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四百余年
繁体版

第伍部:粉饰太平 第29章 名利场

    名利场上,男人献出鲜血,女人献出眼泪,人性的确如此!

    这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看见自己的影子。

    不管你是性格温柔、感情丰富的人,还是识破人情、愤世嫉俗的人,这地方都可以兼收并蓄,并不显得矛盾。

    世界上有金钱、有名位、有富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欢喜。

    可贵的并非是得到的名利,而是那份荣耀背后的辛勤付出。

    名利如浮云,瞬间的光辉未必能永恒,内心的充实才是真谛!

    更始政权成为当时公认度最高的合法政权。

    九月,三辅豪杰共诛王莽,更始帝刘玄在宛城大封功臣,其后意欲迁都洛阳,便以刘秀为司隶校尉,使其前往整修宫府。

    而与此同时,由于刘秀进至邯郸时,拒绝了原赵缪王子刘林水淹赤眉的建议,致使他扶持王郎诈称汉成帝之子为帝,定都邯郸,并得原广阳王子刘接的响应,由此北州疑惑,降下郡国,真定国也因此以十万之众反戈倒向王郎政权。

    作为和真定王室联姻的郭氏家族,跟随着真定王刘杨,也陷入随风摇摆之中。

    此时的郭氏不会想到,更始政权的北巡代表,破虏将军刘秀会去而复返。

    在经历了北地无招兵卒,众将死向南首的沮丧,回味着滹沱河的寒冷,豆粥麦饭的甘甜之后,被王郎追檄十万户的刘秀,在河北衡水冀州掘得了第一桶金,以四千精兵复起,堂阳、贳县,均被攻克,在和成另得两千骑兵。

    同时又得刘植,耿纯各率宗族子弟,据其县邑,誓死追随,由此而北降下曲阳县,合众有数万人。

    同时有上谷太守耿况之子来谒,和刘秀共商联合上谷、渔阳两郡突骑共定邯郸之策。

    并沿路发奔命兵,由北向南,击新市,讨邯郸。过真定时,刘秀派出刘植作为说客,说降刘扬。

    最终,刘植的游说,以及自身对于局势的判断,使得真定王刘扬做出了选择,新立的邯郸政权和迫近的更始政权河北代表之间,真定王最终选择了刘秀。

    本质上而言,他最终选择了离他最近的拳头。

    刘扬将外甥女嫁给了刘秀,更始二年春,刘秀留居真定郭氏漆里,纳圣通。

    至此,北地郭氏与南乡刘氏合两姓之好,结为姻亲。

    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政治婚姻,郭圣通作为舅舅真定王手中结盟示好的工具,她不享有任何的自主权。

    在这场因为需要而形成的结合中,婚姻的意义变得现实,功利,直接。

    刘杨在此之后击缶而歌,真定王的富贵得到保障,真定王室再度偏安一隅。

    而只有被他嫁给了刘秀的外甥女,婚姻未卜,前路迷茫。

    更始二年五月,刘秀在采纳耿纯“弃攻柏人及巨鹿,直捣邯郸“的战略之后,连战连克,拔邯郸,诛王郎,诱杀谢躬,北州弥定,奠定王基。

    此时的更始政权,对于刘秀的意外壮大感到心生不安,意欲拉回,于是遣使节封刘秀为萧王,命令其罢兵而与有功的将领皆返长安。

    但因前有长兄刘伯升之害,后有北州曾笛阴阻吴汉集兵。

    刘秀于赵王温明殿中,下了背弃刘玄的决心,至此与更始政权分道扬镳。

    刘秀由此开始,一路北伐,击铜马于鄗城,大破而得数十万兵卒,分于诸将,开疆拓土。

    建武元年刘秀称帝后不久,十月即派傅俊前往南阳接来姐姐湖阳公主刘黄,妹妹宁平公主刘伯姬。

    以及原配妻子阴丽华,封她为贵人。

    因为阴氏雅性宽仁,光武帝曾一度想立她为后,但被阴丽华非常坚决地拒绝了。

    她表示,郭氏与刘秀有困厄之情,并生有儿子。

    因此固辞后位。

    建武二年春正月,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刘杨私下与绵曼贼交通,有谋反之意,光武帝遣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讨伐刘杨,刘杨却闭城门不应。

