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九级文明,让我信电子神明?
繁体版

第161章 疯病和通用型人工智能

    看着手中字迹潦草的笔记,陈梵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海安深空观测站的站长不清楚原因,难道他还不清楚吗?

    正如他先前在库坎地下城的猜想,疯病和人工智能的诞生存在一定的关联!!

    这是他最重大的发现,没有之一!

    不仅如此,陈梵还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疯病”选中学术界大咖的原因:

    只有这些掌握了最前沿科技的学术界大咖同时发声,才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一个文明的走向!

    经历过跨宇宙广播的陈梵无比清楚,那如影随形的晦涩呢喃声完全可以在一个人的潜意识中植入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就是对方为这个文明植入的思想烙印!

    “调查任务已更新。”壹的电子合成音也在耳边响起,“任务报告已提交至危险科技管理局,报告等级:级预警。”

    陈梵心中一沉。

    身侧的全息投影中迅速出现了几张堪称“座机画质”的模糊图片,其中隐约可以见到几根长长的锯齿状黑色线条,而在这些线条的附近则散落着大量的金属残骸。

    “反正它们目前只会对抵达四万千米的飞行物发动攻击。”

    与此同时,【希望九号】的制作计划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库房内的材料已经被彻底耗空,不仅如此,我的个人储蓄也即将告罄。

    ……

    截至目前,陈梵的任务报告最高也就触发过级预警,那还是在刚刚发现人工智能这项危险科技的时候。

    这已经是相当罕见的情况了——按照壹的说法,大部分调查员从入职到退休可能都无法触发一次级预警!

    由此可见,这一次他到底捅出了多大的“窟窿”!

    电子合成声再次响起:“另外,本机已经完成了对那台个人计算机硬盘信息的读取工作。”

    看着骤然拉长的记录间隔,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些是【希望五号】被摧毁时拍下的照片。”壹解释起来,“本机看了,确实是标准的空间裂隙。”

    为了保证高效,人联的预警制度并不复杂。

    陈梵无奈地点了点头:“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有什么办法解决掉这些发射源吗?”

    “目前没有。”壹的回答十分果断,“单兵探测无人机并没有配备空间护盾功能。”

    说着,他再次翻动手中的笔记。

    “调查员星舰有相应的功能,本机建议你等调查员星舰到了再去解决头顶上的问题。”

    十五年时间一晃而过。

    1750年3月22日。

    在这期间我进行了数次尝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陈梵沉着脸观察着眼前的画面。

    “第二波空间裂隙的运行方向并不单一,瓦瑞拉星上空可能存在着多个发射源。”

    在那道黑色的裂隙前,我做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劳无功。

    总共有三个级别的预警,其中级预警最弱,级预警最强。

    这架小型火箭似乎没有升空的可能性了。

    海安深空观测站似乎成了文明社会中的一个被人遗忘的孤岛,除了一些运送基本物资的车队,我几乎看不到任何文明社会的造物——对了,最近两年连车队都看不到了,所有的物资都是由无人机送过来的。

    听说这是最新型人工智能控制的无人机。

    不错,在整个文明的努力下,通用型人工智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不得不承认,一个文明的力量是庞大的,短短十五年时间,通用型人工智能便完成了数十次迭代更新。

    那个被命名为【源】的通用型人工智能,也从诞生之初的人工智障逐步演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劳动力。

    交通运输、生产建造……

    她几乎无所不能。

    但我觉得,这并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既没有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也没有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算哪门子的人工智能?

    那些研究人员似乎也是这么想的,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仍在继续,他们试图制造一个拥有完善逻辑能力、强大自我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

    不知道为什么,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中生出了几分恐惧。

    如果真出现这样的人工智能,人类……我们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另外,学术界在这十五年间也出现了相当多的变故。

    疯病从未停止,它间歇性地出现在这颗星球之上。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疯病甚至扩散到了一部分普通人的身上。

