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颗还魂珠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这飞剑看起来好眼熟

    黄河波涛滚滚,向东北而去。

    八十多个纤夫喊着号子,一起发力,官船缓缓启动,逆流而上,驶向洛阳。

    得知这位年轻的道长,竟然是逍遥派掌门、崇元观观主、衡山之主、银青光禄大夫、崇元馆大学士,井伊直久立刻态度谦卑,连续给海青来了好几个九十度大鞠躬。

    “刚才对道长多有不敬,在下十分惶恐。

    万望道长看在小人乃是下国小吏,毫无见识的份上,不要责怪。”

    这可是天朝上国三品的大贵族,有封地的。

    道袍上的紫绶更是说明了他的尊贵,深受皇帝器重。

    自己竟然拍了上国大贵族的肩膀,实在是太僭越了。

    本来海青对倭人一点好印象也没有,倭国美女例外。

    可是唐朝的倭国,见了中华人物跟孙子似的,那是对大唐从骨子里崇拜,搞得海青想使坏收拾井伊直久的借口都没有。

    可骨子里的仇恨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海青还是对井伊直久不咸不淡的。

    井伊直久将海青淡然的态度理解成了贵族的矜持,更加卖力地讨好。

    “此次天皇陛下派在下到中土来,嘱咐……”

    “打住!”

    海青终于感兴趣了,“我记得好像扶桑已经被鲁王征服了吧?怎么还有什么天皇?”

    “道长你这话可就有点不合适了,什么叫征服?

    扶桑需要征服么?我们本来就是大唐的藩属啊。

    鲁王乃是上国强藩,他强大的舰队在九州岛一靠岸,天皇陛下立刻率众臣子前往参拜,当了鲁王殿下的家臣。”

    海青听出来了,这关键词是“强大的舰队”,否则倭国人估计不会那么乖。

    “不对啊,都成了鲁王的家臣了,怎么还又是陛下又是天皇的?”

    “这可是鲁王亲许的,当然只是东瀛人这么叫,道长是天朝子民,可以一笑置之。

    天皇和皇帝不一样。

    皇者,神道教之精神领袖也,帝才是天下唯一的统治者。

    有大唐在,我东瀛从来不敢称帝。”

    还有这个说法,海青表示涨学问了。

    鲁王征服扶桑时间太短,又太顺利,而且估计也没有心思提高扶桑人的待遇,只是想从东瀛搜刮。

    因此只是像麦克阿瑟一样,做了个太上皇,还需要当地的贵族帮忙进行统治。

    海青对鲁王怎么统治东瀛不感兴趣,倒是对井伊直久上洛感兴趣,“你们都是鲁王的部下了,怎么敢越过鲁王上洛呢?”

    “洛阳毕竟是大唐的陪都。

    黄巢之乱后,长安衰败,洛阳人文荟萃,大唐的精英都聚集在那里。

    我们想去洛阳,多聘请几位像鉴真大和尚一样的饱学之士,去东瀛教化我们这些下国愚民。

    我们是经过鲁王的恩准,才从齐州去洛阳的。”

    原来是主动要求文化输入,这倒是好事。

    看来井伊直久属于大唐粉丝,倭国友人,忠于大唐的皇协军,海青的态度一下子好了不少,跟井伊直久多聊了两句。

    井伊直久出身包工头,给皇宫做土器的。

    因为精通汉语,略懂儒学,被任命为遣唐使。

    现在已经是从五位下的文章博士,在扶桑迈入了贵族行列。

    行船无聊,井伊直久和海青又都跟叫黄马德的大太监没什么共同语言,两人倒是相谈甚欢。

    井伊直久的四个随从居然都是女人,方才为了骑马,四人都做利落的忍者姬打扮。

    上船后,三个忍者姬的服装没什么变化,一个身量最高,亭亭玉立的忍者姬却换了唐装,默默站在井伊直久身后,听两人吹牛。

    井伊直久对“唐学”很有研究,李白杜甫的诗张口就来。

    海青真学问没多少,吹牛的学问有的是。随便来句后世的名句,就让井伊直久惊艳不已。

    当听到海青说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名句的时候,唐装倭国美女身子一颤,显然很有文学素养,听懂了。

