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四百余年
繁体版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26章 厕中密报

    单超的神话,缘起于一段“厕中密报”。

    据《后汉书•宦者列传》,在“跋扈将军”梁冀专权朝政的那些年,桓帝实际上就是一个被软禁在宫中的傀儡。

    不仅不能主政,远离朝臣,终日与身边的一群宦官为伴,而且就连自己的后宫,也被梁家人牢牢把持。

    梁冀的两个妹妹一个是太后,一个是皇后。

    梁皇后不能生育,有哥哥梁冀撑腰,便“乘埶忌恣”,祭出当年赵飞燕的恨招,对那些怀有身孕的嫔妃“多所鸩毒”。

    对于这一切,桓帝心中“恒怀不平”,但“恐言泄”而“不敢谋之”。

    延熹二年,久已失宠的梁皇后抑郁死去,桓帝终于敢在宫中张口说话了。

    但为保证私密性,思量再三,还是把谈话时机选在如厕时,谈话对象,自然也只有那位伺候他如厕的宦者、小黄门史唐衡。

    桓帝问:“左右与外舍不相得者皆谁乎?”“与外者不相得者”即与皇后一家外戚不和的人。

    可见除贴身者外,桓帝当时对宫中的很多宦官尚缺乏了解与信任。

    唐衡于是在厕中悄悄向皇帝介绍了几个“自已人”,其中就有河南籍宦官单超和左悺。

    东汉的河南郡环绕都城洛阳,梁冀与其弟梁不疑先后都曾担任过河南尹,相当于直隶省总督。

    据说因为单超、左悺二人回河南老家时,对时任河南尹的梁不疑礼数不周,他们在家乡的兄弟都被抓捕下狱;

    两人又再次登门谢罪,此事方才了结,但从此与梁家结下了仇恨。

    单超的资历在中常侍中最为深厚,在宫中宦官中具有一定号召力。

    桓帝得知他又是“苦大仇深”,与梁氏宿有旧隙,不由得心中大喜,随即将他与左悺一同呼入内室。

    桓帝首先表态,指斥大将军梁冀兄弟“专固国朝,迫胁外内”的罪愆,言明朝廷“公卿以下”皆认贼为主,为虎作伥的现状,然后话风一转:“今欲诛之,于常侍意何如?”

    单超分明听出了桓帝的弦外之音:梁氏外戚势力在朝三百多人,桓帝将矛头独指“梁氏兄弟”,分明是对他与左悺二人在老家受梁不疑欺侮一事表示同情;

    言明对满朝文武趋附梁氏的不满,意喻着各位宦官正在独受皇上的信任和倚重;

    桓帝此时把他这个宦官头头叫到密室,共谋“诛之”,俨然在重温当年高祖与群臣的白马之盟,暗示着对梁氏外戚专权发起总清算的决心。

    单超深感使命重大,机遇难得,立即表忠:梁氏“诚国奸贼,当诛日久”,任凭朝上那些人个个叛君附逆,咱宫内这些弟兄只管听皇上您的旨意。

    说完,也没忘顺带反将一军,以将皇上“套牢”:拿下他梁氏并非难事,怕只怕圣上您主意未定,临事彷徨。桓帝拍案而起:恁这咋说,“奸臣胁国,当伏其罪,何疑乎”!