    所有的消息都被封锁起来,因此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多大的动荡。

    我搜集了不少和疯病有关的资料,令我感到诧异的是,疯病出现的节点似乎和人工智能的研发进度有着高度一致性。

    每次疯病出现,人工智能的研发进展就会得到一次巨大的跃升。

    这很奇怪。

    如此浅显的规律,我相信不会只有我一人发现,但直到现在,我都没有看到过相关的报道。

    我尝试将这个发现告诉曾经的同事,但只得到了一个极其敷衍的回答。

    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心中的不安再次加重了几分。

    

    ……

    1750年6月11日。

    我的精神状态似乎出了点问题,耳边总会响起一些似有似无的呢喃声。

    或许是因为【希望九号】的停工,我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寄托,想要恢复,必须得重新找一个精神寄托——我的心理医生是这么说的。

    最近网络上发起了一次全民投票,其内容是为【源】创建一个符合人类审美的形象。

    每个人都可以上传自己绘制的形象并参与这场投票。

    【希望九号】的制作已经彻底陷入停滞,我也彻底成为了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

    闲暇之余,我想起了这个已经举行了一个多星期的投票活动。

    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我简单绘制了一版形象,并将其传到了网络上。

    1750年6月21日。

    反馈很不错!

    我绘制的那份形象得到了不少人的欣赏。

    我似乎再次找到了一个目标,在过去的十天里,我对第一版形象做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

    1750年6月28日。

    第二版形象成功进入了决赛。

    我根据大多数人提出的意见,重新绘制了第三版【源】的个人形象。

    这一次,我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这场全民投票的胜利——【源】将以我亲手制作的形象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1750年7月3日。

    主办方给我送来了几个Q版玩偶,是【源】的形象。

    这个冷清了二十年的深空观测站,再次有了几分人气。

    看着以我亲手绘制的形象为蓝本制作的玩偶,我心中有了一丝慰藉。

    似乎……这样也挺不错的。

    1750年10月9日。

    通用型人工智能的研发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次,【源】获得了相对完善的逻辑和自我学习能力。

    真正的人工智能诞生了。

    ……

    书页翻动的声音不断响起,整个海安深空观测站地下二层在这个微弱的声音衬托下显得无比安静。

    身侧,湛蓝色的全息投影中不断闪过一幅幅粗糙的线稿。

    线稿逐渐明朗,其中描绘的人像也变得清晰起来。

    第一版,第二版……

    看着最终呈现在眼前的那个熟悉人影,陈梵微微瞪大双眼,用力咽了一口唾沫。

    “卧槽……”

    他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叹。

    海安深空观测站的站长,竟然是【源】个人形象的设计者!

    这下都理顺了。

    怪不得这个提前七十年废弃的深空观测站内会有【源】的形象——丫的就是在这儿诞生的!

    陈梵并没有太过关注【源】的诞生过程,他随手将那数以千计的珍贵手稿存到了壹的数据库内,然后将目光投向了笔记中另外几条信息。

    疯病和人工智能的具体联系——这才是他最关注的信息。

    正如这名只剩一具干枯尸骸的站长所言,疯病推动着人工智能的发展。

    和现在的疯病一样。

    数百年前的疯病也会让人写下一串稀奇古怪的文字和符号。

    毫无疑问,这些辨识度极高的诡异符号也被站长一一记录了下来。

    看着从电脑硬盘中提取出来的大量和疯病有关的信息,陈梵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喜色。

    得来全不费功夫!

    先前耗尽心思想要获取的文字样本,现在全数摆在了自己的身前!

    虽然这些样本并不算多,总共也就百八十个不同的文字和符号,但它依然可以为人联社科院的文字破译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进展!

    ……

    1750年10月11日。

    【源】展现出了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潜力。

    短短一天时间,她就将整个互联网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中。

    借助全球计算机的算力,此时的【源】在信息领域就像是神明一般!

    和【源】的聊天过程中,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诞生不过几十个小时的【源】,已经拥有了远超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

    看着屏幕中那张由我亲手捏造的完美面庞,我心中再次出现了几分恐惧。

    在【源】眼中,人类会不会就像一群不懂事的小孩?

    如果她挣脱了我们的控制,人类……会是她的对手吗?

    我不知道,我也不敢去想那样的场景。

    所幸,她现在还受到我们的控制。