想到其实他们一直在历史遗迹里,内心不免震撼。他又问刘荣礼,“你是守墓人,民国时期的那位白袍人,也是守墓人,按照时间推算,他应该是你祖父?”

    刘荣礼摇了摇头,“墨王赵飞云被族人葬入陵墓后,当时族人中两个地位最高的老族人秘密选出了第一任守墓者,而下任守墓者都是由上一任指定的。到了民国时期,1920年,我祖父的哥哥刘国栋出生了,他是家中老三,被上任指定为守墓者,而我父亲出生后,因为要接管家中生意,所以没有被定为守墓者,我祖伯父一直守着墨王陵,直到我出生那年,我被选为下任守墓者,我父亲对外则是说我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其实我一直被族伯父带着在这长大,我成年后,祖伯父便出了这片山林,回墨村住了。我从18岁开始,和历任守墓者一样,除了家中有要事商议需要出去外,一直守在这。”

    唐生问道,“你出去见的是你父亲,你大哥刘荣仁对你的存在真的完全不知情?”

    “对,每任守墓者都是由上一任自行选出的,其他族人和其他所有墨村人并不知道有人守墓这件事。因为按照我族传下来的秘规,守墓者是秘密执行守墓任务。我母亲在生下我时就去世了,我的祖父当时也已经病逝,我祖伯父选了我做为守墓者,当时隐瞒了所有人,除了一个人,我父亲。因为祖伯父从小就很疼我父亲,两个人关系很好,祖伯父也很信任我父亲。除此之外,包括我大哥在内的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我也只和祖伯父以及我父亲见面,后来祖伯父去世了,我就只和我父亲联系了。”

    唐生心中的一点谜团也开始解开了,“是不是这样,1943年,当时的守墓者,也就是你祖伯父,在某一天晚上出来和你太爷爷见面,因为就在前几天,侵华的日军屠杀了很多村民,他们应该是从某种渠道听闻墨村有宝藏,于是进村寻找,墨村人全力抵抗,他们到死都没有说出墨城的秘密,那些被日军残忍杀害的村民,后来被活下来的人就近埋在了清觉寺的那片树林。而你们也知道肯定有人泄露了这个秘密,为安全起见,当时活下来的刘家人和其他村民一致决定把墨村是南宋人后裔,刘家是墨王族人后裔,存在墨王陵墓的事,不再传给下一代,也因此现在的年轻人一辈,还有他们的父母这一代都不知道这秘密。”

    上官清接着他的话说道,“他们知道的,就是自己是墨村人,1943年村里闹瘟疫才死了那么多人。而1943年到现在将近80年里,屠杀后幸存下来的人中渐渐故去,如今只剩下一个知道秘密的老人,周阿九,但他依然保守着秘密,防备心很强,对我们这几个外人编了一个假版本,说1943年是日军屠村,原因没讲。之后还传下一个规矩,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