    言罢,干脆将剩下的徐璜、具瑗也一并叫到一起,五名宦官聚齐开了个全会,定下大计,并欲歃血为盟。

    随即,君臣布下罗网,桓帝发出诏令,五位宦官暗中合作,领宫中禁卫兵卒千余人围了梁府,在措手不及间将梁氏一网打尽。

    终于如愿得以亲政的桓帝兑现他曾暗示的许诺,将五人同日封侯。

    其中又以单超资历最高、功劳最大,被封为新丰侯,食邑二万户,为“五侯”之首。

    从此,东汉政权被宦官垄断,宦官以政府正式官员的身份出现,仗着跟刘志的咬臂之盟,他们的家族和亲友,也纷纷出任地方政府首长。

    这些新贵的出身跟宦官相同,行为也相同,几乎除了贪污和弄权外,什么都不知道,比外戚当权所表现的还要恶劣。

    这使本来专门抨击外戚的士大夫阶层,受到更重大的伤害,他们愤怒地转回头来跟外戚联合,把目标指向宦官。

    士大夫外戚联合阵线,利用所能利用的政府权力,对宦官采取流血对抗。

    老天保佑,单超封侯才一年就病逝了。宦官恶霸头子的位置,从此传给了徐璜。

    徐璜,江苏邳州人,桓帝初年为中常侍。延熹二年,奉桓帝命与单超等五宦官共诛专擅朝政之外戚梁冀。

    于是,封武原侯,与单超等并称“五侯“。

    自后权归宦官,皆恃权骄纵,兄弟姻戚宰州临郡,宗族宾客虐害百姓。

    因凶横残暴,有“徐卧虎“之称。

    当时,梁冀为大将军,威振天下,甚是骄横,只要有人与他不合,多被毒杀,所以在当时,没有人不害怕梁冀的,所以对此。

    桓帝早就不满,但又不敢诛杀。

    延熹二年,梁皇后去世,桓帝便与他们商议,待到梁冀被诛后,他被封为武原侯,食邑一万五千户。

    他与单超、具瑗、左悺、唐衡并称为“五侯“,从此,宦官专权开始。

    第二年,单超去世,转而四侯专横,人称他为“徐卧虎“,意思是说他像一只凶猛的老虎卧在朝中。

    徐璜的侄子徐宣为下邳令,专横暴虐。

    起先是让已故汝南太守下邳人李暠之女去做姨太太,不成,待到了县里,便派官兵到李暠家,带走其女,玩弄后将她杀死,尸体埋在了寺内。

    当时,下邳县隶属东海,汝南人黄浮为东海相,有人告发徐宣,黄浮便收徐宣家属,无论老少一律拷问。

    掾史以下的人劝他不要这样做。

    黄浮便说:“徐宣作为国家的祸害,今天杀死,明日就是自己死了,也足以瞑目了。“

    当即斩徐宣,暴尸百姓,郡中震惊。

    徐璜以此向皇帝诉说自己的怨恨,皇帝大怒,将黄浮断发,贬作右校。

    延熹七年十一月,徐璜去世,赠其钱布,赐其坟地。

    第二年,司隶校尉韩演弹劾左悺的罪恶,及其兄长太仆南乡侯左称,聚敛为奸,放纵宾客,侵犯吏民。

    左悺、左称皆畏罪自杀。

    韩演又禀奏具瑗兄长沛相具恭的罪恶。

    具瑗谢罪下狱,上还东武侯印绶,贬为都乡侯,后卒于家中。

    单超及徐璜、唐衡的继承封地者,一概降为乡侯,子弟被封的,一并夺其封地。

    荀彧,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

    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调离中枢,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享年五十岁。魏咸熙二年被赠为太尉。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

    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

    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

    后来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大为惊异,说道:“这是王佐之才啊!“

    永汉元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

    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荀彧弃官归乡。

    对父老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

    但乡人们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时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接荀彧,却无人相随。

    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到冀州后,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彧来,待之为上宾。

    荀彧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在袁绍手下。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

    初平二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说:“这是我的子房啊!“

    于是任荀彧为别部司马,荀彧时年二十九岁。

    当时董卓威陵天下,曹操问计于荀彧,荀彧说:“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弊,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后董卓派李傕等出关东,虏略各地,至颍川、陈留而归。荀彧乡人多数死于战乱。

    初平三年,曹操领兖州牧,后为镇东将军。荀彧则以司马身份随其征战。

    兴平元年,曹操东征徐州牧陶谦,张邈、陈宫乘机在兖州反曹,暗中迎接吕布。

    时荀彧和寿张令程昱守鄄城,吕布到后,张邈派刘翊告诉荀彧:“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进攻陶谦,应该马上供给他们军备粮食。“

    众人疑惑,唯荀彧知其计,立即命令军队加强防,并急召东郡太守夏侯惇。

    而兖州诸城皆响应张邈,投靠吕布阵营。

    当时曹操率大军出征,留守的兵力很少,而且很多人都与张邈、陈宫勾结。

    夏侯惇到后,乘夜诛杀谋反者数十人,军心乃安。

    豫州刺史郭贡受吕布煽动,率众数万来攻,军中甚惧。

    郭贡要求见荀彧,荀彧准备前往,夏侯惇等人说:“您是一州的屏障,如果前往一定会有危险的,不可以去。“

    荀彧说:“郭贡与张邈他们,平素并没有什么往来,现在来得急,计划肯定还没有定下;现在趁他计策未定来游说,就算不能帮助我们,也可以使他保持中立,如果先怀疑,那他就会恼怒而定计了。“