    光武帝又派遣前真定大将耿纯,持节杖,名义上去幽、冀行使赦令,劳慰当地王侯。

    实际上秘密下令:“刘扬若见,因而收之。“

    耿纯的母亲是真定宗室之女,抵达真定后,只带百余名兵士,住在传舍,邀刘杨相见。

    刘杨自恃人众势强,便应邀前往传舍。

    见到刘杨和刘让兄弟两人后,耿纯趁机诛杀二人。

    于建武二年六月,光武帝正式册封贵人郭圣通为皇后。其长子刘强被立为太子,并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在诞育太子刘强之后,她又陆续为刘秀生下了刘辅,刘康,刘延,以及刘焉四位皇子以及刘红夫公主。

    刘秀早年对身为长子的太子刘强还是一个奶孩子的时候,光武帝以王丹为太子少傅,王丹资性方洁,疾恶强豪,曾经资助邓禹西征,由此邓禹举荐委职左冯翊,而王丹最终拒绝任职,其后被征为太子少傅。

    统领太子官署,后又进为太子太傅,而此时,申屠刚向光武帝提出,要求太子就东宫,申屠刚的奏请遭到了皇帝的严厉拒绝。

    也因此遭贬。

    建武七年王丹逊位,又由陇右张湛任太子太傅。

    与此同时,与张湛同属陇右的郑兴因为郭伋迟迟不能受任大司空而犀利的向光武帝提出“用功臣而人位谬“,直接揭露了之后郭伋在建武十一年所说的朝廷专用南阳人的本质。

    而作为陇西圈的张湛,郑兴,郭伋,以及日后担任刘强东海王傅,后任大司空的杜林,从一开始,就和南阳功臣集团,成拉锯之势,这种拉锯,直至建武十三年,以陇西幕府的最高长官窦融的低调入朝而变得更加暗潮涌动。

    公元38年郭况迁城门校尉,其后,郭圣通数怀怨怼。这一点在后汉书天文志上得到了十分具体的体现,金犯轩辕大星,轩辕者,后宫之官,大星为皇后,金犯之为失势。

    是时郭后已失势见疏,失势为忧丧。郭氏无丧却有忧,政局中南阳河西拉锯。

    随着河西大佬窦融的低调沉默而基本失去平衡,以及郭皇后的渐渐失势,皇太子刘疆的河西辅臣集团渐渐势弱。

    建武十七年十月,光武帝以郭后“怀执怨怼“和“吕霍之风“为由,下诏废后。

    同时,立阴贵人为皇后。

    至此,满朝无声。

    唯有崇尚忠直的太子太傅张湛,称疾不朝。光武帝强起大司徒而不得。

    沉默是为抗争,沉默更是为洞悉。

    十七年郭后既废,太子之去,还会远吗?

    在意志无可转移的现实面前,这位太子太傅,自毁形象,当堂便溲,自断仕途。

    与此同时,太子讲师郅恽对光武帝上言道:“臣闻夫妇之好,父不能得之于子,况臣能得之于君乎?是臣所不敢言。虽然,愿陛下念其不可,勿乱大伦,使天下有议社稷者。“

    郅恽借用司马迁的名句,即“婚姻关系的缔结,夫妇之间的相处,好的,可以兴夫旺国,不好的,可以毁家灭国“,来向光武帝表明:夫妻关系,儿子不能控制父亲的,更何况臣子对皇帝呢。所以我不敢就这样的夫妇私事发表看法。但是,希望陛下考虑这是不可以的,并且不要乱了大伦,而让天下对社稷多有议论啊。

    帝曰:“恽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也。“

    刘秀则表示:“郅恽善于用自己的心去体谅主上的心思,他知道我一定不会有失偏颇而忽略国家大事。“

    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刘秀随机封郭后的儿子右翊公刘辅为中山王,封废后郭氏为中山王太后,居北宫,同时也对郭后的娘家进行安抚。

