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齐云
繁体版

3.五宝汤

    话说徐友庆和陈友福这一顿饭,从日上三竿,直吃到月上西楼,这才心满意足。只见徐友庆晃晃悠悠站起身来,伸手在长袍上轻轻一抹。那长袍之上一道淡淡的荧光流转,上面的油污和残渣竟自动脱落,顺着长袍翻滚而下,团成一个五颜六色的大球。而那长袍则是立刻清洁如新,又恢复了仙气飘飘的模样。

    福庆楼的门口,马童已然把那巨型马车赶了出来,停在门口。徐友庆迈步登上马车,直到进到车厢里,才惊愕地发现,这次竟然没有磕到头。他诧异地抬起头,只见那马车的顶部已经被改成了弧形,中间的地方比他的个头还略高上些许。他赞许地看了马童一眼,给他竖了个大拇指。徐友庆在车厢中木椅上坐定,掀开窗帘,与陈友福拱手作别。随后示意马童,驭车缓缓而去。

    仙师驾临福庆楼的消息,很快便在安平镇中传开了。毕竟那独角大白马那么神骏,那超大号马车那么的扎眼,想不让人注意都难。从第二天起,本就很有些知名度的福庆楼门庭若市,宾客如云,俨然一副要成为安平第一楼的架势。毕竟镇上但凡有点小钱的人家,谁不想来沾沾仙气呢,甚至随着消息传开,周边乡镇都有豪客慕名而来。如此一来,可苦了福庆楼的一帮伙计,无论前堂还是后厨,一个个都忙得不可开交。

    几日后,本就是寒冬时节,北风潇潇,大雪突降。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整个安平镇被罩上一层白衣,地上的积雪很快便达到了半尺深。此等天气,车马难行,过了正午,福庆楼宾客渐散,终于清净下来。陈友福干脆将酒楼上了板,安排众人吃过饭后,就给大伙放了个假,约定什么时候雪停了,再来复工。秦川和刘二结伴离开福庆楼,走出安平镇,一路直奔林亭村而去。这条路平日里也需走上半个时辰,如今积雪厚重,道路难行,怕是要走上一个时辰往上。好在二人连走带玩,也不觉辛苦,反倒兴致盎然。

    二人正行路间,远远便瞧见山间小路的旁边,正蒸腾着一缕淡淡的白烟。二人对视一眼,好奇之下,小心翼翼地靠了过去。待走到近前,却才看得清楚。那是一个十字路口,一名大汉,冰天雪地之中,赤裸着一双大脚,一身江湖豪客的打扮,上身挒着环,下身穿一条灯笼裤,腰上挂了个黄皮大葫芦,背上背着一柄超大号单刀,就这么坐在路口大树之下,手里竟还拿着把大蒲扇,一下下缓缓地扇着。他的面前架着篝火,火上架着一口大锅,白烟正是从这锅里飘散而出,天上时不时有雪花落入锅中,化作汁水。

    那大汉打老远就见到了这两个鬼鬼祟祟的小家伙。别的不说,就那一串小脚印,在这雪白的小路上,就清晰无比。他笑着伸出蒲扇,比划着招呼他们过来。秦川和刘二见行迹暴露,也不再隐藏,三步两步便来到那人近前。

    大刀客笑道:“两位小兄弟,这是打哪来啊?”

    秦川不善言辞,只将眼看向刘二,刘二拱手答道:“这位大叔,我们俩都是安平镇福庆楼的伙计。今日风雪甚急,掌柜的疼合我们,给放了假,这不正往家走呢。这位大叔倒是面生得紧啊?怎的就在这雪地里埋锅做饭了?”

