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封神:我在大周当山神
繁体版

第22章 本草纲目

    诸天神佛,对于凡间而言高高在上,牧守万千世界。

    而凡间的芸芸众生,上到大周天子,下到诸侯国君,世家贵族,还有那些平民百姓,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常都会优先选择去向上天祈祷问卜,但或许也是因为这种原因,在天界的守护和影响下人族就像是被饲养在牢笼里面,很难发展出人族的文明。

    不得不说,站在历史长河来看,这是一种悲哀的现象。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沈云想把一些东西带给这片世间。

    “此药,名为黄连?少郎君从哪里得来的?”

    李瑞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打断了沈云的思绪。

    沈云回应道:“青屿山中,长着许多的黄连和甘草。”

    李瑞将目光望向青屿山的方向,继续问道:“那这药方,又是从何得知的?”

    沈云想起了小时候的奶奶,忍不住有些伤感,道:“曾经一个老人告诉我的,《本草纲目》上面也有记载。”

    “本草纲目?这是什么书,老夫看过数量众多的药典,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哪曾想,李瑞的神色更加激动起来,就像一个看到宝贝的孩子一样,急忙抓住沈云的胳膊,急切的问道,“那药典何在,可否让老朽观看一番。”

    见老人求知若渴的模样,沈云有些不忍心,但《本草纲目》是前世明代的药典,沈云还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一时间有些犯难。

    李瑞目光黯淡了下去,仔细想想也觉得自己有些冒失了。

    诸如此类的这等奇珍宝典,任何人都会视若珍宝,又怎么会轻易拿出来让外人观看呢。

    可怜的……

    老人明显误会了沈云。

    沈云看着村中领药的百姓,仔细思考了一会后,道:“只是黄连与甘草的话,虽然有效果,但这药方还是残缺的,还需要补全一些药材才能发挥最好的功效。”

    李瑞急忙问道:“这也是《本草纲目》上所述?”

    沈云没有直接回应,道:“赤沃之疾蔓延的范围很大,要想彻底治疗疫情,并不是短时间的事情。”

    此刻,李瑞对眼前的来历神秘的少年心生敬意,当下问道:“少郎君可有办法?”

    “我要仔细想想,明天再看看村里的情况。”

    沈云低头沉默许久,声音缓缓响起。

    “即使如此,少郎君可否随老朽去寒舍歇息一晚。”

    李瑞双手作揖,朝沈云行了一礼。

    晚上的时候,沈云便跟着李瑞,在村中的一处院子里歇息。

    村中的百姓是质朴的,面对救下众人性命沈云,村长带人奉上了最高的礼仪接待。

    一番简单的饭食过后,沈云回到房间,关上房门继续坐在那张案桌旁边,取过李瑞为他准备好的竹简,拿起毛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这一日来,青屿山下的疫情让沈云的心情有些沉重,痢疾这种病症虽然能够治疗,但却有很强的传染性,而凡间百姓们并没有足够卫生意识,所以任由其蔓延下去后果将会越发不可控制。

    “前世闹疫情的时候,是怎么应对的来着……”沈云咬着笔杆左思右想,脑海中努力回忆着以前的记忆,“嗯……按照现在的条件,很多东西都无法施行,不过喝开水,勤洗手……这些倒是可以做到,还有隔离……”

    具体的细节,沈云还是记得的。

    接下来的时间,沈云结合大周的医疗情况,与前世的防疫经验,整理出一套适合现在的预防措施,仔细将它们书写下来。

    夜幕沉沉,李瑞的侍童端来了一盘果子,张了张嘴后终是没有说出来,见到沈云神情专注地跪坐在案桌旁,便也贴心的没有打扰,小心翼翼地关上房门走了出去。

    李瑞迈步走出来,低声对侍童询问了几句。

    然后……

    李瑞抬眼看向灯火昏黄的房间,原本他是准备向沈云交谈一下村中的情况,顺便探寻一下《本草纲目》的事情,但想了想后最终还是没有去打扰沈云。

    在老人眼中,这位少年郎胸怀博学,定然有着不凡的来历。

    “这疫疾……唉……何时才能过去啊……”

    随着一声叹息,老人转身离去,消失在夜色里面。

    只有美丽的小白蛇,盘绕在门梁上,守护着房里的少年。

    “小白,再去山中取些药来。”

    过了一会儿,屋内响起沈云的声音。

    房间里面。

    油灯一夜未熄。

    沈云一夜未眠。

    等到天亮之时,一轮火红的朝阳冉冉升起,天穹之上,一道手臂粗细的紫气宛如长虹,降落在村庄里面。

    “咦……写这种东西,竟然也能引起天地共鸣,功德加身……”

    沈云推开房门,看了看怀中的那卷竹简,嘴里嘀咕了一声后再一次走出了院子。

    一夜过去,在李家村里再也看不见往昔的死气,院子外面大部分的村民都聚在那里,一群老幼妇孺,青年汉子在村长的带领下站在村口外,目光急迫地望着远处的大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不久之后,当那一道白衣身影出现在视线中,众多村民蜂拥而至。

    “多谢公子赐药!”