    建武十七年,郭况徙封大国,为节侯。郭圣通从兄郭竟,以骑都尉从征伐有功,封为新郪侯,官至东海相。

    郭竟弟郭匡为发干侯,官至太中大夫。郭圣通叔父郭梁,早终,无子。

    包括郭姓的外戚女婿南阳陈茂,亦被封为南侯。

    郭圣通就此从皇后的尊位上跌落下来,与此相对的则是,光武帝的微时原配,贵人阴氏终于得归正位,成为光武帝第二任皇后。

    建武十七年郭皇后被废为中山太后,刘辅为中山王。

    改封郭氏为中山王太后,居北宫,同时,光武帝其余诸子,都同时从公爵进封王爵。

    然而,谦恭聪慧的刘强知道,他的母亲既已废位中宫,那么他作为庶子恬居储位便是于礼不合的。

    因此,他数次向诸王转达,要求光武帝允许自己退位藩王的请求,但是光武帝因为不愿意违背父子之情而始终不肯答允。

    建武十九年六月,刘强久处危位近危殆,接纳了讲师郅恽的建议,再度向光武帝恳求“引愆退身“,光武帝终于答应。

    从废后到换太子,时间跨度长达两年多,由废后开始,东海让位结尾。

    光武朝最为重大的政治局势至此终于落下帷幕。

    就这样,刘强居太子位十九年,这个以襁褓太子而成就王材的不二人选,最终不得不让天下,守藩屏。

    东海王刘强,自秦吞六国,皇帝并称之后,第一个以庶子之身,谦让天下与嫡子的皇太子,更是自他开始,终结了西汉废太子不得善终的悲剧,开创了东汉王朝废太子皆保身全的难得现象。

    而他恭让天下,逊而知退的美名,就此称闻于后世。

    在建武十九年退位藩王之后,光武帝立刻为刘强重选官署。

    继续沿用河西与郑兴,卫宏等相善的杜林为王傅来辅助他。

    当其他王傅数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应召的时候,唯有杜林恪慎重守职,每召必至,因此深受光武帝的器重。

    刘强对王傅也十分尊重,以为尊师而数加馈遗,而杜林因为同时蒙受东海王,光武帝两边双重恩赐而多加拒绝。

    杜林之后以九卿位至三公,学者朝夕满堂,士大夫因此高慕。

    自建武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光武帝又命刘昆教授皇太子、诸王、小侯五十余人,这为后世汉明帝刘庄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打下了确实的基础。

    因为这,很多人都说,刘秀娶郭圣通是被迫的,因为他那时已经有了阴丽华。

    拜托,刘秀那会儿是什么光景,是标榜娥皇女英“姐妹共侍一夫”的年代,试问哪个男人会嫌自己女人多?

    虽然刘秀当时同意娶郭圣通,确实是为了稳住刘扬,但是,无论从个人,还是从大局的角度出发,娶郭圣通,对刘秀来说,都没有什么损失,更谈不上什么委屈。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受委屈的只有女人而已。

    所以,刘秀对郭圣通并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不然他们的儿子是哪来的。

    刘秀最后能够称帝,靠的并不是郭圣通的舅舅刘扬。

    刘秀虽然打仗的时候杀伐果决,但对于跟随他的将领,都宽以待之,充分给予信任。

    他当着将士的面,将那些与王朗私通诋毁他的信件烧毁,对写信之人不予追究;他不但封投降的将领为列侯,还允许他们回去依旧统领自己的部队。

    等到建武元年四月,跟随刘秀的人数,已经达到了数百万。

    那个时候,论武力,已经没有人可以与刘秀抗衡;论威望,也没有人比他更令人信服。《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

    拥有了强大军事力量的刘秀,不用再受制于更始帝,便于建武元年六月,登基为帝;