    “我乃江湖客,云游天地间;昨日在海北,明日到山南;不爱红白物,不恋脂粉颜;独仗三尺剑,逍遥此中仙。”豪客唱罢,大笑道,“哈哈哈哈,我今日方才云游至此,你们若是不觉面生,才叫奇怪。两位小友,相见是缘,我这锅中五宝汤,可是得来不易,不如停下来歇歇脚,一起品尝品尝,暖暖身子再赶路,如何啊?”他说着话,从锅中舀出一勺汤,盛在一个木碗中,也不嫌烫,就着热气就灌了一大口。

    秦川和刘二两人凑到锅前,往里观瞧。这一瞧不打紧,直瞧得是心惊肉跳。那里面,肉眼可见的有整只的蝎子、蜈蚣、大蜘蛛等毒物,还有些不知是什么的肉,在雪白的汤汁中上下翻滚。而这时,大刀客不知从哪又掏出两个木碗,各在里面盛了半碗。玩味地笑着伸手道:“哈哈,请吧?”说着,他又咕嘟咕嘟灌了几口汤,还呼出一口白气,一脸享受的样子。

    刘二尚在犹疑,拧着眉,对着汤碗使像。却见秦川已然端起木碗,面不改色,张嘴便喝了一大口。刘二连忙一把把碗夺了下来,焦急地道:“喂!哎呀!这可是……你怎么真喝啊!”

    秦川愕然道:“怎么了?”

    “哎呀!”刘二急得满头大汗,半晌才端起另一个木碗,手都是颤抖着的,“罢了罢了!要死一起死!”他说着瞪了大刀客一眼,猛地灌了一大口,呛得他直咳嗽。

    大刀客哈哈笑道:“怎么样,我这五宝汤,味道还不赖吧?”

    刘二缓了好一会,才把气顺了过来,见自己和秦川都安然无事,才放下心来,仔细回味这汤的滋味。说实话,这汤的味道,实不怎么样,腥中带点鲜,苦中带点涩,若是放在酒楼里卖,连掌柜带厨子绝对会都被骂死。不过那汤方一入腹,立刻便有一股热流生出,瞬间流入五脏六腑,全身上下,从头到尾一阵舒畅,连那刺骨的寒意都驱散了大半。二人这才知道,这大刀客敢于穿成这样坐在冰冷的雪地中,怕不是正因为这锅汤。

    刘二端起木碗,还想再喝,却被大刀客一把夺了下来,指着他笑道:“你这小家伙,方才还一脸不情愿,现在倒是识货得紧。不过你们年龄太小,这汤太补,多喝不得,既是不冷了,就快回家去吧。”

    他说着把木碗都收了起来。二人连连道谢,辞别大刀客之后,继续往家里走。行路之间,二人只觉得脚底有使不完的力气,在暄软的雪地中,竟如履平地。不到半个时辰,就已到了林亭村口。

    刘二和秦川二人在村口作别,秦川直奔家中休息不提,却说刘二向东一拐,转而向自己的破庙走去。他一边走,心里却犯起了嘀咕:方才遇到的那大刀客,必不寻常。他别的地方不选,偏偏选在路口树下煮汤,还穿成那副样子,分明就是要引起过路之人的注意。还有那汤,味道虽不敢恭维,但直到现在,还是觉得浑身舒畅,如同泡在温泉水中一般,想来绝非凡品。他忽然升起来拜师的心思,他跟秦川不同,秦川家就在这里,可他只是个孤儿,如无根的浮萍一般,若是能拜这异人为师,学得一身本事,将来也行走江湖,逍遥自在,好过在这里干一辈子小伙计。

    心中想着,刘二不由得停下脚步,他抬头看了眼天色,随后转身便朝来路跑去。半个时辰后,刘二已经再次接近大刀客煮汤之处。他放缓脚步,小心翼翼靠近,却见地上只剩一堆已然熄灭良久的柴火,大刀客和汤锅都不见了踪迹。他不甘心地扒开火堆,小心地伸手试探。柴堆早已凉透,一点余温也无,显然大刀客已经离开良久。他在树下仔细查探,竟连半个脚印也未见到,于是更加惊叹大刀客的不凡。他暗恼自己反应迟钝,错过了机缘。在随便找一个方向追了几里地无果之后,也只得叹了口气,缓缓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