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我,萌新大反派
繁体版

第129章 大招——掌中佛国!

    噗!

    明心蜷缩在一角,娇媚的五官一片憔悴,萎靡不振。

    被赵盟主拿下,喂了一肚子的毒药,丹田被废,这赵盟主还不放心,用铁链贯穿了琵琶骨,四肢皆被一剑钉穿,生不如死。

    每隔一段时间,赵九歌祭出一系玉带,劫走他修炼的感悟、灵光,榨干得一干二净。

    这导致他整日浑浑噩噩,连最粗浅的铁头功都记不清内容。

    “哦,你醒了。”

    赵九歌轻抿,勾起一抹弧度。

    身旁侍奉的美艳女子,头戴金冠,披戴红裙,炽烈如火,朝明心妩媚一笑。

    一只纤美的玉臂一抬,拖拽火焰的宝刀,凝聚而出。

    “法相!?”

    明心脱口而出,一脸惊骇。

    剧烈的动作,晃动得铁链嘎嘎作响,疼得他眉头皱了皱。

    何人的法相,竟会生有一名娇艳女子,这简直不可思议!

    咻!

    刀光一闪,明心僵硬住。

    下一瞬,他整个人燃起大火,连修炼有成的体魄,都没法防住这一妖火,生机涣散。

    一刻钟后,他成了一具焦炭,魂飞魄散。

    赵九歌眯眼。

    斩杀主角,一股玄妙之感,如醍醐灌顶,慧心通明。

    一时间,他偷盗密宗绝学,对佛法有较深的理解。

    【你研修佛法,事半功倍,有了显著的效果】

    【你陷入顿悟】

    【潜能+1】

    【潜能+1】

    ……

    半天过去。

    赵九歌僵在原地,一动不动。

    也只有那个火焰妖精,持刀护卫,美眸闪烁灵性的光泽。

    【你陷入顿悟】

    【虚灵+1】

    【你参透密宗七十二绝学,心有所感,领悟大招——掌中佛国!】

    海上掀起波涛,打在甲板。

    轻微的声音,传入船舱,赵九歌缓缓睁眼,眸中,佛光碎裂。

    渗透进来的妖佛,手捏一枚白子,双目渗血,但未等他掷出,就被一股黑气吞噬,溃散成了一小尊金佛。

    佛?

    不过一个有价值的工具罢了。

    倒是那个大招,让赵九歌疑惑。

    特技之外,居然还有大招这一划分?

    他双目烁烁,察运。

    磅礴的黑气又壮大了几分,连皎月都压制不住,滚滚升腾,形成一头黑龙,鳞甲上的纹路依稀可见。

    而黑气中,金光微闪。

    一小尊金佛,白气护体,口诵佛音。

    赵九歌狐疑,这大招有次数限制,用了几次,金佛破碎,仙佛渗血。

    而掌中佛国,便是召唤一尊大佛降世,比肩巨人,相当于唤来一个精修佛法的大宗师。

    当然,这消耗也极为剧烈。

    赵九歌估计,自己的内力全用来催动大招,可维持一刻钟,比明心的十秒强太多了。

    毕竟。

    他有太上月莲,一滴瞬间回复10%的内力,倘若升炼成一方莲池,花开花落,内力无限。

    而眼下,九大灵植,已有四株结果,生成法相。

    初步的武道体系,搭建而出。

    大宗师层次中,能与他一战的,估计只有齐王、枯荣禅师。

    至于人间三圣,还有一大截的差距,不过,也快了。

    “盟主,浮梦岛到了。”

    很快,一名长老传音道。

    在赵盟主静修时,武者们的感知很敏锐。

    船舱内有大恐怖,盟主在修炼,气息内敛,不是宗师很难察觉。

    此刻。

    众人等他结束修炼,小声告知。

    浮梦岛,是神火军驻扎,对峙叛军的第一大岛。

    此刻,齐王之子一来,驻军中的第一大将梨长春策马奔腾地赶来。

    庞大的宝船,停靠港口,一群文武将领提前一步赶到,军阵整齐,面容肃穆,脸色恭敬,仿佛迎接出征的大皇帝。

    “拜见世子。”

    梨长春是一个孔武有力的武将,名字带有诗情画意,可见父母对他有很大的期望。

    “末将设下酒宴,为世子接风洗尘,世子来此,真令我等脸上有光。”

    “免礼,诸位将士辛劳,该是本王多谢谢大家。”

    赵九歌扶住对方,余光掠过一群人的气运,皆是虎狼之气。

    这是一支虎狼之师,不愧为齐王手中的第一利器。

    梨长春咧嘴一笑:“哪里哪里,世子神勇,竟当上了武林盟主,我等老将第一次听这消息,全都傻眼了。”

    “请。”

    “请。”

    酒宴入席。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武林各派长老、掌门,纷纷入座,受宠若惊。

    不是说好一块剿灭拜月魔教的吗?

    怎么和朝廷搅混在一起?

    心思敏锐的掌门预感不妙,身为武林人士,若与朝廷纠缠传了出去,可不太好。

    “诸位将士为朝廷镇守东海,十万叛军贼子进退不得的,此杯,本王敬大家。”

    赵九歌先饮一杯,在座众将,举杯同饮。

    军部严令饮酒,但对于内力周天流转的先天武者,可不管用。

    “世子来此,可是为了叛军一事?”

    梨长春说道,道出众将心底一个疑惑。

    “是的,此次奔赴东海,便是解决魔教。”

    赵九歌道。

    “不知世子有何高见?”

    忽然,一名白发须眉的老者,好奇道。

    赵九歌沉吟一会儿,道:“魔教气焰嚣张,人人得而诛之,本王号令群雄,亲率一支孤军,施行斩首战术。”

    众人相视一眼,有些不赞同。

    梨长春沉默。

    “此计,太依赖高端武者。”

    老者皱眉,扫过一眼门派人士,再看向赵九歌,眸光明亮,道:“世子莫生气,且听老朽一言。”

    “老人家请说。”

    赵九歌微笑。

    “再过一月余,便是雪灾将至。

    天寒地冻,叛军缺乏补给,大雪一过,保守估计,至少死去四成。

    再加之粮草缺乏,疾病蔓延,历经三月折磨,即使是一军精锐,也成了一群病残,再折损两成。

    大雪纷飞,我军可投放劝降书,招揽降军,获悉内部情况,令彼此相互猜忌,再折损一成。

    此时,叛军最多也不过三成,战力下滑,相互猜疑,人心溃散。

    待来年开春,大军开拨,收复东海诸岛不费吹灰之力。

    世子,此计稳妥,降低我军折损,在于一个耗字。”

    此言,深得众将认可。

    这本是齐王定下的战略方针。

    叛军可召唤迷雾,深入的船只一旦迷失方向,就会莫名其妙深入敌军中,全军覆没。

    当然。

    齐王身为大宗师,本意是实行斩首战术,但铁烈南下,打断了他的计谋,便定下了“耗”一个计策。

    此计一经施展,远不是老者所言的那般简单,还有更多操作。

    高层有信心,叛军到了最后,连一成都不到。

    毕竟继承了齐王的作战风格,阴险狡诈,坑得你一套一套的,再以刚猛之法攻破敌营。

    “算无遗漏,这老人乃是一位智者。”

    众门派长老倒吸一口凉气。

    如此阴损的计谋,武林的险恶简直小儿科,这老人绝不是善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