    十月,定都洛阳。郭圣通也是在这一年,生下刘秀的长子刘疆。

    刘秀娶郭圣通是在更始二年春,也就是说,郭圣通嫁给刘秀没多久就怀孕了,这还能说刘秀和郭圣通感情不好吗。

    而阴丽华,已经有整整3年没有见到刘秀了。

    刘秀登基之后,刘扬不服刘秀,有了谋反之心。

    刘秀便于建武二年春,派与真定宗室有血缘关系的耿纯,去解决了郭圣通的舅舅刘扬、刘让。

    这件事情虽然在真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是,因为带兵的是耿纯,各路人都不敢有所动作。

    同年六月,刘秀册立郭圣通为皇后、立郭圣通的儿子刘疆为太子。

    郭圣通的父亲郭昌早已经去世,和郭圣通关系最近的靠山刘扬,也已经被刘秀给解决,说刘秀立郭圣通为皇后,是因为忌惮郭圣通背后的势力,好像不太站得住脚。

    《后汉书》中说,刘秀派人将阴丽华接到京师后,是想立她为皇后的,是阴丽华主动将皇后之位,让给了郭圣通。

    阴丽华为什么要谦让?

    如果刘秀执意要立阴丽华为后,阴丽华让不让的,又有什么要紧。

    而且,本来就是阴丽华先进刘家的门,根本也没必要让。

    刘秀当时就是想立郭圣通为皇后,只是这话要让阴丽华自己说出来。

    刘秀当年对阴丽华的感情是真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在与阴丽华分开了3年后,他对阴丽华的喜爱程度,就一定比喜欢郭圣通要多得多。

    刘秀和阴丽华一起生活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个月。

    在他俩分开的3年中,陪伴在刘秀身边的,是郭圣通。

    就是养一只小猫小狗,养个3年,也应该养出感情来了吧。

    以为凭着年轻时候的喜欢,就可以天长地久吗。

    距离不光会产生美,也会消磨曾经的激情。

    看看那些异地恋,有几对能坚持到最后的,不到1年就分手的,大有人在。

    刘秀虽然将阴丽华接来,但是,此时的阴丽华,对于刘秀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了。

    就好比那些毕业多年之后去参加同学会的,怀着美好的憧憬去见曾经的初恋,结果肯定是失望更多吧。

    那个时候的刘秀,更倾向于立郭圣通为皇后,就很好理解了。

    再说,郭圣通还有一个儿子。刘秀那时已经30岁了,自然是以子嗣为重。

    他当时只有刘疆这一个儿子,若太子的生母不是皇后,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阴丽华完全吃透了刘秀,也非常明白自己当时的处境。

    与其生硬地介入,不如暂且偃旗息鼓,与刘秀从头开始,慢慢培养感情。

    所以,阴丽华并没有去和郭圣通争这个皇后之位。

    彼此来日方长。

    而阴丽华自愿让出皇后之位的举动,让她在刘秀心中,扳回一局。

    崇尚儒家思想的刘秀,自然是喜欢温柔如水、懂得进退的女人。刘秀因为对阴丽华有愧疚,也就不会冷落她。

    明代李贽评价阴丽华“此后手段不减武才人”,真是一针见血。

    刘秀和阴丽华的第一个儿子刘庄,出生于建武四年五月。那个时候,阴丽华正陪同刘秀出征打仗。

    刘庄是刘秀的第4个儿子。刘秀这一生,共有11个儿子:郭圣通生了5个,阴丽华生了5个,许美人生了1个。刘秀还有5个女儿,但史书上没有记载女儿的生母是谁。

    单从孩子的生母来看,刘秀对郭圣通和阴丽华,都是一样地喜欢。从《后汉书·光武十皇列传》中诸王的出场顺序,排在刘庄前面的3个哥哥分别是:太子刘疆(郭圣通生)、刘辅(郭圣通生)、刘英(许美人生)。

    也就是说,刘秀登基最开始的两年,给刘秀生儿子的,只有郭圣通和许美人,而没有阴丽华。

    从阴丽华后来生孩子的频率上看,她不像是那种不容易受孕的体质。

    只能解释为,刘秀刚一开始,宠幸阴丽华的次数并不多。

    别说什么刘秀对郭圣通只是敷衍,再怎么敷衍,也不可能生出这么多的儿子来。

    如果刘秀真的忌惮郭圣通所代表的势力,那就更没必要让她生这么多的儿子了,郭圣通的儿子越多,不是威胁越大吗。

    所以,刘秀对郭圣通,是有感情的。

    但是,这份感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建武九年,阴丽华的母亲和一个弟弟,被强盗所杀。