    于是出城会见郭贡,郭贡见荀彧毫无惧意,认为鄄城易守难攻,引兵而去。

    荀彧又与程昱定计,保全了范、东阿。卒全三城。

    不久,曹操回师濮阳击败了吕布。

    兴平二年正月,曹操击败侵入定陶的吕布军。

    五月,曹操向驻军山东巨野的吕布部将薛兰、李封发动攻击,吕布亲自援救,被曹操击败,撤退而走。

    曹操歼灭巨野守军,斩薛兰、李封,乘胜进驻山东巨野。

    此时,陶谦已死,曹操获悉后,打算趁机夺取徐州,再回军消灭吕布。

    荀彧劝阻说:“当年汉高祖保守关东,光武帝占据河内,都是先巩固基地以控制天下,这样进可以制胜,退可以固守,所以虽有困难曲折却最终能完成大业。

    将军本来是凭兖州起事,平定山东祸乱,百姓无不心悦诚服。

    况且兖州跨黄河、济水,是天下要冲,现虽残破,但还可以自保,此地就是将军您的关中、河内,不得不先稳定它。

    如今我们已击溃了李封、薛兰,如果分兵东击陈宫,陈宫必定不敢西顾,我们趁机组织队伍收割麦子,节约粮食,储备谷物,就可以一举打垮吕布。

    然后向南联合扬州的刘繇,共讨袁术,以控制淮水、泗水一带。

    如果舍弃吕布不打而东攻徐州,多留守兵则攻城不够,少留守兵就会征百姓也来守城,不能打柴拾草。

    吕布乘机侵扰杀掠,民心将更恐惧,只有鄄城、范、卫三处可以保全,其余的地方都不为我们所有,这样就等于失去了兖州。

    要是徐州攻不下,将军将安身于何处?

    何况陶谦虽死,徐州也不易攻破。

    徐州已鉴于往年的失败,将会因畏惧而紧密联合,内外相应。

    现东方都已收麦,必会坚壁清野以防将军;

    将军久攻不下,抢掠又无收获,不出十天,十万人马尚未开战自己先已困乏了。

    上次讨伐徐州,实行了以暴力相惩罚,徐州子弟想到父兄被杀的耻辱,必定会誓死奋战,没有投降之心,即使能攻下徐州,还是不能占有它。

    天下确实有舍这取那的事,以大换小,是可以的,以平安换危险,也是可以的;

    权衡一时的形势,不顾忌根基不稳固,一样是可以的。

    现今三者无一有利,希望将军对这种情况细细权衡。

    曹操采纳荀彧的意见,放弃进攻徐州的企图。

    抓紧战机,收割熟麦,储存粮秣,积蓄实力。

    不久,曹操大败吕布,吕布连夜弃营撤往徐州。

    曹操乘胜攻取定陶城,并分别派出部队收复兖州各县,兖州遂平。

    此战的获胜,对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成就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荀彧功不可没。

    建安元年,随曹操击败黄巾军。

    七月,汉献帝刘协在杨奉、董承等护卫下,从长安返回洛阳。

    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许县的问题上,曹军内部发生了争执。

    多数人不同意迎接献帝,理由是徐州还未平定,韩暹、杨奉刚刚将天子迎到洛阳,往北连结张杨,暂时还不能控制他们。

    荀彧则对曹操说:从前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

    自从天子蒙乱,将军您首先倡导义兵勤王,只是因为山东地区纷扰战乱,还不能远赴关右,但还是分派将领,冒险与朝廷通使节,虽挽救国难于朝廷之外,而心无时不系于王室,这是将军诚扶天下的一贯志向。

    韩暹、杨奉怎么敢为害呢?

