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召唤,我的天赋多一个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危险

    安南国四王子之乱愈演愈烈,随着战争的继续,四位王子麾下的豪族逐渐掌握实权。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豪族们明年就会陆续下克上,让安南国进入十九使君时代。

    陈玄礼没有等到安南小战国时代开启再动手,因为大概两三年高卢国就会动手,用七八年时间彻底收服安南国,将安南国变为殖民地。

    陈玄礼必须抓住时间窗口,尽快统一安南国,否则将丧失安南国这个最好的崛起基业。

    选择安南国作为起家之地是陈玄礼深思熟虑的结果。

    首先,安南东京府在现实世界有遗迹禁区,方便自己布局。

    其次,安南国属于儒家文化圈,有接近百分之三十的诸夏人,上层人士几乎都已诸夏化,文化同源。

    再次,安南国体量中等,有三百万人口,煤铁铜等矿产丰富,统一安南进行改革后,会爆发出不错的战争潜力。

    最后,安南国位于南蛮半岛,除了北方的大义朝,附近没有地域强国,完成变法改革后可以迅速扩张。

    至于倭国、新罗两国虽属于儒家文化圈,但诸夏人口较少,目前政局相对稳定,很难干涉占领,而且,这两国扩张空间有限,不能满足陈玄礼成就伟业、名传后世的需求。

    轻取谅山府后,陈玄礼率军直扑东京府,很快就吊死阮太明,扶阮福瑞登基称王。

    阮福瑞也非常识时务,册封陈玄礼为高平公、镇国大将军,加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钦命总理安南朝政。

    一个月,陈玄礼全据红河平原和安南东北地区,因为有阮朝正统招牌加持,很快平定了两地。

    之后,陈玄礼大力引入中原士子任地方官员,进一步加强了控制力。

    四月,陈玄礼誓师南征。

    安南乱了三四十年,人心思定,再加上当地阮朝旧士带路,陈玄礼仅用五个月就剪除阮朝三位王子的势力,暂时控制住了安南,拥兵四万。

    其中新式火器部队五千人,为野战部队,配备了火枪兵、火枪骑兵和炮兵,皆为诸夏良家子,其家人大多接到红河平原居住。

    其余皆为安南本地青壮组成的冷兵器部队,为卫戍部队,弓兵、刀盾兵、长枪兵和象兵皆有。

    安南国重新统一,陈玄礼立刻安排人员前去大义京师朝贡,以图保持稳定外部环境。

    黑铁纪1856年11月,即是大义朝成康54年冬。

    陈玄礼以绍治王阮福瑞的名义邀请安南全国各地豪族携家眷入京,共享中兴之宴。

    安南豪族类似于门阀,拥有大量田产、私兵和大量奴隶,这些豪族控制了安南大多数的土地和人口,是安南进行西化改革的最大阻碍。

    前世,陈玄礼没打算长期经营安南,故而没有彻底处理这些豪族,但这一世,他准备行霹雳手段了。

    11月11日,东京府景明宫,七百八十名豪族首领被火枪兵围攻,陈玄礼亲自压阵,无一人逃脱。

    景明宫屠杀结束当天,在安南各地驻守的卫戍部队按密令行动,大肆逮捕豪族、没收土地财产、解放隐匿人口,敢执兵刃者族诛。

    十一月结束时,整个安南有一万三千人被判处二十年劳役,发现隐匿人口一百二十万,四千人丧命。

    全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国土得金银财宝折合白银两千五百万两,大概相当于安南国十年财政收入。

    这是一场大型财富暴力转移事件被称为霜月事变,陈玄礼被安南人称为霜月血手,一时间小儿闻之止哭。

    完成如此大事,陈玄礼却还不满足,他把目光投放在不事生产的寺庙僧院之上,安南还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土地掌握在这些僧人手中。

    “此事不能轻举妄动,释教乃是安南国教,一不小心就会引起举国信徒造反。只能先和平赎买,便宜这帮秃子了!”