    阴丽华7岁丧父,母亲是她唯一的依靠,阴丽华自然无比伤心。

    刘秀看阴丽华如此伤心,马上下诏追封阴丽华的父亲为宣恩哀侯,追封阴丽华死去的弟弟为宣义恭侯。

    阴丽华父亲的爵位,由阴丽华的幼弟阴就继承。

    算上之前已经封侯的阴识、阴兴,这下,阴丽华娘家的4个兄弟,都被封侯。

    这对于一个贵人来说,简直是荣宠非常。

    更重要的是,刘秀在诏书中明确点出了,阴丽华才是他的元配,是阴丽华主动将皇后的宝座让给郭圣通的。

    虽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由刘秀通过诏书的形式发布出来,等于是告诉大家,郭圣通就是个妾,她这个皇后,名不正、言不顺。

    这让郭圣通会怎么想?或许这个时候,刘秀就已经有了废后的打算。

    刘秀废黜郭圣通,发生在建武十七年十月,那时阴丽华37岁。

    而就在四个月前,即同年六月,阴丽华的儿子临淮公刘衡薨逝。

    关于废后的原因,在刘秀所下的废后诏书中,说是因为郭皇后心怀怨怼,有吕雉、霍成君的作风,刘秀担心等到他死了之后,郭皇后会对其他女人(阴丽华)生的孩子下毒手。

    十七年,废皇后郭氏而立贵人。

    通常皇帝废后,都会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但是,刘秀这次废后,并没有什么阻力。

    作为皇太子刘疆老师的郅恽,也只是像居委会大妈一样地劝了劝:“清官难断家务事,我身为大臣,也不好说什么,您好好再考虑考虑,别影响到江山社稷就行。”

    比起唐高宗李治那会儿“废王立武”时,褚遂良等大臣们那激烈反对的架势,郅恽这劝说的话,是不是太没有诚意了,简直就等于默许了刘秀的做法。

    不知道郭圣通做了什么事情,让大臣们都不出来替她说话。

    都觉得刘秀即便废了郭圣通,也对郭圣通和她生的那5个儿子很好。真是这样吗?

    建武二十八年六月,郭圣通薨逝。官府衙役们却奉诏闯入郭圣通的灵堂,抓捕王侯们养的宾客(主要是郭圣通的儿子们养的宾客),并且在郭圣通的灵柩前杀了人。

    如果不是刘秀下的旨,那些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在太后的灵堂上撒野?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有人向刘秀报告,王莽这些“受诛之家”的子弟,例如王肃等人,经常出入刘辅等五王(郭圣通的儿子们)居住的北宫。

    而且,这些与皇子结交的宾客数量,多得有些不正常,恐怕会引起朝局的动荡。

    刘秀本来就担心郭圣通生的儿子们,突然从嫡子被降为庶子,会不服刘庄当皇帝。

    现在这些皇子们,居然敢和王莽等家族的后人走得这么近,说是没坏心眼,谁信。

    于是,刘秀便下令,搜捕诸位皇子养的宾客,处死的人数,有几千人之多。

    而磐子肃复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

    等到郭圣通的丧事办完了,刘秀立即将郭圣通所生的4个儿子、以及许美人生的儿子刘英,都赶到各自的封地上去。

    郭圣通的小儿子刘焉,因为年纪小,被特别允许留在京师。

    刘秀这是在给非阴丽华所出的儿子们立规矩,也是为刘庄的皇位稳固扫清障碍。

    刘秀也够狠的,什么时候抓人不好,偏偏在郭圣通灵堂上抓,估计真的是要做给天下人看,他刘秀早就已经和郭圣通离婚了、他俩已经没啥感情了。

    刘秀到底是喜欢阴丽华多一点,还是喜欢郭圣通多一点,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帝王家的喜欢,又有几个是长久的呢,到最后,还不都是以权力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