    如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即使考虑此事,也来不及了。

    曹操认为荀彧之言有理,遂应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抵洛阳,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奉迎献帝迁都河南许昌。

    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从此,造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并为其此后统一战争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荀彧很少随军出征,而是“居中持重“,曹操虽然在外征战,但军国之事都由荀彧调度筹划。

    曹操问荀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

    荀彧说:“荀攸(荀彧侄)、钟繇“。

    荀彧善于举荐人才,起初举荐了戏志才,戏志才死后又举荐了郭嘉。

    此外,还举荐了陈群、杜畿、司马懿等人,都是当时名士,只有严象和韦康后来因为失败丧命。

    自曹操迎奉汉献帝后,引起了袁绍的不满。时袁绍雄居北方。曹操则东忧吕布,南拒张绣。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南征张绣,大败而归。袁绍则更加骄矜溢,写信给曹操,辞语骄慢。

    曹操阅后大怒,诸将都认为是败于张绣的缘故。

    钟繇因此问荀彧,荀彧说:“以曹公的明智,一定既往不咎,还有什么好忧虑的。“

    见到曹操后,曹操将袁绍书信让荀彧观看,说:“现在准备讨伐不义,但力量无法与之匹敌,该怎么办?“

    荀彧说:自古以来较量于成败场上的,如果真有才能,纵然弱小,也必将变得强盛;

    如果是庸人,纵然强大,也会变得弱小。

    刘邦、项羽的存亡,足以可以使人明白这个道理。

    现今与您争天下的人,只有袁绍了。

    袁绍这人貌似宽容而内心狭窄,任用人才却疑心太重,您明正通达,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唯才是用,这在度量上胜过袁绍;

    袁绍遇事迟疑犹豫,少有决断,往往错过良机,您却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不拘成规,这在谋略上胜过袁绍;

    袁绍军纪不严,法令不能确立,士兵虽多,却不能巧为任用,您法令严明,赏罚必行,士兵虽少,却都奋战效死,这在用兵上胜过袁绍;

    袁绍凭其名门贵族,装模作样,耍小技而博取名誉,所以士人中缺乏才能而喜好虚名者大多归附于他,您以仁爱之心待人,推诚相见,不求虚荣,行为谨严克己,而在奖励有功之人时无所吝惜,因此天下忠诚正直、讲求实效的士人都愿为您效劳,这在德行上胜过袁绍。

    凭借这四方面的优势辅佐天子,扶持正义,征伐叛逆,谁敢不从?

    袁绍强大又有何用?

    曹操听后非常高兴,荀彧还说:“如果不先取吕布,那河北也不容易图谋。“

    曹操说:“诚如您所说。但我所忧虑的,是又怕袁绍侵扰关中,引发羌、胡叛乱,向南引诱刘璋,那样的话我就要用兖州、豫州来对抗天下的六分之五了。那该怎么办呢?“

    荀彧说:关中将帅数以千计,没有人能统一起来,只有韩遂、马超最强。

    他们见崤山以东地区正在争战,必定各自拥兵自保。

    现在如果以恩德招抚他们,派遣使者与他们通好,即使不能长久安定,但至少在您平定山东之前,足以不生变动。

    关西的事情可以托付给钟繇,这样您就可以放心出征了。

    建安三年五月,曹操大败张绣;十二月,曹军攻入下邳,诛杀吕布,平定徐州。

    建安四年四月,曹操派部将北渡黄河,击斩依附袁绍的眭固,攻占河南武陟,控制治怀县。

    由于曹操在内线作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逐步由弱变强,据有兖、豫、徐等州,为抗击袁绍集团准备了条件。

    此时,袁绍击灭幽州公孙瓒,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六月,河北割据势力袁绍统带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

    围绕着是否抗袁的问题,在曹操集团内部又展开了一场辩论。

    名士孔融反对与袁绍抗争,他说: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许攸等谋臣替他出谋划策,审配、逢纪等忠臣为他做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为他统领军队,恐怕很难战胜啊!“

    荀彧说:“袁绍兵虽众而法令不整肃,田丰刚愎而好犯上,许攸贪婪而不检束,审配专权而无谋,逢纪果决而刚愎自用,这两人料理后方,如果许攸家犯了法,一定不会放过,不宽纵,许攸必然叛变。

    至于颜良、文丑,不过匹夫之勇罢了,可以一战而擒!

    一席话,坚定了曹操战胜袁绍的信心。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

    九月,曹军军粮将尽,士卒疲惫,曹操写信给荀彧,准备退守许都。

    荀彧回信说:眼下军粮虽少,还比不上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那样艰难。

    当时刘、项双方都不肯先退,先退的一方必定处于被动。

    您以仅及敌之十分之一的兵力,就地坚守,扼住敌人咽喉使其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

    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锐气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啊!

