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24岁的散文集
繁体版

考驾照的日子

    考驾照的缘由起初确实是学长学姐们的推销机制所影响到我,他们在社交平台发布针对大学生的报名优惠价,50个名额满后会恢复原价,当时去也确实是被大学这个小社会给上了一课。

    因为这样的活动和这样的话术已经层出不穷,几乎沾到边的东西都是这样的套路,无非就是吸引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以为是优惠,其实是手段。

    我就这样傻乎乎的报名,本本分分的交了定金。我还记得我们去驾校报名的那天,那个学长带的人是一群人,我们都意识到了这可能是学长用以赚钱的手段,但是我们交的定金不少,白白舍弃,也会觉得难过和不甘。

    我和小红一起去报名,我们一起考科一,一起练车。小红是我大学室友,是和我一个县城并且生日都是一天的好朋友,但是她比我大一岁。

    她虽然比我大一岁,可是心眼却没有我多,是很单纯、善良的女孩。

    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去考科一,我们坐着驾校的公务车去到十公里外的地方考试。当时我还记得我很紧张,科一的容错率也很小,以至于我第一遍做题匆匆以失败结尾,第二遍我调整了状态,又慢下了速度,还是做到了九十几分,科一pass。

    考完了科一,准备趁着平时没课和周末的时候去练习科二,只去了几回,就开始打了退堂鼓,我们俩一个眼神就决定不去了。我们都以学习为借口,其实是因为我们懒惰。

    后来我们突然意识到,大三我寒暑假我们可以去练车,我们还是去做这件事情吧,不可能因为不喜欢开车、因为懒惰就放弃了。

    那个冬天我的外公去世了,我回家会很悲伤,也会难过。也是那个时候我觉得我要为自己做些事情了,就从考驾照开始吧。

    我们在科二练习场旁边租了个房子,方便在寒假的每一天都可以快速的在那里练车,小红先考了科二,她已经在练科三了,我还在和新朋友们一起练科二。

    我认识了一些朋友,有很友善、体贴的,她会在早上给我一瓶牛奶,有时候会给我带小零食,要是我是男孩子肯定会动心的。

    还有些聪明又大胆自信的男孩们。

    那时候每天都在疲惫和快乐中度过,疲惫多一点。

    科二在我视死如归的态度里,考过了。我还以为我会挂科,我从来不是很自信的人,因为有五次补考机会,我有退路,有保险,所以我视死如归,迎难而上。

    到了科三,是要过年的日子了,科三也是快乐的练车生活,我们的教练是个看起来很像黑社会的男人,他皮肤黝黑,眼神犀利,和我同姓,但是接触下来也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只是我在这个过程中,同教练们的关系并不好,因为我那时候还不圆滑,也不自信。

    只是风尘仆仆的去往每一天,去练车,去排队,去等待。

    科三我已经是很谨慎的态度,我还比大家多练了好几天,教练说我胆子太小了,多练练也是好事情。

    还有一个教练,长得帅气些,但是我却不太喜欢他,因为他老说我开车太慢了,说我小心翼翼的,在练考场车时我们是以圈数算钱,可是对他们教练来说是计时,他嫌弃我开的慢浪费时间,眼神里都是不耐烦和厌倦。

    科三我考挂了,那天是过年,我没回家,我在考场,我失败了。在返程大巴车上,外婆打电话问我怎么过的节日,我忍不住泪水滑落,哽咽着挂断了电话。我很难过也很失落,我怪自己不争气,怪自己为什么考不过。

    那段时间我每天睁开眼醒来想到的就是科三没有过,它一度成为我的梦魇。

    直到要出去去实习前,我的驾照期限和我的实习期不能冲突,于是在课不多的时候我就去练车,这次我换掉了之前的教练,换了一个更踏实的教练,这次我心态好了很多,也做好了就算不过也要继续练车考试的决心。

    练了几天就去补考了,这一次,我居然一把过了。

    科四这种理论考试,我作为学龄十余载的大学生,自然不可能畏惧,考过科四,不在话下。

    我会想起科三时的经历,发现这是我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失败之一,因为我其实做的事情很少,再加上我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所以我经历的挫折并不算多。

    也知道其实考试考的是心态,只要心态稳,就算不过又怎么样呢?

    大不了再去练习,再去认识些朋友,经历些不痛不痒的挫折。

    其实那不是不痛不痒,那时候我并没有钱,我拿着我的时间和钱在干这件事情,我不太允许自己犯错,我希望我可以减少花销,希望能早点回家,其实这些都变成了最后一份稻草。

    可是现在拿到驾照的我,并没有开过车。

    我已经是胆小如鼠,对自己的开车技术不自信,也不敢开别人的车,万一出了什么事故,于我来说,都是不小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不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