    “多谢公子赐药!”

    一时间,数十名村民纷纷伏地,口中大声喊道。

    沈云倒是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连连摆手示意大家起来,李瑞在侍童的陪同下走上前来,见到少年郎的窘迫模样,扶着胡须哈哈大笑。

    “少郎君救了这一村人的性命,当受大礼,何须推辞。”

    昨天一夜时间,李瑞心中放心不下,依然在村子里四处查看,确定那黄连和甘草煮的汤药真实有效后,心中紧悬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现如今,整个村子的百姓都已经陆续转好,只需要再多服用黄连药汤,赤沃之疾的忧患也可随之消失不见,从这方面来说,沈云对村中的百姓有大恩,受他们这一拜也当得起。

    想到这里,李瑞眯起眼睛看向沈云手中的竹简,笑道:“这竹简之上,可是少郎君补全的药方?”

    沈云将竹简摊开,递到李瑞手中,说道:“不止如此,上面还有一些有关防疫的措施。”

    李瑞目光一愣,道:“何为防疫?”

    心中的惊讶还没下去,那上面的字迹却又再次让李瑞双眼一愣,抬头问道:“敢问少郎君,这喝开水,勤洗手是为何理?”

    沈云知道这个时代的百姓还没有什么卫生概念,耐心解说道:“据我观察,所谓的赤沃之疾并非邪祟入侵,而是因为平时的饮食习惯……洛河水患,致使水位上涨灌入村外的河中,那些死去的家畜和百姓的尸体污染了水源,然后被村民们饮用,因而导致了赤沃之疾感染……“

    李瑞惊道:“少郎君是说,这水中有毒?”

    沈云应道:“差不多是这个道理,用水将水煮沸就可以消毒,从而可以避免病从口入。”

    “病从口入……”

    “病从口入……”

    那一刻,老人的身体如遭雷劈,仿佛顿悟了什么一样,嘴里失魂自语。

    沈云看着他叹息一声,这个时代连涉及药理的巫医都是如此,更何况是普通百姓了,于是继续说道:“赤沃之疾难治,缺乏药材和平时的饮食习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此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要想控制疫情,首先要将患病之人进行隔离,避免大范围的蔓延……”

    “嗯……具体的规划,我都写在上面了……”

    沈云说着,指了指锦帛。

    李瑞顿时如获至宝,牢牢抱在怀中,几千年医疗发展的冲击无疑让老人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在他的眼前打开了新的大门。

    良久之后,李瑞朝着沈云深深鞠了一躬:“公子大才,万民之幸也……”

    话音落下,李瑞立刻站起身来朝身边的村长吼道:“李青,速去按此竹简行事,事关重大,不得有任何延误!否则,族规处置!”

    看得出来,在这个村子里,身为巫医的李瑞具有极高的威望,一声喝令下村长立刻点头应道,转头按照防疫措施的条条规定安排行动,村民们畏惧赤沃之疾久已,也不敢拿身家性命乱来,整个村庄很快就进入了禁言和隔离状态。

    一时间,家家户户砍柴烧水,炊烟四起。

    村中大树下面,沈云指挥着防疫工作的进行,看着村里的一幕,心情逐渐变得古怪起来。

    不得不说,古人的令行禁止和组织能力确实值得肯定,一方面是因为已经习惯了上层阶级的压迫,另一方面是对疾病畏惧如虎,活着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当他们看到活下去的希望,会前赴后继地去抓做那根稻草。

    “少郎君,这葛根、白头翁又是何种药材?莫非在青屿山中也能寻到?”

    李瑞看着手中的竹简,再次出声问道。

    “是的,这些药材的性状,样貌和配比我都写在上面了,以后若是药材不够可以直接去青屿山中搜寻。”沈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如此甚好,老朽冒昧,敢问少郎君的这些手段是从何处所得?莫非也是那《本草纲目》上的记载?”

    李瑞依然对沈云口中的那卷药典念念不忘,尤其是看到眼前的神奇药效,心中怕不是早已将其奉为了药理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