    曹操采纳其建议,继续坚守待机。

    不久,许攸家人犯法入狱,许攸怒而投奔曹操,献计偷袭乌巢。

    于是,曹操以奇兵袭乌巢,斩淳于琼等人,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仅带800骑兵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

    曹操最终取得这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而“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

    颜良、文丑临阵授首;田丰以谏见诛“等,和荀彧所预见的完全一样。

    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袁绍败退北走,遣军屯于山东阳谷。

    建安六年三月,曹操欲南击曾与袁绍结盟的荆州刘表。

    荀彧认为:现在袁绍失败,部众离析,应趁此机会,一举平定河北;

    我们背靠兖州、豫州,如远征江、汉,这时袁绍要是收其残部,乘虚攻击我们的后方,您的大事就完了。

    曹操纳其计,遂于四月挥军北进,扬兵于黄河之上;对驻守仓亭的袁绍军发起攻击,一举歼灭仓亭袁军。

    至此,袁绍主力丧失殆尽。

    九月,曹操班师返回河南许昌。

    建安七年五月,袁绍因兵败惭愤,呕血而亡,其子袁谭、袁尚为争夺继承权相互攻伐。

    建安八年,曹操上表,封荀彧为万岁亭侯。

    正在担任尚书令的荀彧看到了曹操的表文。

    他非常谦虚,认为自己没有战功,把表压了下来。

    因此,曹操又写信给他说:“同你共事以来,你帮着纠谬辅政,荐举人才,提出计策,周密谋划,做得已很多了。立功不一定都靠作战,希望你不要推让。“

    荀彧这才在河南新郑县内的万岁亭,接受侯的封爵。

    建安九年,曹操攻克邺城,领冀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宜复古置九州,则冀州所制者广大,天下服矣。“

    曹操将要从之,荀彧却反对,曹操从之。

    当时,荀攸为曹操谋主,荀彧与荀攸分主内外,都是地位显贵。荀彧将所赐之物皆散给族人和朋友,家无余财。

    曹操还将安阳公主许荀彧长子荀恽为妻。

    建安十年,河东叛乱,曹操让荀彧举荐贤才,荀彧曰:“西平太守京兆杜畿,勇足以当难,智足以应变“。

    曹操遂让杜畿为河东太守。

    杜畿到任后,平定叛乱,广施仁政,在任十六年,政绩获誉天下第一。

    建安十二年三月,增荀彧食邑千户,前后共计二千户。

    还要授以三公(当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之职,荀彧使荀攸推辞十几次才作罢。

    同年冬,曹操准备讨伐刘表,问计于荀彧,荀彧说:“今华夏己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

    曹操南征,八月,刘表病死,曹操遂得荆州。

    建安十七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

    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

    同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

    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

    曹操军至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忧虑而死(关于荀彧的死,史书上还有这样的说法: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尽),时年五十岁。谥号敬侯。其子荀恽嗣,后官至虎贲中郎将。次年,曹操进封魏公。

    咸熙二年,追赠荀彧为太尉。

    荀谌,荀彧之弟(一说荀彧之兄),荀绲之子,颍川人。曾任汉末军阀袁绍的首席谋士。

    公元191年,袁绍派遣荀谌游说韩馥,他对韩馥说:“公孙瓒统率燕、代两地的军队乘胜南下,各郡纷纷响应,军锋锐不可当。袁绍又率军向东移动,意图不可估量,我们为将军担心。“

    韩馥心中恐慌,问他们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

    荀谌说:“您自己判断一下,宽厚仁义,能为天下豪杰所归附,比得上袁绍吗?“

    韩馥说:“比不上。“

    荀谌又问:“那么,临危不乱,遇事果断,智勇过人,比得上袁绍吗?“

    韩馥说:“比不上。“

    荀谌再问:“数世以来,广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比得上袁绍吗?“

    韩馥说:“比不上。“

    荀谌说:袁绍是这一时代的人中豪杰,将军以三方面都不如他的条件,却又长期在他之上,他必然不会屈居将军之下。

    冀州是天下物产丰富的重要地区,他要是与公孙瓒合力夺取冀州,将军立刻就会陷入危亡的困境。

    袁绍是将军的旧交,又曾结盟共讨董卓,办法是,如果把冀州让给袁绍,他必然感谢您的厚德,而公孙瓒也无力与他来争。

    这样,将军便有让贤的美名,而自身则比泰山还要安稳。

    韩馥性情怯懦,于是同意了他们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