    看海青关注自己身后的女人,井伊直久介绍,“这是从倭国特选的美姬,本来是准备献给鲁王的。

    她出身于大贵族菅原氏,家传的汉学非常精深,在倭国是不可多得的才貌双全的美女。

    可惜鲁王妃家教甚严,将鲁王管得服服帖帖。

    鲁王只有两位侧妃,都是从极西的什么法兰克王国带过来的,到中原后再也没纳过妃子。

    据说就是那两个侧妃,也是鲁王妃批准后才纳的。

    在下得知情况后,不敢恶了鲁王妃,这美人就没敢献。

    否则枕头风吹下来,扶桑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

    可是美人已经带来了,听闻大唐皇帝陛下正广选秀女进宫,在下才将她带到洛阳,是准备献给陛下的。”

    皇帝是海青喝过酒的朋友,既然是要献给他的女人,海青就不再关注。

    官船逆流而上,主要靠拉纤,速度很慢,一天才行三十里,到洛阳要半个月。

    一路每天在船舱里喝茶吹牛,经洛水进入洛阳后,海青和井伊已经成了勾肩搭背的朋友。

    官船在洛阳的立德坊南营新潭码头停靠。

    新潭是连接大运河的漕运码头,大唐,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枢纽。

    洛河上漕船往来,千里不绝,新潭码头竟然停了上万艘大船。

    藩国使者井伊直久看得目瞪口呆,对大唐更是死心塌地。

    就是见过现代大码头的海青,看到如此盛况,也是心潮澎湃,真切体会到了盛唐的强大。

    在黄大太监的引领下,海青和井伊带着随从,穿街过巷,来到上阳宫。

    上阳宫坐西朝东,经提象门入宫,走了好久,才到了观风殿外。

    一个小太监跑过来,在黄大太监耳边嘀咕了一会,黄大太监转过身来,看向海青和井伊。

    “你们运气不错,陛下今天难得上朝了。

    正在接见大理国朝觐的使者善阐侯高升泰,见完他,估计就轮到你们俩了。”

    一行人在殿外等候,皇帝是自己兄弟,海青丝毫不怵头,背着手四处打量。

    上阳宫巍峨宏伟,占地八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喝过酒的兄弟大瓢客李仁君现在牛了哈,住这么大的房子,摆这么大的谱,就算是傀儡也值了。

    一同在殿外等候的还有一伙人,有男有女,有汉人也有头上插着羽毛的蛮人,估计是进殿面圣的什么大理国善阐侯的随从。

    其中一个白衣女子,头戴花环,手持一个小小的碧玉法杖,十分亮眼,海青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没等一会,一位身材高大的紫袍侯爷从观风殿走了出来,看来是接见完了。

    这回轮到哥了吧?海青整整道袍,准备进殿。

    然而黄大太监估计错了,另一位太监走了出来,“宣大理国进献的美姬刀白凤进殿!”

    头戴花环的白衣女子应声而出,跟着太监进去了。

    海青口中不停念叨,“好你个李仁君,当了皇帝架子大了是吧?

    千里迢迢把哥叫来,却先见藩国进献的美女,重色轻友的家伙。

    好吧,大理国的人先来的,哥不跟你们争这个。”

    突然远处一阵大乱,有人高呼,“有刺客!”

    啥?有人来皇宫砸兄弟的场子了?海青大喝一声,“巴波,合体!”

    别看海青自己功夫全失,成了废人,跟灵宠合体还是可以的。

    他一个炼气末期的小修士本来功夫也有限,有巴波在,其实这天魔解体后遗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巴波上身,海青立刻目光变得锐利。

    只见一个黑衣蒙面人自远而来,沿着宫墙,纵跃如飞,迅速来到附近。

    一抬手,一柄宝剑带着呼啸,直奔高升泰而去,刺杀的目标原来不是皇帝,而是大理国使者。

    好机会啊!

    替高升泰挡一剑死了的话,帮了皇帝兄弟维持秩序,还结交了大理国,哥的功力又恢复了,还能赚修行,一举多得。

    以巴波上身的轻功,挡这一剑是完全可以的,海青刚要发动,忽然又停下了。

    这刺客不对劲,这飞剑看起来好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