    确定了想法后,陈玄礼高调举行水陆法会,邀请全国各地大寺高僧聚集东京,为绍治王祈福。

    待绍治元年一月,法会如期举行,各大寺院都派出本寺僧侣出马,有些不愿意去的,都被安南朝廷以大不敬治罪,抄寺收土,高层僧侣收押为劳役,普通僧侣强制还俗。

    参加法会的僧侣知晓此事,都非常害怕,流言四起,很多人说法会恐怕会变成法难。

    陈玄礼一边令肃恶局搜查抓捕散布谣言者,一边邀请高僧入大将军府参禅谈法。

    最终,法会的最后一天,所有参会寺院都“自愿”接受《安南寺院僧侣律》,按新法将土地卖给朝廷,并让大量普通僧侣还俗,得青壮四十万。

    通过这些手段,安南国户籍人口从三百万变成了四百六十万,控制了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土地,国库存银两千万两,从未有过的富庶。

    绍治元年二月,阮福瑞颁布钦定国是诏书,又称虚君诏书。

    诏书宣布自此以后安南王不临朝,日后不再颁布任何诏书,一切朝政要务永远委托于镇国大将军,王室与大将军垂拱而治,大将军府为法定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

    同月,陈玄礼以总理朝政镇国大将军的名义一连下达了四个令谕。

    镇国大将军一号令谕,又称《全民教育律》,规定全国建立中央、府、县、乡四级学校,同时成立教育部,负责统筹推进此事。

    乡设初小,县设高小,府设中学,中央设置大学,皆为三年制。

    初小和高小设置夏语、数学、历史、品德四门课程,中学增设物理、生化和地理三科。

    在大学开设西洋国家各类学科,特别设立编译院,出版翻译西洋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

    前六年为义务教育,后六年为选拔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有条件的地区提供一顿午餐,后续逐步覆盖全国。

    从大学生毕业生中选派优秀、忠诚的人才赴洋留学。

    设求贤馆,在西夷诸国和大义朝广泛引进人才,提供高额补贴,大义人才通过忠义考核可以直接任地方官。

    镇国大将军二号令谕,又称《科举考评律》,成立官吏总局,专门负责组织科考和官员考评、升迁等事。

    科举考试必须先考吏,高小学历以上者方能考吏,中央大学毕业生可以免试任吏,任吏满三年,方可考官,考录官员一律从正九品开始。

    官员的任免、升迁、贬职等皆由中央官吏总局和府官吏分局考评决定,地方只有推荐权,没有任免权。

    镇国大将军三号令谕,又称《定编定级律》,该律规定在地方建立府衙、县衙、乡衙、村衙四级行政机构,并详细规定每个衙门官员编制内官员和吏员的数量和级别。

    同时成立了编制总局和分局,负责管理、核定、消减官员和吏员编制。

    镇国大将军四号令谕,又称《国土管理律》,该律规定了私有田地最高限额、二十年限买卖、抛荒没收和耕种国有田地减税等政策。

    成立国土部,专门负责土地买卖和国有土地管理相关事宜,承担了修建水利工程和开垦荒地等任务。

    同时成立粮食总局,负责统一收购、售卖和储备粮食。

    镇国大将军五号令谕,又称《军法律》,该律明确了上下品级和部队指挥层级,并成立了三个部。

    成立军机部,负责指挥全国部队作战。

    成立作训后勤部,负责新兵训练、兵员补充和物资补充。

    成立安置部,负责军官、士兵的安置工作,军官按九品制降一级安置使用,待遇保留。士兵按服役年限安置为吏员。

    在陈玄礼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安南王宫内,国王阮福瑞在承德殿内怒吼:“连诏书都不能颁发,孤算什么王上,这陈玄礼欺孤太甚!”

    孙千安连忙劝阻:“王上息怒,慎言啊!如今大将军已控制安南上下,咱们回天乏力,别再妄生事端了。先放权给他,徐徐图之!”

    阮福瑞想了想,自己无兵无权,完全被软禁在这深宫,能成什么事。

    瘫坐在御座半晌,阮福瑞不甘道:“罢了罢了,借兵复国,国非我所有,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